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哲學與佛學的時間、空間、物質觀】-續- 作者:*陳世忠*教授
【科學、哲學與佛學的時間、空間、物質觀】-續- 作者:*陳世忠*教授
(簡介:陳世忠,男,1940年出生。溫州仙岩佛學院研究生導師、教授,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史、禪宗思想史。)
佛典是如何說時間、空間、物質和生命的?
時間和空間在百法中屬心不相應行法時、方。(所謂)時者,謂于因果相續流轉,假立為時。何以故?由有因果相續轉故,若此因果已生,已滅,立過去時;此若未生,立未來時;已生未滅,立現在時”。
案:這裏所說的時間,是指人的生命如水一樣相續不斷(包括物質不斷運動)的過程而假立為時。又因為人的生命在相續不斷(包括物質的運動)時,有前滅後生因果相續的現象,前已經消失,則稱為過去;還沒有產生,則稱未來;已經產生尚未消失,則稱為現在。
(所謂)方者,即謂於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因果差別,假立為方。何以故?即十方因果偏滿,假設方故,當知此中唯說色法所攝因果(大種所造),無色之法,遍佈處所,(無功能故),無有方義。
案:這裏說空間(方)是物質(色法)在運動過程時(運動必由時間參與)產生的分位差別(這分位差別即產生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因果差別),人類就假立叫空間。若無物質(無色之法),則不存在分位差別,那麼也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空間義。這裏已把空間、時間、物質乃至生命統一在相互依存的關係上。
這裏說“因果相續流轉,假立為時”,“因果差別,假立為方”。正說明時間和空間與因果有密切關係。何謂因果?《成唯識論》卷三:“因果法爾,如暴流水,非斷非常。相續長時,有所漂溺,此(第八)識亦爾,從無始來生滅相續,非常非斷。”“此識性無始時來,刹那刹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無故非常,非斷非常。”“此識性無始時來,刹那刹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無故非常,非斷非常,是緣起理。”“應信大乘所說因果相續緣起正理,謂此正理深妙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
這裏說由時間、空間與有情之識(精神),和無情(物質)組成的宇宙萬有是前因滅後果生。既非斷滅(相續)又非實有(不常相續),所以組成這森羅萬象的現象世界都是假立的名相而已,這就是深妙離言的大乘緣起性空的正理。
《瑜伽師地論》五十六卷問:依何分位建立時?此複幾種?答:依行相續不斷分位,建立時,此複三種:謂、去、來、今。依何分位,建立方?此複幾種?答:依所攝受諸色分位,建立方。此複三種謂上、下、傍。
案:此明建立時間和空間原因。因物質不斷的運動產生位移,而建立過去、現在、未來時間概念。《中論·觀時品》卷一有云:“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也因事物各有位置差異,因而建立上下四方的空間。由此可知,時間、空間、物質是互相依賴的統一體。同上論問:“為斷過去?為斷未來?為斷現在?”答:“非斷去來今,然說斷三世,何以故?若在過去有隨眠心,任運來故,其性已斷,複何所斷?若在未來有隨眠心,性未生故,體既是無,當何所斷?若在現在,有隨眠心,此刹那後,性必不住,更何須斷?又有隨眠離隨眠心二不和合,是故現在亦非所斷。”
此把煩惱心分解為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相續(實際上把有情生命分解成過、現、未相續)。而過去、現在、未來時間是虛假不存在的,既無有時間,何有煩惱可斷?《金剛經》也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心無時間。同義,《諸法無行經》記:居士利根,(已)得無生法忍,與修十二頭陀行勝意比丘云:“大德!汝知貪欲是何法?”勝意比丘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大德!若貪欲不在內,不在外,不在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十方,即是無生。若無生者,云何說若詬若淨?”此義與《維摩詰經·弟子品第三》:“心不在內,心不在外,不在中間”,“如其心然罪垢亦然,諸法亦然,不出於如”,心無空間義同。時空既無,何有有情(我)無情(物質)可得?此即《大般若經》十八空之畢竟空義。故過去、未來乃至現在隨眠心非所斷,眾生所見森羅萬象現象世界,事實上只是眾生加上去的名號而已。所以,悟則畢竟空,一切假有;迷則處處謬執,一切實有。
愛因斯坦等一些科學家也說過去、現在、未來的差別只是一種幻覺。愛因斯坦卻對“現在”這個問題十分煩惱。實際上“現在”同過去、未來是同一回事,也是假立名相,因為有了有情(有心識)才立過去、現在、時間概念。覺悟者知一切有情(心識)也性空無實,也似電影上的假像而已。既有情也假,時間豈真?!《大智度論·釋聞持品第四十五之下》卷六十七:“是般若中,三世無分別,未來、過去、現在不異;若見現在,過去、未來亦應見,若不見過去、未來,亦不應見現在。”此明通達般若者無有三世分別。《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三十七:“三世一切說,菩薩分別知,過去是未來,未來是過去,現在是去來,菩薩悉了知。”此明菩薩了知過去、現在、未來是沒有區別的。
《華嚴論》卷十七:如來始成正覺,初出現時為無情量(無有我),依本法界(真理),本無時故。是故經言:發心畢竟二不別者,為法界性無三世故,以三世時無別,以無時故無別。以智無別故,無別為不異不動智佛體故。
案:此明如來菩提樹下大徹大悟,當即通過無我(無情量),依真理(法界)眼光(慧眼),徹悟宇宙萬有、五陰、六入、十二處至十八界,虛妄生滅,本來就沒有過、現、未時間流逝的。既然無有過、現、未三世時間流逝,初發心與三大阿僧祇劫修成佛道是平等無差別的。故《華嚴經》又雲:“發心佛即成。”因為頓悟(智)萬法平等無差別故,通過這萬法平等無差別,即是“不動智佛體”,即是佛。故《華嚴論》卷二十六所以雲:“了達無時法,一念成正覺。”強調“頓悟”!
《維摩經·弟子品第三》記維摩詰(對大目犍連說法):“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觀眾生品》記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恒河沙,皆謂何乎?”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維摩詰直揭:從真諦(法)的層面上說,是不存在我們所說的(實實在在)的人類(有情也包括無情)。為什麼呢?過去與未來的時間是不連續的(前後際斷故)。《見阿閦佛品第十二》又記維摩詰說:“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此“如來”非相好莊嚴的有相佛,而是真諦的代名詞。真諦是不從過去到現在(前際不來),也不停留在現在上(今則不住),更不流向未來(後際不去)。宇宙人生的真諦是不同於世俗人(即迷倒眾生)的見地,認為有從過去到現在,而現在又是客觀存在(住)的,又從現在流向未來的一個時間過程。既然過去、現在、未來是不存在的,時間也理所當然地不存在。為什麼過、現、未時間不存在?回答原因很清楚:“前後際斷故”,即過去、現在並不是連續的,而是有間斷的。我們所見到的時間不間斷地流逝,是我們眼睛只看到現象,沒細辨它的實質而產生的顛倒見。
既然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不存在,人與宇宙萬物怎麼存在?(法無有人)。現代物理學家如愛因斯坦等也說過:“沒有時間性”、“是一種幻覺”、“時間根本不存在”。現代物理學如何解釋時間不存在的原因:“前後際斷”呢?空間是三維的,時間是一維的,共同構成四維時空。時間是一條從過去指向未來的軸,無極無限,三維空間在時間這條軸上,只不過是一個個的點,每個三維空間都是一個點,一系列空間,從過去到未來,排列在這軸上。時間軸上的一個點,就代表一個瞬間的空間。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研究,物質與輻射間的相互作用,並不像我們通常設想的那樣的連續,而是通過一系列的“衝擊”來實現的。研究表明,時間和空間都存在著最短的間隔,即普朗克下限。這說明時間和空間並不像一般人那樣認為是連續的,時間和空間都是不連續。
那麼我們為什麼如此清晰感知這活生生的現實世界——生活在時間和空間的宇宙萬有?感知到人生的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一幕幕不間斷的生活現實?不少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等都作過探索、解釋。現引蔣鎮嶷《時間之軸新探》的研究:時間上的不連續,在於時間之軸是由一系列的瞬間空間構成;空間上的不連續,在於空間是由各個不同的空間層次的中的各一個方向上,呈放射狀。時間是在不斷流逝的,因而暫態空間也不斷變化。如就放電影一般,無數的幅連續起來,就形成了動的畫面。同樣,無數的暫態空間連續起來,就形成了連續不斷的時間進程。
隨著時間的流逝,成為“當前”的暫態空間逐次推移著。如同電影中的視覺暫留,由於時間的流速等於光速(正是空間瞬間轉換速度),所以我們感覺到過去、現在、未來是連續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如果物質以光速運動的話,那麼時間之軸相對於物質的推移速度為零。對物質而言,也就是時間靜止了。當物質運動超光速時,就會進入普朗克時間下限的範圍,也就是相鄰兩同心球面之間的區域。這裏,即常說的“時空隧洞道”——一個可以產生奇異現象的地帶。現在提這樣一個問題,經歷過去現在與未來演進的主體又是誰呢?是我們一個個不連續的暫態空間中一個個不連續的“我們”(即同電影上的“我們”—一切如幻)。事實上,每一暫態的“我們”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只是在這演進的過程中傳遞著一種資訊,或稱之為“記錄”。生命就是從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的一系列記錄。弦論也說:“弦與弦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是斷開和連續。”量子論與廣義相對論連續理論不同,在基本尺度下,宇宙確是非連續性的。佛典經論都論述相續、不相續問題,因為眾生迷宇宙萬有現象世界為真實存在(相續),所以佛及弟子開示不相續(間斷),以破這迷執。
如《雜阿含經·八誦第五》卷四十七記尊者闡陀病篤不堪其苦,欲自殺。尊者摩訶拘希羅為其說法:汝今當于大師修習正念,如所說句,有所依者(有我),則為動搖(不信正法)。動搖者,有所趨向;趣向者,為不休息(相續不斷)不休息者,則隨趣往來(實有六道流轉);隨趣往來者,則有未來生死;有未來生死故,有未來出沒;有未來出沒故,則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所說句:無所依者(無我),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向者,則有止息(不相續);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不隨趣往來,則無未來出沒;無未來出沒者,則無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苦聚滅。
此明“我們”生命(有情)是不相續的物質體。迷則認為有相續的實體“我們”(有所依者),有相續的生、老、病、死、愛、悲、苦惱的實我存在。若通達諸法無我(無所依者),則無有相續“我們”實體(止息),既無有我實體相續“隨趣往來”,則何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滅”,這才是“修習正念”。經又記佛總結說:“若有舍此身,餘生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大過(迷);若有舍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佛對那些認為實有相續心、刹那心小乘修行者說,執有生死相續流轉,則有大過(迷倒眾生);通達無有實我生死流轉(不相續);認識到,森羅萬象的生命世界只是一種“資訊”,或一系列的“記錄”(業),這樣的人才沒大過失(覺悟)。
此與大乘經論所明“我無業有”,相續不相續,非斷非常義同。如《楞伽經·一切僧語心品之二》卷三:“雖有貪恚癡,而實無有人。”《維摩詰經·佛國品》:“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作者,善惡之業也不亡。”《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放光之餘》卷八問:“五陰、無常、空、無我、雲何生天人中?誰死誰生者?”答:“但有假名,種種因緣和合而有,有此名字。譬如幻人相導,人見其死;幻術令起,人見其生;生死名字,有而無實。世界法中實有生死,實相法中無有生死。複次,生死人有生死,不生死人無生死,何以故?不生死人,以大智慧能破生相。”同論《緣起論》卷一:“著常顛倒眾生,不知諸法相似相續有。”認為實有生死相續。而未通達大乘實相法的佛弟子,雖得神通也認為實有生死輪回相續,為佛所斥。同論《釋初品中十八空》卷三十一:“以宿命智見眾生生死相續無窮,是時為實。若以慧眼(通達實相),則見眾生及法畢竟空。”
《楞伽經·一切佛語心品之三》卷三記佛告大慧:“無量一切諸法,如所說義,計著相續。所謂相計著相續,緣計著相續,性非性計著相續,生不生妄想計著相續,滅妄想計著相續,有為無為妄想計著相續,地地自相妄想計著相續,自妄想無間妄想計著相續,隨言說指,攝受計著至竟不舍。終不能得,離言說指第一義。”“凡愚眾生,自妄想相續,以相繼相續故,以此相續故,凡愚妄想,如蠶作繭,以妄想絲,自纏纏他。”“妄想者,集生死。”“大慧!于一切法無相續不相續。彼中無有若縛若解,余墮不如實覺知,有縛有解。所以者何?謂於一切法有無有,無眾生可得故。”“若善男,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亦不能覺他,墮惡見相續,而為眾說。”佛直斥愚癡眾生,一切法妄想計著相續有,計著有情無情(相)相續,計著無間(時間)妄想計著相續,而遠離第一義,自纏生死。墮惡見相續,還向眾生說此妄想法。歐陽竟無居士也曾撰文說:“著常顛倒,不知諸法相似相續,諸法相續者,但相似耳。此佛法最要處。”《大智度論·釋勝出品第二十二》卷五十一記《大般若經》雲:“無未來出入處,無過去世出處,無現在世住處,破三時故三世等,名摩訶行。”
《同論·釋囑累品第六十六》卷二十九引《大般若經》雲:“佛法中相空中,前際不可得,何況有後際?無有是處!”“以眾生不知自相空故,為說是前際,是後際,諸法自相空中,前際不可得。”《論》又雲:“先後際既不可得,一時亦不可得,以是故說自相空,法中無有前後際”。《同論·釋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佛法中數、時等法實無,隨世俗故有一時。”《同論·釋羼提波羅蜜之餘》卷十五:“一時不可得,異亦不可得,是即無生。”《同論·到彼岸等》卷三十三:“是般若波羅蜜中,如現在、過去、未來,等無異,一如,法性故。”
《同論·釋相應品第三之三》卷三十七:“三世者從凡夫虛妄生”。《同論·八念之餘》卷二十二:
問:過去色不可見,無色相;現在色住時可見,雲何言無色相?答:現在色亦無住時。如四念處中說:若法見壞相,當知初生時壞相,以隨逐微細故不識;複次,生滅相常隨作法,無有住時,若有住時,則無生滅。以是故現在色無有住。住中亦有生滅,是一念中住,亦是有為法故,是名通達無礙。
案:以上般若經論廣破過去、現在、未來時間,尤破“現在”。所以《華嚴論》卷十七有雲:“諸佛法門,本非時攝,計時立劫,非是佛乘。”此明真諦(諸佛法門)並不是在時間範疇,若認為有時間長短,那就不是真正佛法。《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第十七》卷十七:“菩薩發菩提心,欲了知長劫與短劫平等,短劫與長劫平等;無量劫與一劫平等”,“不可說劫與一念平等,一念與與不可說劫平等,一切劫又非劫。”“欲於一念中盡知前際後際及現在一切世界成壞劫故。”此“一念”又如何理解?為對一般不知平等義眾生,故暫對治說一念即無量。故同經《普賢行品第三十六》卷四十九:“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最後普賢菩薩告諸菩薩:“知念(時間)亦無念”,“一念悉超越。”佛法的超越性(深妙離言法性)非中下根人所能領悟。《法華經》所以雲:“假使滿世間,皆是舍利弗,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故《華嚴論》卷十六雲:“了達無時法,一念成正覺。”同論卷三又雲:“《華嚴經》智入三世,而無來往”,“十方諸佛,以無古今性,成大菩提,一念見道,古今見盡。”“一時成佛,以自證見三世無時故,以無時即無來去。”《金剛經》所以雲:“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中觀論·觀時品》卷三有雲:“已去無有去,未去亦無去,離已去未去,去時亦無去。”“若因過去時,有未來及過去,未來及現在,應在過去時。”“不因過去時,則不成在未來時。”“如是相待有故,實無有時。”“時往不可得,時去亦叵得,雲何說時相。”“因物故有時,離物何有時,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
演培法師《緣起觀》有云:“時間”,依佛法的性空正見來說,是于諸法生滅變化相待假立的,沒有實在的自體……“現在”雖可說它有一時間,但刹那飛去,已飛去的已成過去,所剩下的尚是未來,假使以最細微不能分的時間,為“現在”的實體存在,這也是不可以。因為這不可分的“現在”極短時間,是不能綿延少許。若有綿延,就可以為過去與未來。因為現在“不是實體的存在……”,時間是建立在前後性上的,有前後也就有中間,中間性的現在既不可得,向後望必然沒有實體的過去,向前望必然沒有實體的未來。因為相待建立的三世時間,都是緣起無自性的。短到不可分之刹那,實在無法感覺。
熊十力《原儒》釋曰:一刹頃,才起即滅,則起時即是滅時,有此不可想像之理乎?答曰:刹那頃生滅兩端,如秤兩頭……平衡時齊相等,無先後差別,以此比喻,一刹頃,生滅兩端時間是相等的。
吾人感覺生命之存在,不過是無數刹那生滅相續之幻覺而已。
佛典是如何說物質的?
物質在佛典中稱為“色”、為“相”。今本文對佛典中記載佛陀及其弟子(菩薩)破當時九十六種外道中執物質實有,與現代物理學破牛頓等物質觀作一類比。
當時勝論外道師認為時間、空間、物質是實有的存在物。時論外道有《時經》:“時來眾生熟,時至則催促,時能覺悟人,是故時為因。”“一切天地好醜皆以時為因”,“以時為因”,以時為本源體。有的外道認為“從大自在天中生”。有說“自然生”,有說“無因緣生”,有說從大梵天或上帝受化世間生眾生等,有數論外道說世間是一合相。有“鞞婆沙說,微塵至細不可破,不可燒,是則常有”(極微說)。《大智度論·釋具足品第八十一》卷九十一:“不說是色根本從世性中來,若從微塵中來,從大自在天中來,亦不說從時來,亦不說自然生,亦不說無因無緣而強生,如是等名為不隨不壞。
此中佛自說因緣:是色性無故,不隨不壞。性無者,是色從一切四大和合,假名為色,是中無定一法名為色。如先破色中說,是色從因緣和合生故,即是無性,若無性即是性空,若得是色相性空,即是習般若波羅蜜。”外道都執物質有無數最小微塵實體組合而成,而佛陀的核心思想——“緣起性空”,以破外道之執。佛四十九年說法及開悟佛弟子隨緣說法,也是以“緣起性空”為中心,破眾生種種迷執。同論《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之餘》卷十二:“至微無實,強為之名。何以故?粗細相得,因粗故有細,是細複應有細。複次,若有極微色,則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是不名為極微;若無十方分,則不名為色。複次,若有極微,則應有虛空分齊;若有分者,則不名極微。複次,若有極微,是中有色、香、味、觸作分,色、香、觸作分,是不名極微,以是推求,微塵則不可得。如經雲:色若粗若細,若內若外,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不言有微塵,是名分破空。”層層分剝,無微塵可得。
再舉《成唯識論》卷一:有外道執地水火風極微實常,所生粗色不越因量,雖是無常,而體實有。彼亦非理。所以者何?所執極微,若有方分如蟻行等,若無方分,如心心所,應不共聚生粗果色。既能生果,如彼所生,如何說極微常住?又諸極微,若有方分,必可分析,便非實有。
此明有順世外道計著實常四大生一切有情無情(粗色),所生的有情無情,雖生死聚散由極微組成粗色無常,但極微之體實有,非是無常。論破之說“非理”。為什麼呢?粗色物質,是有形的有空間可分(方分)。無有空間可分,則無形。今以有形(空間)的粗色為極微所生成,極微是否有方分?假若有空間可分,何可以說其體為實?如螞蟻的行列,怎麼能說有螞蟻行列的真實體呢?假若極微是原子,沒有空間可分,既然無空間可分,怎麼可共聚成為粗色?如心心所無空間可分,是不會組成粗果色的。既然說能生果,即不能說常住了,又說能生,又說常住,豈不自相矛盾?所生果是無常,能生何以說是常?能生應與所生相同,皆是非常。又所謂極微,若有空間可分,便不是實有。”
又案:此佛法破古印度外道執著有情無情由四大極微組成的實體。我們似乎也看到古希臘德謨克利特物質的原子微粒不可分理論,及近代牛頓的世界是由獨立實體的集合體的理論。而“量子場論”告訴我們,宇宙萬有不是微小實體(極微)的集合(粗色),而是組成原子的亞原子粒子是動態的形式,整個宇宙介入了一種無休止的運動,一種持續能量的宇宙之舞(同佛法說的無始以來,前滅後生,非斷非常,因果相續。)在亞原子的層面上,粒子及周圍的空間的原來根本差別消失了,沒有一個名副其實的粒子。短命的粒子(百萬分之一秒),只是動態過程的暫時形式(刹拿刹拿果生因滅),而不是物體。最好把它描述成一種事件(因果等皆假施設)。被稱為自然科學高峰的“靴袢理論”強子靴袢——時、空及包括人類意識的自洽化(此識性無始以來刹拿生滅)。這種理論不再用語言或理性的概念來表達它的結果,它超越思維與語言,超出了科學的疆界而進入無法思維的世界(此正理深妙離言,即離言法性)。現代科學研究到至深,卻超越了科學自身疆界,轉而對兩千五百年前佛法做了最好的注詮。
同論《釋曇無竭品第八十九之下》卷一百:“邊名為相(物質),若有若無(量子力學基本粒子波粒二象性),實觀色等諸法非有非無故無相(沒有一個名副其實的粒子,“物質是客觀存在”是不成立的)。無相即是無邊(粒子即物質與周圍的空間的原來根本差別消失了。那麼是什麼?時間、空間、物質,一切的一切是相互關係的統一體,相互關係的網路)。觀是已,即是無邊般若波羅蜜。”(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待時間、空間和物質,即是真諦)。同論《十八空》卷三十:“諸法無定相”。同論《緣起論》卷一記佛:“空則是相”,即《心經》:“空即是色。”李明在《“零”態物時空觀》中也說時空物質性,虛空即色。佛明空與相不二。現代物理學也明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所以同論《具足品第八十一》卷九十一:“色根本不從微塵生。”同論《釋相應品第三之二》卷十七:“諸法如幻如化,無來無去,無近無遠,無有定相。”量子力學說的亞原子粒子只是動態的暫時形式,事實上是無法看到獨立存在的基本粒子。而牛頓等模型只是“無相中取相”(同論《往生品第四之一》卷三十八),不知“諸法無有定相”。同論《釋行相品第十》卷四十三:“一切法空,無相可取。”“種種取相,皆為虛妄。”“諸法無有定相,隨心異,若常、無常等相。”
現代物理學也明確告訴我們,物質世界離不開精神世界的參與。一個基本現象只有當它被觀察到時才是一個現象。如美國惠勒說的基本粒子現象的二重性:其一,是基本粒子現象依賴於所使用的測量儀器(即依賴於觀察者,也即是“心”);其二,則是答案的或然性(隨觀察者,即心不同,那麼相,即現象世界也不同:或常相或無常相。量子論已告訴我們,現象世界獨立存在於我們之外這一觀點不再成立了。臺灣王守益《物理與佛學》也明確說:“無論我們人類的感官或科學儀器多麼精密,從根本上已經不能知道任何一法或物的絕對真實物性。所以測到的東西,已不是原來的東西,故無法絕對精密地測其物性。”“不論實驗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一切物的絕對真實的物性(物理性質)也不可測到。”“萬物有也只是在這些平均值物性效用下顯示出來的‘有’。”“我們所觀察到的內容與該系統的真正暫態的物性是不相同的。”“關於世人感到的存在,那是更有人類神經的效應與心理作用所引起的失真成分在內。”
世界真是這樣的富有色彩嗎?顏色實際上是神經把具有一定波長的電磁波翻譯給我們。這樣的顏色的感覺可以說是“虛妄的”。因為世人虛妄成了習慣,也就把虛妄看成了事實。《廣百釋論》說:我們眼識“得色之時,未嘗得體(案:萬物的真實相。)”。《金剛經》所以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當我們用電子顯微攝影顯示物質的“真相”時,簡直不信自己的眼睛,只見一毛孔,圖形斑點原來是潛伏的細菌。
《大智度論·釋照明品第四十》卷六十二:“般若波羅蜜不說微塵和合更有色生,但有假名,無有定相色,是故無合無散。”“般若波羅蜜中,不以微塵合故有粗色,不以粗色散故還歸微塵,是故言不合不散。”
此明:通達實相般若的人,是不說世界(色)是由一組具有基本性質、基本實體構成的,是無法進一步分解的獨立實體(微塵)的集合體(和合)。所以一切只是假名而已。同論《釋幻學品第十一》卷四十四:“不以空相強令空故,色即是空;是色從本以來常自空,色相空故,空即是色。”如同量子力學描述的,粒子都是波,亞原子基本粒子不斷相互轉換,只是動態過程的暫時形式。從微觀到宏觀,沒有名副其實的實體(無有定相色)。宇宙萬有不是物體的集合(不以微塵合故有粗色),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聯繫的整體,是統一體中各部間相互關係的複的網路(是故言不合不散)。
同論《釋初中品檀波羅蜜法施之餘》卷十三:“至微無實,強為之名。”“微塵不可得。如經言:色若粗若細,若內若外,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不言有微塵,是名分破空。”
此明基本粒子不是實體(至微無實),所以沒有客觀存在的物體(不言有微塵)。《指月錄·秦跋陀禪師》卷二記師曰:“一微空故無眾微,眾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無眾微,眾微空中無一微。”既然基本粒子是空的,由眾多基本粒子聚合的物體理所當然也是空的;既然物體是空的,基本粒子理所當然亦是空的。我們人類強立之名基本粒子:質子、介子、中子、誇克、J粒子等等名目,以及千差萬別動植物名目。同卷雲:“四大圍虛空,名為身,定身識動作,來往坐起,假名為人,分分求之不可得。何以故?我,有種種名字:人、天、男、女、施人、受人、受苦人、受樂人、畜生等;是但有名。而實法不可得。”無情是“因緣和合,故有名字,如屋如車,實法不可得”。有情“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音”。“此身從本以來,恒自無我,非適今也。但以四大和合故,計為我身,如汝本身,與今無異”。同論《釋散華品第二十九》卷五十四:釋提桓言:“無有法名眾生,假名故為眾生,是名字本無有法,亦無所趣,強為作名!”須菩提言:“憍屍迦!于汝意雲何?是般若波羅蜜中,說眾生有實不”?釋提桓因言:“無也!”“憍屍迦!佛恒河沙劫壽,說眾生名字,頗有眾生法有生有滅不?”釋提桓因言:“不也!何以故?眾生從本以來常清淨故。”
然則性(本質)與相(現象)是同是異?《大智度論·十八空》卷三十一有答:“有人言:其實無異,名有差別,說性則為說相,說相則為說性。譬如說火性即是熱相,說熱相即是火性。有人說:性相小有差別,性言其體,相言可識。如釋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發、割截、染衣,是其相。”“如火熱是其性,煙是其相。”“如地堅相,如地濕相,火熱相,風動相,如是等分別諸相,各自有相。實相者,于各各相中分別,求實不可得。”所以,相的本質“知諸法皆空,是名自相空。餘義如性空中說,性相義同故。”故同論《釋相應品第三之二》卷三十六:“五眾各各自性不可得,故言五眾空中無五眾。”《釋集散品第九》卷四十二:“常無常等諸觀,求覓無定相故,不可得。”“說五蘊等常無常相,皆墮取相中。”《釋行相品第十》卷四十三:“若知五眾離自相,即是寂滅如涅槃。”
又案:此《大智度論》所明,我們所見千差萬別的相(有情、無情)世界,迷倒眾生以為實有其事,實有其相,各自有相。若通達實相(即覺者),知諸法(一切相)皆是因緣和合,無有自性,故無有定相可得。能知五眾無有自相,那麼就是見到真諦了。同論又雲:“凡夫所知,諸相各異,佛知皆是空相,空相即是無相,佛得是無相。”有人要問:空是什麼?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云:空所以為空,是“本性爾故”。
這與前文提到的:現代物理學既然發現了宇宙的統一性,何以又呈現無限多樣性,即千差萬別的物質世界。
然而有人問:物質(無情)世界,“宇宙統一性”和“千差萬別”,所謂“塵性空,法界無差別”,似易領會。但有心思、情感的有情(眾生)如何具有“統一性”(“無差別”)?
《華嚴經·菩薩問明品第十》卷十三: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心性是一,雲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仁今問是義,為曉悟群蒙,我如其性答: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法眼不思議,此見非顛倒,若實若不實,若妄若非妄,世間出世間,但有假言說。
時寶首菩薩以頌答曰: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作者無所有,諸佛之所說。又如巧幻師,在彼四衢道,示現眾色相,業性亦如是,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彼無我非我,業性亦如是。
時財善菩薩以頌答曰:世間所見法,但以心為主,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世間所言論,一切是分別,未曾有一法,得入於法性。
案:文殊大菩薩故設此問,“為曉悟群蒙”。覺首、財善二菩薩所答,有情眾生,雖有心意諸情根,但也是因緣所生法,故是空無自性的;雖見有六道輪轉,但無有能流轉的實在的主體有情眾生(法性本無生)。我們所感覺到的芸芸眾生,只是如電影上的幻象,無有實體。而世間人以為實有眾生流轉,是以虛妄顛倒心,隨解取眾生相造成的。世間眾生,實際上亦是示現眾生相,能講話,能活動,有社會集團、家庭生活,實際上“如機關木人,能出種種聲音”。所以沒有實在我在活動、講話、流轉。那麼是什麼在活動、講話、流轉?是因緣,是業。或用現代名詞:“信息”。故佛典反復開示迷倒眾生:“我無業有!”所以無論“性與相”、“性與心”,是平等不二。故千差萬別的有情、無情現象世界(六道流轉),是統一在緣起性空的真諦中的。《宗鏡錄》卷九十八記經雲:“文殊問金色女,汝身有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否?”女答:“有。”《梵網經》云:“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又依正二身,互相依立。”《華嚴經》云:“一切法無相,是則佛真體。”經明若計靈智之心是常,雖是敗壞無常者,則外道斷常之見。《華嚴經》明眾生界即佛界,佛界即法界,法界之外更無別法。乃至萬法雖異,其體常同,若不迷於所同,體用常無有二,無二之旨,蓋出世之迷津,一念相應,不隔凡成聖矣。
《華嚴經》云:“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有人問:“色等非覺”,可以不相知。有情、心數法是知相,何以說不相知?
《大智度論·釋問相品第四十九》卷七十亦有答:此中以實相故,不說凡夫虛妄知。是智慧,有為法故,因緣和合生,虛妄法不能實有所知,是故捨入無餘涅槃。若智慧知常無常乃至空寂等,上來已廣破,滅無所有。若如是者,雲何當有知?以是故相不知相。相不能知無相者,內雖有智慧,外空無法可知;外無緣,雲何智慧生?是故言相不能知無相。譬如刀雖利,不能破空。
此明人迷有情,尤為人類,有智慧,怎麼可能不“相知”呢?這種所謂“相知”,是凡夫虛妄(迷)的知。從實相(覺)層面上說,所謂智慧是什麼?是有為法,有為法亦屬因緣和合生,為虛妄不實的,故不能實有所知的。假使有人認為智慧能知常、無常及空寂法等,這些都是方便法門、黃葉止兒啼、不了義中攝,非是了義中道,以前已廣破之,般若廣明:“無智亦無得。”既是如此,怎麼好說有知呢?所以“相不知相,相不能知無相”。即使說內心有智慧,而外境都是空無法可知;既外無生心的緣,智慧怎麼能生起呢?
案:現代物理學證明物質世界離不開精神世界的參與。作為一種基本現象,只有當它被觀察到時,才是一種現象。量子力學還揭示人與自然的統一性,人與自然中的萬有,都是統一體各部分之間相互關係的複雜網路,如果從一般人的認識來說(凡夫虛妄知),可說有人看到萬物,有智慧,知道萬有,有我有眾生,有宇宙萬有,能所角立。但體悟到宇宙萬有,全體是相互關係的網路,一切融化在統一體的關係中,又有誰(我是獨立體)?又有誰知誰(與我對立的又獨立於我的有情眾生和無情萬物)?如果認識宇宙萬有,即我與外部宇宙萬有是一個差別無差別相互關係的“刹那刹那生滅有節奏的濕婆之舞”。誰還能知誰?!
物質無限分問題
物質是否無限可分,古今哲學家及科學家等都有爭議,而大部分人都認同古代中國大哲學家莊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天下篇》)時賢已評說:莊子無限可分是一個數學概念,而我們所討論的是一個物理概念。現代物理學及混沌學已明確說明,物質不是實體,不管是對物質越分越細的所謂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等,還是我們肉眼見到的有形物質,一切都是一種動態過程的暫時形式,宇宙萬有從微觀到宏觀都是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果我們不是以停滯的眼光看待世界,一切都瞬息萬變。所以稱為演化的科學而不是存在的科學,是過程的科學而不是狀態的科學。因為只是暫聚無有實體,所以佛說,我們所看到的物質形態是不實在的,“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所看到的現象世界,離不開我們人的參與。即“三界唯識,萬法唯心”。然而,佛典是如何對待物質無限可分問題的?
《大智度論·羼提波羅蜜之餘》卷十五:“色法分析到至微,散滅無餘。”量子力學也告訴我們,電子圍繞原子核的運動是呈彌散狀態的,不同於宇觀中的行星圍繞太陽的運動。波爾稱“原子模糊世界”(散滅無餘)。是無法再細分下去的,因為不存在一個獨立的基本粒子實體。同論《釋集散品第九》卷四十二明確告訴我們:“無微塵相可取,以畢竟無相故。”同論《相應品第三之二》卷三十六:“是色法分別破裂乃至微塵,分別微塵亦不可得,終卒皆空。”“所以者何?性實無故。”不存在一個獨立基本粒子實體,當然也不存在實在的物質。縱然質子、中子有複雜結構,它們結合成整體的力如此之強,用相對論的觀點來看,這種力也是一種粒子。於是粒子與作用力之間的界線消失了,而基本粒子也就無法分解成更基本的粒子。故認為無限可分的理論,是落在有一邊的常見之論,屬九十六數。
空間和物質
現代人認為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廣延性,是運動著物體(質)存在形式。既然是運動,必有時間參與。
佛典說,所謂方(空間),是色法(物質)在運動過程時,所產生的分位差別,這“分位差別”即產生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因果差別,人類就假立叫這空間。若無色法(物質),則不存在運動產生的分位差別,也無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空間義。
人類生活在由時空組合的“千差萬別”相(物質)世界裏,整日終年分判著大小、長、短、輕、重、快慢現象世界,執為實有。然而佛典如何破眾生對現象世界的大、小、長、短、輕、重、快慢即空間、物質世界的迷執呢?《大智度論·釋勝出品第二十三》卷五十一《大般若經》記佛告須菩提:“如虛空無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須菩提!虛空非長非短、非圓非方(無空間);虛空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無時間)。”“不可見、不可斷、不可修證。”
同論《釋初中品十喻》卷六:“虛空無初、無中、無後、諸法亦如是。”(諸法亦和虛空一樣不存在空間的)同論《釋諸波羅蜜品第四十四》卷六十五佛云:“非但虛空無所有,色等諸法亦無所有。”同論《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之余》卷十:“如佛法中,實無諸方名。”“說方是實法,因緣求不可得,方但有名而無實,隨世俗法所傳,故說方,求方實,不可得。”所謂方(空間)只是迷執眾生(世俗法)所傳,在佛法(覺者)看來,是沒有實在的空間可得的。所以空間只是有名而無實。
同論《釋初品中十喻》卷六:如虛空,但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故,棄實相,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心著。如小兒仰視青天,謂有實色,有人飛上極遠而無所見,以遠視故,謂為青色。諸法亦如是,以是故,說如虛空。如虛空性常清淨,謂陰曀不淨。諸法亦如是,性常清淨,淫欲嗔恚故,人謂為不淨。
案:此明一切法,即有情無情但有假名而無實,猶如虛空。人因為無有無漏智(迷)故見有物我,分別種種男女房舍城郭等等,心生種種執著。如小兒見青天以實是青色,若飛至遠天空,則無有青色(今宇航員乘飛船到太空則無有青色)。故雲一切法如虛空(見此則見真諦)。所以一切法本清淨如虛空(色即空故),空間與物質是一回事。因為如小兒(迷)無有智慧,見有陰曀不淨。若得無漏實智(覺)故,貪嗔(煩惱)即菩提,一切法平等無差別。
如李明在《“零”態物時空觀》中批評愛因斯坦說:“愛因斯坦只認識到時物質的不可分性,也開始認識時空的彎曲,但沒有認識到物質、能量同資訊都是不同時空相的‘零’態物,時空就是‘零’態物(空即色)。物質和時空不可分割性這個觀點,也只是把物質、時間、空間三者混溶在一起,如糖和水一樣,還沒說時空的物質性(沒有說明空即色);沒有說明各種不同物質就是不同的時空相,根本不存在可分不可分的問題。”這說明愛因斯坦理論雖然是對牛頓絕對時空、物質理論有一次大的飛躍,但還是遠無漏實智。李明又評萊布尼茲所說“空間和時間是事物的次序而不是事物本身”時說:“與此相反,不同的物質就是不同的時空相。”萊布尼茲似乎沒認識到空間、時間、物質是相同的,而是把事物固體化了。而李明卻道出了“不同的物質(諸法)即不同的時空相(空相)”。
合佛典的“一切法空”、“色即空”義,即“鏡中像”。《大般若經》卷三百二十三:“諸法皆空,與虛空等。”何以故?“一切法都無自性皆如虛空。”月稱論師《入中釋》釋十六空義有大空者,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皆無自性。此即“一塵性空,法界無異”。一塵即現代物理學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沒有實體(性空),從微觀到宏觀、宇觀還有什麼物質體呢?量子力學亞原子世界已明基本粒子無有實體可得,只是一種過程和現象。《華嚴經》廣述大小一如,三世一念。一即多,多即一。時間、空間、物質乃至有情互融互觸攝,如因陀羅網重重無盡。
如《通路記》曰:忉利天王帝釋宮殿,張網覆上,懸網飾殿,彼網皆以寶珠作之,每目懸珠,光明赫赫,照燭明朗,珠玉無量,出算數表,網珠玲玲,各現珠影,一珠之中,現諸珠影,珠珠皆爾,互相影現,無所隱覆,了了分明,相貌朗然,此是一重。各各影現珠中,所現一切珠影,亦現諸珠影像形體,此是二重。各各影現,二重所現珠影之中,亦現一切,所懸珠影,乃至如是。天帝所感,宮殿網珠,如是交映,重重影現,隱映互彰,重重無盡。
這與被稱為自然科學的高峰、超越科學疆界、無法思惟、無法一般語言表達的“靴袢哲學”何其相似乃爾!——“每個粒子都由其他所有粒子組成”,“每一個粒子都幫助產生其他粒子,其他粒子反過來又生成它。”“全體強子就是以這種自洽的方式產生自己。在強子的靴絆中,所有的粒子都是彼此以自我一致的方式動態地組成。可以說互相‘包含’著”。《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卷上十八記善財童子求善知識五十三參。其後參彌勒樓閣,禮拜雲:“惟願大聖開樓閣門,令我得入。”彌勒領無量諸大菩薩從他方來,彈指一聲,閣門遂開,善財即入,入已複閉。善財見一樓群,廣博無盡,猶如虛空。又見一樓閣中有無量諸妙樓閣——樓閣中皆有彌勒——彌勒前皆有善財——善財皆悉合掌回顧——善財之身遍入一切善財身內,一切善財身皆攝歸善財身內。一樓閣為主,一切樓閣為伴,互遍互容,互攝互入,重重重重,無盡無盡,此即頓入法界也(頓悟)。
同經還有“大經卷雖複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塵中,如一微塵,一切微塵,皆亦如是”。所謂“破微塵出經卷”者,乃時說已破執的“智慧明達”(徹悟)的佛菩薩。還有:“量等法界入毛孔。”“一毛孔中一切眾生數等諸佛等。”“小世界即大世界,廣世界即狹世界,一世界即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一世界。”“一切眾生身入一身,一身入一切眾生身,不可說劫入一念,一念入不可說劫,一切佛法入一法,一法入一切佛法。”日本鈴木大拙讀《華嚴經》後說:“這是一種完全融會一體狀態,不再有心和身、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差別……我們環視周圍並感到……每個物體和其他所有物體相互關係……不僅在空間上有聯繫,而且在時間上也有聯繫……它們是互相滲透的。”
所以不少研究者都得出這樣的結論:“《華嚴經》的核心就是把世界描繪成相互關係的網路,所有的事物和事件都以一種無限複雜的方式相互作用。”“古老的《華嚴經》與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模型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宇宙在善財面前呈現為相互關係的網路。所有的事件和事物都以這種方式相互作用,即它們中的每一個都包含其他的一切。”“關於因陀羅網的隱喻,可以說是東方聖賢在粒子物理學前2500年創造的第一個靴絆模型。佛教徒堅持認為滲透的概念無法用理智去理解的,只能靠頓悟去體驗,每個粒子中含有所有其他粒子的觀念在通常的時空中也是無法想像的。”(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