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1 00:55:35幻羽

※※ 佛 教 主 題 ※※

                                 ※※ 佛 教 主 題 ※※

三世如來

三世如來又作三世佛。指彌陀、釋迦、彌勒,配於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釋尊為歷史上之佛,故稱現在佛;彌陀如來乃往昔十劫之佛,故為過去佛;彌勒係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將出現於此娑婆世界之佛,故稱未來佛。

三世佛(梵語:trai-lokya buddham),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對象,俗稱三寶佛。三世佛分為以空間計算的「橫三世佛」與以時間計算的「縱三世佛」。南傳巴利語系佛教以聲聞、緣覺教法為主,只認同娑婆世界有前世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即豎(縱)三世佛。

橫三世佛 

橫三世佛:指中央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另一說是東方阿閦佛,又稱「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 

東方藥師佛,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他有兩位脅侍,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號稱東方三聖。一般祈禱於藥師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現世安樂。藥師佛可以保佑世人消災、延壽、去病,許多老者、病人都會禮拜藥師佛,以求健康長壽。 

中央釋迦牟尼佛,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號稱華嚴三聖;祂是這個世界的教化者,是佛教教主。祂的法身是藏傳佛教崇敬的大日如來。 

西方阿彌陀佛,主管西方極樂世界,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聖。一般祈禱於阿彌陀佛,主要目的在於祈求死後的解脫。漢傳佛教認為,阿彌陀佛主要是以其願力,引渡眾生到極樂世界,脫離苦難的輪迴,故亦號「接引佛」,也因為此佛有無量壽命與光明,亦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在藏傳佛教,祂被稱為月巴墨佛,也是長壽的象徵。 

佛教界有說法認為橫三世佛為同一佛,只是為了救渡眾生,而化現為不同化身。密藏道開《如來淵源攷》:「何謂彌陀?曰無量壽,施藥則無量壽,即藥師如來之延壽。何謂彌陀?曰無量光,毗盧遮那佛則無量光也。故知諸佛同體異名,皆為眾生善巧化現也。」 

縱三世佛

縱三世佛:又名豎三世佛,指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燃燈佛(又名「定光佛」、「錠光佛」等)在已過去的莊嚴劫為佛,是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曾在過去世授記釋迦牟尼未來將成佛,是授記釋迦牟尼佛之師。許多佛、菩薩都曾是燃燈佛弟子。 

釋迦牟尼佛是現在賢劫的第四佛,與脅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以佛法濟度娑婆世界所有眾生。 

彌勒菩薩是未來賢劫的第五佛,彌勒時代尚未來臨以前,在兜率內院為「一生補處」菩薩(未來佛)。 

根據大乘佛教的說法,人人可以成佛,諸佛將濟度眾生,超越輪迴而成佛。 

恭奉縱三世佛的著名佛寺有藏傳佛教的雍和宮。

學佛提綱

1.三寶:佛(諸佛)、 法、 僧。 

2.四聖諦:苦 集、 滅、 道。

3.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思惟、正精進。

4.十二因緣: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5.五蘊:色、 受、 想 、行、 識。

6.十八界:六內界(六根)、六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識界(六識)。

7.涅槃:佛陀和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界,進入不生不死狀態,也稱為涅槃,一般更常用般涅槃(意思是「進入涅槃滅度」,即「入滅」)表達,意思是肉身死亡後,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大乘見地是佛菩薩能在涅槃中同時度眾生,佛菩薩的涅槃叫「無住涅槃」。

8.緣起:一切有為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為緣起。除十二緣起外,還有九緣起和十緣起等說法。

9.三學:戒、定、慧。

10.波羅密:是所有菩薩行者必修的善德,是成就究竟菩提一切聖者的根本資糧。在大乘佛教中一般稱「度」,六波羅蜜即六度,十波羅密即十度;其具體內涵在北傳、南傳稍有不同。

11.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12.空性:諸法的空性義為非真實性。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為空相。

13.真如:一般被解釋為法的本性,即法的真實本質,也就是法的真實自性。

14.中道:為釋迦牟尼的核心教義之一;相對於二邊,包括有無、苦樂、生滅等,釋迦牟尼在說法時,主張應遠離二邊,至於中道。釋迦牟尼在講述中道時,通常都與緣起、十二緣起連結在一起,用來闡明無我、空的道理。

修行法門

四護衛禪為四種禪修方法的合稱-"佛隨念、慈心觀、不淨觀、死隨念"。四護衛禪在上座部佛教中極為盛行,被認為可以幫助修行者克服修行中的各種障礙,以達到涅槃解脫。

四梵住:慈、 悲、 喜、 捨。

三學:戒 定 慧。

三十七菩提分法: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波羅密: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般若。

皈依、 四依四不依、 獻身。

法會: 祭品、 跪拜、 梵唄。 

持戒: 五戒、 菩薩戒、 波羅提木叉。

功德、 護衛經、 布施、 出離、 五學力、 信、 禪、 禪修、 諦 (印度哲學)、 諦 (佛教)。

禪定: 曼特羅、 四十業處、 隨念、 安那般那念、 奢摩他、 內觀、 默照禪、 禪坐、 公案、 曼荼羅、 自他交換法、 怛特羅密教、 伏藏師、 伏藏。

念佛、 淨土法門、 懺悔。

苦行: 頭陀。

證量

佛陀、 辟支佛、 菩薩位、 四向四果、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羅漢、 涅槃/般涅槃、 悉地、 九次第定、 神通、 三明六通、 果位、 即生成佛、 肉身菩薩。

歷史

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 金剛乘佛教

結集第一次結集、 第二次結集、 第三次結集、 第四次結集。

十事非法 根本分裂、 法難、 三武一宗滅佛、 大乘非佛說論諍、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三期法運。

流派與系統

三乘 聲聞乘、 緣覺乘、 菩薩道-南傳菩薩道。

一佛乘、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北傳佛教:漢傳大乘佛教十宗、 漢傳密宗(唐密、 東密、 台密) 禪宗、 淨土宗、 律宗、 天台宗、 唯識宗。

藏傳金剛乘佛教: 寧瑪派、  噶舉派。

佛教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