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5 23:50:12幻羽

《四聖諦》概說+版本一+版本二+版本三+版本四+版本五+版本六+版本七+版本八

*《四聖諦》概說*

「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生滅變異的定律,佛陀因證悟「緣起」而成佛,但因緣起深奧難解,為使尚未起信的眾生免於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轉法輪時,特以「四聖諦」來說明眾生生死流轉以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因此,「緣起」是佛陀自證成佛的「自受用」,「四聖諦」則是「他受用」之始。 四諦,又叫四聖諦。「諦」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譯,意譯為「不顛倒」,引申義就是「真理」,「聖諦」就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那么,「四聖諦」就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四條真理。

《中論疏》說:「四諦是迷悟之本,迷之則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聖。」也就是說,若能如實知見四諦,便是聖者,因此稱為「四聖諦」。四諦的四條絕對正確的真理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告訴人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

四諦奠定了佛教教義的基礎,可以說佛教所有的重要的哲學思想都與四諦有關,都是為了從某一方面為它論證。四諦理論在佛教的發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並且在不斷地得到補充和完善。

四諦的苦諦

四諦中的第一條真理是苦諦。苦諦是釋迦牟尼在徹悟之後,對人生現象的價值判斷,認為現實世界中充滿了痛苦。 四諦里「苦」的意義非常廣,也許有人認為人生的苦樂是相對的,這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某些特別的事物,各人感受自有不同,但人生許多重要的經驗和大事,則是人人都有相同的感受,如生、老、病、死。

四諦中的苦諦所講的,就是人生的根本痛苦與生命現象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具有普遍之真實性。人生苦之事實,不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人們都有一種本能,固執地相信這個世界總有某些事情是快樂的,決不能說一切都是痛苦的,這正是人們不能解脫的緣故。

四諦的集諦

四諦中的第二條真理是集諦。集諦指出了人生之所以「苦」的根源。 集是眾多匯集的意思,就是說眾多痛苦的因,能招集眾多生死苦果,故名為集。四諦中的集諦內涵簡單地說來,就是眾生一切痛苦皆可以溯源於三項根本原因,即貪慾、嗔恨、愚痴三種本能的煩惱。此三種根本煩惱即是造成一切有情眾生痛苦之因。

四諦的集諦所解釋的就是這三種根本煩惱的性質,以及如何由彼而生死輪迴之事實。輪迴說和十二因緣說緊密相連,所以集諦又以十二因緣為主體,指出人生之所以苦的原因。

四諦的滅諦

釋迦牟尼不單指出了人生苦惱的現象和原因,更清楚地說明這些現象是可以消除的,這就是四諦中的第三條真理 --- 滅諦。

四諦中的滅是梵語「涅槃」的意譯,梵文和巴利文認為涅槃是熄滅、止滅或吹滅的意思,表示火的熄滅。貪、嗔、痴被佛教視之為三毒火。

在聖者的眼界中,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被這三毒火燃燒,無剎那之安息。聖者能永斷貪、嗔、痴等根本煩惱,了除生死患累的苦果,證得清淨寂滅的解脫境界,這種解脫境界稱為涅槃。

涅槃是人生理想歸宿的最高境界、最終目的,也是佛教教人追求的方向和目標。在幾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後方能達到,涅槃卻可以當生成就,不必等到死方能獲得。凡是親證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不受任何狀態所束縛,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扎紮實實地生活在現在里。因此,他能以最純淨的心情欣賞與享受一切,而不摻雜絲毫自我的成分在內,只有清淨、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了解與寬容。

四諦的道諦

在找到了人生理想的歸宿後,釋迦牟尼又為人們實現這種理想提供了一些方法,這就是四諦中的第四條真理 --- 道諦。

四諦中的道在梵文的原始意義是道路、方法或姿態的意思,釋迦牟尼藉此詞來說明要解脫人生苦惱的現象,就必須修道。

佛祖在初轉法輪時提出了一種中道觀,為的是避免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經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尋快樂,這是低級、平庸、無益的凡夫之道;另一個極端是經由各種自虐的苦行以尋求快樂,這是痛苦的、無價值的、無益的。佛自己都曾嘗試過這兩種極端,深知其無有實益,才由親身的證驗,發現了能夠產生知見,導致寧靜、內證、正覺、涅槃的中道。

中道一般稱之為八正道,佛獻身說法49年,幾乎在他的全部教誡中都牽涉到這一道諦。他以各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措辭,對不同的人宣說這一真諦。除八正道外,後來又增加了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合稱為七科三十七道品。

四諦是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臨涅槃時又再三叮嚀弟子們,對四諦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來問。可見在佛陀的一代時教中,對四諦的闡揚是自始至終的。尤其在初轉法輪中,佛陀三度演說四諦的妙義,稱為「三轉十二行相」:

第一次為「示相轉」,將四諦的內容定義加以解說,以便弟子了解,內容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為「勸修轉」,勸誘弟子修持四諦法門,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內容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第三次為「自證轉」,佛陀告訴弟子,自己已經證得四諦,勉勵弟子們只要勇猛精進,必能同樣證悟四諦,內容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版本一* ~~四諦觀慧明禪~~

一苦諦 二集諦 三滅諦 四道諦

次超越而辯四諦者。但上來所說。諸無漏禪中。乃禪禪悉有四諦觀慧。彼既明禪相。則隱理顯事。從事以立名。是以雖有四諦觀法。而不從諦得名。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人無見者。是以今更。次諸禪後。明四諦等八科慧行法門。此四通言諦者。諦以審實為義。此四諦法門。正為聲聞人從聞生解。故必須藉教詮理。今明教理不虛。故云審實也。若由因感果。則應先因而後果。今悉先果而後因者。教門引物為便。故皆先果而後因也

一苦諦 

苦以逼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 苦有三種。一苦苦。二壞苦。三行苦。 今明三苦。有別有通。別者三苦即別對三受。苦受從苦緣生。情覺是苦。即苦苦也。樂受。樂壞時生苦。即是壞苦。不苦不樂受。常為無常遷動。即是行苦也。若通論三苦。則三受通有三苦也。所以然者。三受之心。即是苦。通從苦緣生故。通是苦。苦三受之心。通為壞相。所壞故通是壞苦也。三受之心。通是起役運動不停之相。故通是行苦也。若三受心。若別若通。無非是苦者。當知苦是審實而有。故名諦也

二集諦 

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集有三種業。攝一切業。一不善業。即十不善也。二善業。即十善也。三不動業。即十二門禪也。具如前辯。煩惱者。二種煩惱攝一切煩惱。一屬愛煩惱。二屬見煩惱。是二煩惱出一切三毒。五蓋。十使。九十八煩惱等。皆如前辯。若此煩惱與前業合。則未來定能招聚三界死生苦果。即是集諦也

三滅諦 

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若發見思無漏真明。具三十四心斷結者。則三界九十八使皆滅。以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也。因滅故果滅。舍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真滅度也。滅理不虛。故名為諦

四道諦 

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為道。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次下當出科目。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皆是助道。具如上出。複次正道者。謂見諦八忍八智十六心。思惟九無礙九解脫十八心。真無漏慧。名為正道。其餘方便對治。諸禪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脫等。皆是助道。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審實不虛。即名道諦也

*版本二* ~~阿羅漢~~

四聖諦(Cattāri-ariya-saccāni,諦的意義就是真理)即:世間的苦(苦諦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諦或稱集諦Samudaya-sacca),說苦的消滅(滅諦Nirodha-sacca)和滅苦的方法(道諦Magga-sacca)。

阿羅漢小乘聖人所修學的是四諦法門。四諦是苦集滅道四種,是實實在在真實不虛的道理。也是釋迦牟尼佛對小乘聖人阿羅漢說的。佛成道以後,經過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思維研究,觀機施教,就到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門。這就是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什麼叫做三轉呢?

第一示相轉:佛對二乘人指示出四諦真實之相。佛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勸修轉:佛說此是苦、你當離。此是集,你當斷。此是滅,你當證。此是道,你當修。

第三作證轉:佛說此是苦,我已離。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諦都有示相、勸修、作證三轉,三四十二,因稱三轉四諦十二行法輪。

使阿羅漢聽了以後,發心修行,知苦諦生死,斷集諦煩惱,慕滅諦涅盤,修道諦法門。使他們覺悟,苦是三界內分段,變易生死的苦果;集是三界內見、思二惑煩惱的苦因;滅是三界外涅盤的樂果;道是三界外三十七助道品的樂因。這就是三界內、三界外的二重因果,稱為示相轉。佛對小乘人指示出苦集滅道四諦的體相以後,又積極地勸勉他們,既知之後,就要精進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法門,斷見惑與思惑煩惱,跳出生死輪迴,得證不生不滅的涅盤。稱為勸修轉。由於小乘人,雖然願意修道或恐中途發生懷疑,這樣修行是否能夠得道呢?

所以佛再以自己的經歷來作證說:‘我對於苦集滅道四諦,是完全做到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我就是經過這樣修行得成菩提道果的。’稱為作證轉。

*版本三*

第一:苦諦

苦諦是三界內的苦果,苦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

三苦

一.苦苦。眾生都受有地大、水大、風大、火大的四大色身。人的色身,是眾苦根本,所有種種苦惱環境要逼迫此身,由這個身體去受苦。古人說:‘身是眾苦之本。’又說‘吾有大患,唯吾有身,吾若無身,夫復何患。’獅子峰禪師說:‘只這色身,唯信身為苦本,縱貪世樂,示知樂是苦因。’這叫做苦苦。

二.壞苦。我們現前所受一切環境、無論是苦、是樂、都是生滅無常,虛偽不實,如夢中之境,空中之華一樣,幻化非真。縱然有些環境所謂是‘樂’,可是樂不長久,樂盡悲生,又是痛苦。須知世界有成、住、壞、空,萬物有生、住、易、滅,眾生有生、老、病、死,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生滅敗壞。這叫做壞苦。

三.行苦,即第七識行陰遷流,剎那剎那,念念生滅,時刻不停。如孔夫子,看流水時,感嘆地說:‘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這就是說,行陰遷流之苦,這叫做行苦,除了人道眾生具有三苦之外,欲界六欲天天人,也有三苦。色界四禪天的天人,雖然是離欲清淨,沒有苦苦,可是還有壞苦、行苦。無色界四空天的天人雖然修四空定,還是難免行陰遷流,念念生滅的痛苦。總之三界諸天,就是最高一層叫做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壽命八萬大劫之長。但是他們和所有的天人一樣,天福一旦享盡,還要墮落下來,隨業受報。經里說過:‘八萬劫終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又說:‘布施持戒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時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   

從前有一位皇帝,精通佛法的行陰道理。有一次下了一道聖旨,召集全國名山古寺大德高僧,來朝晉見。許多大和尚都衣冠齊整來見皇帝,同時陛下又囑咐侍衛人員說:等到各位高僧來到時,要他們從刀叢之下進來,而且要大振軍威。就在這個時候,許多大和尚突然聽到此事,大吃一驚,十分害怕,紛紛跪下。只剩下一個身穿百衲衣的老和尚,他卻安然不動地從刀叢中進來朝見。皇帝問:和尚,難道你不怕死嗎?答:‘我從無量劫以來,也不知受了多少生死,難道今天還怕死嗎?’皇帝聽了這話,非常歡喜地說:‘你知道行陰了!’這就是行陰遷流之苦啊!

什麼叫做八苦呢?

一.生苦。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哇哇大哭苦啊苦啊。因為有風刀刮身之苦,更有許多痛苦,唯有嬰兒自己知道,他是啞子吃黃連,有口說不出。

二.老苦。人生在世都是由少而長,由長而老,這是發展規律。過去有位禪師說得好:‘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老病衰殘。’說來真是有許多痛苦臨身。老年的人,是有著深刻的體會。

三.病苦。人生在世,四大不調,百病叢生,不但小病是苦,大病更苦,長年生病,真是苦中之苦,求生不得,求死不成,真是苦啊!醫務工作者,更會有深刻體會。

四.死苦。人生在世,有生必有死,沒有一個人是生而不死的,這是自然規律,千古不變的客觀事實。任你縱有千般快樂,可是無常終要到來。所謂浮生易度,豈是久居;幻質非堅,終歸磨滅。人至死時,四大分散,百苦臨身,無常一到,萬事皆休,苦不可言。釋迦牟尼佛有次問幾個弟子:‘人命在幾許?’有的答曰:‘人命在旦夕間。’佛說:‘不對。’又問另一個弟子,答曰:‘人命在飲食間’,佛說:‘也不對。’我們一起來想想到底人命在多少時間裡呀!佛最後又問一個弟子,那人說:‘人命在呼吸間。’佛說:‘對了。’我們人的生命,實實在在是一息不來,嗚呼哀哉,千秋永別,萬事皆空。佛經里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佛就是要解決自己和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的苦惱,堅決出家修行。

五.愛別離苦。我們人對於眷屬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都有恩愛。一旦生離死別,真是萬分痛苦,所謂回天無術,代替不能,淚如雨下,心似刀割,悲傷慘痛,十分痛苦。古人說‘夫妻是緣,或善緣,或惡緣,因緣相會。兒女為債,或要債、或還債、無債不來。’我希望大家把這種道理認識清楚,自然會心安理得,離煩惱苦,得清淨樂。

六.冤憎會苦。我們每當看到有冤有仇的人,心中非常痛苦。特別是眷屬之中的冤家對頭,或憎恨不和,分也分不開,離也離不了,生活在一起觸目驚心,真是痛苦。古今中外,這類事例很多。

七.求不得苦。人生在世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欲境,或是財、色、名、食、睡五欲環境,都是有所希求,千求萬求,求而不得,真是痛苦。譬如人們求功名顯耀,反而名落孫山,求人丁興旺,反而斷子絕孫,求發財致富,反而貧窮困苦,求長壽健康,反而夭亡短命,這是所求不如意,所願不從心,痛苦萬分。

八.五陰熾盛苦。這就是色、受、想、行、識五陰煩惱之火,在我們心中焚燒,我們常時感到心中鬱塞、焦燥、苦悶,有口難言,說不出的痛苦。上面所講這八種苦,都是人人親身感受,無法避免的苦惱。三界之內的眾生,尤其是人道眾生,都是隨業因而感受苦果,不單有三苦、八苦。其實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無量無邊的苦惱。所謂‘千人千般苦,個個不相同。’各人痛苦各人當,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業報各人受,各人吃飯各人飽,說明無量諸苦,皆由人們起惑造業的結果,要知道苦的來源,須要明了集諦。   

第二:集諦

集諦:是三界內的苦因,集意謂集聚,把見惑八十八使,和思惑八十一品的煩惱,統統集聚起來而成業因,隨業感報,所以招感苦諦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的苦果。見惑就是由知見方面所產生業因。見惑是以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五利使為主體。

什麼是五利使呢?

一.身見:眾生因為有了身體,所以就有我見的生起,然後就會產生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的四種煩惱心,這叫做身見。 二.邊見:就是有了我,所以就產生了斷見或常見二種邊見,斷見認為我們人死後,魂歸於地,什麼都沒有了,一滅永滅了。常見,認為人死後,今生是做人,來生也會做人,生生世世都做人,永遠不變。不管是斷見,不管是常見,都會使我們眾生做出種種惡業的,故稱邊見。 三.邪見:指反對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寶。 四.見取見:指非果計果。外道所修種種無益的苦行,取著我見、邊見、邪見,未證聖果,妄執已證。 五.戒禁取見:指非因計因。外道所修種種苦行,如持牛戒、狗戒、食草、投灰等。錯誤執著修此苦因,可獲最上涅盤妙果。五利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大,造業受報速度快。

見惑有八十八使,是以三界四諦來分配,是以欲界、色界、無色界,每一界各有苦、集、滅、道四諦,每一諦各具小使多少不同。欲界:苦諦具十使,集諦具七使,滅諦具七使,道諦具八使,一共具足三十二使。色界:苦諦具九使,集諦具六使,滅諦具六使,道諦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無色界:苦諦具九使,集諦具六使,滅諦具六使,道諦具七使,一共具足二十八使。所以三界四諦合起來總共具足八十八使的見惑煩惱。古人對八十八使,作有一首偈子:‘苦下具一切,集滅各除三,道除於二諦,上二不行嗔’。思惑是由思想方面所生起的業因,是以貪、嗔、痴、慢、疑五鈍使為主體。

五鈍使:

一.貪心,指眾生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欲境,或者是財、色、名、食、睡五種可欲環境,生起執著貪愛的妄想心。 二.嗔心,對違背了我所貪愛的欲境,生起嗔恨心、憤恨惱火。 三.痴心,是痴迷無知,不懂事,不明理,事理不明白,是非不辨別,糊裡糊塗,昏昏擾擾,做諸惡業。 四.慢心,指目空一切,眼下無人,貢高我慢,驕傲自滿,自以為是,輕慢別人。 五.疑心,對於一切人,一切事都不信任,妄生猜疑。對一切事物心懷疑慮,妄生煩惱,是非紛起,做諸惡業。五鈍使的功能,起惑力量弱,造業受報也慢。

思惑共有八十一品,是以三界九地來分配,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具足九品。 色界的四禪天: 一.離生喜樂地。 二.定生喜樂地。 三.離喜妙樂地。 四.舍念清淨地,每地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 無色界四空天: 一.空無邊處天。 二.識無邊處天。 三.無所有處天。 四.非想非非想處天。每一天各各具足九品,四九合成三十六品。這樣三界九地,總共合為九九八十一品的思惑煩惱。依惑造業,隨業受報,這就是佛教所講如是因,如是果,因果輪迴的規律,這叫做集諦。

第三:滅諦

滅諦:是出世的果。滅是寂滅,就是羅漢所證的寂滅涅盤。他們在因地之中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斷除了見思煩惱之惑,滅除了分段生死之苦,所以證入不生不滅的有餘依和無餘依涅盤樂果,這叫做滅諦。    滅諦是指的滅除煩惱和生死之累,就是有餘涅盤和無餘涅盤。滅去貪嗔等煩惱和善惡諸業,就可以不再受三界中的生死,但還有現在殘存的色身,名有餘依涅盤;要是灰身泯智,連現前的果報色身也拋棄了,便名無餘依涅盤。

第四:道諦

道諦:是出世的因,道是道品,就是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這個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小乘共修法門,不但小乘阿羅漢可依此修行,就是大乘菩薩也要依此道品修行。但是修法不同,理論不同,觀點不同。以四諦為例,就有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作四諦,無量四諦,漸次增進,步步高深。《智度論》說:‘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就是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涅盤經》說:‘若人能觀八正道,即是佛性,名得醍醐’。

*版本四*

如諦施設建立中說。

二解

俱舍論二十二卷一頁云:如向所言由見諦故,此所見諦其相云何?頌曰:諦四先已說,謂苦集滅道。彼自體亦然,次第隨現觀。論曰:諦有四種,名先已說。於何處說?謂初品中分別有漏無漏法處。彼如何說?謂彼頌言,無漏謂聖道,此說道諦。擇滅謂離系,此說滅諦。及苦集世間,此說苦集諦。四諦次第如彼說耶?不爾。云何?如今所列,一苦、二集、三滅、四道。四諦自體亦有異耶?不爾。云何?如先所辯,為顯體同彼,故說亦然聲。四諦何緣如是次第?隨現觀位先後而說,謂現觀中先所觀者便在先說。若異此者,應先說因,後方說果。然或有法,說次隨生,如念住等。或復有法,說次隨便,如正勝等。謂此中無決定理趣,起如是欲,先斷已生,後遮未生,但隨言便。今說四諦隨瑜伽師現觀位中先後次第,何緣現觀次第必然?加行位中如是觀故。何緣加行必如是觀?謂若有法是愛著處,能作逼惱,為求脫因,此法理應最初觀察。故修行者加行位中最初觀苦;苦卽苦諦。次復觀苦以誰為因,便觀苦因;因卽集諦。次復觀苦以誰為滅,便觀苦滅;滅卽滅諦。後觀苦滅以誰為道,便觀滅道;道卽道諦。如見病已,次尋病因,續思病癒後求良藥。契經亦說諦次第喻。何契經說?謂良醫經。如彼經言:夫醫王者,謂具四德,能拔毒箭。一善知病狀,二善知病因,三善知病癒,四善知良藥。如來亦爾,為大醫王,如實了知苦集滅道。故加行位如是次觀,現觀位中次第亦爾。由加行力所引發故。如已觀地,縱馬賓士。此現觀名,為目何義?應知此目現等覺義。何緣說此唯是無漏?對向涅盤正覺境故。此覺真淨故得正名。應知此中果性取蘊名為苦諦,因性取蘊名為集諦,是能集故。由此苦集因果性分,名雖有殊,非物有異。滅道二諦,物亦有殊。何義經中說為聖諦?是聖者諦,故得聖名。於非聖者,此豈成妄?於一切是諦性無顛倒故。然唯聖者,實見非余。是故經中但名聖諦,非非聖諦,顛倒見故。如有頌言:聖者說是樂。非聖說為苦。聖者說為苦,非聖說是樂。

三解

法蘊足論五卷四頁云:一時薄伽梵住婆羅痆斯仙人論處施鹿林中。爾時世尊告苾芻眾:此苦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集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苦滅道聖諦,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複次苾芻:此苦聖諦,以通慧應遍知;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集聖諦,以通慧應永斷;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以通慧應作證;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苦滅道聖諦,以通慧應修習;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複次苾芻:此苦聖諦,我通慧已遍知。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集聖諦,我通慧已永斷;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苦滅聖諦,我通慧已作證;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此趣苦滅道聖諦,我通慧已修習。若於如是未曾聞法,如理思惟,定能發生眼智明覺。苾芻當知:我於如是四聖諦中,若未三轉十二行相,謂未發生眼智明覺,未能於此天人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等解脫出離,未除顛倒,多住心故,亦未如實能自稱言我證無上正等菩提。我於如是四聖諦中,若已三轉十二行相,謂已發生眼智明覺,便能於此天人世間魔梵沙門婆羅門等解脫出離,已除顛倒,多住心故,亦已如實能自稱言我證無上正等菩提。

四解

如大毗婆沙論七十七卷五頁至七十九卷十八頁廣說。

五解

品類足論七卷三頁云:苦聖諦云何?謂五取蘊。集聖諦云何?謂有漏因。滅聖諦云何?謂擇滅。道聖諦云何?謂學無學法。

*版本五*

聲聞乘法,不出四諦。四諦又名四聖諦、四真諦,為聖者所見之真理也。一苦諦、二集諦、三滅諦、四道諦。諦者真實不虛之義,謂真實之道理不虛妄也。如俗事虛妄之道理名俗諦,涅槃寂滅之道理名真諦。見此諦理者曰聖者,不然曰凡夫。苦諦者,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迷之果也。集諦者,貪嗔等之煩惱,及善惡之諸業,此二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是迷之因也。滅諦者涅槃也。涅槃滅惑業,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名曰滅,是悟之果也。道諦者,八正道也。能通涅槃,故為道,是悟之因也。初二為流轉之因果,又名世間因果。後二為還滅之因果,又名出世間因果。分述四諦如次

*版本六*

苦諦。集諦。滅諦。道諦。是為四諦。 四諦有二。

一者小乘有作四諦。

二者大乘無作四諦。生死果為苦。煩惱為集諦。寂滅聖是名滅聖諦。以無二法得道。是名道聖諦。大乘無作四諦。觀苦聖諦。知集無和合。是集聖諦。知滅無滅。是滅聖諦。以無二法得道。是名道聖諦

*版本七*

1.苦諦。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輪迴的苦惱。有三苦、八苦的不同。 三苦, 一為苦苦,指正在受痛苦時的苦惱; 二為壞苦,是享受快樂結束時的苦惱; 三為行苦,謂不苦不樂時,為無常變化的自然規律所支配的苦惱,包括生、老、病、死在內。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盛苦。佛教認為,三苦、八苦有的是社會原因造成的,有的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2.集諦。亦名習諦。集是積聚感招之意。說一切眾生,常時以來,由於貪瞋愚痴的行動,造成的善惡行為的業因,能感招將來的生死苦果。

3.滅諦。亦名盡諦,為息滅、滅盡之意,滅盡三界內之煩惱業因以及生死果報,稱為滅,也稱了脫生死,從此不再受三界內的生死苦惱,達到涅槃寂滅境界,即為解脫。

4.道諦。道為通達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這種道路是達到寂滅解脫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認為道諦是指八正道。以後大、小乘又各有發展。佛教認為依道諦去修行,就能達到寂滅解脫的滅諦。由此途徑確實可以達到解脫生死的目的。

*版本八*

(名數)又雲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梵語Catv&amacron;ri-&Amacron;ryasaty&amacron;ni,巴利語Catt&amacron;ri-Ariyasacc&amacron;ni。

一苦諦Du&hdotblw;kha-&amacron;ryasatya,三界六趣之苦報也。是為迷之果。

二集諦Samudya-&amacron;ryasatya,貪嗔等煩惱,及善惡之諸業也。此二者能集起三界六趣之苦報,故名集諦。

三滅諦Nirodha-&amacron;ryasatya,涅槃也。涅槃滅惑業而離生死之苦,真空寂滅,故名滅。是為悟之果。

四道諦M&amacron;rga-&amacron;ryasatya,八正道也,此能通於涅槃故名道。是為悟之因。其中前二者流轉之因果也,故又曰世間因果。後二者還滅之因果也,又曰出世間因果。此四者皆雲諦者,言其真理實為至極也。而二者皆先果後因者,果易見,因難知,故先示苦果令其厭,然後使斷其因,又舉涅槃之妙果使樂之,然後使修其道,是乃誘引最劣小機之善巧也。

佛起菩提樹下至鹿野苑,為五比丘始說此法。是為佛轉法輪之初。依之而修道證滅者,稱為聲聞人。法華經譬喻品曰:‘昔于波羅奈,轉四諦法輪。’四十二章經曰:‘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涅槃經十二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涅槃經十五曰:‘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是故久流轉生死大苦海。若能見四諦,則得斷生死。’止持會集音義曰:‘苦諦者,苦以痛惱為義。一切有為心,行,常為無常患累之所逼惱,故名為苦。大論云:無量眾生有三種身苦:老病死。三種心苦:貪嗔痴。 三種後世苦:地獄餓鬼畜生。

總而言之有三苦八苦等,皆三界生死之患。諦審生死實是苦者,故名苦諦也。三苦,謂苦苦壞苦行苦,八苦可知。集諦者,集以招聚為義。若心與結業相應,未來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名為集。審一切煩惱惑業於未來,實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名集諦也。盡諦者,亦名滅諦。滅即寂滅,滅以滅無為義。結業既盡,則無生死之患累,故名為滅。以諸煩惱結使滅故,三界業亦滅。若三界業煩惱滅者,即是滅諦有餘涅槃。因滅故果滅,舍此報身時,後世苦果,永不相續,名入無餘涅槃。諦審涅槃實為寂滅,故名滅諦也。道諦者,道以能通為義。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至涅槃,故名為道諦。審此二道相扶,實能通至涅槃不虛,故名道諦也。正道者,實觀三十七品三解脫門緣理慧行名為正道。助道者,得解觀中種種諸對治法及諸禪定,是名助道。’

*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煩惱,以達至善,擺脫輪迴,進入不(轉)生不死的涅盤境界。

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均逃不出因果二字,所謂果不離因,無因不感果。就四諦來說,苦是集的果,集為苦的因,滅是道的果,道為滅的因。若沒有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無精修道法為因,安得涅盤寂滅之果?故四聖諦,照順序來說,該是先因後果,則為集苦道滅。因為果易曉而因難知,欲使其易導,所以先示苦相,令其厭離,次示業因,使它斷集。繼則又先示以涅槃之樂相,令其欣慕。然後再以道法,令其修持。意在要人們‘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因此之故,而先說果而後說因,故為苦集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