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火藥桶」南海展示力量 周邊出奇失聲* -香港01-分析評論-*徐秋夢*
*中國在「火藥桶」南海展示力量 周邊出奇失聲*
-香港01-分析評論-撰文:*徐秋夢*-2019-12-21 10:09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12月17日在北端的海南島三亞軍港正式交付中國海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了交付儀式,並登艦視察。海南島被外界稱為中國「南海之門」,如今中國「突然」將首艘國產航母部署此地,此舉受到了國內外輿論的關注。
《紐約時報》指出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投入服役,標誌着該國打造能夠挑戰美國海洋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太平洋地區。
《華爾街日報》稱,新航母將在南海爭議島嶼和台灣海峽部署力量——美國和包括日本和澳洲在內的其他太平洋大國一直在警惕地看着這一事態發展。
南海是個是非之地,不少東盟成員國與中國都在此處存有爭議。中國近幾年在南海上一直表現的越發強勢,大規模海軍行動也不斷向外界「展現實力」,讓不少國家十分忌憚,尤其是美國、菲律賓和越南的反應較為激烈,這些國家除了在公開場合中批判中國南海問題,美國更與區域盟友於2019年在南海舉行85次軍演。
其中,美國與菲律賓共舉辦了至少16次、泰國9次及新加坡6次。美國和新加坡的海軍從9月24日至10月10日於關島附近水域舉行的「太平洋獅鷲」(Pacific Griffin)聯合演習,展開了有史以來的首場反地面作戰聯合演習,發射海軍打擊導彈,並進行反潛和反空戰演習。
海南島附近的水域一直被外界稱為中國的「南海之門」。(VCG)
山東艦是中國第一艘國產的航空母艦。(微博頭條@鐵翼蒼穹截圖)
山東艦交付海軍的地點是海南島的,這一舉動引起了國外輿論的關注。(微博@熱武器時代的愛情故事截圖)
美國是攪動南海局勢的一大外域國家,美國「里根號」航空母艦8月6日駛入南海。(AFP)
12月1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海南三亞出席了山東艦的交付儀式。(新華社)
3月,在美國、新加坡及泰國還舉行了「天虎」演習,美國使用F16C戰機鉗制敵方防空系統,提高了泰國空軍的空對地攻擊技能。此外,美國亦邀請其他盟友,包括日本、印度及澳洲,加入南海軍演。印度將020年3月將會在舉行「米蘭2020」海上聯合軍演,邀請了41個國家和地區的海軍參加,卻把「中國卻被排除在外」。
此前越南和菲律賓近端時間在南海水域動作不少,先是百船圍堵菲律賓中業島事件,還有美國宣布將艦船供越南海岸警衛隊。那麼,為何中國將山東艦入駐南海之門的舉措沒有引發各方動作呢?
首先是東盟對南海問題的態度。雖然菲律賓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一直是「急先鋒」,但自中國在南海展現軍事實力之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對華態度發生了轉變,不再南海問題上繼續與中國糾纏。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7月23日在國情諮文中也提到,菲律賓不會為南海開戰,中國導彈最快7分鐘可到達馬尼拉。中國導彈7分鐘能否導彈馬尼拉暫且不談,他的大膽表述背後折射出的是中國在南海日趨穩固的軍事實力。
菲律賓的轉變,也導致越南在此問題上出現了孤掌難鳴的情況。而東盟其他成員也並不希望南海問題再起波瀾,這一態度從歷屆的東盟峰會便能看出。東盟每年都會有峰會召開,並會在會上就南海問題發表聲明,通過梳理歷年東盟峰會的「主席聲明」發現, 從2014年9月至2019,東盟峰會總共發佈了七份「主席聲明」,在每一份「主席聲明」中,東盟都會重點談及南海問題,並對此進行表態。
從三艦隊精鋭盡出到國產航母服役 北京謀劃下的南海戰局
值得一提的是,這六份文件在談及南海問題時,其內容和措辭上有着明顯的變化。東盟在2015年都點出「我們對南中國海軍事資產的增加以及進一步軍事化前哨的可能性表示擔憂。我們敦促各方確保維護和平、安全與穩定。」然而,到了2017年、2018年及2019年時,內容和措辭上出現了明顯的改善。在2019年的聲明中,東盟表示熱烈歡迎中國同東盟在南海繼續加強合作,並對雙方按照既定時間表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談判感到「備受鼓舞」。
東盟峰會對南海問題表態的變化,足以顯示出他們並不想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繼續「對抗」,這其中原因有着經濟因素,也有解放軍近年在南海加強軍事存在的原因。
經濟上,中國一直是東盟最大的貿易伙伴,同時也是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根據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東盟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與此同時,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的項目對接,以及税收優惠政策和力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舉措,都是加速中國與東盟東盟走近之舉。
軍事上,過去幾年,中國軍艦接連服役,包括導彈護衛艦和導彈驅逐艦等部署到南海。而中國軍機在2016年7月就已經實現了常態化赴南海遠程訓練,轟-6轟炸機和蘇-35等戰機在列。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已經讓南海實力對比發生偏轉,東盟乃至美國等域外國家也難以扭轉此局勢。中國「山東號」航母駐守南海之門的舉動,雖然會引起各國的反應和忌憚,但無論是東盟的意願還是中國自身的實力的影響,南海局勢都難以再起波瀾。
2018年4月12日,中共在南海海域隆重舉行海上閲兵,這是解放軍航母打擊作戰群等接受檢閲。(新華社)
中共高層的態度很快體現在軍方的行動中。在美國海軍軍艦多次在南海有爭議島礁附近偵察中國的軍事行動、中國也多次緊急出動戰機攔截的「過招」當中。當地時間2014年8月18日晚,美國國防部忽然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兩架中國殲-11戰鬥機當天以「不安全」方式,在南海國際空域「滾筒式」攔截一架正在飛行的美國偵察機。五角大樓發言人還指出了許多細節,諸如「中國戰鬥機3次從P-8偵察機下方飛過」、「近距離地以90度角擦過P-8鼻翼,機腹對着P-8,展示其已經裝備了武器」、「直接從P-8下方及側邊飛過,然後做了一次翻轉,在P-8上方45英尺內(約14米)的地方飛過」。事後,美國軍方人士稱,美軍飛行員被迫下降200英尺(60米),以避免發生碰撞。
2016年5月,類似場景再次重演。在海南島東部的一次相遇中,兩架中國殲-11戰鬥機一度接近美國EP-3不到15米的距離。五角大樓聲明,「最初的報告說那是一次不安全的事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懟:必須指出美國軍機經常在中國沿海進行偵查活動,嚴重危及中國的海洋安全。兩個月後,本文開頭提及的中美軍事對峙在南海持續了一個月。
2019年1月,《解放軍報》官方微博公布了一組照片,首度公開了南沙群島永暑島的全景。這次公布的照片顯示,永暑島除了可供大型軍機起降的機場設施,以及可供大型船舶停泊的港口設施外,還有可供居住和工作的建築羣。
實際上,改造後的永暑島、美濟島與渚碧島,每個島礁間的距離在200至300公里之間,互成鐵三角般的犄角之勢,可在緊急狀態時互相支援,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宛若3艘不沉的航母。未來解放軍部署戰機、軍艦與飛彈後,它們就能聯手對付敵方至少一支航母戰鬥羣。
在西沙設立軍事基地,相當於將中國南海的防禦向前穩步推進了差不多400多公里,這意味着解放軍已經在南海建立起了快速空中反應力量。同時,這也有助於維護已成軍的094A/B戰略核潛艇安全,並協助解放軍海軍由此航向印度洋與大西洋。
至此,中國已經對整個南海的軍事存在進行了全新的盤活,基本形成大三角和小三角的防衛態勢。所謂小三角,就是前文提及的以永暑—美濟—渚碧為三個基點的南沙防衛體系;所謂大三角,是以永興島—黃岩島—渚碧島為基點的整個南海防衛體系,二者的交匯點是渚碧島。
同樣,解放軍軍艦和軍機也加強了在南海的軍事存在。過去幾年,中國軍艦被稱之為「下餃子」般服役,不少導彈護衛艦和導彈驅逐艦被部署到南海。而中國軍機在2016年7月也已經實現了常態化赴南海遠程訓練,轟-6轟炸機和蘇-35等戰機在列。
改變已經發生,主動與被動的逆轉
當南海對於中國軍艦、軍機等不再是鞭長莫及之地時,中國對南海掌控能力也不再像以往那般弱。2018年4月解放軍在南海大閲兵,從海陸空全面展示了自己的軍事實力。此後,美國軍艦前往南沙或者西沙群島進行「航行自由」行動,按照中國的說法是遭遇「當即進行驅離、警告」。甚至2018年10月,中國軍艦逼近美國軍艦41米,迫使其緊急轉彎。
一個明顯的形勢反轉表現是,過去美國對南海偵查,有時候是抵近12海里飛行甚至直接穿越島礁上空的行動。如今,美國的行動退步到從島礁領空邊緣打擦邊球地飛過,比如,2019年3月,美國B-52轟炸機就是貼近(near)而非飛越(over)了南海。9月初,美國里根號航母前往南海地區執行「自由航行」,衛星照顯示,其在南海航行期間,周圍有10艘中國艦艇「圍觀」。11月20日、21日,美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邁耶號導彈驅逐艦分別進入南沙、西沙島礁鄰近海域,解放軍海、空兵力全程跟蹤監視。
就連美國軍艦與菲律賓等在南海的行動,也會有中國海監船在一旁觀望。一個近期的例子是,2019年7月15日,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巡邏艦和菲律賓的海警船在臨近黃巖島的海域進行聯合演習,中國的海警船曾一度與菲律賓的海警船相距2.9海里。
這些場景的反轉無不表明,中國對南海的軍事掌控能力已然提升。通過填海造陸和軍事部署,對南海有全天候的掌控後,解放軍在南海「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局面得以化解。如今,山東艦航母的入列,無疑是為解放軍在南海加持了「定海神針」。中美軍隊會不會再來一次南海「狹路相逢」、並再次上演一次新的世紀大對峙?也許會,也許不會,但是中國軍隊在南海的改變已經發生。
2016年6月19日,美軍兩艘航母巡航南海。(US.N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