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9 21:42:37幻羽
《參話禪》-11- *幻羽*題於末後香+**死亡與輪迴** -摘自《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參話禪》-11-
人生走過風雨路
無論怎曲折坎坷
擦去淚扛得起痛
頑強坦然地活著
修行道場心淚轉
苦難煎熬是礪煉
真心活在每當下
*幻羽*題於末後香
http://mypaper.pchome.com.tw/zou0621/post/1376177279
《誰,輕拂弦音》
**死亡與輪迴**
一回,釋迦牟尼遇到一位哀傷欲絕的婦人,抱著一個早已氣絕的孩子。拒絕接受真相的婦人,堅信孩子尚未死亡,只是生病而已,因此抱著孩子到處遊走,尋找治療妙方。一路上不斷有人告訴她,孩子早就死亡,但婦人緊抱著孩子,堅持己見,絲毫不為所動。
今日不可能的事,在兩千五百年前,也一樣不會發生,但這位婦人就是不願接受擺在眼前的真相。最後,有人領她到釋迦牟尼面前,她捧著孩子的屍身,哀求釋迦牟尼醫治她的孩子。
看到這裡,讀者應該會很好奇,被世人尊稱為佛陀的釋迦牟尼,會有什麼反應呢?會有奇蹟發生嗎?之後發生的事,雖然不是逆轉宇宙自然法則的奇蹟,但也的確是個奇蹟。據記載,釋迦牟尼並未演出起死回生的神蹟,但卻奇蹟般地成功引導婦人正視真相。
「我可以幫妳,」釋迦牟尼告訴婦人:「不過,妳得先到村子裡,挨家挨戶要些穀子來。只是有個條件,穀子必須來自從未死過人的家裡。」婦人以為,釋迦牟尼可能要拿這些穀子來煉製仙丹,因此充滿了希望,抱著死透了的孩子,挨家挨戶詢問乞求。
每一戶人家或多或少都有穀子可以施捨,只是,每一間房子裡都曾死過人。死去的人數,甚至多過現在住在裡面的人數。讀者可以想像,婦人的問題,喚醒多少悲痛的回憶,而一路問下來,婦人又聽到多少哀傷的故事。之前,無論別人怎麼說,都無法令她接受孩子已死的事實。但聽了一個又一個失去親人的故事後,她卻豁然了悟,接受只要是人就會死亡的宇宙自然法則。埋葬孩子後,她空手回到釋迦牟尼面前,決定不再執著逝去的過往,而專注於當下。從此,她潛心追隨釋迦牟尼,心靈獲得真正的平靜。
這段記載於經文中的故事,對每個人都有意義。一生中難免有過不去的事情壓在心底,而造成恐懼、不安或困惑。至於事件細節,也只有自己心裡明白。可能像是故事中的婦人,因失去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而忘記其他一切。也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罪惡感,成天自怨自艾,無法積極面對人生。或者,為了面子而不願放下身段,陷在一段毫無意義的爭執中。又或者坐擁令旁人豔羨不已的才能或地位,但對自己毫無意義,只是負擔而已,卻為了別人的目光而不得不繼續維持。
造成我們執迷不悟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為了自傲或是悲傷,也可能因為信仰、理念或是地位而產生。想跳脫這些執念,不能靠埋頭苦思,也多半無法以理性化解,就像故事裡的婦人一樣,多少人對她說孩子已死仍然無效。這種時候,甚至安慰的話語也無法發生效力。唯一的化解辦法,便是改變自己的視角,如釋迦牟尼所開示,走出自憐,走進人群,走入真實的生活中。如此一來,我們才可能真正見到煩惱的真相,理解全貌,而不是為了零星片段的事實黯然神傷。
故事中,釋迦牟尼要婦人去求討穀子,令她走入人群,並因此得知村子裡諸多亡者的故事。今日,我們輕易便能得知發生於地球其他角落的事。關於災難、戰爭、生態破壞、飢荒及人世間的不公不義,我們都知道。請不要忽視,更不可麻木不仁,我們應該遵循釋迦牟尼的訓誨,改變我們的視角,目光不要只是盯在自己及自身的損失上,並且不再只是腦袋裡知道,今日人類所面對的問題而已,而是真正要有所行動。為了避免加重弟子的負擔,釋迦牟尼並未表明,該如何具體行動,而是從心態著手:走出狹隘的自我,以開放的心靈面對周遭環境。
真正的開放心靈,是不會沉溺於感情作祟的婦人之仁。勇於面對真相,才能適度發揮所能,並負擔起該負的責任。今日,若是大多數人都能轉變自己的視角,世界將會產生奇蹟般的變化。出於恐懼,人們總是過度自重,且不願改變熟悉的視角。因害怕失去,而執著於眼前的一切,並欺騙自己永遠都不會改變。事實上,世間唯一永恆不變的法則,就是無常了。
苦澀的真相
梵文原名為「Buddhaghosa」的覺音論師,生於西元五世紀左右,是記載釋迦牟尼訓誨經書的重要注疏者。他曾寫過下面一段話:
死亡在我們前面,猶如揮劍欲斬我們人頭的殺戮者。何故?原來人一出生,死亡便如影隨形,時時準備取走我們的性命。猶如成長中的真菌孢子總帶著塵土,所有生物一落地便尾隨著衰老與死亡。猶如太陽之上升,旋即落下,所有生物總朝著死亡前進,毫不停歇。猶如從山頂往下急流的河川,所有生物皆朝向死亡疾趨而行,從不退縮。有人因此說:「自成於母體初夜後,人之前行如浮雲般,急急向前,從不倒轉回頭。」
如烈陽下漸次枯竭的川流,如成熟掉落於地的果實,如以棒擊打陶皿必碎,如朝露見陽必消散無蹤,死亡永駐於旁。有人因此說:「晝盡夜來,生命漸次衰敗。垂亡者之生命枯竭,如溪之細流。如果熟必落地,人人皆知,垂亡者總是害怕死亡。出自陶匠之器皿,或大或小,或未或已燒成,終有毀損破碎之一日。這就是人生。」
死亡隨著誕生而來,
猶如揮劍欲斬的殺戮者,
猶如揮劍直指於頸,
隨時取走我們的性命,
死亡取走一切,
且從不回頭。
這段如詩般的文字,詳實描繪出一幅殘酷的畫面:每個人都會死!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只是,人們通常閉口不談死亡,並拒絕去想終有那麼一天的事實。
釋迦牟尼告誡弟子,必須積極面對終將死亡的事實,並經常以各種譬喻,令弟子無法逃避,須牢牢記得:世間萬物皆處於流變之中,不可能有靜止不變的狀態,人生更是有限。而強調人生有限,並不是要人輕忽生命及忽視生命所提供各種可能性。正是因為我們避談死亡,假裝日復一日,永遠如一,才不懂得如何真正看待生命。
有些人正是假設自己還有大把時間實現自己的願望,而遲遲不動手,直至永無機會實現。只有將生命中每一個當下視為唯一的人,才會真正理解如何好好運用時間。眼前每個當下,都是不可能重複的唯一機緣,這也是釋迦牟尼再再提醒弟子,人生有限的最重要原因。
只有當下,才是真正具體存在。不要忘記:對過往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渴望,都只是白日夢般的空想而已。生命中唯一能夠確定掌握的,就是當下。除此之外,別無他物:「不可依戀過往而行,不可仰望未來而行。過往如煙,未來無影。當知眼前當下是一切,須全神貫注於當下剎那。當下為重,誰知明日是生或死?把握當下日夜不懈怠,是該受誦讚之賢者,每夜都如最後一夜般敬謹安享。」
懷著終將一死的信念活著,不是要哀悼人生短暫,而是專注於當下每時每刻,好好過活。了解這點,人就不可能再放任自己浪費時間虛度光陰,並懂得扛起責任,面對無法挽回的每時每刻。當你知道,生命中流逝的每一秒,都不可能再次出現時,就會懂得如何認真面對。若能抱持這種信念,日常生活中再微不足道的瑣碎小事,都會出現全新的意義。就算必須與厭惡的人相處,也不再放任心思神遊他方,而是將其視為生命中不再重複的唯一片段,用心體會。
業力,就是我們意念所產生的效應,會作用在我們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並形塑出個人生命面貌。我們不斷地創造個人的當下與未來,無須等待。所謂開始,並不在遙遠的過去,也永遠不會太遲。每分每秒,對個人而言,都是新的開始。
死亡,然後呢? 人們總是夢想長生不死,在一般狀態下,不會有人刻意尋死。當死亡逼近時,又希望死後可得永生。若死後仍有生命的宗教說法無法說服自己接受時,便強迫自己不再去想這個問題,將死亡拋到腦後。就算周遭的人一個接著一個走到生命終點,仍假裝自己不必面對這個結局。某些人則想透過生兒育女、自己的成就,甚或建造一間紀念館,讓自己以某種形式長存於世。
而信仰虔誠的教徒,則將此生當成彼世永生的試煉。今生的所作所為,都只是將來的永生做準備。若無永生的承諾,或許,這些人根本不會有任何正面積極的作為。
關於自我改變的努力,是否與死後另一種形式存在有所關連,釋迦牟尼也有明確答案:「如果有來生,並隨善行或惡行所生之果報。那麼,在死亡及在肉身腐敗之後,的確可能朝向安樂的天界前行。如果沒有來生,也沒有隨善行或惡行所生之果報,那麼,此生的我過著安樂的生活,無恨,也無惡。」
釋迦牟尼認為,改變自己,使自己擁有一顆充滿愛及平和的心,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本身就是一件極好的美事,根本不必期盼未來任何報酬。想像積極正面行為或行善助人會在未來得到報酬,是一種眼裡只有自己的自私表現。以為會得到善報而去助人,說起來總比袖手旁觀完全不行善事好。但是,若真心希望生命朝向正面發展,就該因善本身而行善,而不為別的理由。
雖然釋迦牟尼也說,死亡不是一切的結束。但是,他認為當下此生無苦無痛的安樂存在,已具有絕大的意義,並不需要以死後的生命來安慰自己。死後的生命境界,只有極少數密教智者能夠體驗,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所有關於這方面的知識,都來自他們的敘述。面對這些說法,你可以選擇相信或不相信。但是對你而言,更珍貴的應該是可以掌握的此生,這一個確實存在、無可懷疑,並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此生。
因此,自我轉變的努力應在此生就能產生正面效應,不必希冀來生,就如當你伸手幫助他人時,自有安樂之心,無須期待回報一樣。不過,無所希冀並不是要人放棄信仰與希望。當個人生命置放於更大的框架下理解後,人們將會更珍視信仰與希望。況且,當我們越懂得把握時間珍惜此世,不求來生或永生,就越有能力體會死亡後之境界了。
釋迦牟尼對死亡後的描述,讀者可以選擇相信與否。他的說法是否合理,並非重點。當自己意識拓展尚未達到那樣的境界時,我們無法真正體會釋迦牟尼的說法是真或假或應修正,只能停留在視其為真或假的階段,也就是之前所說:知道自己相信,而不是相信自己知道。
或許有一天,我們也能達到那樣的境界,確實體會到自己現在所信者為真。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我們得先保持開放的態度,才可能接受與自己舊有信念不合的真相。
本文摘自《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