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20:11:30幻羽

時政風雲 *報告: 美國晚十年提防中國技術遭竊受害深遠* +*竊取美企商業機密"實錘" 中國科學家認罪*

Jordanien US-Kampfflugzeuge (Getty Images/AFP/K. Mazraawi)

 時政風雲 *報告: 美國晚十年提防中國技術遭竊受害深遠* 2019
.11.20

知識產權一直是中美貿易戰當中非常核心的一個爭議。美國參議院週一公佈的報告指出,中國在過去持續的竊取美國的核心技術,但是美國政府卻晚了10年做出反應。

(德國之聲中文網) 美國參議院的常設委員會在周一(11月18日)發布報告指出,中國從2008年就開始有系統的讚助計劃,竊取美國的研究結果加強中國的自身經濟與軍事發展,但是美國政府卻遲遲沒有做出反應,導緻美國受害深遠。聯邦調查局說,但願美國當時更快做出反應。 

這份長達109頁的報告標題為“中國千人計劃: 對美國研究機構的威脅”。報告指出,中國透過200多個資助項目惡意利用美國的開放性來提高自身的國家利益。報告書寫到,由於中國計劃在2050年成為世界的科技大國,所以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引進世界各地的專家。根據FBI的報告,中國在2008年到2020年之間投資了2兆元美金,相當於國民生產毛額(GDP)的15%。 

雖然中國在2008年就已經啟動千人計劃,原本預計要招募2000人,截至2017年為止,卻總共招募了7000人。然而FBI報告顯示,但是美國直到2018年之前都沒有強勢回應。 

報告書中寫道: “除了中國如何投入時間與金錢竊取美國知識產權之外,我們的聯邦機構幾乎沒有做任何舉動阻止他們的行動,也同樣令人震驚。” 

參議員也特別針對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能源局以及國務院等機構應該要如何反應中國偷竊知識產權做出建議。 

參議員何珊(Maggie Hassan)說:“我希望這將成為一個開端,讓我們開始發展一個真正的國家政策,因為中國顯然有它的策略,那我們也需要一個。” 

20日,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司助理主任布朗(John Brown)也同意參議員的看法。他說:“根據我們現在對中國計劃造成的威脅的了解,我們希望我們在當時更快速與全面的採取行動。” 

千人計劃 

報告書特別提到,在中國政府的眾多計劃當中,最顯著的是“千人計劃”。 

“千人計劃”的目標對像是中國出生但是在美國工作的研究者,中國以高薪或大研究室等豐厚待遇招攬他們回中國。 

報告書指出,中共政府直接指導千人計劃,而參加千人計劃的研究者會與中國機構如大學或研究機構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 

報告認為,這些文件會誘使簽約者對美國的知識產權相關機構撒謊,讓研究者在回到中國之後建立“影子研究室”,完全複製在美國的研究工作;或是像某些案例當中,直接竊取美國科學家所做出的研究成果。 

報告書舉例,曾有千人計劃的成員在前往中國之前,從機構裡轉移了三萬個電子擋案帶走,也曾有成員竊取美國軍機的專利國防資訊。其他案例包括: 在申請美國獎助金的時後提供假資訊、用美國政府資助的研究申請專利、僱用其他千人計劃成員參與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研究計劃等。 

報告提到,在美國政府產生危機意識之後,中國政府從2018年10月開始刪除在網路上跟千人計劃有關的公開資訊。不僅是中國的官媒刪除了跟千人計劃有關的報導,中國的大學也停止在網絡上宣傳千人計劃。中國政府也指示千人計劃的執行部門,不可以在文字類型的公告等文件當中明確提到“千人計劃”這個字詞。然而,儘管該計劃在網路上轉趨低調,事實上仍然繼續進行當中。 

羅法/夏立民(綜合報導)

Symbolbild Internet Verbind Störung Netz Netzwerk (picture-alliance/blickwinkel)

       *竊取美企商業機密"實錘" 中國科學家認罪* 2019.11.13

美國司法部表示,一名中國科學家週二在法庭上認罪,承認從美國石油公司竊取了電池技術。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部長德默斯指出,這名中國公民的認罪是中國竊取美企知識產權的又一實例。

(德國之聲中文網)35歲的中國公民譚鴻晉(Hongjin Tan,音譯)是美國永久居民,他去年12月被捕,被控竊取商業機密。美國司法部指出,譚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北區法院認罪,罪名包括盜竊商業秘密、未經授權獲取和傳播商業秘密。     

報告指控譚鴻晉盜竊的機密與價值逾10億美元的產品有關。美國司法部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部長德默斯(John Demers)在一份聲明中指出:"譚的認罪是中國竊取美國公司知識產權的又一個實例。" 

美國檢察官特倫特·肖爾斯(Trent Shores)表示,"譚鴻晉這樣的工業間諜的任務是獲取美國的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中國的經濟侵略對美國新興高科技產業構成了威脅。" 

《聯合早報》報導,聯邦調查局在譚的筆記本電腦上發現來自一家中國公司的聘僱協議,這家公司研發鋰電池的生產線。 

美國司法部表示,譚鴻晉從2017年6月進入這家美國公司工作直到被捕。 

該部門沒有透露這家美企的名字,但在領英LinkedIn上Hongjin Tan的履歷表上可以看到,他自稱是Phillips 66公司分裂技術團隊的一名科學家。他曾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研究助理和訪問學者,並在該校獲得了博士學位。 

美國司法部表示,定於2020年2月12日宣判,但沒有透露他可能面臨的刑期。

Symbolbild Computer Chip technology (Fotolia/Edelwe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