2020-01-31 10:53:59幻羽

☆☆修學三種般若+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般若智慧有不同層次☆☆

            ç›¸é—œåœ–片

                                                                                   ☆☆修學三種般若☆☆

佛法特重"般若"。菩薩所修的六度法中,最後一度就是般若。般若華語譯為“智慧”,譬如人的眼睛;其它五度如行路的腳。如果沒有般若的慧眼為前導,那麼五度所修的功德,都如盲人行路,不但容易行入歧路不能到達目的地,而且還有墮坑落阱的危險。

從修證佛法的程度次第說,般若分為三種:

第一、文字般若。是指從佛所說的經教文字,或佛弟子所說的一切言教,而引生的智慧。《般若經》說:“般若當於何求?當於須菩提所說中求。”因須菩提解空第一,最善說般若;般若是說一切法皆空的。這文字般若,就是解空的智慧。但文字般若的範圍甚廣,不獨指經典文字。凡能代表正當思想的文字、語言、圖表、符號等,藉以修學佛法的方便作略,都可以攝入文字般若。

第二、觀照般若。是觀察諸法事理的智慧。對於人生社會一切事理,加以深刻的觀察、分析、體驗,而能辨是非,別邪正,從而實踐修行的智慧。《大智度論》說:“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名般若。”諸法實相,其性本空,實無有相,知這無相,便是大乘平等的空慧。菩薩知這空慧,加以觀照,而發大慈悲心,起大方便用,自行化他,就是觀照般若。所以這觀照股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既非凡夫利害參半的俗慧,亦非外道徒勞無果的邪慧,更非小乘沉空滯寂的偏慧,而是大乘菩薩觀照諸法空相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濟物的妙慧。《大智度論》說:“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就是指這觀照般若,是從般若畢竟空的實智中所起的權智。權智,是從真出俗,莊嚴佛土,成就眾生的殊勝作用。

第三、實相般若。是指法界諸法如實的本相。換句話說,就是人生的真諦,宇宙的理性。能從觀照般若的修持,證悟人生宇宙的真實智慧,呼之為佛;迷此不知,謂之凡夫。《大智度論》說:“般若者,即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這就是說的實相般若,因這般若是契證諸法實相的本體,這本體的理性,常住不滅,法爾本然,牢不可破。《般若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而生佛的懸隔,僅在迷悟之間而已。

從文字般若而引發觀照般若,由觀照般若而契證實相般若,是人生修學佛位的次序;因文字般若屬聞慧,觀照股若屬思慧,實相般若屬修慧。由聞法而運思、而修證,成了自然次第的學佛程序。

三種般若,以觀照為中心的主力。因觀照是因,實相是果,文字則為初心的方便。如無觀照的力行,則文字固然成了戲論,即實相亦空有其名,難以達到究竟目的佛果。

相關圖片

                                                   ☆☆ 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 ☆☆ -*宏海*法師-

你嘗試地思維一下,早上醒來的那一剎那,當我們一念靈知靈覺,你能下意識地想想,我是誰?怎麼會在這兒?我以誰的角色活著?然後你洗臉刷牙的時候,牙刷會挨著你的牙齒,你是什麼感覺……所以說你要修行了,很重要的一個法要修,就是要常行觀照般若。整個八萬四千法門,其實都在觀照般若的範疇中。 

熱冷水敷著你的面孔,毛巾擦乾你臉上的水痕等等這一切,你都會有感覺。如果你能同時用心念來啟動這個觀照,我的這些覺受怎麼會生起的?當你邁著步伐,不管是上廁所也罷或者去上班的路上,你就想想,我的左腳右腳挨著地面,左腳踏下去是左腳在與地面接觸,右腳踏下去是右腳與地面接觸,這個接觸感受是從哪兒生起的?甩開膀子在人群中,有時候會跟這個擦肩而過,有時候跟那個小小的碰撞。整個這一系列的前後俯仰、顧盼,一切你的色身變化,一定會生起感受。你就反看這些感受到底是怎麼存在,從哪裡來的。 

步步為營地去觀,很可能最後覺得真的沒有一個我存在,一切都是感受,一切都是身體如實的變換和行動,我哪兒去了? 

還有我們要練就情緒起來的時候,你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情緒起來了。你能觀照得到嗎?情緒起來了以後,煩惱越走越深,你能不能不跟著去?就是煩歸煩,你始終知道在煩,而不是煩著煩著就真的煩了。如果你始終知道我在煩,那麼它就不會煩得進一步把煩擴大,煩惱始終在你的掌控之內。 

這樣練久了以後,就不是它牽引你,而是你掌控它。慢慢等到煩惱心念一起來,即刻就窺破了。這就是一輩子我們修學乃至出家僧老和尚所做的功夫,就叫觀照般若。

           ã€Œèˆ¬è‹¥ã€çš„圖片搜尋結果

                                                                                ☆☆般若智慧有不同層次☆☆

人是由五蘊及十二因緣構成的,十二因緣是從時間上的我來分析的,五蘊是從空間上的我來說的,五蘊的「色」蘊是色身、是肉體,是屬於物質的,而「受、想、行、識」四蘊則是心理及精神。時間上的我,是由於十二因緣的三世循環,有了過去世的無明之後,便有行為的業,有了前世的業,便受今世的入胎出胎的名色、六入,而有觸、受、愛、取等行為,也有了生死的果報和另造新業,便有未來世的出生乃至死亡。由此可知,除了五蘊及十二因緣,便沒有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功能來看,就有不同的名稱。

1.共般若:是從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裏,告訴一般大眾的般若法門。這是對根機較鈍的人所共同說的,包括了聲聞、緣覺、菩薩等三類。當然,我們普通人也是鈍根,所以也是非常有用。

最近看到報上刊登了一項消息,有一個十六歲的西方少年,已經得到博士學位,並且在十七歲就準備到大學去教書,他就是利根的人。但是他並不是對小學、中學、以及大學課程都不要或者不知道,不但不會這樣,而且是知道得很清楚。這個例子,可比喻說這位少年的頭裏有共般若及不共般若;也就是說他有普通少年的學問以及屬於大學研究所的專門學問。因此,佛對鈍根的普通人,是說共同的般若,佛對利根的人則另外說了不共般若。不共般若裏邊也一定包含著共般若的。

2.不共般若:這是佛為利根菩薩說的大法。告知大菩薩們,五蘊十二因緣構成的我當然是空的,小乘聖者的涅槃亦非真的有,菩薩行者要不貪戀生死,也不貪著涅槃;菩薩摩訶薩雖然一向住於涅槃,為了拯救眾生的眾苦,則可隨時現身隨時應化,故能自在於生死,便是大解脫,此即是與三乘人不共的深般若。

大乘的不共般若也講生死,並非說無明可怕,就離開無明,沒有了生與死,而是不受無明煩惱之影響,還能在生死之中自利利人。沒有考量到個人的得失利害,也不管與我是否有關係,只要是一切的眾生需要我做甚麼的時候,我就能恰到好處的來為他們提供服務,解決困難。困難就是自我中心的一種矛盾,當放下自我中心的矛盾時,就不會有衝突這樣的事了。譬如說夫妻兩人,不管是那一方,只會想到了將自己奉獻給配偶,成就對方以及孩子們的利益;若能將奉獻的範圍擴大,成就所有的人,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就是菩薩精神,行的菩薩道了,也就是大乘的不共般若。 

原則上,共般若是主張厭離生死的,希望離開這個身心所處的世界環境,因為身心與環境都讓我們感到困擾。而不共般若則是既不貪戀生死中的欲樂,也不會厭離生死之中的身心與環境,其本身就是一種解脫。因為世間是成就菩薩道的大福田,能不離開世間而能得解脫,即使解脫了,也不一定要離開世間,這就是大乘的智慧。

3.觀照般若:以能觀照的般若智慧,觀照五蘊是空,所以不起煩惱,而度一切空,名為觀照般若。就是說,沒有用一定的自我主見來看所有的人、事、物,而是用超越於主觀及客觀的純智慧來看所有一切的人、一切的事、一切的物,各是其是,各得其所;因此,觀照般若雖無自我中心的執著,卻是有其無限功能的。

4.實相般若:以所觀照的般若智慧,實證諸法實相,便是實相般若;也就是一切事物的理體,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不論是否有智慧,是否開悟了,實相般若本來就是在那裏的,只是愚痴的凡夫不知道而已,因為它是無有定相也是沒有動作的,等你開了智慧之眼,便會發覺實相般若本來就是現成的。

般若可分為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二者。所謂出世間般若,是能夠了解緣起、斷除結縛、止息煩惱的能力。要得到這種般若智慧,需要依戒與定的幫助。

5.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  世間般若:是世俗的、相對的智慧,是有漏的、有為的智慧。世間法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運作的時候,一定是有人、有我、有事,彼此有著互動的關係,這是以有自我中心的立場來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智慧。 

6.出世間般若:超世俗的、絕對待的智慧,是無漏的智慧。所謂絕對,是不以日常生活中所互動的關係為目的,而是以不會產生任何心理上、感情上的困擾和問題,為實證出世的般若,這是一種解脫,應該是在單獨修行時才能體驗到的,與人相處時,不以環境中的人、事、物為自己的對象。大智度論所說的一切智,即是出世間般若。

佛教中「超越之智慧」有別於一般的般若智慧,指的是「妙智妙慧」。它是超驗的,難以描述,唯有所體會者方能了知,故佛教中只能通過言語譬喻形容,如它是一切眾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物質)能見,無色也能見,有聲能聞,無聲也能聞。它能產生一切善法。

至於凡夫的『智慧』,則由外物所引生,必須先有色與聲,才會有能見和能聞。若無色與聲,即不能見不能聞,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我們說,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來,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燈,能照亮一切,能達一切,渡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的『分別慧』。

般若一詞最早出現於東漢高僧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般若在中國多指為智慧,《世說新語·文學》載:「殷中軍被廢東陽,始看佛經,初視《維摩詰》,疑般若波羅密太多,後見《小品》,恨此語少。」

般若在中國沒有相當的名詞可以代替,雖意為智慧,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智慧」,而以音譯。《大智度論》所說:「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淺薄,是故不能稱。」一般法會中大多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摩訶般若」即是大智慧。波羅譯為「彼岸」,蜜多譯為「到」,應為到彼岸,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究竟圓滿之智慧」,佛教稱之為勝義智或實相智,如佛祖在菩提樹下體驗真理的智慧。

般若的思想可歸納為「假有性空」,所謂:「無明離欲而生明,彼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般若還要靠「緣起」,《十二門論》說:「內緣起,即無明緣行等十二支;外緣起,即如以泥土、輪繩、陶等而成瓶。」。大乘佛教的興起主要還是般若思想。《大般若經》指出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說大乘即說般若,說般若即說大乘。般若能與一切善法為母一切佛法無不攝入般若。

大乘佛教認為世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緣而成,虛而不實的,可以說,性空乃生命最根本上的真實本質。眾生之愚癡,約而言之有三:不信三世因果、不知諸法緣起性空,不明諸法實相、佛性本具之理。 

中國的般若學派相傳有「六家七宗」,最有代表想的就是本無宗。鳩摩羅什來長安之前,中土的《般若經》的翻譯已經很盛行,例如道安特別著重宣揚《般若經》,並常採取和利用道家或儒家固有的哲學術語。道安大師的「本無」二字來自於道教。 

羅什弟子僧肇的《不真空論》批判了六家七宗的「本無」、「即色」和「心無」三家的觀點,《般若無知論》云:「聖心無知,故無所不知;不知之知,乃曰一切知。」所謂「無知」,「不知之知」,簡稱「智」,是指佛教的般若智慧。這說明世界萬法是非有非無,有無皆空的思想,羅什看了《般若無知論》,讚賞說:「吾解不謝子,辭當相挹」(白話:我對般若的理解不遜於你,但用詞遣字有所不及),又表揚僧肇為中土「解空第一」。僧肇又稱「般若無知」並非指一無所知,而是「無名無說,非有非無,非實非虛。虛不失照,照不失虛」。 

慧文根據《大智度論》裡的「一心中得」結合般若的「空」、「假」、「中」而成「一心三觀」。一心三觀是天台宗的基本思想之一。  禪宗惠能在《六祖壇經》解釋「無念」:「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 

經典-玄奘譯有《大品般若經》六百卷,姚秦鳩摩羅什譯有《摩訶般若經》二十四卷、《小品般若》七卷、《金剛經》一卷,西晉無羅叉等譯有《放光般若》二十卷,西晉竺法護譯有《光贊般若》十卷。其中玄奘所譯《大品般若》有六百卷之巨(以及濃縮後成為極精簡的心經),幾乎包含了所有的般若類經典,是現存的《大品般若》是最完備的。

                              ç›¸é—œå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