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嘉慶傳奇》電視劇42集
【嘉慶皇帝】
嘉慶帝(1760年11月14日-1820年9月2日)愛新覺羅氏,名顒琰,是清朝自入關以來的第五位皇帝,1796年2月9日至1820年9月2日在位,年號「嘉慶」。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死後廟號仁宗,諡號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中的昌陵。
嘉慶帝乃乾隆帝第十五子,原名永琰,乾隆六十年立為皇太子,為避免他人避諱麻煩而改名顒琰。1796年2月9日接受父親乾隆帝禪位而成為皇帝,但乾隆帝仍以太上皇身份「訓政」。1799年2月7日乾隆帝逝世後,嘉慶帝才得以掌握實權。
早年經歷
1760年11月14日(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顒琰出生,初名永琰,是乾隆帝第十五子,母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永琰為嘉親王。清代以秘密建儲制指定皇位繼承人,乾隆連兩次建儲,惜指定人選均早早去世;到乾隆晚年才第三次立儲,為十五子永琰。窮通寶鑑上記載嘉慶的出生時辰為丑時。不過,其書另外也提供一個可能的時辰即戌時。
執政時期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辛亥,乾隆帝在勤政殿,召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入見,宣示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第二年傳位於他,是為嘉慶元年,並改皇太子名為顒琰。而太子顒琰及王公大臣等到相繼上奏請求等到「壽躋期頤」(乾隆帝一百歲時),再舉行歸政典禮。
雖最終乾隆帝禪位顒琰,但最初四年,乾隆帝仍以太上皇名義掌朝;至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駕崩,顒琰開始親政,是為嘉慶帝,時已40歲。
整頓貪污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去世,嘉慶帝親政僅五天即逮捕乾隆朝大權臣和珅,迅即下詔宣布其二十大罪,將和珅賜死,抄沒其家產。親政第十五天,就將和珅一黨全部打倒。政府歲入七千萬兩白銀,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閣臣,其所蓄當一國十五年歲入半額而強,時人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嘉慶帝對貪污深惡痛絕,翰林院侍講梁同書「恭錄嘉慶七年御製罵廷臣詩」:「滿朝文武著錦袍,閭閻與朕無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數碗肥羹萬姓膏。人淚落時天淚落,笑聲高處哭聲高;牛羊付與豺狼牧,負盡皇恩為爾曹。」但他卻拿不出治貪的辦法,他的治貪方式僅針對和珅一人,不肯擴大掃蕩層級,以致於收效有限,更無以改變朝廷全面性的腐化,尤其到了其末期更發生嘉慶兵部大印丟失案遷出一系列朝廷腐化真相,朝野震動。
民變迭起
嘉慶元年(1796年)十月,四川達州爆發徐天德、王登廷領導的起義,東鄉(今宣漢)爆發冷天祿、王三槐領導的起義,以及太平孫賜俸、龍紹周等人領導的起義,史稱川楚陝農民大起義。
嘉慶四年(1799年),白蓮教首領王三槐在北京受審時的供詞提到「官逼民反」,嘉慶知道後受到很大震動。
嘉慶八年(1803年),爆發陳德在紫禁城門口行刺嘉慶案。
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十五日,發生了天理教民攻入皇宮事件。林清率二百名天理教徒在宦官內應下進攻紫禁城,進至隆宗門方被包圍擊敗。當時,嘉慶在熱河避暑山莊回京的途中,不在宮內。不成軍的平民,武裝進攻皇城,為唐宋明以來從未見之事。
人口發展
嘉慶元年正月,是年「會計天下民數二萬萬七千五百六十六萬二千四十四名口」(275,662,044人)。
嘉慶十年,是年「會計天下民數三萬萬三千二百一十八萬一千四百三名口」(332,181,403人)。正月,顒琰詔內務府大臣嚴行約束太監的權力。
嘉慶二十年,是年「會計天下民數三萬萬二千六百五十七萬四千八百九十五名口」(326,574,895人)。
對外關係
1802年底,安南新國王阮福映請求改國號為「南越」。惟古代南越國包括兩廣和越南北部,引起嘉慶帝警惕,改賜名「越南」,延用至今。
俄國沙皇保羅一世時,「就想懲罰一下這個高傲的鄰居(指中國),只是他的逝世使軍事準備停了下來」。1803年11月,沙俄樞密院致函清朝理藩院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已經即位了,想派出使團祝賀嘉慶登基。次年3月,嘉慶帝稱俄人「言辭極為和順,用意亦然頗為誠懇」,「應即准如所請辦理」。1805年9月,俄國使者戈羅夫金率242人到伊爾庫斯克。清俄禮儀糾紛,直到12月底抵達外蒙古庫倫,庫倫辦事大臣雲登道爾濟舉辦盛大宴會招待。宴會前,戈羅夫金拒絕向清朝皇帝香案行三跪九叩禮,雙方不歡而散。三十多天爭辯後,庫倫辦事大臣收嘉慶帝聖旨,「將該大使妥為護送回國,並將從該大使所收取之全部貢品一併交還」。1806年2月,戈羅夫金被迫率團離開。他在邊境逗留了幾個月。直到8月,接沙皇旨意,返回莫斯科。俄國一方面對清朝繼續交涉,另一方面準備對清戰爭。戈羅夫金「堅決要求將整個阿穆爾河左岸歸還俄國」,「只要她(俄國)願意,就能夠把自己的陸軍和海軍派到這個國家的國土上,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國力來看」。但這時「在西方拿破崙的桂冠引開了我們對東方的注意」。
1805年農曆四月,查禁洋人刻書傳教。五月,詔內務府大臣管理西洋堂,未能嚴加稽查,任令傳教,下部議處,其經卷檢查銷毀,習教佟蘭等獲罪。1808年農曆七月,英國稱幫助葡萄牙防禦法國侵占澳門,保護英國貿易,派兵船9艘入侵,九月到廣東香山雞頸洋面,英軍300人登岸,占據澳門三巴寺、東西炮台等,又駕舢板3艘駛入省河,至省城外十三行停泊,要求在澳門居住。兩廣總督吳熊光令他們回黃浦候旨。嘉慶帝指示吳熊光嚴加詰責,命其駛離。英軍不動,清軍封鎖水路,斷絕糧食,英軍在十月間撤離。顒琰以吳熊光表現怯懦,免總督職務,戍伊犁;廣東巡撫孫玉庭革職,顒琰諭示加強澳門炮台。1809年,嘉慶帝指示百齡:英吉利「素性強橫詭詐」,「於本年該國貨船到時,先期留心偵探,如再敢多帶夷兵欲圖進口,即行調集官兵相機堵剿。」1810年,農曆二月,下詔令各督撫斷鴉片來源。1811年農曆七月,禁西洋人在內地居住,禁人民接觸天主教。1814年底批准兩廣總督蔣攸銛主張的嚴禁農民為洋人服役,洋行不得私蓋西式房屋以及清查商欠等。1816年,英使阿美士德訪華,雙方禮儀之爭,由於趕路緊急,載有官服與國書的車輛未抵達,路途勞累,阿美士德堅持休息。負責覲見的官員向嘉慶帝謊稱英使生病。嘉慶帝大怒,取消覲見,下令驅逐使團,不要貢品國書,次日賞了使團一些禮物,收了「貢品」,送上敕諭一道,拒絕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要求。
去世
終嘉慶一朝,雖「宵旰勤勞,曾無一日稍紓聖慮」,但貪污問題沒有解決,剪除和珅後卻未能斬草除根,反倒更加嚴重。這時期還爆發了白蓮教、天理教等民變,社會衝突激化,鴉片流入中國、八旗的生計問題、錢糧的虧空、河道漕運的難題,清朝國勢日非。清廷只能傾全力平定叛亂。嘉慶在天理教起義平定後,頒布「罪己詔」,史稱這時期為「嘉道中衰」。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秋季,嘉慶帝木蘭秋獮(秋季打獵)。在到達熱河避暑山莊的次日,即嘉慶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1820年9月2日),嘉慶帝因天氣暑熱,旅途勞頓,可能併發心血管病或腦中風而猝死。卒年六十一歲。據說嘉慶帝是清朝在位體型最胖皇帝。
道光元年三月二十三日(1821年4月23日),嘉慶葬於昌陵(清西陵)。
評價
終嘉慶一朝,除了賜死和珅、處斬鄭源鸘、處絞富綱、平定白蓮教川楚教亂、平反並停止一些文字獄、主持為被毒殺清官李毓昌伸冤,如此之外,明顯的政績實在不多,只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個性循規蹈矩。他曾在《勤政愛民論》寫道:「勤政本來是為了愛民。有實心而後才有實政,有實政才能給百姓以實惠。……內外大臣應該在勤政的同時,實心實意的為百姓辦事才是……」然此期間黃河再度決堤,然而人謀不臧,用心做事的數名官員被貪官汙吏陷於不義,好官員或被罷職,或降職,甚至鞠躬盡瘁都未能獲得重視,災民大起。
乾隆晚年好大喜功,重用和珅,造成吏治敗壞,加上白蓮教起義,在嘉慶時期達到高潮,嘉慶帝雖有心整治國家,接連發布整飭吏治的諭旨,但性情優柔寡斷,對弊政多是懲而不殺,戒而不絕,最後政令不出紫禁城,無力解決其皇父統治期間晚年社會的矛盾,僅保持大清的盛世一陣子,吃老本的問題未解決,貪污更加嚴重,從此清朝進入了嘉道中衰。嘉慶帝一生勤政,也雅好戲劇,洪亮吉上疏指責他「恐退朝之後,俳優近習之人,熒惑聖聽者不少」。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剛當皇帝的顒琰連看了十八天戲。當時乾隆雖退位,但仍大權獨攬,顒琰無事可做。
閻崇年:嘉慶的悲劇在於:認為天下的問題都是由於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而沒有從自身找責任,也沒有從制度挖根源。嘉慶在25年的皇帝生涯中,雖一件一件地解決乾隆盛世留下的危機,卻又一步一步地陷入更深的危機。乾隆朝盛世下的危機,到嘉慶朝更加深重。
張宏傑:從親政初期的偉大,到謝幕時的尷尬,嘉慶的滑落曲線如此令人嘆息。他二十多年的統治,前面連著「康乾盛世」,緊接其後的,則是「鴉片戰爭」。正是在嘉慶皇帝的統治下,大清王朝完成了走向萬劫不復的衰敗的關鍵幾步。
軼聞
嘉慶帝死因較為離奇,民間野史常稱其因雷擊所產生的的火球追入房間燒死。嘉慶帝晚飯後躺在床上打飽嗝兒,突然一個雷猝不及防衝著嘉慶帝而來,嘉慶帝當即身亡。或說嘉慶帝在木蘭圍場圍獵。回京的這一天,忽然下起傾盆大雨,雷電交加,嘉慶帝被劈死。或說嘉慶帝與一小太監在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中鬼混,忽然一道閃電劈死嘉慶帝。
台灣民間有「嘉慶君遊台灣」的傳說(大意是在乾隆朝,尚未即位的嘉慶帝曾經微服遊台灣),甚至迄今仍有許多穿鑿附會的說法。
《嘉慶傳奇》電視劇42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LsFW21Y3w
《嘉慶傳奇》電視劇第1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LsFW21Y3w&list=PLCaxK-DCesWkN88dwRIj1PjjnjUdUpy95
《嘉慶傳奇》電視劇(1-42集)
嘉慶傳奇一般指嘉慶皇帝(2005年滕文驥執導電視劇) 《嘉慶皇帝》是由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出品,滕文驥執導,辛柏青,何冰、孫逸飛、霍思燕主演的古裝劇,於2007年1月20在中山電視公共頻道播出。該劇圍繞嘉慶皇帝經歷坎坷的政治生涯展開,從嘉慶爭奪太子之位講起,全面描述其一生的政治抱負和感情生活
電視劇《嘉慶皇帝》劇情:
伴隨乾隆帝“禪位”鐘聲,“康乾盛世”降下帷幕。嘉慶皇帝,大清歷史上一個悲劇皇帝,從父皇手中接過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在風雨飄搖中度過他的帝王生涯。在267年的大清歷史中,嘉慶在位的25年只是這漫長歲月鏈條中短暫的一環,可他身處驚心動魄的動盪時代。康乾鼎盛達到頂點,大清江河日下,開始衰頹和敗落;而西方世界擺脫封建桎梏,大踏步地走上資本主義殖民掠奪,給仍在昏暗中的東方古國帶來危機與挑戰。
“唯其難,方顯英雄本色”。永琰登上皇帝寶座,但太上皇仍牢牢地控制著一切,太上皇犀利目光下,永琰的皇上做得很辛苦,對貪臣和珅忍氣吞聲,甚至自己心愛的皇后病重他不能守候一旁,死了他不敢流露悲傷,害怕和珅密報太上皇自己重情寡孝。正是在這種艱難之下,嘉慶看清了釀成吏治腐敗種種弊端,韜光養晦中醞釀矯正父皇晚年偏信和珅造成歪風邪氣。
太上皇剛一辭世,嘉慶就一舉粉碎禍國殃民的和珅集團,破獲大清立國以來最大一樁貪污案,在王傑、董誥、朱珪、戴衢亨等這些賢臣廉吏輔助下,躊躇滿志地全力整治吏治,消弭社會動亂,提倡精簡節約,蔑視玉石古玩,一反父皇奢華陋習,開大清一代帝王勤儉簡樸的先河。嘉慶把吏治腐敗當作心腹之患,殺革降了一批官吏,取得明顯效果。
當一個個貪污大案被揭露出來,一道道彈劾奏摺放在嘉慶皇上眼前時,他由震驚變為憂心忡忡,又由憂心忡忡變為恐懼,儘管他瞭解父皇晚年偏信和珅釀成吏治腐敗,貪污成風,也決心根治腐敗,但是,當蓋子一旦揭開,嘉慶皇上看到的不僅是大清有幾個蛀蟲汙吏,而是整個大廈的根基在腐爛。
大清不能亡在我的手裏,祖宗的基業不能就這樣衰落,嘉慶皇上祭奠亡妻——皇后喜塔臘氏時發出這樣的感歎。從此,嘉慶不敢象親政初期那樣大刀闊斧地整頓吏治,特別是許多案子還牽扯到父皇的聲譽,一直生活在父皇的陰影中的永琰,自然不敢觸及有損父皇聲譽的事。
匡正弊端後一度中興之勢成為曇花一現,反貪愈貪、反腐愈腐,廉吏直臣們見皇上手軟起來,憂心如焚,洪亮吉首先站出來直言時弊,上書《千言書》力主大刀闊斧整頓吏治,說到嘉慶皇上的痛處,也就是大清的痛處。內心負擔很重的嘉慶帝不覺就惱羞成怒,把洪亮吉抓了起來。但當逢迎拍皇上馬屁精官員請奏殺洪亮吉時,心照不宣的皇上卻不默許,只讓將洪亮吉流放新疆,後來連流放也不想了,就讓洪亮吉歸鄉,卻把洪亮吉的《千言書》懸掛在自己的案頭,視為座右銘。其實,嘉慶帝早感覺到這“痛處”,只是不敢承認罷了,作為大清皇上,嘉慶心裏很矛盾,憂鬱煩躁籠罩著他。
那些他曾經信賴的心腹大臣,要么撒手人寰,要么跌倒在腐敗上,被他親自下令殺掉。他變得越來越“孤家寡人”,越來越孤獨,而水患、官逼民反,甚至起義農民竟然攻佔紫禁城,這在大清立國以來從未有過的奇恥大辱之事一件件向他襲來。沿海也不安靜,海盜時不時地來騷擾天朝大國,大英帝國想在他統治的帝國沿海“紮根”住下,與他的天朝子民做買賣。
嘉慶以秉承祖宗基業為最高宗旨,這樣的事他如何放心得下。更有甚者,夷人竟將鴉片運進天朝港口,不法地方官吏收受賄賂,對鴉片放任自流。鴉片盛行,讓嘉慶帝憂心忡忡,甚至王公八旗子弟吸上鴉片,懈怠公務,連宮裏的太監也沾鴉片。永琰眼看著他統治的帝國開始走向衰敗,也曾意氣奮發過,充滿信心,想守成祖宗基業、盼中興、革弊端、整吏治。終究積重難返,無力阻大山之崩陷,挽狂瀾於既倒。
25個寒暑春秋,肩負帝國興衰,風風雨雨中他竭盡精力,嘉慶不明白為何自己就不能力挽狂瀾於既倒,中興祖基業,案子越整越多,水患的窟窿越堵越大。人禍、天禍,嘉慶每接奏報就頭疼,他終究未能如願以償地扭轉大清社稷頹敗,帶著憂鬱的心情,抱恨撒手而去,留給繼位儲君三個交待:腐敗、鴉片、水患,要根治,一定要根治!這也是他自己試圖根治卻未盡的心願。
https://list.youku.com/albumlist/show/id_4341412.html?
電視劇《嘉慶皇帝》(1-42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