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梅花三調》到《梅花三弄》略史】
【從《梅花三調》到《梅花三弄》略史】
導語:
《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我國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梅花三弄》最初叫《梅花三調》,是一首笛曲,為東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音樂家桓伊所作。曲中,馥鬱幽香、清麗絕倫的梅的原型就在衡陽的伊山,馨鼓聲聲、潺音串串、“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的意境也源于衡陽的伊山。被康熙皇帝賜為“六朝勝境”的衡陽伊山寺,是桓伊幼時讀書習武和老來隱退之所。《梅花三弄》與桓伊,桓伊與衡陽伊山寺,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衡陽伊山寺與《梅花三調》
伊山寺位於湖南衡陽縣杉橋鎮,坐落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嶁峰餘脈——雲錦峰下,是全國百大古寺之一、千年古刹。該寺始建于魏晉期間,取其山名,叫雲錦庵。後為紀念桓伊,當地人把雲錦峰改名為伊山,改雲錦庵為伊山寺。宋朝大修時,徽宗欽賜“伊山景德禪寺”,並御筆親書聖旨牌一塊,懸掛佛殿門上。清康熙中期,有一位皇妃在寺修行,名僧“阿盤和尚”進京請旨,康熙賜款修建皇妃樓,封伊山寺為皇莊地,田山不還國稅,又賜稱“六朝勝境”。
伊山寺周邊青山環抱,林木滴翠,流水潺潺,是東晉政治家、軍事家、音樂家、右將軍桓伊幼時讀書習武和老來隱退之所。雖然雲錦峰、讀書台、千僧塔、雙鳳井、翠穎閣、皇妃樓(又稱曬日樓)、逆流洞、青龍橋等“伊山八景”和千人鍋、萬人大鐘、大鼎爐等充滿神秘色彩的古物讓人流連忘返,令歷朝文人墨客和“遊士騷人爭詠其勝”,但伊山,最終還是因桓伊和《梅花三弄》而聲名遠播。
清麗絕倫“伊山梅”
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淩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歎的對象。梅花傲霜高潔的品格,也是古今音樂創作的重要題材,常為人們用以隱喻具有高尚節操的人。而伊山梅,正是觸發桓伊音樂創作的源頭活水。當時的雲錦庵(伊山寺)雖然殿堂矮小,但環境優雅,景物宜人。寺內寺外,梅樹蔥蘢,梅影綽綽,有“雲錦梅香”之稱。每當冬春之交,朵朵梅花白如瑞雪,紅似朝霞,清香撲鼻,吸引了無數文人學士、顯宦名流來此,觀梅賞梅,詠梅畫梅。桓伊也常常以梅譜曲,以笛演奏,音韻悠揚。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時,他吹起梅笛,婉轉清幽,經久不息,人們常以為是仙樂。《梅花三弄》裏的梅花原型正是清麗絕倫的“伊山梅”。
二、《梅花三調》的作者桓伊
桓伊,字叔夏,小名野王,譙國輊縣(今安徽宿州)人。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父桓景曾作過侍中、丹陽尹,因功勳卓著被封邑為“長社侯”。儘管有著這樣特殊的家庭背景,但天資聰穎的桓伊並沒有躺在祖輩的功勞簿上坐吃山空,而是投筆從戎,先是在大司馬桓溫手下擔任參軍,後又歷任淮南太守、曆陽太守、西中郎將、豫州刺史等職。
1、戰功卓著,政績斐然
桓伊從戎後,東晉與前秦接壤的邊境經常發生戰事,朝廷議論選出能夠捍衛疆土的守將,就選中了精通軍事,長於謀劃的桓伊,並任用他為淮南太守。桓伊成為獨當一面的將領後,一方面整備軍事,訓練部隊;另一方面整頓吏治,安撫百姓,救濟災荒,發展生產,為防禦前秦入侵做好充分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準備。元年371年,前秦王鑒、張蠔帶3萬大軍入侵淮南,桓伊不慌不忙,在淝水北岸的石橋設下埋伏圈,當敵人到來時,他一聲令下,伏兵四起,將敵人全部殲滅。桓伊因為此次戰功被封為宣城縣子爵,晉升為西中郎將,後來又升任為豫州刺史,任建威將軍,兼管豫州12郡和江西5郡的軍事工作,直接接受謝玄的指揮。
2、淝水之戰,名揚四海
西元383年,前秦苻堅率80萬大軍南下企圖滅亡晉朝。大兵壓境,桓伊挺身而出,與謝玄、謝琰等率領精銳的北府兵8萬鐵騎,在淝水之濱決一死戰,最終以少勝多,贏得了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的勝利,“草木皆兵”、“風聲鶴唳”典故也由此而來。這一戰保住了江南半壁河山,奠定此後數百年南北朝的格局。桓伊也以此戰再度名聲大振,封為永修縣侯,進號右軍將軍。西元384年,桓伊升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拜護軍將軍,都督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軍事。
3、酷愛音樂,“一往情深”
桓伊不僅有著文韜武略,而且音樂素養頗為深厚,是當時首屈一指的音樂家。《晉書》上說他:“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桓伊最擅長的是吹笛,他使用的竹笛系東漢著名作家兼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柯亭笛”。據傳漢末天下大亂,蔡邕避難會稽,發現建造柯亭的竹子中第十六根竹椽與眾不同,當即把這根竹子換下來做成笛子,笛聲柔美不同凡響,其笛故名“柯亭笛”。伏滔《長笛賦序》:“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長笛名柯亭”,可引為證。而“柯亭笛”聲之美妙,史書上亦有記載:一次成帝夜宴,桓伊於禦園吹笛,成帝靜聽,興至乃作梅舞。後宮妃嬪誤為仙樂,朝天頂禮膜拜,祈求福祉。
除了會作曲、善吹笛之外,桓伊也非常愛聽別人唱歌,每當聽到優美的歌聲,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擊節讚歎。現今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一往情深”,典故即發生在桓伊身上。史載,當時的宰相謝安也十分喜愛音樂,是桓伊的忠實粉絲,兩人見面時經常談論音樂。謝安見桓伊對音樂造詣很深,如癡似醉,便稱讚說:“桓子野對音樂真是一往情深呀!”
三、《梅花三調》的創作“神話”
桓伊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軍事家、地方要員,又不是衡陽本地人,怎麼會與伊山寺和《梅花三弄》扯上關係呢?原來,十歲那年,桓伊跟隨父親從譙國銍縣(今安徽宿縣西)千里迢迢宦遊蒸湘,便寓居在雲錦庵,讀書習武,觀梅吹笛。
1、桓伊橫笛譜三弄
桓伊對“伊山梅”情有獨鐘。一個冬夜,下起了大雪,清晨放眼窗外,梅枝上的花蕾傲雪待放,好一幅“素豔雪凝樹,清香風滿枝”的畫面。他靈感突襲,立即展素箋,走狼毫,一氣呵成,譜就梅花一調。不久後的一個清晨,雪後初晴,他推窗望見梅花依然迎雪綻放。梅與雪融為一體,梅中有雪,雪中有梅。紅梅在白雪的映襯下,如剛出浴的少女,羞紅的臉龐更加嫵媚。桓伊由情入神,遂譜成梅花二調。初春,又是一場大雪,寺中梅花竟然二度綻放,舞玉翻銀,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桓伊情不自禁,情不自己,譜成梅花三調,用一調二調不同徵位上重複一調、二調“合頭”。三調節奏漸趨平穩開闊,意境深邃。通過音調變化,把音樂推向高潮;然後再趨悠揚,餘音嫋嫋。至此,梅花三調成。曲前以“散板”為引子,主體音樂同三個曲調組合而成。各曲調由一個“合頭”連接為一體。合頭在樂曲重複四次,而泛音曲調在不同徵位上重複三次,故為“三調”。
2、笛箏合奏遇知音
一天月夜,桓伊剛想安寢,忽聞敲門之聲,一老僧攜箏謁見。桓伊笑曰:“老禪師來何遲也?”老僧道:“觀將軍笛曲《梅花三調》爐火燉青,老衲剽學已成,故不揣冒昧,與將軍笛管合奏之。不知尊意若何?”桓伊喜道:“此乃叔夏之宿願也,願老禪師賜教。”二人于僧房合奏《梅花三調》,其音樂渾厚質樸,韻味雋永,珠聯璧合,優美動人。樂停,老僧自報家門:“老衲智凱,為本寺住持,俗姓李,名廷。老納遠祖曾學箏于俞伯牙之門。李氏彈箏,志在高山流水,以鐘子期為知音。子期死,伯牙痛失知音,不復彈箏。老衲於人海中遍尋知音不得,數十年不彈箏,故闔寺僧眾不知老衲善箏。今聞將軍譜梅花調,吹之以笛,感知音得矣。將軍吹笛之技出神入化,故來就學。”桓伊謙讓。自此二人互學笛、箏演奏之技,乃至精熟。
四、《梅花三調》裏的愛情佳話
1、青梅竹馬的桓董之戀
桓伊來到伊山后,被父親桓景送到隱居在伊山的董先生家裏接受啟蒙教育。董先生是東漢著名女詩人蔡琰(蔡文姬)的後裔,精通辭書、數術、天文,擅長音樂弦律,刀、槍、劍、盾十八般武藝也樣樣都會。董先生的孫女董梅比桓伊小2歲,人長得非常漂亮,歌聲特別甜美,尤其是“拂舞”跳得非常好。每當家裏來了尊貴的客人,董先生就會自己親自撫琴,讓桓伊吹笛伴奏,由董梅翩翩起舞。桓伊平時除跟隨董先生學文習武之外,閑遐之時,便帶著董梅到伊山寺周圍的山水間、樹木草叢中嬉鬧玩耍,兩小無猜,產生了非同尋常的感情。
2、情思悠悠的《梅花三調》
桓伊20歲時赴建康(南京)就職後,伊山的山山水水,樹木花草,傲雪的梅花,多情的董梅,給了他創作的靈感,經過精心整理、修改、再創作,編輯成一部《梅花三弄》笛譜。從表面上看,《梅花三弄》是在描寫迎霜傲雪、芬芳耐寒的梅花,實則是借梅花之物,暗喻了桓伊對情人董梅的讚美和思念。之後不久,桓伊將董梅迎娶進府,一對有情人終於牽手走在了一起,過起了甜美的夫妻生活。淝水之戰後,桓伊功成身退,於太元十年(385年)十月,帶著心愛的笛管又一次旅居衡陽雲錦庵(伊山寺)。
五、《梅花三調》的傳奇典故
桓伊的笛子越吹越好,名氣也越來越大,朝野人士都以一聞其笛音為幸。有一次,“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子猷應召赴京師,泊船在清溪河畔,恰好一輛馬車賓士而過,車上的主人風度不凡,便問道“這位坐在馬車上的人是誰?”有認識的人回復說:“他就是京城著名的桓野王呀!”王子猷急忙命人拿上拜帖追上馬車,請求說:“我家主人聽說您笛子吹得很好,您能否為我家主人吹奏一曲?”
坐在車上的人,果真是桓伊。他打開拜帖,看到王子猷三個字時,便點頭答應了。王子猷是當時最有名的狂士,以行為怪誕聞名,有竹林之風。桓伊下得車來,盤坐在胡床上,拿出他的柯亭笛,吹奏了一曲《梅花三調》。一弄寒山綠萼,二弄姍姍綠影,三弄三疊落梅,笛聲悠揚,曲意深長。一曲終了,當王子猷還沉浸在那盪氣迴腸的笛聲裏時,桓伊已收起笛子,登上車子,絕塵而去。
自始至終,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敦和風雅的桓伊與狂狷博聞的王子猷如此不交一語的相會,讓人不可思議。用今天的話說,這兩人的做派,簡直“酷斃”了。他們不以世俗的繁文縟節為意,整個身心都沉浸在悠揚的笛聲之中,這樣的審美人生,恐怕也只有晉人才純然獨具。晚唐詩人杜牧《潤州二首,其一》追緬此事云:“大抵南朝皆曠達,可憐東晉最風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聞吹出塞愁。”不過,正是兩人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後人如此評價桓伊,“玄心、洞見、妙賞、深情”四美皆具,“奇才、高節”二難並存。相傳,當年王子猷邀請桓伊吹笛所在地——蕭家渡渡口,在此後成為南京的一處名勝,被稱為“邀笛步”,一直到民國時期被毀,留存達一千多年。
六、從《梅花三調》到《梅花三弄》
梅花一弄戲風高,薄襖輕羅自在飄。半點含羞遮綠葉,三分暗喜映紅袍;
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錯把落英當有意,紅塵一夢笑誰癡;
梅花三弄喚群仙,霧繞雲蒸百鳥喧。蝶舞蜂飛騰異彩,丹心譜寫九重天。
聽著這首婉轉、悠揚的千古名曲《梅花三弄》,所有人都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在梅花的高潔與清逸,還有馨鼓聲聲、潺音串串、“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的意境之中。
1、《三弄》系《三調》改編而來
明朱權編輯的《神奇秘譜》載,此曲最早是東晉時桓伊所奏的笛曲,後經唐代琴家顏師古改編為琴曲,流傳至今,是中國傳統藝術中表現梅花的佳作。全曲共分十段,兩大部分,即溪山夜月,一弄叫月、聲入太霞,二弄穿雲、聲入雲中,青鳥啼魂,三弄橫江、隔江長歎聲,玉簫聲,淩雲戛玉,鐵笛聲,風蕩梅花,欲罷不能。其中前六段為第一部分,採用迴圈再現手法,後四段為第二部分,描寫梅花靜與動兩種形象。《枯木禪琴譜》說:“曲音清幽,音節舒暢,一種孤高現於指下;似有寒香沁入肺腑,須從容聯絡,方得其旨。”後李芳園編《南北派大麯琵琶新譜》,附編《初學入門》,收入桓伊梅花三調,定名為《梅花三弄》,分段加小標題為“寒山綠萼”、“姍姍綠影”,“三疊落梅”,並從琵琶的角度繁加花指,似失桓伊原曲韻味。
2、取名《梅花三弄》耐人尋味
《梅花三弄》的曲名非常雅致,前面很好解釋,與梅花有關。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淩寒留香,是古今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常為人們用以隱喻具有高尚節操的人。明楊掄《伯牙心法》記載:“梅為花之最清,琴為聲之最清,以最清之聲寫最清之物,宜其有淩霜音韻也。”後面的“三弄”,則是一個專業術語。此曲在結構上採用迴圈再現的手法,重複整段主題三次,每次重複都採用泛音奏法,故稱為“三弄”。這樣處理,旨在讚頌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以此來烘托文人那種超凡脫俗、孤芳自賞的思想感情境界。不過,琴曲中採用完整重複三段泛音寫法不多見,“故有處處三疊陽關,夜夜梅花三弄之誚。”(《律話》)。
3、《梅花三弄》鋼琴曲與流行歌曲
1972年作曲家王建中將古曲《梅花三弄》改變為鋼琴曲,其表現主題為毛澤東的詞《蔔運算元·詠梅》,即“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姜玉恒演唱過一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曲,歌詞這樣唱道:
紅塵自有癡情者,莫笑癡情太癡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白: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雲煙深處水茫茫。
從通俗歌曲的角度來看,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
結語:
衡陽自古多音律之事,中國十大古典名曲中,衡陽占其二:《梅花三弄》、《平沙落雁》;中國古琴十大名曲中,衡陽占其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瀟湘水雲》。其中,以《梅花三弄》最負盛名。而今,《梅花三調》的發源地伊山寺,雖歷經變故,一些景點已成殘骸,佛殿也幾經翻修,難覓古時的原貌。但伊山寺的香火依然旺盛,漫山梅花依然點點生香,《梅花三弄》依然唱響神州。
品讀伊山寺山門石檻上的“明月自聞三弄笛;白雲長對六朝山”的對聯,探尋《梅花三弄》與桓伊,桓伊與衡陽伊山寺的淵源和人文掌故,感受“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的名曲魅力,其樂融融,其趣多多。
伊山寺地處衡陽市衡陽縣杉橋鎮伊山村,坐落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嶁峰餘脈——雲錦峰下,東距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市18公里、衡陽縣城17公里。伊山寺為東晉政治家桓伊幼時讀書習武和老來隱退之所,有宋徽宗御筆親書的匾額。清康熙命僧阿磐駐寺主持,並封伊山寺為“六朝聖境”
伊山寺是全國百大古寺之一、千年古刹,始建于魏晉,為晉政治家、軍事家、音樂家、右將軍桓伊讀書處和著名琴曲《梅花三弄》創作地。宋徽宗時期,欽賜為“景德禪寺”,亦名伊山寺,其鼎盛時期,建築面積達萬余平米。香火十分旺盛,加上周邊青山環抱,林木滴翠,流水潺潺,配以雲錦日華峰、又鳳井、讀書台等“伊山八景”,吸引了眾人慕名前往觀賞和祈禱,為衡陽市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的最佳去處。
伊山寺,前有雲錦峰,後有日華峰,左有鳳嶺(亦稱仙鵝嘴),“水逕寺西流,南入石獅澗水”摘自《衡陽縣誌》。山不甚高,卻重巒疊峰,遍山茂林、修竹,環境清幽,花開于叢林,鳥鳴於深谷,山間泉水潺潺,山下阡陌縱橫。寺內古金錢松挺拔,生機盎然,古井之水清澈,甘甜可口。晉代遺風,欲覓猶存 。
桓伊,字叔夏,小字野王,譙國銍縣人(今安徽宿縣人),淝水之戰破苻堅後,封永修侯。太元末,晉孝武帝遷桓伊都督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軍事,江州刺史,卒官贈右將軍,加散騎常侍 。
伊山寺因桓伊而名,伊山梅花聞名江南,因之“雲錦梅香”而吸引無數名宦顯貴,南朝陳後主皇后張麗華也慕名而至。桓伊十歲時隨父桓景(任丹陽尹,長社侯),宦遊蒸湘,寓居於此,桓伊幼年喜游野王嶺(今雲錦峰),有武幹,標格簡率,為司徒長史王蒙、丹陽尹劉惔所知,頻參諸府軍事。太元八年(西元383年),前秦苻堅南犯東晉,宰相謝安主張堅決抵抗,桓伊與大將謝玄,謝琰以八萬精兵破前秦百萬大軍于淝水(史稱淝水之戰),打敗秦將苻融,苻堅中箭受傷,逃回北方,此戰穩定了東晉偏安局面。
上一篇:《梅花三弄,情夢悠悠》-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