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聯合國新聞十年回顧:第一篇*※*
2010-2020聯合國新聞十年回顧:第一篇
聯合國圖片 從左至右:馬拉拉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參加一場促進教育的活動;2010年海地地震發生後,人們走在首都太子港的街道上;聯合國維和人員在馬里基達爾執行巡邏任務;敘利亞霍爾姆斯遭到空襲和砲擊的建築物冒出濃煙。
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眼看就要進入尾聲,在2020年的鐘聲即將敲響之際,聯合國新聞將對2010-2019年間全球範圍內的部分重大新聞事件進行一次全面回顧:歡迎瀏覽我們的“十年回顧”系列三部曲。“十年回顧”系列的第一部分涵蓋2010-2013年,我們將重點關注海地發生的強烈地震、敘利亞衝突的發生、馬拉拉在女童教育領域激勵人心的努力,以及如今被稱為“全球最危險維和行動”的聯合國馬里穩定團的建立。
2010:海地強震
聯合國圖片/Marco Dormino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左)在海地首都太子港聯合國海地穩定團總部的廢墟前。
2010年,西半球最貧困的國家海地經歷了一場巨大的災難。1月12日,該國遭遇里氏7級強烈地震,據政府統計共造成22萬人喪生,大批房屋嚴重受損。 災難發生後一個星期,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同意在現有9000人的基礎上,再向聯合國海地穩定團增派3500名維和人員,以幫助穩定該國局勢、開展恢復重建,時任聯合國海地問題特使、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也密切參與了相關工作。
穩定團本身也在地震中遭受重大損失:總部所在地克里斯托弗酒店發生坍塌,導致102名聯合國工作人員遇難,其中包括穩定團負責人,來自突尼斯的安納比(Hédi Annabi)、他的副手,來自巴西的達·科斯塔(Luiz Carlos da Costa),以及執行警務專員,來自加拿大的柯蒂斯(Doug Coates)。
此外,四名來自中國的維和警察趙化宇、鐘薦勤、李欽與和志虹(女),以及當時正在穩定團訪問的中國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局長朱曉平、調研員王樹林,公安部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郭寶山與乾部李曉明也在地震中不幸喪生。
132名聯合國工作人員成功獲救, 其中包括來自丹麥的克里斯滕森(Jens Kristensen),這位擁有豐富經驗的人道主義工作者曾先後參加過2002年阿富汗地震、1999年土耳其地震,以及1987年厄瓜多爾地震的救災,雖然在廢墟之中被困長達五天之久,克里斯滕森僅有上肢和手部受了輕傷,在獲救三天之後便投入了救援工作。
2011:敘利亞衝突開始
2011年4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潘基文致電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就有關該國在“阿拉伯之春”抗議示威後發生暴力鎮壓的報告表示“ 嚴重憂慮 ”。
2010-2011年間,中東和北非多個國家發生要求變革的大規模遊行示威運動,在突尼斯和埃及等國更是引發了政權更迭,這一運動後被媒體稱為“阿拉伯之春”。
無論潘基文還是阿薩德,在當時恐怕都未曾料到,敘利亞的局勢會演變成如今這場持續超過八年、卻仍然未能終止的全面衝突,導致成千上萬平民死亡、嚴重人道主義災難,以及全球範圍的重大難民危機: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自2011年至今,已有超過560萬敘利亞人逃離家園,另有大約660萬人在境內流離失所。
目前,敘利亞錯綜複雜的戰爭仍然遠未結束,聯合國自2011年起就努力為衝突尋求政治解決方案。今年早些時候,150名來自敘利亞政府、反對派和民間社會的代表在聯合國的斡旋下,正式開啟了五年來首次面對面的談判。
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彼得森在今年11月向安理會表示,雖然此次談判並不一定能夠結束敘利亞人民的苦難,但至少可以為最終解決該國的殘酷戰爭“打開一扇門”。
兒基會圖片/Khouder Al-Issa 敘利亞阿勒頗農村地區一間診所外正在等待就診的婦女和兒童。
馬拉拉成為“全球最知名少女”
來自巴基斯坦的少女馬拉拉早在幼年時期就以大膽發聲支持女童教育以及揭露塔利班暴行而聞名。
她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動蕩的斯瓦特河谷出生長大,2010年,在巴基斯坦政府軍進入這一地區與塔利班武裝展開交火之際,她在《紐約時報》的紀錄片中出鏡,講述了自己的生活。
2012年10月,馬拉拉與另外兩名女孩在乘車上學的途中遭到一名塔利班武裝人員的襲擊,馬拉拉頭部中彈,但最終幸運地活了下來。
這起襲擊事件在全球引發廣泛震動和強烈譴責。這一年的世界人權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為馬拉拉舉行了特殊的致敬儀式,呼籲採取行動確保每一個女孩都能走進課堂,呼籲將推進女童的教育權作為一項當務之急。
襲擊事件發生後,馬拉拉的知名度與日俱增,她獲得了多項重要大獎,包括201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並於2017年成為聯合國的和平使者,著重推廣女童教育。
聯合國圖片/Evan Schneider 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米娜·默罕默德會見全球女童教育倡導者、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
2013:聯合國向馬里派遣維和行動
2012年1月,馬里政府與北部的圖阿雷格人武裝爆發衝突,導致北部地區被伊斯蘭極端勢力所佔領。
2013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建立總人數為1萬2600人的馬里穩定團,力圖“採取一切必要手段”穩定該國局勢,保護平民、聯合國工作人員與歷史文化遺址的安全,並確保人道主義援助行動的順利開展。
就在穩定團建立的決議通過後不久,時任維和副秘書長的蘇和(又譯拉德蘇,Hervé Ladsous)在紐約向記者表示,穩定團將幫助馬里政府實現“憲法秩序、民主治理和國家團結”。
然而,由於該國北部的武裝團體不斷發動襲擊,穩定團面臨嚴峻挑戰,人員傷亡頻現,被稱為聯合國“最危險的維和行動”。聯合國一位獨立的人權專家本月表示,近期馬里的族裔暴力事件與武裝團體致命襲擊數量前所未有,安全局勢堪稱“危急”。
在接受聯合國新聞採訪時,秘書長馬里問題副特別代表加沙拉布韋(Mbaranga Gasarabwe)表示,馬里穩定團是在廣大的西非薩赫勒地區遏制恐怖團體活動的共同努力的一部分。 除馬里之外,薩赫勒地區國家還包括布基納法索、乍得、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