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境界】
【古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境界】
<1>通達之境~
西元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楊慎獲殿試第一。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楊升庵被發配到雲南充軍。他戴著枷鎖,被軍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時。正好,一個漁夫和一個柴夫在江邊煮魚喝酒,談笑風生。楊升庵突然很感慨,於是請軍士找來紙筆。寫下了這首《臨江仙》。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曠達之境~
西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當時是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3>深邃之境~
元稹生活在中唐年代,正值唐朝經歷過安史之亂不久,國力的各個方面都在走下坡路之時。抒發盛衰之感,這首短小精悍的五絕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雋永的詩味,傾訴了宮女無窮的,該詩就是以小見大地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歷史滄桑之感盡在不言之中。
《行宮》寥落古行宮 *元慎*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4>超我之境~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位五十六歲的老詩人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各地藩鎮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杜甫本入嚴武幕府,依託嚴武。不久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離開經營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買舟南下。本想直達夔門,卻因病魔纏身,在雲安待了幾個月後才到夔州。如不是當地都督的照顧,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個年頭。而就在這三年裏,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體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5>蒼茫之境~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陳子昂作為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但不被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萬歲通天元年,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軍出征。武攸宜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隨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6>超脫之境~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之後,是王維晚年的作品。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閒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的隱居生活。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7>脫俗之境~
詩人歸田後的第十二年,即西元四一七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志。勞動之餘,飲酒至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無常之境~
劉希夷(約651—?)唐代詩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前半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人生短促、紅顏易老的感慨;後半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世事變遷、富貴無常的感慨,以“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總結。在前後的過渡,以“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二句,點出紅顏女子的未來不免是白頭老翁的今日,白頭老翁的往昔實即是紅顏女子的今日。詩人把紅顏女子和白頭老翁的命運加以典型化,表現出這是一大群處於封建社會下層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運,從女子寫到老翁,詠歎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提出應該同病相憐,具有“醒世”的作用。
《代悲白頭翁》 *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9>滄桑之境~
相傳為詩人李白所作。此詞傷今懷古,托興深遠。上片以月下簫聲淒咽引起,已見當年繁華夢斷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別情,將情景融為一片,想見慘澹迷離之概。下片揭響雲漢,摹寫當年極盛之時與地。而“咸陽古道”一句,驟落千丈,淒動心目。再續“音塵絕”一句,悲感愈深。“西風”八字,只寫境界,興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氣魄之雄偉,實冠今古。
《憶秦娥》 *李白*
簫聲咽(yè),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