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探以色列人的古今歷史】
【略探以色列人的古今歷史】
以色列人的先祖是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哈蘭地區的閃族人,後來因神要求亞伯蘭(後改名為亞伯拉罕)遷至「應許之地」的原故,遷居至迦南(Canaan),並結合當地的遊牧文化,定居至約旦河西岸,即今希伯崙一帶。
約前1050年掃羅王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以色列。西元前931年是以色列的紀年開始。當年它分裂成南北兩個王國,南國猶大有兩個部族,以較為強大的部族猶大來命名;而北國以色列則有10個部族,仍然保持著以色列的名稱。因此,居住在南部猶大地區的人,被稱作猶太人;而居住在北部以色列地區的人,便保持以色列人的稱號,從而使猶太人與以色列人一樣,都具有種族和民族,乃至國家的多重意義。
過約旦河前
根據聖經的記載,以色列的先祖雅各領導亦曾南下至上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寄居四百三十年,直至西元前14世紀,他們才由摩西領導集體離開埃及,繞經西奈半島四十年後,由約書亞帶領過約旦河回到迦南定居。
士師時代
摩西死後,約書亞便帶領以色列人。他帶領以色列人攻佔耶利哥等原住民土地,並分派十二支派及十二個領地。
在約書亞死後,便進入士師時代;是一個相當混亂的時代。所謂的士師其實只是一個勇敢的軍事救星,不是偉大的民族領袖。最後以及相對來說品行比較好的士師是撒母耳。
士師時代,以色列人雖然遷入以色列,也叫作有了自己永久的居所,卻無法安定下來;除了以色列人要面對一直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原住民的威脅以外(例如:赫、西頓、亞瑪力等,但說到最大的威脅,一定是--非利士),更要面對一個重大的問題:以色列的支派間常互相戰爭,甚至仇殺。這些自相殘殺的行為讓以色列無暇對付非利士(Philistine)等強敵,種下禍根。
以色列聯合王國
大約公元前1050年開始,以色列由士師時代轉為王國,在聯合王國時出現三個國王:掃羅(Saul)、大衛(David)和所羅門(Solomon)。另外有說以色列聯合王國的君主亦包括伊施波設,他的父親是掃羅。伊施波設是掃羅的隨從擁立的國王,但並不是耶和華通過祭司膏立的君王,因此並不得到聖經的承認。
掃羅是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一個國王。他英勇善戰,為以色列人平定不少部族;他一生只管作戰,甚至連自己的首都、王宮也沒有正式確立。以宗教角度來說,他又多次得罪了神,不遵守神的命令,因而被撒母耳「廢去」其王位。
部份以色列人,加上他來自最少的便雅憫支派,南方、最大的猶大支派對其有敵視態度。最後,在掃羅戰死於和非利士人的戰爭以後,猶大支派的以色列人另立猶大支派的大衛為王,大衛最著名的是用投石器擊敗非利士人的巨人歌利亞,早在士師撒母耳在生時已經被他膏立為王。大衛可以說是以色列人最崇拜的國王,猶太人的象徵大衛之星就是代表大衛王的。
大衛在位七年半後,約前1003年首次將耶路撒冷定為首都,並擊退非利士人。大衛作王四十年以後逝世,其子所羅門接任王位。所羅門承接大衛留下的這個強大王國,就大興土木,建築堡壘、宮室和耶路撒冷的聖殿。所羅門王在位四十年,統治時期可以說是以色列歷史的黃金時代的頂點,但是他卻埋下王國分裂的種子。
所羅門王在位時一直向北方百姓抽取荷稅以供揮霍及征伐,而南方富人往聖殿參拜炫耀自己的財富,引致北方人民對他不滿,因而種下叛亂的種子,此外聖經則說是所羅門晚年因迎娶大量外國王妃崇拜偶像之過。所以,在他死後,北方的十個支派便馬上脫離以色列聯合王國,由耶羅波安領導;而南方的兩個支派,即猶大和便雅閔,則依然由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領導,自此,以色列聯合王國結束,國家分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
北國以色列的開國君主是耶羅波安。耶羅波安本為所羅門的一名年輕的僕人,曾經負責修補耶路撒冷的城牆。因為當時所羅門對工人也不太好,所以他便對所羅門所不滿。後來,一次他路經田野時,在路上遇上當時的一位先知亞希雅,亞希雅一直對於當時所羅門拜外邦的神而不敬拜耶和華感到非常不滿。他便告訴耶羅波安將要帶領以色列北方的十個支派脫離猶大的統治。所羅門得知此事以後,馬上派人追殺耶羅波安,耶羅波安便逃到埃及,直到所羅門死後,才回到以色列,帶領北方十個支派脫離猶大的統治。
北國以色列僅國祚二百一十年即亡國,主要是因為,以色列以北的地區主要是平原,是一塊易攻難守的土地,很容易就會被人攻佔。加上北方一直政局不穩定(例如耶戶本身就是在政變成功後才成為國王的;他本身不是王室成員),導致最後被亞述帝國消滅。
南國猶大的開國君主是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基本上除了亞他利雅王后不是大衛家的人之外,所有君主也是大衛的後代。所以,可以說,南國猶大當時的政局比較穩定。另外,比較英明的君主也較北國多(例如亞撒、希西家等)。另外,猶大國位於丘陵地帶,比較北方容易駐守,因而延長國祚。南國的國祚有三百四十四年。
被擄巴比倫
前586年南國猶大被新巴比倫王國所滅,耶路撒冷淪陷之後,猶太人便大批的被擄到巴比倫,留下在原地的只有一些老弱傷殘的猶太人。儘管當時猶太人被擄到外地,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宗教和文化,依然在一些祭司和利未人的後裔帶領之下舉行各種宗教活動,並開始建立猶太會堂。
巴比倫被波斯帝國所滅以後(前539年),居魯士二世下令猶太人可以回去重建家園,不少猶太人便回到以色列地去。終於,他們在前520年開始重建第二聖殿,並於前445年至前443年重建耶路撒冷城牆,即今哭牆一部分。
重建耶路撒冷
當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重建時,主要由地方官員尼希米和祭司以斯拉帶領。但在重建進行中,居住在附近的外邦人常常來攔阻,但最後耶路撒冷還是重建好了。接下來,以斯拉帶領猶太人宣讀律法,重新確立猶太人的信仰。
兩約之間時期的以色列
然而,波斯日漸式微,最後在前332年失去以色列,以色列被亞歷山大大帝實行希臘化統治。在亞歷山大大帝逝世以後,以色列被托勒密王朝統治。托勒密王朝是亞歷山大大帝其中一個將軍托勒密一世的後代,領土包括埃及。托勒密王朝對猶太人非常好,當時猶太人不但有宗教自由,甚至有不少托勒密統治下的外邦人信奉猶太教。第一本舊約聖經希臘文譯本七十士譯本就是當年托勒密王朝為了編纂亞歷山大城的圖書館的書籍,而請了一群拉比來翻譯舊約聖經,最後花了七十年來完成。
可是,因為托勒密的式微,前198年,以色列便為塞琉古王朝(Seleucids)所佔領。塞琉古王朝是亞歷山大大帝另一位將軍塞琉古一世的後代,領土包括土耳其和敘利亞。他們和托勒密王朝相反,禁止猶太人的宗教自由,甚至在聖殿中擺放宙斯的神像,要求猶太人敬拜希臘諸神。最後,這些行為激起猶太人的反抗。最後,猶太人在祭司的後代馬加比家族的帶領之下於前166年趕走塞琉古王朝的軍隊,馬加比王朝(The Hasmonean Period,前166年—前63年)開始了。馬加比王朝的第一任國王,是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eus),他曾經親自領兵四次擊退塞琉古的軍隊。猶大死後,他的兄弟約拿單暫代王位,卻被一個想奪權的軍官殺死。猶大另一個兄弟西門馬上行動,因為當時塞琉古王朝已經沒有能力重新控制以色列,便希望和這位新國王簽下和約。自此,塞琉古便沒有再侵擾以色列了。西門統治期間,以色列有了一段短暫的繁榮。但是,他最後卻死於一個叫多利買的奪權者的手中。不過,他的兒子約翰·許爾堪(John Hyrcanus)卻以謀略勝過他,成為統治者。在約翰·許爾堪的統治下,版圖不斷擴張,把以士買、撒馬利亞和利比亞也收入版圖。他又把耶路撒冷美化起來,又首次發行錢幣。
前105年,約翰·許爾堪去世,由亞理士多巴勒(Aritobulus)一世接任王位,但不到一年,就由亞歷山大貞尼接任,直到前87年為止。二人也恨法利賽人,並偏袒撒都該人,因而法利賽人受到嚴重的迫害。後來,亞歷山大貞尼的妻子亞歷山德拉接任,她是法利賽人,又因而反過來打壓撒都該人。前69年她便逝世,她的兩個兒子許爾堪二世和亞理士多巴勒二世就發生內戰,互相爭奪王位,為期六年,結果兩敗俱傷。他們的內訌因而為羅馬共和國製造機會,前63年,龐培帶兵攻佔耶路撒冷,猶太人的獨立結束。
羅馬帝國時期
羅馬帝國在佔領巴勒斯坦以後,龐培將軍先立支持他的許爾堪為猶太人的統治者,卻不立他為王。並且,下令猶太人要每年交稅給羅馬。然而,被流放的亞理士多巴勒二世卻逃回巴勒斯坦,馬上發生奪權的內戰。在這時期,龐培又派了以士買的安提帕特任許爾堪二世的顧問,以幫助他和亞理士多巴勒二世戰爭。
前48年,龐培因為和凱撒猶流在法沙勒的一場權力爭奪戰中戰死以後,安提帕特馬上改變立場,支持凱撒,使凱撒升他為猶大省長,地位比許爾堪更要高。同時,凱撒又對猶太人有很大的寛容的態度,給猶太人宗教自由。安提帕特在凱撒的支持下便成為巴勒斯坦裏最有權力的人。他是徹底向羅馬效忠的。然而猶太人卻恨他,因為他是以士買人,是他們以前死敵的後代。因而,他在上任後一年便被人毒死。他的兒子希律王便接任他的省長的職位。三年之後,凱撒也在羅馬被人謀殺了。
希律生於公元前74年,死於公元前4年,在他一生作政客和統治者的生涯中,他代表著羅馬政府去對付猶太人,比任何人也要多。凱撒死後,羅馬又由高三個執政:屋大維,安東尼和雷必達瓜分。東方敘利亞地區便是由安東尼統治的,希律便成安東尼的部下。安東尼是歡喜希律的,這對希律也有很大的幫助。這時候,猶太又發生內戰,希律就急忙趕到羅馬請示安東尼。希律更說服安東尼只有希律自己才能維持巴勒斯坦的秩序,使安東尼任命他為全猶太的最高統治者。
希律被認為是一個奸狡而無恥的人,他整天也在鞏固自己在猶太的地盤。這些事的成就,也是藉著暗殺和陰謀建立的。甚至,他的家族中有不少人就因而死在他的手中。甚至他心愛的妻子瑪莉安妮,也是被他下令殺死的。她死後,希律非常後悔,差不多要發狂了。他整段統治就是這般恐怖。由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可以知道他的統治,在未後的日子裡,是恐怖得不可以用筆墨所形容的。
公元前4年,耶穌基督出生。三位前往拜訪小耶穌的先知去見希律,希律為了解決這個新的王,並下令將兩歲以下的嬰兒殺光,因此耶穌出生後不久一度前往埃及,以逃避希律。後希律死,兒子希律安提帕斯繼位。約公元27-30年或30-33年,耶穌開始在加利利海和希伯崙一帶傳道,並在耶路撒冷被猶大出賣移交猶太公會判定死刑後交給羅馬總督彼拉多判釘十字架殉道。
在耶穌升天以後,其門徒約在公元30年或33年就在猶太省首次建立教會,開始基督教的歷史,並使耶路撒冷成為早期基督教的一個傳道中心。然而,猶太人視基督徒為異端(至今部份正統派猶太人依然視基督教為異端),因而不斷的迫害,甚至殺死基督徒,很多基督徒因而離開猶大,向到安提阿、亞歷山大等外邦城市,並開始向羅馬帝國的外邦人布道。最後,基督教完全成為外邦人的宗教,以及羅馬帝國的主要宗教。
135年猶太人在猶太行省的叛亂被鎮壓以後,羅馬人把所有猶太人由猶太行省驅逐出,同時將該地重新命名為「巴勒斯坦」(Palestine,自此猶太人開始近二千年的大流散。只有少數的猶太人能躲在巴勒斯坦的山區,才能依然住下去。同時,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紀後期,宣教基地已經由耶路撒冷轉移至安提阿、以弗所、哥林多、亞歷山大港、羅馬城等羅馬帝國其他大城市,信徒也愈來愈多外邦人,反而猶太信徒則日益減少。加上羅馬帝國對基督教的迫害(德修·戴克里先和尼祿在位時的迫害最甚),基督教在猶大地區的活動也減少了。然而,313年,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以後,猶大地區的基督教又活躍起來。直到在伊斯蘭帝國佔領耶路撒冷以前,羅馬帝國的基督徒可以自由地前往耶路撒冷朝聖。
阿拉伯帝國統治時期
伊斯蘭教在第七世紀創立以後,便以驚人的速度擴張。632年伊斯蘭控制整個阿拉伯半島以後,便想攻打在北方兩個已經衰落的國家: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薩珊王朝)。兩國在過去互相爭鬥,加上羅馬帝國已經分裂成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當時西羅馬帝國已滅亡,東羅馬帝國治下的耶路撒冷在614年被波斯薩珊王朝占領。
638年,阿拉伯帝國滅亡波斯帝國後占領耶路撒冷。691年,伊斯蘭在佔領耶路撒冷以後,阿拉伯哈里發阿布杜勒·馬里克在登霄石,即聖殿山聖殿的原址上建造圓頂清真寺(薩赫拉清真寺)。傳說在這個地方便是亞伯拉罕準備以他的兒子作奉獻祭,《聖經》上記載他奉獻的是小兒子以撒(一譯「易司哈格」),穆斯林認為他奉獻的是大兒子伊希梅爾(一譯「以實瑪利」或「依市瑪耳」)。三個世紀後他們又在這裡建造阿克薩清真寺。在穆斯林統治初期,在宗教上比較寬容,住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和猶太人在繳納人頭稅後,可以獲得自治權。
1010年,埃及的法蒂瑪王朝哈里發哈基姆下令摧毀耶路撒冷所有的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
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拉丁語:Cruciata;伊斯蘭世界稱為法蘭克人入侵;1096年-1291年)。這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國家(地中海東岸)發動持續近200年的宗教戰爭。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例如:騎士、商人、農民,多數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東正教徒也參加其中幾次十字軍。
參加這場戰爭的士兵配有十字標誌,因此稱為十字軍。十字軍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勢力對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區作佔領並建了一些基督教國家,因而也被形象的比喻為「十字架反對弓月」;但也涉及對「基督教異端」、其他異教徒和對其他天主教會及封建領主的「敵對勢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將矛頭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軍的最初目的是收復被穆斯林統治的聖地耶路撒冷。當塞爾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在安納托利亞對戰並取得軍事勝利後,十字軍的戰役為響應拜占廷的求助而被點燃了。曠日持久的戰役斷斷續續在黎凡特地區展開,戰爭中敵友雙方界線不完全是按宗教劃定,例如第五次東征時基督徒們與羅姆蘇丹國結盟。十字軍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隨著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參加東征的各個集團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以,美國學者朱迪斯·M·本內特在他的著作《歐洲中世紀史》裏寫道,「十字軍遠征聚合了當時的三大時代熱潮:宗教、戰爭和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敘利亞海岸最後一個橋頭堡——阿卡被攻陷,十字軍國家的命運告終。十字軍東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遠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影響,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
蒙古第三次西征
13世紀末蒙古軍消滅阿尤布王朝、阿拔斯王朝、羅姆蘇丹國及木剌夷,蒙古軍攻至加沙,有傳蒙古軍的侵掠延伸至耶路撒冷城內或根本沒被攻擊過,但仍有爭議。
蒙古突襲巴勒斯坦主要於1260年及1300年發生,是蒙古入侵敘利亞取得暫時勝利後的進一步軍事行動,當時十字軍運動已趨於結束。蒙古人每次成功入侵敘利亞後,就會有歷時數個月的侵掠巴勒斯坦行動,最南甚至到達加沙。
侵掠巴勒斯坦的兵力只佔蒙古大軍的一小部份,延續劫掠、殺人及破壞。兩次侵掠中,蒙古人似乎無意把巴勒斯坦納入蒙古政權的管治範圍內,蒙古入侵敘利亞數個月後,從埃及反攻的馬木留克軍只遇到少許抵抗就奪回了敘利亞。
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
鄂圖曼帝國統治巴勒斯坦地區長達四百多年。
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土耳其語: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土耳其語: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國,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蘇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線達六個世紀之久,直至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間,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與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戰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終不能抵擋近代化歐洲列強的衝擊,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國民運動,放棄了大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積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1948年立國
古以色列國王所羅門王死後,以色列王國分裂成南部的猶太(即南國猶大)和北部的以色列(即北國以色列),至前722年,北國以色列為亞述人所滅,前586年南國猶大為巴比倫所滅,於是猶太人開始分居世界各地。這片土地隨後由巴勒斯坦人居住數千年。而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在強烈建國意願下,世界猶太民族主義組織於1897年成立,積極從事建國行動。
衝突、對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土耳其人在巴勒斯坦地區生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鄂圖曼帝國和德意志帝國聯盟,大英帝國利用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並承諾於戰後建立一個包括巴勒斯坦在內的阿拉伯獨立王國。但與此同時,猶太人建國行動亦得到英國的支持,於是英國政府背棄對阿拉伯人的承諾,由英國外相貝爾福於1917年11月發表一篇《貝爾福宣言》:英國政府贊成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以建立一個民族國家,並努力促成此一目標之達成。遂使猶太人紛紛返回巴勒斯坦購買土地。所以1860年代,此區猶太人僅12000人,到1922年己激增至84000人,且大量購置土地。
以巴衝突與對立日漸增高,遂使英國政府兩面不討好。英國政府於1920年4月25日接受國際聯盟委治此地區。英國政府於1946年7月提出一項分治計畫,但遭雙方反對,聯合國大會於次年11月通過另一個阿猶分治計畫,因猶太人將佔據自己一千多年來的大半土地,阿拉伯人堅決反對。英國先前曾聲明若阿猶雙方不能接受聯大的計畫,英國將於1948年5月15日撤軍並交出委任權。阿聯盟於1947年8月19日在黎巴嫩集會,決議聯大若通過此分治計畫,便秘密派兵進入巴勒斯坦,遂引發起第一次以阿戰爭。
1947年聯大通過分治計畫時,巴勒斯坦之動亂即開始擴大。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終止對巴勒斯坦之託管,以色列立即於次日宣布建國,以本古里安為第一任總理,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伊拉克五國大肆入侵以色列,同時派兵佔領巴勒斯坦,以色列作出反擊,以阿戰爭正式開始。
獨立戰爭和移民
以色列國建立後,埃及、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國聯合向以色列發動進攻,阿以戰爭進入第二階段。在北部,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的軍隊在邊界被阻。約旦軍隊從東面襲來,並占領東耶路撒冷。猶太民兵成功地阻擊南線的埃及軍隊。6月初,聯合國宣布停火一個月,以色列同時組建國防軍。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雙方宣布停火,並且劃定臨時邊界,即所謂綠線。以色列多佔領27%在約旦河西託管區的領土,約旦取得猶大和撒馬利亞等山地,即約旦河西岸。埃及獲得地中海沿岸的一個長條地區,即加薩走廊。
納粹種族大屠殺的倖存者和從阿拉伯國家逃離的猶太難民,在一年內使以色列人口增加一倍。在隨後的10年裡,有60萬東方猶太人移民到以色列。
在同時,有高達70萬民居住於阿拉伯國家的猶太人被無條件驅逐,而以色列政府一概吸收所有的猶太難民。
1950和1960年代
以色列於1955年至1956年間發動名為拉封事件的對埃及之恐怖攻擊。1956年埃及回應以「蘇伊士運河國有化」,此舉令英法兩國甚為懊惱。以色列與這兩個歐洲強國暗中建立軍事同盟,一起向埃及報復,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三個始作俑國面臨國際譴責,以色列被迫從西奈半島撤軍。
1961年,猶太人大屠殺的主要責任人之一、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被以色列特工綁架。
1967年5月,以色列與鄰國的緊張關係再度升級。埃及驅逐駐紮在加薩走廊的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宣布戰略要地堤藍海峽向以色列船隻關閉,以色列認為這是不宣而戰,於是在6月5日向埃及發動攻擊。六日戰爭中,以色列憑藉美國政府的軍事力量,擊敗阿拉伯國家,並且摧毀他們的空軍力量。以色列完全佔領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西奈半島和戈蘭高地。1949年的綠線被藐視成以色列在占領領土上的行政邊界。儘管以色列占領區存在主權爭議,以色列還是違反國際法與聯合國決議佔據東耶路撒冷和戈蘭高地。《以埃和平條約》簽字後,西奈半島歸還埃及。
1969年果爾達·梅厄當選以色列總理。
1970年代
1968至1972年間的戰爭被成為消耗戰,在以色列與敘利亞和埃及之間的邊境發生多起衝突。1970年早期,巴勒斯坦人向以色列和其他國家的猶太人發動數波襲擊浪潮。攻擊在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達到巔峰。巴勒斯坦恐怖組織綁架和殺害數名以色列奧運代表團成員。以色列用「天譴行動」還以顏色,其情報特務局(摩薩德)暗殺所有參與綁架行動的成員。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敘利亞在傳統猶太節日贖罪日向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是為贖罪日戰爭,但是未能達成收復1967年喪失的領土這一目標。戰後數年相對平靜時期催生以埃和平。
1974年梅厄夫人辭職後,伊扎克·拉賓就任第五任總理。是年11月,埃及總統穆罕默德·安瓦爾·薩達特對以色列進行歷史性訪問,並在以色列國會發表演講——這是以色列首次被阿拉伯鄰國承認。此次訪問後,兩國經談判達成《戴維營協議》。1979年3月,薩達特和貝京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簽署《以埃和平條約》,以色列從西奈半島撤出軍隊和居民點。
1980年代
1981年7月7日,以色列空軍炸毀伊拉克的核反應爐,使伊拉克製造核武器的努力受挫。
1982年以色列趁機向內戰多年的黎巴嫩發動攻擊,並辯稱與真主黨的交惡無關。以色列官方的進攻藉口是:保護頻繁遭受恐怖襲擊的以色列北部邊境。然而,以色列國防軍建立40公里寬的隔離地帶後,繼續向北進攻,並占領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在以色列的軍事驅逐下,巴解組織總部被迫遷往突尼西亞;另一方面,以色列軍在包圍薩布拉(Sabra)和沙提拉(Shatila)這兩個難民營期間,支持黎巴嫩基督徒長槍黨民兵(Christian Phalangists)進入對難民進行大屠殺,在數日內殺害數千無辜伊斯蘭教徒。總理貝京難以承受戰爭帶來的國內外壓力,於1983年辭職,被沙米爾取代。1986年以色列從黎巴嫩大部分地區撤軍,駐紮在緩衝區的部隊直到2002年5月才撤離。
1980年代的其餘時間,以色列政壇在左翼和右翼之間搖擺,沙米爾和希蒙·佩雷斯輪流擔任總理。
1990年代
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數枚飛毛腿飛彈,造成兩名以色列公民死亡,試圖把以色列拖入戰爭,以瓦解包括幾個阿拉伯國家在內的、美國領導的聯軍。
1990年代初期出現大規模的蘇聯猶太人回歸潮,根據新的《回歸法》,新移民抵埠後立即獲得公民權。1990-1991年間,移民人數達380,000人。雖然新移民往往傾向右翼黨派,但他們成為工黨的競選爭取目標,工黨將他們的就業和住房問題歸咎於執政的利庫德集團。結果,在1992年的大選中,新移民大量倒向工黨,使左派在國會選舉中以61比59取得多數議席。
1992年1月,以色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1992年大選的結果是,伊扎克·拉賓成為總理並組成左翼聯合政府。競選綱領中,工黨承諾強化公民人身安全,在選舉後的6到9個月內與阿拉伯人達成廣泛的和平成果。1993年底,以色列放棄馬德里框架,與巴解組織簽署奧斯陸協議。1994年,約旦成為第四個與其有和平協議的鄰國。
哈馬斯組織反對奧斯陸協議,並發動空前的恐怖襲擊浪潮,使以色列公眾對協議的廣泛支持逐漸消失。1995年11月4日,猶太民族主義武裝份子Yigal Amir刺殺拉賓。
公眾對刺殺事件的沮喪情緒產生對奧斯陸協議反對派的反感,增加拉賓的繼任者希蒙·佩雷斯在即將到來的1996年大選中獲勝的機會,佩雷斯是奧斯陸協議的設計者。然而,新的自殺炸彈襲擊浪潮使公眾情緒再次搖擺,1996年5月佩雷斯以微弱劣勢敗給利庫德集團的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儘管內塔尼亞胡看上去像是反對奧斯陸協議的強硬派,他從希伯倫撤軍並且簽署《懷伊河備忘錄》,給予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更大的權力。在內塔尼亞胡任內,以色列經歷恐怖活動相對平靜時期,但是他的政府於1999年垮台。工黨以較大優勢在大選中擊敗利庫德集團,埃胡德·巴拉克繼任總理。
2000年代
2000年巴拉克宣布從黎巴嫩單方面撤軍。這一舉動的用意是,挫敗真主黨的進攻,並迫使攻擊者進入以色列邊界。
2000年7月,在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主導下,巴拉克和阿拉法特在戴維營舉行談判。然而,談判最後破裂,沒有取得任何新成果。巴拉克提出向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移交90%的西岸和加薩走廊領土的建議,但被阿拉法特拒絕。
和談破裂後,巴勒斯坦人在艾里爾·夏隆訪問耶路撒冷聖殿山後舉行第二次起義。談判失敗和新戰事的爆發令左右翼人士均拋棄巴拉克,和平步伐亦趨緩。
2001年3月,艾里爾·夏隆成為新任總理,他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在2003年大選再度獲勝。沙龍發起單方面從加薩走廊撤軍行動,脫離接觸計劃在2005年8月至9月實施。沙龍的決定受到他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反對,他退出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另組以色列前進黨。
在第二次起義中,逾1000名以色列人在巴勒斯坦軍事組織的襲擊中喪身;愈3000名巴勒斯坦人(主要是平民)被以色列部隊殺死,41名被以色列平民殺死,181名巴勒斯坦人被自己的同胞殺死。
以色列違反國土協議在約旦河西岸建立隔離牆,牆全長681公里,侵占巴勒斯坦於西岸9.5%的領土,嚴重影響巴國平民生計。隔離牆受到國際社會和以色列左翼人士批評,然而,由於它對以色列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受到以色列大多數公眾的支持。
2006年1月4日,沙龍中風後,總理職位由艾胡德·奧爾默特代理。3月28日,以色列議會選舉舉行。以色列前進黨獲得120個席位中的28席,以色列工黨獲得20席,沙斯黨獲得13席,比塔納以色列黨獲得12席,利庫德集團獲得11席,宗教民族黨獲得9席,聖經黨獲得6席,另外的席位被其他幾個主要小黨獲得。5月4日,以奧爾默特為總理的聯合政府宣誓就職, 由前進黨、工黨、沙斯黨和退休者聯盟四個黨組成,在議會中擁有67席。10月30日,以色列是我們的家園加入政府,該黨在議會有11個席位。
2007年1月25日,面臨性侵犯和濫用職權指控的總統摩西·卡察夫暫時停職,議長達利婭·伊齊克自動出任代總統。6月13日,舉行總統選舉,前總理希蒙·佩雷斯當選。
2009年以色列大選,內塔尼亞胡領導的以色列聯合黨贏得國會27席,因右翼政黨佔大多數,可以負責組建聯合政府。4月1日右翼聯合政府正式成立,內塔尼亞胡相隔十年再度成為以色列總理,執政至今,其強硬右翼作風,以巴之間的和談與巴勒斯坦建國事宜陷入僵局。他在2013年及2015年成功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