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篇-《信心銘》之【二由一有,一亦莫守。】-17~18~19~20-六祖寺
《信心銘》之【二由一有,一亦莫守。】-17-六祖寺
凡夫二元對立的觀念是由一心之本有而產生的,“一”也不可守,“一”是解脫的真實境界,你來守住一個“一”,那就變成了“二”,為什麼?有能守,有所守,那就是“二”,就變成了凡夫的觀念境,就變成了凡夫的大腦思維,早就不是“一”了,所以說“一亦莫守”。
有一些人打坐的時候,他體會到一段時間之內沒有妄念,就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
其實你停留在那種無念的安祥狀態,就是停留在虛無的繭裡面,像蠶一樣吐絲,它就把自己捆起來形成一個繭,你停留在虛無的繭裡面,就像烏龜把頭縮在殼裡面一樣,這個既不是成就也不是智慧。
他們不願意離開那種寂靜,每一次打坐的時候都試圖回到那種狀況,這就是想守住一,你想守住一就錯了,“一亦莫守”。這個不但不是開悟,你這樣一直想回到那種狀態的時候,會陷入到一種枯木死火定,所以三祖說“一亦莫守”。
《信心銘》之【一心不生,萬法無咎。】-18-六祖寺
絕對的心性是一心,不生二元對立的知見。如果不起執著,內不被慾望所驅使,外不被六塵所誘惑,萬法都不會困擾我們,萬法無咎。三祖所開示的一心不生,萬法無咎就是法融禪師《心銘》上面所說的“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
開悟的心是自由的,開悟的心是無限的,稱之為放曠縱橫。不管外境如何顯現,都不是以煩惱分別來回應,而是以智慧慈悲的本然清淨的寂靜之中不生執著心,而生起那種自然回應的智慧。
“所作無滯,去住皆平。”去住皆平,就是說當心不起執著的時候就不會有障礙,不會停滯,所以所作無滯。其實在那個時候,去與來都是沒有分別的,是平等不二的。對於見性的人來說,健康或者生病、有錢或者無錢、生或者死都是平等不二的,因為本無生死,所以說“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信心銘》之【無咎無法,不生不心。】-19-六祖寺
如果沒有二元對立的心病就不需要對治的心法,所以說無咎無法,沒有心病就不需要對治的法。如果不生妄見,也不要去尋覓所謂的真心,因為真心本有,你去尋覓反而是妄心,剎那之間真心自然顯現,連佛法也不可執著,所以說“不生不心”,不生妄見,不覓真心。
我們來看一則趙州從諗禪師的公案好了。
僧問:“萬法本閒,而人自鬧,是什麼人語?”
師云:“出來便死。”
這則公案很短。
有一個出家人跑過來,他自以為高明,就說“萬法本閒,而人自鬧”,就像中國人所說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他以為這個話自己說得很高明,但是其實如果有人問他一句:“人是不是萬法之一?”他就無法回答,就會被卡住。為什麼?
因為如果你回答人是萬法之一,既然是萬法之一,萬法本閒,人怎麼還會鬧呢?如果你回答說人不是萬法之一,你就有了人和萬法的二元對立,不管你怎麼回答都是死的,所以趙州就回答說:“出來便死。”說出來就是自相矛盾的,誰說出來誰就自相矛盾。
《信心銘》之【能隨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20-六祖寺
前面三祖教導我們修禪的方法,主要是在對治妄心上面修。這個對治就是無對治,實際上它是了義的修法,是告訴我們要超越二元對立的妄心來達到無咎無法,不生不心。
這裡面三祖就從心與境的關係來開示我們禪修的方法,能是主觀,能夠認識萬事萬物的能動;境是客觀,被認識的存在,被認識的萬事萬物。
“能隨境滅。”如果客觀環境不存在,那麼主觀的察知心也不能顯露,叫做能隨境滅。
“境逐能沉。”如果能沉,就是說主觀的察知心沉沒了,自然回應眾生的智慧沉沒了,那麼追逐外境就沒有意義。
“境由能境。”就是境是由能而顯現境,外在的境界是由內在的察知心而顯現。
“能由境能。”是能由境而引發能,能觀察的察知心由外在的境界而引發,你的分別執著是由外在的境界引發出來的。
這首偈子與法融禪師《心銘》上所說的“至理無詮,非解非纏。靈通應物,常在目前”是相通的。禪的至高無上的妙理是不能用文字和觀念來說明的,一旦落入文字和觀念,就是落入大腦思維,它只能夠借助文字巧妙地繞圈子來描述那個本體,所以要因指而見月。
非解非纏就是開悟的心既不覺得束縛,也不覺得解脫;開悟的人既不是依賴過去的知識和經驗,也不執著於解脫的智慧,所以“說非解非纏”。而是靈通應物,他能夠自然地回應一切萬物,用這個靈知,他不需要藉助知識,不需要依據過去心累積的經驗,不需要這個橋樑,而是靈通應物的,很自然、很自發地去幫助他人。
常在目前,是說開悟的人不會去推理和思慮,因為智慧和慈悲常在目前了,在隨緣應物的時候自然生起智慧和慈悲。
“境由能境”,其實這首偈子可以廣泛用於觀照一切的人際關係。比如說我們有一個傳統的觀念,認為小孩子就是一張白紙,所以父母怎麼去塑造,怎麼去教育,這個孩子就變成什麼樣,其實這是錯誤的。
小孩子是一張白紙嗎?不是,小孩子絕對不是一張白紙,為什麼?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精神的胚胎,所以六歲以前是性靈教育,六歲以後是知識教育。六歲以前不要逼著他又去學書法、寫毛筆字,又去學鋼琴,又去學什麼學什麼……六歲以前你這樣一直逼著他、壓著他去學的話,將來這樣這個小孩子的心理狀態或深或淺都會出問題的。為什麼?六歲以前他是性靈教育,他的天性會顯露出來,你順著他的天性去塑造就對了,不要過早地給他進行知識教育,讓他學很多知識,你會害了他。
現在的這個幼教也已經有問題了,原來有位教育家就說:哎呀,我們小時候是學“人之初,性本善”,現在這些幼兒識字課本是學“小貓叫,小狗跳”,哪裡有什麼意義啊?不是單純叫小孩子認字,你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是一種性靈的熏習,所以教育的這個方法、這個根源就錯掉了。
六歲以前小孩子的天賦會自然顯露,因為那個時候孩子還很小,童貞心,所以他的天賦會自然顯露出來,他還沒有很重的這個執著心,他會特別熱衷於去學習某一件事情,或者熱愛音樂、熱愛數學。
還有,如果做過幼教的人應該會有這個體會,小孩子六歲以前每一年每一歲他都會有不同的一個天性暴露浮現出來。
比方說,三歲的時候小孩子的觀念就特別喜歡完整,你拿一個很大的餅,撕一小塊給他,他就哭著鬧著不要這個餅,他要這個一整塊,他要一大塊餅,但是其實他不是貪,他不是貪這一大塊餅,他是要完整,你給他一個完整的小小的餅他也很高興,他也很開心的,但是大餅你給他一半他也不高興,因為他那個時候就是求完整的,他的這個天性就是這樣的。
如果他的天性有些是喜歡研究科學方面的,所以什麼東西都給他拆得稀巴爛,什麼東西他都會自發地去把它拆爛,然後他又嘗試著把它組合起來,很多小孩子,每個小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都是這樣子的。
如果在六歲以前父母親一直忙於用自己的意志去塑造這個小孩子的話,那麼小孩子的精神胚胎就怎麼樣?就沒有發育的機會了,於是這個小孩子就容易出現種種的問題。
比如說幼兒多動症,有幼兒多動症的小孩子,大多數都是孩子的精神胚胎被嚴重壓抑的結果。他的重要撫養人之一,祖父母也好,父母也好,一定會有一個人不斷地對他說,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那樣做,你必須要聽我的,一直一直跟他這麼講,一直壓抑他的這個精神胚胎。於是這個小孩子的許多源於精神胚胎的一些自發的行為就被打斷了,那些源於精神胚胎的那些能量總要表達自己的聲音,所以這個小孩子就變得難以集中註意力了,他總會在同一時間想同時做很多事情,其實是因為他的精神胚胎的能量被你壓抑了,所以你就看到他定不住,就很好動,所以就難以集中註意力,這個是根源。
對於那些沒有悟道的人來說,每一個人都是他過去業力的總和,這個精神胚胎就形成了他的取向,他的天賦。因此父母親要教育小孩子,要帶好小孩子,其實是在六歲以前一定不要給他灌輸過多的知識,六歲以後完全大把時間學,你只要順著他的天賦給他提供性靈教育就好了,只要同時給予他自由和愛就好了。
自由就意味著這個孩子的精神胚胎可以充分地獲得發育,他的意志得到尊重,然後他的天賦、他的特長可以發揮出來。同時對小孩子要能夠深深地理解和接受,如果你急於按照自己的期望和意志強加給小孩子,那個是一種控制欲,不是父母親對兒女真正的愛。所以不要用這種大腦思維,這樣就造成心與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