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4 11:03:44幻羽
☆佛教的歷史和傳播及佛教法難和佛教現代主義☆
☆佛教的歷史和傳播及佛教法難和佛教現代主義☆
佛教歷史
佛教由古印度的釋迦牟尼在公元前6世紀以前創建,與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並列為世界三大宗教。「佛」是佛陀的簡稱,其意思是覺悟者,而「教」可以理解為宗教或教育,意為佛陀對大眾的一種普遍而傳承的教育。佛教一般注重人心靈的清淨和覺悟,佛教認為世界是遵循因果循環,只有達到覺悟,才能超越生死輪迴。釋迦牟尼涅槃後,佛教慢慢衍生了不同的部派。自從阿育王時期,佛教不斷向外傳播,主要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經過印度北部,新疆傳入中國腹地,再流傳到中國東北,再傳播到韓國、日本及越南;唐朝時期傳入西藏,於是北傳佛教被後人分稱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則以上座部佛教為主,則通過斯里蘭卡,傳播到緬甸、泰國、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南部。到了現代,佛教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
創教歷史
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次大陸,雅利安人佔統治地位,婆羅門教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婆羅門教奉行種姓制度。因為種族等級、社會分工、文化教育等的長期巨大差異,古印度社會分化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及首陀羅等四種非常不平等階級,婆羅門掌握宗教領域,尤其是祭祀活動,剎帝利襲軍政,吠舍經營商業和手工業等,首陀羅為貧窮的自由民,但是接近奴隸的地位。創立佛教的釋迦牟尼出身於釋迦族迦毗羅衛國(Kapilavastū),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在母親摩耶夫人返回娘家的途中,生於蘭毘尼園無憂樹下。降生七日後,母親過世,由姨母大愛道撫養成人。29歲時,當他視察子民的時候,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雖然不斷沉思,但不得離苦之道,於是離開皇宮,遍訪名師,苦修6年。35歲,在菩提樹下禪定49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而悟道,成為佛陀。 在鹿野苑開始以四聖諦之說,口傳佛教,在45年內度化了眾多弟子。佛陀80歲時肉身入滅(去世),佛身自行荼毘(火化),佛陀正式涅槃。
早期印度佛教
印度佛教史上曾經有四次(或三次)集合僧團共同誦出佛經,確定正式經典的情況發生,稱為四次(或三次)「結集」。佛教經典的第一次結集發生在釋迦牟尼入滅(稱為「佛滅」)後不久,由大迦葉主持,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名被認為已經證得羅漢果位的僧人(五百羅漢)確立最初的佛經體系。此次集結由迦葉主持,阿難負責誦出經藏(修多羅藏),優波離負責誦出律藏(毘尼藏)。
佛教經典的第二次結集據記載發生在佛滅後百年。根據上座部諸律藏的記載,是由於毘舍離比丘違反十種戒律的規定(十事),為此集合了七百名比丘討論十事是否符合律法。討論的結果為「十事」非法,七百比丘並在此後合誦經典。南傳佛教《島史》聲稱與此同時,毗舍離僧人為代表的人數眾多的僧人也集合了一萬人,並進行了自己的集結,稱為大集結。由此,並引起了佛教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裂,由於是佛教僧團的第一次重大分裂,故稱為「根本分裂」。以上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前身所進行的集結一併被稱為第二次集結。
部派佛教時期
自從第二次結集後,佛教分化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兩大部派,史稱「根本分裂」。後來隨著教徒對戒律、教義見解的差異,兩大部派又再度分化,大約持續到西元一世紀前後,佛教中慢慢形成大乘佛教為止,此即所謂的「枝末分裂」。大眾部先後發展成為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多聞部、說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和北山住部等。上座部則分裂出說一切有部、雪山部、犢子部、法上部、賢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和赤銅鍱部等。
孔雀帝國阿育王時期
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初信佛教時,北傳佛教記載他曾將數以萬計的分那婆陀那國的偶像崇拜外道屠殺,導致誤殺了自己敬重的佛教長老。據南傳記載阿育王曾因佛教僧侶不與外道一起和合說戒,而屠殺了都城內的佛教僧侶,阿育王後悔之後,再沒有迫害各宗教的具體記載,對佛教、婆羅門教和耆那教都予以慷慨捐助。為了扶持佛教,他投入了大量金錢,護送大量僧人到印度各地傳教,並修建了許多佛教寺院和佛塔。這些佛塔都供奉著舎利。百姓都認為興建這些佛塔是積德行善,造福百姓。後來,阿育王的一子一女相繼出家,佛教傳播至印度全境並向外傳播到斯里蘭卡與孟族地區。
第三次結集的記錄僅保存在南傳佛教的文獻中,沒有其他資料可供印證,故有學者對這次集結持懷疑態度。根據南傳佛教的資料,這次集結發生在阿育王時代,由目犍連子帝須主持,集合了一千名阿羅漢,歷時九個月完成。根據著有《印度佛教史》的平川彰等學者研究,這次集結的成果可知的僅為《論事》的成立和向境外傳教,故即使在歷史上存在這次集結,其範圍也僅在分別說部內,如果《論事》如《島史》等傳說那樣是這次集結中所作,就其涉及到的部派觀點而言,其時代當在公元前二世紀。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典籍中也有著阿育王時代其他部派進行自己的第三次結集的記載。
巽伽王朝與印度-希臘王國等時期
佛教典籍中記載了,中印度摩揭陀國弗沙蜜多羅毀滅佛法,和西北印的三惡王滅法等事件。現代印度史記載巽伽王朝開國君主華友一面壓制佛教,一面致力復興婆羅門教,印度-希臘王國米南德一世信仰佛教。 大乘佛教時期 貴霜帝國時期是佛教開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間,此時佛教分離出大乘佛教,傳統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間進行了持久的大乘非佛說論諍,大乘佛教則貶稱以前各部派教義為小乘佛教。但是迦膩色伽一世對佛教採取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兼容的政策,其中世友尊者就是部派佛教學者,馬鳴菩薩則是大乘佛教學者。
貴霜帝國時期
根據玄奘在《大毘婆沙論》二百卷末所附錄的二頌,佛滅後四百年在迦濕彌羅,以犍陀羅國迦膩色迦王為施主,由脇尊者發起,召集四百九十九阿羅漢加世友尊者為上座結集三藏造《毘婆沙論》,作《優婆提舍論》注釋經藏,作《毗奈耶毗婆沙論》注釋律藏,作《阿毗達磨毗婆沙論》注釋論藏,其中論藏(對法)註釋便是《大毘婆沙論》。完成後迦膩色迦王以赤銅為鍱,以梵文鏤刻筆錄,建塔珍藏,不允許此論在迦濕彌羅國之外流傳。這次集會,有學者稱為第四次結集。
笈多王朝時期
笈多王朝時印度教興起,大乘佛教盛行,然宗教可自由發展,大臣和將領就有不少人信奉佛教及濕婆派印度教。大乘佛教中心那爛陀寺由鳩摩羅笈多一世修建,其後成為笈多文化的學術中心。遺存的佛教建築以阿旃陀石窟及愛羅拉石窟為經典。前者位於今馬哈拉施特拉邦奧藩加巴德縣之阿旃陀村附近,開鑿於瓦古爾納河谷的花崗岩壁上,共二十九個洞窟。於公元前一世紀至650年間建成,當中有四座佛殿及二十五座僧房,充分表現印度風格。室門依地勢建造,上有飛簷雕楣,下有石柱林立,有各類壁雕,多來自佛教傳說,然而卻洋溢生活氣息。愛羅拉石窟距奧藩加巴德16公里,建於三世紀,完成予1300年,包括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三種宗教廟宇,香火不斷。
波羅王朝時期
波羅王朝以其對佛教的支持和庇護而聞名;該王朝是最後一個信奉佛教的印度王室。在波羅王朝中後期,印度西部的佛教已經被伊斯蘭教入侵者消滅,只在東印還得以留存。歷代波羅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所謂「波羅七代護法」),他們長期出資建設北印著名的佛教綜合大學那爛陀寺和超戒寺。其中以研究密宗為主的超戒寺是波羅王朝國王達摩波羅主持修建的,據說規模比笈多王朝時修建的那爛陀寺還大。達摩波羅還建立了另一座密宗大寺飛行寺。這幾座宏偉的佛教研究機構都在12-13世紀的穆斯林入侵時期被徹底毀滅。波羅王朝的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尤其是密宗。
佛教的傳播
北傳佛教
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可概分為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兩大支。漢傳佛教傳入時間較早,影響地區也大,依影響地區又可分為中國佛教、日本佛教、韓國佛教、與越南佛教。藏傳佛教傳播於西藏,主要為大乘佛教與密宗。
漢傳佛教
漢傳佛教,現存佛教的三大分支之一(另外兩個為藏傳佛教與上座部佛教)。佛教的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中原地區,爾後傳入朝鮮半島、日本等處,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者。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後世的藏傳佛教。在實質上,漢傳佛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
佛教傳入越南的時間最早大約在漢獻帝初平年間。根據《佛祖通載》卷五說,「會靈帝崩後,天下擾亂,獨交州差安,北方異人咸來在焉,多為神仙辟穀長生之術。牟子常以五經難之。」根據《梁高僧傳》卷一的《康僧會傳》:「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賈,移於交趾。會年十餘歲,二親並終,至孝服畢出家。」「篤至好學,明解三藏。」
中國佛教指的是在中國領土上所發展的佛教。這是一個地理位置上和行政區域上的概念,而不是一個佛教宗派。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不同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主要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有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流傳。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開始於西元四世紀中葉,藏王拉托托日年贊的時期開始在西藏出現佛教三寶所依和供奉。西藏的松贊干布藏王先後娶了尼泊爾毗俱底公主(布裏庫捉,藏名尺尊或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江夏郡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女兒文成公主入吐蕃,以釋迦牟尼像、珍寶、經書、經典360卷等作為嫁妝。同時也從尼泊爾和迦濕彌羅等國引進諸多經書、佛像和佛塔。在他的兩個妻子共同的影響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經,回來後創造了藏語文字並開始翻譯了一些佛經,並且在拉薩興建了大昭寺與小昭寺。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迎請寂護大師及弟子蓮花戒入藏,逐漸奠定藏傳佛教的基礎,但此時仍有許多人反對。後寂護大師返印,敦請蓮華生大士由印度入藏,傳入密宗,折服了原來盛行的苯教,佛教於是得到了弘揚。
寂護與蓮華生大士入藏之後,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度僧出家,成立僧伽,並請譯師從梵文翻譯大批佛典,同時也從漢文翻譯一些佛經,據現存的登嘎爾目錄(布敦認為是赤松德贊王府所編),當時譯出的大小顯密經律論有738種(內從漢文轉譯的32種),故當時佛教流傳是很興盛的。此時建立的,稱寧瑪派,又稱舊派。當時又有唐朝禪師摩訶衍(Mahayana),藏文稱其為「和尚」(Hva-san)或「大乘和尚」(Mahāyāna Hva-san)入藏宏揚禪宗,後與蓮花戒辯論失敗,赤松德贊下令不得再修頓門法。
在九世紀中葉,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壞,即朗達瑪滅佛,曾有一段時間(公元842-978年)佛教沉寂了。後來由圖波特多康二區地區再度傳入,藏傳佛教又得復甦。在朗達瑪滅佛後,因經典散失,開始有人發掘編輯舊有保留的佛經,稱為伏藏,根據前弘期舊譯經典及伏藏所建立的教派稱為寧瑪派,又稱舊派。而在朗達瑪滅佛之後,重新由印度取回重譯的經典,稱新譯。西藏史上稱朗達瑪滅法之前為前弘期,之後由大譯師仁欽桑波重興的佛教為後弘期。此後印度的佛教學者,特別是遭遇變亂時期的那爛陀寺、超岩寺等的學者(印度比哈爾邦省的佛教各大寺廟在1203年被入侵軍全部毀壞),很多人前往西藏取經,傳譯事業因而興盛,著名的譯師有馬爾巴等人。
十一世紀時有孟加拉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藏(1042年),又大弘佛法,重建僧伽,傳播中觀應成派大義,同時藏族比丘仁欽桑波(寶賢)等翻譯了很多的經論。 印度傳入西藏的佛學,主要的稱五大部,就是「因明」、「戒律」、「俱舍」、「中觀」、「現觀莊嚴論」。藏文大藏經(包括《甘珠爾》和《丹珠爾》)近六千部中絕大多數是直接由梵文翻譯的,少數是從漢文轉譯的,因此,印度後期佛教的論著豐富保存在藏文大藏經裏,尤其是因明、聲明、醫方明等論著數量龐大,這些譯著都非常重要。 藏傳佛教傳播的另一高潮是在明神宗時代,俺答汗與索南嘉措在青海仰華寺見面殿下在蒙古傳播的種子,蒙古源流說,俺答汗的從孫切盡皇台吉是第一位信仰藏傳佛教的皇族,到十七世紀中幾乎所有蒙古人已信仰藏傳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佛教的一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傳入斯里蘭卡的佛教屬於上座部的一支,又稱分別說部,宏傳於印度西南部,與印度東方的大眾部、西部的說一切有部鼎足而三,在教義上,雖然傳承自上座部,但也採取部份大眾部的看法。因此傳入錫蘭的分支,也受到其他二部的影響。
上座部佛教於11世紀傳至緬甸阿努羅陀王朝,其勢力使南傳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經過錫蘭於12世紀舉行第七次結集,整頓佛教教團,使上座部佛教於錫蘭臻於隆盛,期後透過比丘學習,傳返暹羅,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上座部佛教。14世紀中葉寮國國王法昂娶柬埔寨吳哥王的女兒為妻並引入上座部佛教,從而傳播遍布於整個湄公河流域。
在1361年,錫蘭僧王被暹羅(今泰國)素可泰王請至國內建立僧團,這是泰國佛教的開始。此時,緬甸、暹羅和柬埔寨等地的僧人也不斷進入錫蘭,學習佛法,並重新受戒。他們回國之後,也根據他們所受的戒律,在他們國內建立僧團,稱為僧伽羅僧團。這些僧侶,將錫蘭大寺派的佛教傳承,帶往東南亞各地,成為南傳佛教的開始。
隨著南傳佛教的快速發展,錫蘭因為國力衰弱,又受到外國勢力侵入,本土的佛教反而衰落了下去。至11世紀時,曾經派使者至緬甸,請緬甸派遣僧人至錫蘭傳戒,重新建立僧團。至18世紀,錫蘭本土的佛教絕跡,教典散失,僧團、寺院也消失了。1750年,遣使至暹羅,請求僧人至錫蘭傳戒。暹羅國王於1753年派優波離等十名僧侶至錫蘭授戒,並且將巴利文三藏重新攜至錫蘭,這也是目前斯里蘭卡暹羅派僧團的開始。1802年,摩訶格羅瓦·匿納唯曼羅帝須,自緬甸受戒,建立比丘僧團,名為阿曼羅波羅派。1865年,阿般格訶梵多·即陀沙婆自緬甸傳回藍曼匿派。雖然現代錫蘭佛教可分為三大派系,但在見解上,他們都淵源於大寺派,所以教義仍然是相同的。
現今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寮國有很多上座部佛教(當地教徒對南傳佛教的稱謂)教徒,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佔該國佛教徒的90%。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證的約在7世紀中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地區。最初經典只口耳相傳。約在11世紀前後,泰潤文書寫的佛經經緬甸傳入西雙版納,至南宋景炎二年傣文創製後始有刻寫貝葉經文。現在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稱可分為潤、擺莊、多列、左祗四派。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注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如就所屬部派來說,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佛教法難 (中國三武一宗滅佛,日本法華一揆,日本廢佛毀釋)
印度的法難 主條目:印度佛教法難 6世紀,在佛教發源地的古印度,匈奴王密希拉古拉對北印度的佛教進行打壓。11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入侵北印度,建立了德里蘇丹國,開始對佛教和印度教進行殘酷地迫害,直接導致了印度境內佛教於12世紀中葉到13世紀滅絕。
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法難
印度周邊的南亞、東南亞文化圈是個上座部佛教古國群集之地,在古代由於突厥人南下,印度的佛教都遭到了伊斯蘭教的殘酷迫害,佛教學術中心那爛陀寺被毀,印度以及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又向印度周邊、東南亞沿海傳播;同時,伊斯蘭教的傳播往往和當地的民族主義聯繫起來,成爲對抗佛教、印度教的旗幟;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三地爲東南亞伊斯蘭教的大本營。
1540年,緬甸阿瓦國王多漢法(或譯思洪發)感到佛教力量發展過快,危及到王權統治。他以各地佛塔與佛法無關,命令各地拆毀佛塔,遭到各方強烈反對。此事觸怒多漢法,他設局在阿瓦鄰近的刀巴奴舉辦齋僧大會,約請阿瓦、實皆、邦牙等地的3000名比丘赴會,在僧侶們用齋之際,埋伏在四周的戎行開始屠殺,360位比丘死亡、其他比丘逃脫。之後多漢法命令毀佛塔、燒經文。佛教在阿瓦勢力受到重創,這也是緬甸歷史上唯一一次的滅佛事件。
在近現代,由於外國殖民及外國勢力扶持的新政府對佛教的長期打壓迫害,僧侶遭到恐嚇、折磨,甚至謀殺,這也引起了僧侶的拼命反抗。例如緬甸在近代受到英國殖民統治後,殖民當局打擊佛教,推廣基督教;緬西若開邦羅興亞穆斯林也興風作浪,殘害佛教徒平民。又如,20世紀50、60年代的越南經常有僧人以自焚的方式抗議政府優待基督教、迫害佛教,1963年6月11日,僧人釋廣德為抗議南越總統吳廷艷及其政府的迫害佛教政策,在西貢的鬧市街頭用汽油引火自焚,肉身化為焦炭,唯有心臟不壞,仍然滾燙。
漢人地區的法難
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法難,在漢地是分別由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後周世宗所下達的禁佛政策。前三次稱為三武滅佛,和後周世宗滅佛合稱為三武一宗法難。後世也有人將「文化大革命」時期對宗教的迫害稱爲第五次法難,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以及道教等中國境內所有宗教,都遭受了浩劫。
三武滅佛又稱三武之禍,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滅佛、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這三次大規模禁佛事件的合稱。這些在位者的廟號或諡號都帶有個武字,因而得名。又因五代十國時期也有後周世宗也進行大規模滅佛運動,故又合稱三武一宗滅佛,是佛教史上的法難。當時佛教已經滲入政治生活方方面面,甚至是由此引發社會矛盾和執政危機。一方面寺廟從不務農、也不服徭役、不尊王法,另一方面吸收大量年輕勞動力,到處圈地,不斷收刮著百姓的民脂民膏,已經成了一個法外之地。
藏人地區的法難
西藏地區歷史上也曾發生過兩次對佛教的非難,第一次發生在祖贊王駕崩後的苯教、佛教鬥爭背景下的「禁佛運動」;第二次是朗達瑪滅佛,佛教史稱「朗達瑪法難」。「文化大革命」中藏傳佛教也遭到極大迫害。
蒙古地區的法難
衛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在18世紀因對抗大清帝國而被乾隆帝出兵殲滅,部分殘餘勢力進入沙俄境內,俄國稱他們爲卡爾梅克人,強迫信仰藏傳佛教的他們改宗信仰東正教。部分卡爾梅克人留在俄國,部分人不堪忍受,又遷回中國,歸降大清。
西域的法難
新疆以及中亞等泛突厥地區,史稱西域,在歷史上曾信仰佛教。隨著伊斯蘭教向西軍事擴張,大量的佛教徒死於戰亂和宗教迫害,人們不得不改宗信仰伊斯蘭教才能生存下來,於是西域佛教悉數滅亡,全面伊斯蘭化。
日本的法難
平安時代,平氏征討南都,破壞佛教。 鎌倉時代,承元法難,打擊淨土宗信仰,日蓮宗受到四大法難。 戰國時代,天文法難,日蓮宗二十一本山比叡山延曆寺遭到六角氏征討焚燒,比叡山還遭到過織田信長的征討焚燒,東大寺大佛殿也曾陷入戰火。 明治政府下達的「神佛分離」政策,開啟了「廢佛毀釋」運動。
朝鮮半島的法難
李朝李成桂後數代國王,均崇儒抑佛,開展長時間、大規模的對佛教的打擊活動,在朝鮮半島佛教史上也稱爲法難。
佛教現代主義 (人間佛教 左翼佛教) 僧階 僧官
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是近代漢傳佛教的一場現代化改革運動。民國初年,由於佛教衰退示微,太虛大師開始倡導「人生佛教」,作為推動佛教現代化改革的一個運動, 為因應儒家倫理、基督教慈善、科學思潮的一種佛教運動,有其時代性的階段功能。「人生佛教」後來發展為人間佛教,主要的理念是讓佛教積極的走入人群。「人間佛教」是從太虛大師在民初倡導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現狀而做出的思想推進,後來由印順法師、證嚴法師、聖嚴法師、星雲大師等近代法師承接。
左翼佛教
左翼佛教(英語:Engaged Buddhism),亦有譯作人間佛教或入世佛教,意指佛教徒應該努力將他們內在的禪定體驗與佛法教義應用在社會、政治、環保、經濟之上,並且主動反抗不公義的事物。「入世佛教」的理念由越南禪宗僧人釋一行所提倡,並在西方世界成長。但其實這個概念,早在當地於1930年代對抗法國殖民統治之時就已成型,但未有特定的名堂;到了越戰時,由於一行禪師所熱心推展的和解運動,使他和「入世佛教」為西方社會所認識。入世佛教是一種關懷社會的佛教運動,透過「關懷弱勢社群及參與社會運動,甚至不惜抗衡當權者」,從而活出佛家思想的精神。2007年在緬甸發生由當地僧侶發起的反軍政府遊行示威事件,被認為是入世佛教在東南亞地區的一次重要參與。
僧階
僧階,亦稱爲法階,是普遍存在於佛教僧團中的位階制度;在東南亞地區,僧團依據修為、聲望、德行層層推舉出僧侶,以享受僧階稱號;而在東亞地區,僧階制度往往和僧官制度聯係在一起,有的地區也可以通過考試來檢定僧階的高低。
佛教的修行制度或修學制度(英語:Buddhist monasticism),是指佛教關於修行、學習的各項主張、體系和制度,主要圍繞佛教寺院及出家文化展開敘述,包括僧伽、戒律、儀軌、傳承、寺院道場、機構、政府的宗教管理制度等。佛教的修行制度,必須以佛、法、僧三寶爲依止,缺一不可。其中,佛陀的應化身已經般涅槃,故以佛像、佛足石、佛經、佛舍利等爲佛陀的表徵,而佛法和僧伽尚在住世弘傳。
僧官
僧綱,又稱僧官,是佛教為了管理僧尼而設置的僧官之職,源自佛教發源地印度。佛教在漢字文化圈普及後,中國、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的朝廷也設置僧綱。「僧綱」原指僧尼之綱維,為便於寺院管理,由政府任命,司掌統領全國僧尼以護持教法之職官,稱為「僧官」。即檢校僧尼有無犯戒、失職等情事,並監督諸寺院事務之官職。漢傳佛教中的僧綱和僧階往往是一體的。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