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11:12:10幻羽

【台灣大選:即時追蹤最新選情】*民進黨小心在最後一哩路上絆倒*-美麗島 電子報

    【台灣大選:即時追蹤最新選情】*民進黨小心在最後一哩路上絆倒*

        美麗島 電子報-作者*陳國祥*-2019年12月27日 上午7:00

一年來的選戰,民進黨進了兩大步,在總統個別候選人以及政黨的整體形象,都從落後局面超前。現在進入最後衝刺的勝選在望階段,跑道上卻出現一個自己挖的陰溝,極可能在那裡翻船,使得選情退後一大步,而使前功盡棄。 

這個大陰溝就是反滲透法。這部法從條文內容到立法過程,集民進黨全面執政所引起非議的大成,若不懸崖勒馬,恐將全面引爆民眾「下架民進黨」的情緒,而在最後一哩路上絆倒。

這部法的立法動機雖有脈絡可尋,但時機上卻是非常唐突,而且簡化程序,下詔限期通過,簡直把多數執政的霸道發揮到極致。令人回憶起2014年3月,立法院審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國民黨籍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使用移動式麥克風趁亂宣布「開會,將服貿協議案送院會存查」,隨即宣布散會,僅花了卅秒就將服貿協議送院會,結果引爆太陽花學運,為國民黨全面挫敗帶了風向。民進黨當時指控國民黨立委為了貫徹馬英九意志,而罔顧民意,踐踏程序正義。如今蔡政府強推反滲透法,趕在本屆立法院院會最後一天完成立法,其在程序正義上的不正當,恐不下於「半分忠」。 

更不堪的是,當年在「半分忠」草率立法之前,朝野合計為服貿開了廿場公聽會;反觀反滲透法,民進黨團11月下旬才提出草案,就強行逕付二讀,跳過委員會及公聽會,全無討論,比「半分忠」還猴急。這般搞法豈非過去一再利用多數席次貫徹黨意而罔顧周延程序的重演? 

民眾的另一點質疑是,再不到一個月就要產生國會新民意,民進黨如能繼續掌握過半席次,再經新國會通過,誰都無法質疑其民意基礎,現在急著通過,何況那麼重大的法案連行政部門都來不及提出版本,難道不是急著要把多席次在到期之前用飽、用滿?同時,在投票前進行選舉操弄,否則有何正當理由須在選前急速通過這個攸關人權保障的重大法案?這個法案不但國民黨反、親民黨反,連郭台銘也放狠話,說要發動「新版太陽花運動」。蔡英文卻決意強渡關山通過《反滲透法》,說立法院已經討論很久,而且有哪一條不該罰?這番辯解卻未能杜悠悠之口。 

蔡總統話一出口,立即引來新一波劍雨。首先,最關鍵的「滲透來源」及犯罪行為的定義不明,給予行政機關及法院太大的心證空間,被質疑空白授權入人於罪的「扣帽子法案」。法案定義所謂的「滲透來源」,包羅甚廣,從政府、政黨及所屬組織、團體,乃至於設置的各種組織機構和派遣之人全面涵蓋,全都可能成為「滲透來源」。何況「受滲透來源指示」也在懲罰之列,如何嚴謹界定?行政機關就有權定義?在在缺乏明確界定,怎能怪人質疑以抗爭自由、民主、人權、法治起家的民進黨背離了反威權統治初衷?

台灣在追求民主、法治的過程中,民進黨卓有貢獻,至今仍為其重大資產,實在犯不著為了選舉操作而輕易把傳家寶棄置。面對各方質疑,民進黨不能不釐清的是「這只是一部防止外部共諜的法案,而不是一部對付內部人民的冷酷法令」。許多人質疑這部法意圖規範的對象不是在台共諜,而是跟大陸交流密切的人,以致於每個國民隨時可能被扣上共諜大帽,所以不無可能製造新的白色恐怖。民進黨還必須澄清這不是一部「準戒嚴法」,絕對不會以國家進入生死存亡的危急狀態為名,立新法採取非常的管制措施。事實上,已經有人質疑:

「蔡政府假設所有人民都可能被滲透,所以打開偵騎的柵門,使得政府隨時可以拘捕、審訊人民或對手,堪稱一部標準配備的戒嚴法。」如果不能掃除這類疑慮,則一些民主與法治意識較強的民眾可能利用這次選舉教訓民進黨。 

民進黨政府必須明白,法案最受非議的要害不在行為本身,而在於如何「認定」。草案規定不得接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或資助」,從事捐贈政治獻金、或影響選舉罷免、或公投等行為;但何謂「指示、委託或資助」?「認定」者有太大的心證空間。所以,許多人認定這部法案不是為了什麼無可置疑的國家安全,而是為了壓制反對者而設,設下天羅地網,便於懲治異議者或與中國互動密切者。 

2019年是民進黨風調雨順的一年,先從2018年敗選的谷底翻身,再乘勢追擊,扶搖直上。2020年勝選的果實近在咫尺,最後一哩的跑道原本平順,何苦自己挖一道陰溝,給自己設下絆倒的障礙?即使不被絆倒,卻難免留下蠻橫立法的惡名,並為未來招引「綠色專政」製造肇因。對一個猶綻放著爭民主、行法治光芒的政黨而言,見懸崖而勒馬,明是非而擇善,豈非上上之策? 

       

【作者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大師鏈>傳媒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