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5 12:29:09幻羽
【轉識成智─成佛必備的智慧】-*釋星雲*大師開示
【轉識成智─成佛必備的智慧】-*釋星雲*大師開示
<壹>‧轉識成智的目的
唯識的主要目的是要究明「萬法唯識」所變現的原理,以及如何將唯識所現的染法轉成淨法,將凡夫識轉成聖人智。也就是說將人生命中染污的成分轉化成清淨的成分,這是唯識學的一種實踐,稱為「轉依」,也就是轉染依淨,是修行證果的必經過程。
人,生存在這流轉的世間,不斷地輪迴,不斷地受苦惱所困擾,要從這些煩惱中解脫出來,便要修行,將第八識的惡種子轉化成善的種子;因為惡的種子會生出惡的行為,善的種子會生出善的行為,所以轉惡的種子為善的種子就是唯識宗所說的「轉識成智」。
識如何轉呢?是向內轉抑或向外轉呢?舉例如下:
有兩人同時服務於公家機構,一位個性溫和柔順,一位性情急躁暴戾;當兩人同時受到民眾的無理取鬧時,前者能平心靜氣地應付並解決問題,後者則因不能忍受,瞋心一起,使得情況惡化,問題反而不能解決。如果說無理取鬧一定會使情況惡化,問題難解,那麼前後者應該都會有同樣的後果產生,但事實不然,有智慧的人可以化暴戾為祥和,而逞一時之勇的凡夫卻將小事釀成大事。
由此可知,吾人日常生活環境的苦樂染淨等,是操之在我,而非別人,也就是以各人的心境創造各人的世界。所以地藏菩薩雖處地獄,卻能莊嚴國土;維摩居士雖示有妻子,卻常修梵行,雖處居家而能不著三界。
有的人日子過得很快樂,有的人過得很痛苦;如果環境是心外實有,那麼生活在同樣環境之下的每一個人,應該有著相同的感受。事實上,外在的世界如果離開這一顆能知覺的心、能分辨的識,並無實在意義。因為有心識才有世間,心識若無,也感受不到世間的存在。所以唯識家說:「絕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此即所謂:「隨福見異,垢淨唯心;業自差殊,實無粗細。」所以「轉識成智」的目的就是將凡夫的迷執煩惱根源──妄情妄識,轉化成清淨無垢的圓滿智慧;化苦為樂,體證唯心淨土,心淨則國土淨的法樂,從自我的偏執,走向通達的生命觀。
<貳>‧轉識成智的思想淵源
關於「轉識成智」的思想淵源,在《瑜伽師地論》、《俱舍論》、《唯識三十頌》和《成唯識論》等唯識論著中皆有記載,略述如下:
《瑜伽師地論》卷二說:「般涅槃時已得轉依,諸淨行者轉捨一切染污法種子所依於一切善無記法種子,轉令緣闕,轉得內緣自在。」
《俱舍論》卷四說:「謂諸聖者見修道力,令所依身轉變異本。」卷十五說:「四、從見道出,謂此道中永斷一切見所斷惑,得勝轉依,從此出時,淨身續起。五、從修道出,謂此道中永斷一切修所斷惑,得勝轉依,從此出時,淨身續起。」
《唯識三十頌》第二十九頌說:「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以上所引內容,都是以「轉依」來表達「轉識成智」。「轉」,是轉捨、轉得的意思;「依」,是所依的意思。所依指的是第八識。此識藏有煩惱、所知二障的種子(二粗重),也藏有無漏智的菩提種子。欲修佛道,必須把第八識中「煩惱障種子」和「所知障的種子」捨棄了,方能親證得二種轉依果--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也就是無漏的菩提真智,達到所謂的「轉依」--轉識成智。
以下引《成唯識論》和《八識規矩頌》述「轉識成智」的次第。
《成唯識論》卷十說:「此轉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八識規矩頌》
以第三頌說明前五識的轉智: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以第六頌說明第六識的轉智: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以第九頌說明第七識的轉智: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以第十二頌說明第八識的轉智: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以下就上述所引的《八識規矩頌》和《成唯識論》說明轉識成智的過程。
<參>‧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
眼、耳、鼻、舌、身等五種了別識,必須依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五根,對外攀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才能產生認識作用。
前五識所緣的境皆屬相分,在未轉識時,對一切現象,隨波逐妄,執幻境為真實,以致起惑造業,輪迴生死,永無休歇。要想出離輪迴,必須從轉識成智入門。
《八識規矩頌》第三頌說: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變相」是變有相為無相,轉有念為無念;「觀空」是觀我空、法空;「唯後得」是指後得智而言,此智是證得根本智後,對境再起分別,如明鏡鑑物,來去無蹤影,不受外物污染,若蓮花之不染淤泥一樣,又名後分別智。
前五識因為觸境親緣相分的關係,在變相觀空之後,不能和第六識一樣,直緣無相的真如境界,所以在佛果轉識成智時,不屬根本智,而是屬於後得智。
前五識由有漏轉為無漏(漏是煩惱的別名),是在第八識初轉為大圓鏡智時,此刻第八識必須遣相盡淨,證得無相,在成佛剎那間,其相應心品方能轉為大圓鏡智,在那個時候,前五識也跟著轉為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是成就世間的事務所需要的知識或技能,用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因其了知世事無自性,所以不起執著,入「觀空捨執,執盡真現」的境地。當第八識轉為清淨的那一剎那,前五識也轉為成所作智。此時有漏變為無漏,六道輪迴之苦永息,同時又能顯現三類化身──現千丈的勝應身、現丈六的劣應身、以及隨類化身(如來由成所作智變現無量化身,示現種種變化,以救度眾生)來圓滿自覺覺他的大願。
<肆>‧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
第六意識的作用,是遍緣「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生起「思惟」、「了別」的作用。
前五識的認識對象是具體的,有時空性的;而第六意識的認識對象是概念、理論或往事,屬抽象且無時空性,其作用較複雜。它可為善,可為惡,亦可為無記,三性都有,在現量、比量、非量三量中,也是三者皆備。與五十一個心所法相應而發生作用,視所緣的境,起心動意,而成業種。如何將這個會造業的意識轉成清淨的妙觀察智?過程次第如下:
在唯識學的修行過程中,要歷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證得佛果等四十一階位。這四十一階位,是由資糧、加行、通達而「見道」,入十地位,就是修道的階位。十地中的初地,名歡喜地,第六意識在進入歡喜地「入心」(通達位的異稱)的階段,「分別我執」雖然已經伏住不起作用,但「俱生我執」還是眠伏在第八識裏面,一直要到第七地「遠行地」之後,俱生我執的現行與種子才完全斷絕。這是因為七地以前,雖以得到根本智而能證入無漏的境地,但有漏的習氣種子仍須地地漸除,至第七地斷除修惑之後,才能進入純無漏的「妙觀察智」。
妙觀察智的功用殊勝,善能觀察萬有諸法的差別,善能運用無礙辯才,自在說法,善能覺悟一切有情,利樂一切眾生。諸佛菩薩所以能夠化導有情,可以說完全是藉助於這個智慧的效用。
妙觀察智的業用有三大特點:
1.圓:到第八不動地後,第六意識轉成純一清淨的無漏妙觀察智,其體具足一切功德,成為最圓滿的智慧。
2.明:八地後的妙觀察智,其體最為光輝燦爛,能明照一切。
3.淨:八地後的妙觀察智,其體最為無漏清淨,任何一個染法都不能與之相應。
因此,無漏的妙觀察智就如同中秋夜晚的月亮,體圓明淨,遠離塵垢,照耀大地,格外分明。
妙觀察智是以什麼作為觀察的對象呢?依《成唯識論》的說法,其觀察對象有三:
1.觀察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諸法各有自相,如地以堅為自相,水以濕為自相,火以熱為自相,風以動為自相;但是諸法也有共相,如說無常性,世間沒有一法不是生滅無常的。妙觀察智對於這些自相共相,認識得清清楚楚。
2.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妙觀察智可以統攝觀察一切無量的總持、一切無量的定門、一切無量的功德法財。
3.於大眾會中現無邊作用,說法斷疑,使有情獲益:妙觀察智統攝如上一切,得四無礙解及諸神通,不但具有無量慧辯,也具有無邊威力,所以能在大眾中現起無邊的作用,示教利喜。
妙觀察智能攝觀自心,引生無量功德,觀有情心行差別說法,都能如理如量,方便善巧,而無遺漏,所以能圓滿明淨,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說一切法,斷一切疑,度一切眾生皆得利樂。因此,《八識規矩頌》第六頌說: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伍>‧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
第七識是介於意識與第八識之間的一種心識,它的機能是認識以至執取第八識裏的種子為自我。種子一方面是無量數的,另一方面它剎那生滅,毫無間隙,不斷地在變化,第七識卻將種子執為常住不變的自我。人之所以有自我的意識,覺察到自我的存在,就是由第七識所生出來的一種迷執,包含人生最根本的四大煩惱--我見、我慢、我痴、我愛。第七識恒常的審察思量著第八識,執著一個自私自利的我相,才使有情眾生迷惑顛倒。
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前六識也會轉為清淨。因為第七識染污,前六識也染污,前六識雖行善,亦屬「有漏」,所以必須此識清淨,成為「無漏」,前六識才能成為無漏。《八識規矩頌》第九頌說:
極喜初心平等地,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七識轉識成智的次序,分別自初地──歡喜地(修二空觀,斷分別起二執,阻礙俱生二執的現行)、八地──不動地(無相觀相續不斷,俱生我執已滅)、佛果──第十地(常與第七末那識相應的俱生法執,直到此地金剛道,即菩薩修行到達將要成佛時,先起金剛心,由於觀智明利堅強,能斷所知煩惱二障種習,堅固無上,猶如金剛,法空智果現前,方能達到頓斷俱生二執種子,成為純淨的無漏),第七識就轉為清淨的平等性智。證入平等性智後,由於自他平等觀念的孕育,始能產生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的心境。
據《成唯識論》所說,平等性智的妙用有二:
1.觀諸自他有情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聖者菩薩修生空觀,斷除我執,徹底觀照自他平等,一切眾生無有差別,因而與大慈大悲恒共相應,視他人的痛苦為自己的痛苦,以平等心拔濟之,而後心安。
2.觀照一切諸法平等、無住涅槃之所建立:聖者菩薩修法空觀智,了達一切諸法如幻如化,根本沒有染淨勝劣的差別,證知諸法皆悉平等。又觀一切染法如幻如化,了知無有任何可怖畏與厭患的,因此雖是常住生死世間,但不為世間生死所染,而成就種種的淨法功德;觀一切淨法如幻如化,體認無有任何可貪愛與染著的,因此雖是常住於寂滅涅槃,但不為涅槃寂滅所限而依然度化各類有情。這就是為有大智故,不住生死,為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其利樂眾生之用雖常起,而亦常寂,所以說無住涅槃。平等性智因觀自他平等而有此境。
《佛地經》說平等性智由十種相圓滿成就:
1.證得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2.證得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3.證得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4.弘濟大慈,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5.無待大悲,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6.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7.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8.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9.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10.修植無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圓滿成故。
第七識雖在因中轉成平等性智,但要到佛果位始得究竟圓滿。
<陸>‧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第八阿賴耶識是宇宙人生的本源,以其能含藏一切色心諸法種子,變現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無始以來,恒常現起,以第七識為所依,以種子、根身、器界為所緣。所以說第八識是決定眾生生命的整個內涵本質,它不會隨著身體的消失而消失,它會一直傳續下去,轉移到一個新的生命軀體中,展開新的活動,不會停息。所以,它是吾人生死流轉的根本。
第八阿賴耶識轉染成淨到達正覺的時候,方得真正的轉智;轉識所成的智慧,名大圓鏡智。
據《成唯識論》卷十載,大圓鏡智有如下幾點殊勝功德:
1.第八識在因中唯緣現量的境界,雖然沒有計度分別,自性分別仍然有,可是到最高的佛果位,一切我、我所執皆已斷盡,證得無分別的平等法性,不在諸法及人我上有所分別,不再為分別相所動搖。
2.第八識在因中所緣的根身、器界及內在的種子,廣大而無際,固然不是常識的心量所能體會,而能緣心的行相幽微精細,更不是常識的心量所能測知。到了佛果位上,大圓鏡智無緣而緣的境界及其行相,不但是凡愚不能了知,就是聖者菩薩也難窺其底蘊,唯有佛與佛才能究竟覺了。
3.第八識在因中緣根身、器界、種子的三類性境,都能緣其所緣。到了佛果位上,自然成就了不忘一切所知境相,同時得到一切種智,對於過、現、未三世的一切事,了解的清清楚楚,不為客觀境界所愚。
4.第八識在因中雖含藏染淨種子,但是到了佛果位上,由於一切垢染都已拂除,一切有漏種子皆已消滅,若性若相都成為純淨的,唯為果上的純善淨德種之所依持。
5.如來得此大圓鏡智,由於能持純淨圓德種子,於是佛果位上的自受用身、自受用土、諸根色等,還有前三智的心品,都是從這圓鏡上變現;又於其中,變現他受用身、他受用土、變化身、變化土,現無邊功德,利樂有情。
6.佛果位上的圓滿智慧──大圓鏡智,普遍能攝持無盡功德,又能遍現身土智影,無忘無失一切智智,猶如大圓鏡的能現眾色像。
轉識成智主要是在第八識中進行,因為第八識儲藏了一切生命的質素,所以若要轉變,就要在此根源中用工夫,使得那些染污的種子轉化為清淨的種子。《八識規矩頌》第十二頌說:
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現十方塵剎中。
這是說明第八識到了八地時才捨藏識之名,只存屬於善惡業果位的異熟識和相續執持位的一切種識。到了十地金剛喻定現前時,清淨的第八識俱起,也就是大圓鏡智現起,此智將無漏種子變現為佛果妙境,其變現猶如圓鏡映現萬物,所以稱為大圓鏡。得到此智時,能同時了解事物的普遍性相與特殊性相,完全不起執著。由識轉成的智不會起執著,因為智就是以緣起性空的性格來看世間事,識是執著,智則空。由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它是成就世間事務的智慧,範圍廣泛。第六識的妙觀察智是觀察世間種種的特殊性格。平等性智是觀照事物的共同性格──緣起性空,而大圓鏡智是將事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總合起來,及時把握這最高最圓滿清淨的智慧。
修學唯識最終的目標就是「轉識成智」。「識」是生死的根本,「智」是佛性,也就是我們的光明。依唯識論著所載的修道次第,一步一步地探討深入,用心學習,必能轉凡夫為聖人,轉煩惱為菩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