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 03:36:47幻羽

【地球的未來泥沼】

相关图片

                      【地球的未來泥沼】
 

地球的未來可以由幾個地球長期的轉變估計,包括地球表面的化學狀態、地球內部冷卻的速度、地球與其他太陽系行星的攝動,以及太陽光度穩定的增長。這個估計當中有一個不明朗的因素,在於人類科技的發展對於地球所作的持續變化,包括可以對地球造成明顯變化的地質工程。

目前的生態危機主要是由人類科技發展導致,而其影響可能會持續長達500萬年。科技發展亦可能導致人類滅,使地球回復到緩慢的進化步伐及長期的自然過程。在數以億年計的時間尺度,隨機的天體事件可以對全球性生物圈帶來威脅,這可能會導致物種大滅

這些天體事件包括100光年內的超新星爆發,直徑5-10公里(3.16.2英里)以上的彗星或小行星。其他大型地質事件更具可預測性。如果忽略全球暖化的長期影響,米蘭科維奇循環估計地球將會繼續處於冰期至少到第四紀冰河時期結束。

這是由地球軌道的離心,轉軸傾角及進動現象的因素導致。隨著超大陸旋迴的進行,地球板塊將可能在2.53.5億年間形成一個超大陸。在1545億年後,地球的轉軸傾角可能出現最多90度的變化。在未來40億年中,太陽的光度會持續增加,令抵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亦持續上升。

這樣會令矽酸鹽的風化作用加速,並使地球大氣的二濃度下降。在6億年內,大氣中二的濃度將低於維持C3類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平。C4類植物雖然能在二濃度低至百萬分之十的環境下生存,但長期來說地球的植物是趨向滅亡,而動物也會因欠缺氣的補充在數百萬年後滅種。

11億年後,太陽光度將高於目前10%。這足以令大氣層成「溫室」,使海水大量蒸發,而板塊構造很可能到此結束。然後,地球的核心發電效應也會消失,令大氣的磁層衰減,大氣外層的揮發性物質會加速散失。

40億年後,上升的地球氣溫會引發逃逸溫室效應,至此幾乎所有生物也會滅。地球最有可能的命運是,75億年後進入紅巨星階段的太陽膨脹到地球的軌道,並把地球吸收。

相关图片 

人類活動的影響

人類對地球生物圈有關鍵影響,其龐大的人口主導著地球上許多生態系統。現階段人類活動已經生了地球表面顯著的變化。超過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積被人類改動,並使用了全球約20%的初級生。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二的濃度增加了近30%。這導致了廣泛及持續的物種滅,總稱全新世滅事件。

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大規模物種滅佔總物種數約10%(截至2007年)。目前大約有30%的物種有在未來一百年內滅的危機。現代的物種滅事件主要是棲息地的破壞、廣泛分布的入侵物種、人類的狩獵與氣候變化的結果。物種滅的後果會持續至少500萬年。這可能會導致地球生態的生物多樣性下降。

目前有多個已知可對人類生存造成威脅甚至使人類滅亡的危機。這些由人類自身造成的危機包括奈米科技的誤用、核戰爭、基因工程造成的疾病,或由一些物理實驗所造成的大型災難。同樣,一些自然事件可能造成世界末日的威脅,包括致命性的疾病,小行星或彗星的撞擊事件,失控的溫室效應及資源枯竭。然而,計算這些情況發生的實際可能性十分困難。

如果人類滅,人類建造的各樣建築物將開始腐爛。大型建築物的半衰期估計約1000年。能存在最長時間的建築物​​有可能是露天場、大型圾填埋場、運河、主要公路及大型水壩。一萬年後,幾個巨大的石碑如吉薩金字塔群或拉什莫爾山仍可能以某種形式生存。

雖然未來的預測永遠不可能完全準確,但如果僅限於廣泛的輪廓,則可以由現今各種知識領域的理解,預測遙遠未來的事件。這些領域包含了揭示行星與恆星形成、相互作用與死亡的天體物理學;揭示物質在最小尺度之性質的粒子物理學;預測生命如何隨時間演化的演化生物學;以及顯示千年以來地球大陸變化的板塊構造論。

所有地球、太陽系和宇宙未來的投射,都必須考慮熱力學第二定律,也就是熵(做功時所損失的能量)會隨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恆星最終會耗盡氫氣的供應並燃燒殆盡。行星與恆星之間的緊密接觸,將會使行星受到引力的影響而拋離恆星系統之外;而恆星與銀河系之間的緊密接觸,也會使恆星拋離星系之外。

最終,物質自身預計會受到放射性衰變的影響,即使是最穩定的物質也會分解成次原子粒子。目前的資料暗示著宇宙有一個扁平的幾何構造(或非常接近扁平構造),因此在有限的時間過後,不會出現自身塌陷的情形,而且在無限的未來可能會發生難以置信的大規模事件,如波茲曼大腦的形成。

當前所列出的時間線,涵括了第11千紀開始直到所能觸及的未來時間中,所發生的事件。其中諸多可替換的未來事件,以用來說明尚未解決的問題,例如人類是否會滅絕,質子是否會衰變,或是當太陽膨脹成紅巨星時地球是否會存活下來等。

 

根據天文觀測和宇宙學理論,可以對可觀測宇宙未來的演化作出預言。均勻各向同性的宇宙的膨脹滿足1930年代所提出的FLRW度規。根據這一方程式(不考慮暗能量的時候),物質的重力會導致宇宙的膨脹減速。

宇宙的最終命運決定於物質的多少:如果物質密度超過臨界密度,宇宙的膨脹最後會停止,並逆轉為收縮,最終形成與大爆炸相對的一個「大擠壓」(Big crunch);如果物質密度等於或低於臨界密度,則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

另外,宇宙的幾何形狀也與密度有關: 如果密度大於臨界密度,宇宙的幾何應該是封閉的;如果密度等於臨界密度,宇宙的幾何是平直的;如果宇宙的密度小於臨界密度,宇宙的幾何是開放的。並且,宇宙的膨脹總是減速的。

然而,上述說法只考慮了物質質量之數量,而並未考慮暗能量的數值,即是只代表了ΩΛ=0ΩM分別為不同數值的情況。若然ΩΛ也考慮在內的話,開放宇宙(曲率為負)即使Ω<0也可以到達大擠壓,封閉宇宙(曲率為正)即使Ω>0也可以永遠加速膨脹。在ΛCDM模型成立之前提下,相關常數之最新觀測值表示,宇宙曲率接近平坦,膨脹速度則在加速。

研究宇宙的本質與未來命運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描述宇宙的科學模型都會將宇宙的亞穩定性納入考量,也就是說宇宙很可能擁有很長的壽命,但並不是完全穩定,空間某些區域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被摧毀,因此倒塌成為一種更加穩定的真空態。假若能夠更準確地測出希格斯玻色子與頂夸克質量、標準模型能夠正確地描述粒子的物理行為甚至到普朗刻尺度的極端能量,則可以得知宇宙的現有真空態是否穩定,還僅僅只是長壽(有時這會被誤解為「希格斯玻色子終結了宇宙」)。而質量大約在125 – 127 GeV值域內的希格斯玻色子似乎非常接近分割穩定區域與亞穩定區域的邊界。更明確的答案仍需等待更準確地測量頂夸克的極點質量(Pole mass)。

假若測量結果建議,宇宙的真空是一種偽真空,則這意味著當今宇宙的作用力、粒子、架構可能不再存在,在幾十億年之後,可能會被另外一種宇宙全盤替代,假若它能夠成核。準確測量頂夸克質量可能需要新一代高端精密的正負電子對撞機。

 

臭氧層破洞(Ozone depletion)地球大氣上空平流層(臭氧層)的臭氧從1970年代開始,以每十年4%的速度遞減的一種現象。在兩極地區的部份季節,遞減速度還超過每十年4%,而在春季時連對流層的臭氧也在減少,形成所謂臭氧層破洞。

臭氧被消耗的主要原因是氯化物和溴化物對臭氧分解的催化作用引起的,這些鹵素主要來源於地面釋放的氟氯烴,稱為氟里昂。因為臭氧層可以阻擋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波長為270-315 奈米)進入大氣層,被消耗而稀薄甚至破洞的臭氧層會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患者的增加,並造成一些生物品種(如海洋浮游生物)的滅絕,所以蒙特婁議定書規定禁止生產氟氯烴等一些能造成臭氧層被消耗的物質。

臭氧層中有三種氧的同素異形體參與循環:氧原子(O),氧氣分子(O2)和臭氧(O3),氧氣分子在吸收波長小於240奈米的紫外線後,被光解成兩個氧原子,每個氧原子會和氧氣分子重新組合成臭氧分子。臭氧分子會吸收波長為310-200奈米的紫外線,又會分解為一個氧氣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最終氧原子和臭氧分子結合形成兩個氧氣分子。 O + O3 → 2 O2平流層中臭氧的總量則取決於上述光化學的過程。

臭氧會被一些游離基催化形成氧氣而消失,主要的游離基有氫氧基,一氧化氮游離基,氯原子和溴原子。這些游離基有自然生成的,也有人為造成的,其中氫氧基和一氧化氮主要是自然產生的,而氯原子和溴原子則是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主要是一些人造物質,如氟氯烴和氟里昂,因為比較穩定,釋放到大氣中後,不會分解,而到平流層後在紫外線的作用下會則會分解,成為游離狀態。

游離氯和溴原子通過催化作用,會消耗臭氧。一個氯原子會和一個臭氧分子作用,奪去其一個氧原子,形成ClO ,使其還原為氧氣分子,而ClO會進一步和另外一個臭氧分子作用,產生兩個氧氣分子並還原成氯原子,然後繼續和臭氧作用。這種催化作用導致臭氧的進一步被消耗,直到氯原子重新回到對流層,形成其他化合物而被固定,例如形成氯化氫或氮氯化合物等,這一過程大約持續有兩年時間。溴原子對臭氧的被消耗甚至比氯原子更嚴重,不過好在溴原子的量比較少。

其他鹵素原子,如氟和碘也有類似的效應,不過氟原子由於比較活躍,很快就能和水以及甲烷作用形成不易分解的氫氟酸,碘原子甚至在低層大氣中就被有機分子俘獲,這兩種元素對臭氧的被消耗沒有重要的作用。一個氯原子大約能和十萬個臭氧分子作用,如果乘上每年人類向大氣釋放的氟利昂的量,可以想像其對臭氧層的破壞有多嚴重。

 

臭氧層被消耗的觀測

1970年代開始,根據臭氧總量衛星觀測儀器(TOMS)的測量,發現南極地區的臭氧層在春季和初夏季迅速減薄,出現所謂的「破洞」。最早於1985年報導的南極地區夏季上空的臭氧層減薄達70%,1990年代的九、十月份持續減薄40-50北極上空每年的情況和南極不盡相同,最大於冬季和春季減薄30%。

極地上空平流層雲的作用對加速臭氧被消耗有很大的影響,在極地寒冷的條件下很容易產生雲層,以前的預測模式沒有考慮到這點,只是按全球臭氧被消耗的情況來分析,所以南極上空突然出現的臭氧層破洞令科學家們震驚。

在中緯度地區上空,臭氧層只是被消耗而沒有形成破洞,1980年以前,在北緯35–60°地區臭氧層只減薄了3%,在南緯35–60°地區減薄了6%,赤道地區臭氧層沒有明顯的被消耗。

臭氧層的被消耗也是平流層和上層同溫層的溫度降低的原因,平流層的溫度是由於臭氧吸收紫外線造成的,臭氧減少溫度自然會降低,溫室氣體的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散熱慢,也會造成平流層溫度有些降低,但主要原因還是臭氧減少造成的。

對臭氧層被消耗速度的預測意見並不一致,蒙特婁議定書採納的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全球監測報告,認為聯合國環境署1994年對1994-1997年階段的預測有些過於誇大。

大氣中的人造物質-大氣中的CFC

1920年代發明了氟利昂(CFC),主要用於空調、冰箱的製冷劑,噴霧設施(香水、殺蟲劑等)的分散劑以及精細電器設備的清潔劑,由於其無毒、穩定、沒有腐蝕性,在1980年代以前受到廣泛應用,自然界從來也不存在這種物質,完全是人工合成的,並且在對流層的大氣中相當穩定,但這些物質一旦進入平流層,在紫外線的作用下就會分解釋放氯原子,成為分解臭氧的催化劑。

氟利昂從地面釋放一般要15年才能到達大氣上層,經過近一個世紀才能基本完全被分解消化,這一過程中,一個氟利昂分子可以消耗近十萬個臭氧分子。

科學家們經過對臭氧層和人工合成鹵素物質釋放的觀察,結合衛星測定和氣象採樣分析大氣中的物質濃度,經過各種模式試驗,已經對這些物質的光解機理,對臭氧層的作用,甚至傳播途徑,都有了明確的結論。

近年來,南極地區的臭氧層破洞,比起1975年以前要削弱33%,每年春季,從9月至12月,強烈的西風在南極大陸造成極地渦旋,有50%以上的平流層臭氧被破壞。

如上所述,造成臭氧破壞的主要因素還是來源於含有氯原子的氣體(主要是CFC和其他鹵素碳化合物),這些鹵素原子在氣相條件下可以起到促使臭氧分解的催化劑作用,但如果存在於極地雲層中,這種液相狀態會明顯地促進其催化作用。

極地雲層產生在冬季極端寒冷的條件下,極地冬季完全處於黑暗中,三個月不見陽光,溫度達到-80℃以下,這種溫度下形成的極地雲層含有三種顆粒:硝酸的三水合物、迅速冷卻的冰水混合物和緩慢冷卻的冰水混合物,這些顆粒提供了發生化學反應的相面,促進了臭氧分解的催化反應。

本來氯原子是存在於相對穩定的化合物狀態,如氯化氫(HCl)或氮氯化合物(ClONO2),但在雲的顆粒中,這些化合物被分解為相對活躍的Cl以及ClO,雲層還能將空氣中的二氧化氮(NO2)合成硝酸,從而將ClO重新合成ClONO2,並再次釋放出氯原子。

冬季雖然雲層儲存了大量的化合物,但沒有陽光,所以並沒有發生化學反應,一旦春季陽光出現,雲層中的冰融化,上述化學反應迅速發生,釋放大量的氯原子,臭氧層被破壞,到了12月末,極地渦旋崩潰,極地雲層消失,平流層下層上升氣流帶去大量的臭氧分子,破洞被填補。

上述反應主要發生在平流層下層,是破壞臭氧的主要原因,而發生在平流層上層氣相中的反應,破壞的臭氧反而相對比較少。

相关图片 

對臭氧層被消耗的關注

南極臭氧層破洞對全球臭氧層被消耗的貢獻只是很少的部分,大約為每十年的4%,但卻引起很大的關注,主要是因為:

1>1980年代預測的臭氧層損耗60年內約為7%

2>1985年突然發現了這個破洞,引起媒體很大反響,認為這種速度的臭氧被消耗可能是測量出現誤差。

3>許多人擔心這種破洞可能也會在其他地區出現,但是經過觀測,在北極只出現非常小的空渦旋,中緯度地區雖然臭氧也被消耗,但規模要小得多(4%-5%左右)。

4>如果條件進一步惡化(平流層溫度下降、產生更多的極地平流層雲層、出現更多的活躍氯原子等),全球臭氧被消耗進程將加快。全球暖化的理論認為,平流層的溫度會下降。

5>當南極的臭氧層破洞崩潰時,臭氧已經被消耗的氣流會蔓延到附近地區,曾經在紐西蘭測量到在這個時段臭氧水平下降了10%

“臭氧層被消耗的關注”的图片搜索结果 

臭氧層被消耗的後果

臭氧層可以吸收波長為315–280奈米的紫外線,所以臭氧層的被消耗會導致增加這種紫外線對地面的輻射,會對地面生物造成一定的危害,而臭氧被消耗主要原因是CFC,這也是蒙特里爾議定書限制生產CFC的起因。但對人類會增加皮膚癌的患病幾率沒有直接的統計數據,因為波長為400–315奈米的紫外線暴露過度也會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而這種紫外線是臭氧層無法阻擋的。

紫外線輻射的增加

臭氧雖然在大氣中含量很少,但對吸收紫外線起了很大的作用,紫外線通過臭氧層時相對於臭氧濃度和厚度成指數衰減,臭氧層的被消耗必定會造成地面接受紫外線的增加,通過破洞的紫外線量雖然可以測量出來,但因為缺乏歷史測量數據,無法計算究竟增加多少。

雖然紫外線的增加也同時會在大氣下層促使更多的氧分子轉換為臭氧,但因為在下層的轉換要比上層慢得多,所以總體來說臭氧層的破壞還是會造成地面紫外線的增加。

對生物的影響

雖然公眾非常關心由於臭氧被消耗而引起的紫外線和微波輻射增加的影響,但全球總體上紫外線的增加幅度非常小,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對總體生物有重要影響,但在部分區域,尤其是南極破洞擴大的地方,如澳大利亞南部、紐西蘭、智利、阿根廷和南非等地,可能更引起環境保護工作者的關注。

對人類的影響

高能量的紫外線(波長為315–280奈米)可以導致皮膚癌,另外低層大氣(對流層)臭氧增加也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危害 

1. 鱗狀細胞癌和基底細胞癌 — 是最常見的皮膚癌,和被高能量的紫外線輻照關係非常密切。紫外線使DNA分子中的鹼基嘧啶形成二聚體,導致DNA複製時出現錯誤。這種病雖然死亡率不高,但也需要即時接受外科手術。根據流行病學的統計數據,平流層中的臭氧每減少1%,皮膚癌的發病率會增加2%

2. 惡性黑色素瘤 — 是另一種皮膚癌,雖然比較少見,但更為致命,死亡率能達到15–20%,此病和紫外線的關係尚不明了,經過用魚做的試驗,證明90-95%的發病和普通紫外線以及可見光有關,用負鼠做的試驗則證明和高能量的紫外線關係密切,所以很難確定和臭氧層被消耗之間的關係。有一個研究證明高能量的紫外線輻射每增加10%,可導致惡性黑色素瘤男人發病率增加19%,女人增加16%。根據對智利最南端的蓬塔阿雷納斯人群調查,在臭氧層被消耗的7年間,惡性黑色素瘤發病率增加了56%,其他皮膚癌發病率增加了46%

3. 白內障 — 實驗研究證明紫外線和白內障的發病率有關。對白種人的調查,長期暴露在陽光下,和白內障發病率增加有關,對男人的影響比對女人影響大,沒有對黑種人的調查數據,不過黑人的白內障發病率比白人要高。

4. 對流層臭氧增加臭氧由於其強氧化性,對人體有毒害作用,紫外線作用到汽車尾氣也會產生臭氧。

對動物的影響

倫敦動物協會的科學家們在201011月的報告中稱美國加利福尼亞沿海的鯨受陽光傷害的病例有顯著上升,「估計可能與臭氧層破洞有關」。

150頭鯨表皮的活組織檢查「普遍存在被強烈陽光造成的表皮損傷」,DNA中存在被紫外線損傷的細胞,結論為可能是「由於臭氧層破洞造成的紫外線輻射增強引起的表皮損傷,和近使年來人類皮膚癌患者增加的情況相似。」

對農作物的影響

有的重要經濟作物,例如水稻,根部有共生的藍藻,為其固定氮,藍藻對紫外線非常敏感,所以紫外線的增強必定會對作物造成影響。

相关图片 

政策對策

1976年,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報告肯定了對臭氧層被CFC破壞的假設,美國、加拿大和北歐等國開始限制在噴霧設施中使用CFC作為分散劑。1978年,美國禁止使用CFC分散劑,但歐盟不同意,美國也仍然在冰箱製冷和乾洗領域繼續使用CFC,不過全世界的CFC生產總量有所下降,到1986年回落到1976年的水平。

198520國簽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87年,43個國家簽定了蒙特婁議定書,生產廠家也開始轉產,因為「專利權再也不保護他們了,但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遇,去尋找新的、更能贏利的替代產品。」1993年,杜邦公司關閉了他們的CFC生產廠。

蒙特婁議定書的簽約國家約定從1993年開始,逐漸停止使用CFC作為製冷劑,到1999年要在1986年的水平上削減50%的使用量。在1990年的倫敦會議上,決定已開發國家到2000年,開發中國家到2010年,除了只有少量應用在治療哮喘時作為吸入劑外,全面禁止使用CFC和滅火劑哈隆。 1992年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全面禁止的日期提前到1996年,同時將禁止產品增加了甲基溴,一種農業上應用的熏蒸劑,已開發國家應該向開發中國家提供專家、技術和資金的援助。但作為例外的少量允許使用的產品仍然受到批評。

氟利昂可以被含氫氟氯烴(HCFC)或氫氟烴(HFC)所取代,這些產品雖然也會產生溫室氣體,但不會破壞臭氧層,此外還有多種可替代產品。

臭氧層被破壞的趨勢

隨著蒙特婁議定書的嚴格執行,破壞臭氧層的氣體釋放趨勢也得到緩解,經過1994年的峰值以後,一直是下降趨勢,到2008年,氯原子等值氣體(EECI,相當氯+4560倍的溴),已經下降了10%,估計到2015年,南極臭氧層破洞會從目前的二千五百萬平方公里減少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破洞全部恢復恐怕要到2050年才能實現,到2024年才可能測定出臭氧層的恢復情況,到2068年才有可能恢復到1980年的水平。

200411月南極平流層底層平均溫度較高,臭氧層破洞結束比往年要早2-3個星期。

2005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對臭氧問題會議認為全球臭氧被消耗已經穩定下來,雖然每年情況並不同,尤其基地問題較大,但如果蒙特婁議定書能夠被嚴格執行,在未來十年間可以逐步得到恢復。

2006年北極冬季氣溫接近正常年份,衛星探測顯示,北極臭氧層只比北半球平均值略低,20063月北極並沒有出現破洞,只有317日至193天時間,在格陵蘭到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地區上空短暫低於300DU現象。

以臭氧層厚度低於220DU作為破洞的邊界,南極在2006820日時破洞範圍最小,以後迅速擴大,924日達到峰值為二千九百萬平方公里,從97日至1013日,NASA報告日平均破洞範圍為2600km²,臭氧層厚度最低於108日達到85DU,當年南極氣溫為自1979年有全面記錄以來最低,臭氧層水平也是最糟糕的。

厄瓜多民間太空局發布一個報告,總結了28年從全世界10個衛星和十幾個地面觀測站得到的數據,證明赤道附近的紫外線輻射遠比以前認為的要高,一些大城市已經達到24UVI,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紫外線指數達到11UVI已經是對人類健康有很大危險,報告結論是臭氧層被消耗已經威脅到低緯度地區。後來秘魯太空局也獨立的進行研究,得出和厄瓜多同樣的結論。

南極臭氧層被消耗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到2020年,南極平流層底層的臭氧會增加5%-10%,到2060-2075年會恢復到1980年的水平,比以前的預測可能還要晚10-25年,主要因素是氣流變化可能導致氮氧化物被吹到平流層上層,再有是開發中國家對消耗臭氧層物質使用的不確定性。

 

研究發現過程

關於地球上空平流層臭氧層的生成原理,最早是於1930年由英國數學家兼地理學家西德尼·恰普曼(Sydney Chapman)發現的。1950年,愛爾蘭數學家兼物理學家大衛·貝特斯(David Bates)和比利時氣象學家馬塞爾·尼古拉(Marcel Nicolet)證明了自由基OHNO會催化分解臭氧,這兩種自由基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如果沒有這兩種自由基的存在,臭氧層會比現有的厚兩倍。

1970年,保羅·克魯岑發現土壤中的細菌會產生一種穩定的氣體一氧化二氮(N2O),這種氣體會在平流層中分解為NO,克魯岑證明一氧化二氮穩定的壽命足可以使其保持達到平流層,農業過度使用肥料會產生過多的一氧化二氮,破壞臭氧層。另外克魯岑和美國化學家哈羅德·詹森(Harold S. Johnston)各自獨立的證明超音速飛機也會產生 NO破壞臭氧層。

1974年弗蘭克·舍伍德·羅蘭和他的博士後助理馬里奧·莫利納提出一個假說:穩定的鹵素化合物,如CFC可能和一氧化二氮有同樣的破壞臭氧層的作用,詹姆斯·洛夫洛克在1971年南太平洋的一次旅行中發現,CFC自從1930年代被發明後,始終存在於大氣中,多名科學家也證明了氯原子對臭氧的分解催化能力甚至大大高於NO

羅蘭-莫利納假說引起生產CFC企業的不滿,杜邦董事長宣稱「這簡直就是科幻故事……一派胡言……胡說八道」,發明噴霧罐的精細閥門公司總經理向他們大學寫信投訴。但僅過了三年,他們的假說就被實驗室工作和平流層的觀測所證實。

克魯岑、羅蘭和莫利納因為他們的發現共同獲得了199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臭氧層破洞

最早正式公布南極臭氧層破洞的是由英國南極勘測局的科學家在19855月份的《自然》雜誌上發表的文章,因為他們觀測的破洞比以前估計的要大得多,在科學界引起震驚, 同時衛星測量也顯示出同樣的結果,實際衛星數據在1976年就已經觀測到這個破洞,但當時的質量控制算法認為存在誤差,認為結果是錯誤的,直到衛星在原地多次測定的數據被證實。

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是由於極地渦旋造成,雲層中的反應和氣體中完全不同,這種結論被實驗室、飛機高空實驗和對南極平流層的高空ClO濃度觀測等所證實。

在世界各地的地面觀測網的數據證明,除了熱帶地區以外的所有地區大氣上空臭氧層都有所被消耗 ,這個結論被衛星數據證實,因此主要鹵素碳化物的生產國開始逐步淘汰CFC和哈隆的生產,直到1996年完全停止生產。

聯合國環境署從1981年開始關於臭氧層的科學評價報告,主要依據衛星觀測結果,2007年的報告顯示,臭氧層破洞正在逐步萎縮,當年的破洞已經是近十年來最小的。2010年的報告說:「在過去十年間,全球和南極地區的臭氧層沒有繼續被消耗但也沒有增加……在本世紀中葉極地的臭氧層有望恢復到1980年以前的狀態……不過南極春季臭氧層破洞的恢復還要更慢。」

 

臭氧層被消耗和全球暖化

從五個方面說明臭氧層被消耗和全球暖化之間的關係:

1>輻射壓力是指平流層和對流層之間的輻射度,正值可使大氣變暖,負值可使大氣變冷。CO2的輻射壓力可使全球暖化,但能使平流層變冷。這種變冷效應,會增加極地臭氧層被消耗速度和產生破洞的次數。

2>臭氧層的被消耗,會減少平流層吸收太陽輻射的能力,因此造成平流層變冷和對流層變暖;但變冷的平流層放出的長波射線更少,所以對對流層的綜合效應是使其溫度下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結論是:「在過去的20年間,平流層臭氧被消耗對對流層的影響是使其溫度下降,輻射壓力約為每平方公尺−0.15 ± 0.10瓦特(W/m²)。

3>對溫室效應的預測是平流層溫度會下降。 但究竟溫室氣體和臭氧層被消耗各對平流層溫度下降貢獻有多大比例需要進行實驗室工作來確定,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地球物理流體力學實驗室的實驗結果,在20公里以上高空,還是溫室氣體對變冷貢獻大。

4>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同樣也是一種溫室氣體,產生的輻射壓力為0.34 ± 0.03 W/m²,約占全部溫室氣體增加的輻射壓力的14% 

5>幾種長期預測模式都是以1980年為基準,有的計算臭氧破壞達78%,有的認為是89%,恢復破洞需要75150年。但所有的預測都沒有計算入平流層飛行器消耗化石燃料造成的效應。

 

對臭氧層破洞的誤解

CFC比重太大,所以不可能到達平流層

一般認為CFC分子比空氣(氮氣或氧氣)重,所以不會有多少能到達平流層。但實際大氣分層並不是取決於比重,風力可以將大氣中的氣體混合,雖然CFC比重大,但壽命長,非常容易被旋風卷到上層大氣中。

人為產生的氯相對於自然產生的無足輕重

另一種誤解認為「對流層中自然產生的氯要比人為產生的多4-5倍」,事實確實如此,但對流層中由于海洋中鹽分蒸發產生的氯很容易被雨水沖刷溶解,不可能到達平流層;但CFC不可能溶解,而且壽命相當長,可以到達平流層,平流層中主要是鹵烴對破壞臭氧層起主要作用, 其中只有氯甲烷是自然產生的, 只貢獻不到20%的氯分子,其餘都是人為產生的。

強烈的火山爆發也可以向平流層噴發出HCl,但研究證明相對CFC來說,並不重要。

臭氧層破洞產生在CFC發生源上空

有人認為臭氧層破洞只發生在CFC發生源上空,實際CFC在對流層和平流層已經被充分的混合,在南極上空產生破洞並不僅因為CFC濃度高,而是主要因為低溫造成的極地平流層雲層促使化學反應加劇。在地球的其他地方也曾經出現過一些破洞。

臭氧層破洞就是在臭氧層出現的「洞」

實際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洞」,只是在平流層下方的臭氧被破壞,在平流層上方並沒有受到影響,但相對下方的陸地來說,上方的臭氧減少了50%以上。

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1994年,聯合國大會確定以1987年簽署蒙特婁議定書的日子,即每年的916日為保護臭氧層國際日。

 

現代宇宙學認為宇宙在不斷演化,並試圖預測宇宙的終極命運,可能包括熱寂、大撕裂、大擠壓等多種情況。 

宇宙的終極命運是物理宇宙學中一個主要的議題。許多科學理論都對宇宙的命運做出預測並成為競爭的對手,包括未來與時間是有限還是無限。

自從宇宙起源於大爆炸並經歷暴脹的概念為大多數科學家接受之後,宇宙的終極命運就成為宇宙論可以探討的問題,取決於物理上的性質:在宇宙中的質量/能量,它們的平均密度和膨脹速度。

在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於1916年提出廣義相對論之後,宇宙的終極命運在科學上成為能夠探討的問題,可以用廣義相對論來描述有最大規模的宇宙尺度。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有許多不同的解,每個解都意味著一種可能的宇宙終極命運。 亞歷山大·弗里德曼在1922年就提出了一些如同喬治·勒梅特在1927年提出的解。其中有一些宇宙最初是從奇點開始膨脹,基本上,這就是大爆炸。

1931年,愛德溫·哈伯出版他研究的結論:根據他對遙遠星系造父變星的觀測,宇宙是膨脹的。此後,宇宙的開始和它可能的結束就成為科學研究的重要議題。

1927年,喬治·勒梅特提出以後被稱為大爆炸的宇宙起源理論。在1948年,弗雷德·霍伊爾提出了反對的穩態理論,認為宇宙在統計上是穩定不變的,但是不斷的有新物質被穩定的創造而擴大。這兩個理論都有積極的贊同者,直到1965年阿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是大爆炸理論預測的一個事實,並且是穩態理論所無法解釋的。結果,大爆炸理論很快就成為宇宙起源最普遍被接受和持有的觀點。

根據天文觀測和宇宙學理論,可以對可觀測宇宙未來的演化作出預言。均勻各向同性的宇宙的膨脹滿足1930年代所提出的FLRW度規。根據這一方程式(不考慮暗能量的時候),物質的重力會導致宇宙的膨脹減速。宇宙的最終命運決定於物質的多少:如果物質密度超過臨界密度,宇宙的膨脹最後會停止,並逆轉為收縮,最終形成與大爆炸相對的一個「大擠壓」(英語:Big crunch);如果物質密度等於或低於臨界密度,則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另外,宇宙的幾何形狀也與密度有關: 如果密度大於臨界密度,宇宙的幾何應該是封閉的;如果密度等於臨界密度,宇宙的幾何是平直的;如果宇宙的密度小於臨界密度,宇宙的幾何是開放的。並且,宇宙的膨脹總是減速的。

然而,上述說法只考慮了物質質量之數量,而並未考慮暗能量的數值,即是只代表了ΩΛ=0ΩM分別為不同數值的情況。若然ΩΛ也考慮在內的話,開放宇宙(曲率為負)即使Ω<0也可以到達大擠壓,封閉宇宙(曲率為正)即使Ω>0也可以永遠加速膨脹。在ΛCDM模型成立之前提下,相關常數之最新觀測值表示,宇宙曲率接近平坦,膨脹速度則在加速。

研究宇宙的本質與未來命運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描述宇宙的科學模型都會將宇宙的亞穩定性納入考量,也就是說宇宙很可能擁有很長的壽命,但並不是完全穩定,空間某些區域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刻被摧毀,因此倒塌成為一種更加穩定的真空態。假若能夠更準確地測出希格斯玻色子與頂夸克的質量、標準模型能夠正確地描述粒子的物理行為甚至到普朗刻尺度的極端能量,則可以得知宇宙的現有真空態是否穩定,還僅僅只是長壽(有時這會被誤解為「希格斯玻色子終結了宇宙」)。而質量大約在125 – 127 GeV值域內的希格斯玻色子似乎非常接近分割穩定區域與亞穩定區域的邊界。更明確的答案仍需等待更準確地測量頂夸克的極點質量(英語:Pole mass)。

假若測量結果建議,宇宙的真空是一種偽真空,則這意味著當今宇宙的作用力、粒子、架構可能不再存在,在幾十億年之後,可能會被另外一種宇宙全盤替代,假若它能夠成核。準確測量頂夸克質量可能需要新一代高端精密的正負電子對撞機。

 

核浩劫或核子末日是大規模核戰爭及核輻射導致的一種世界末日。在這種情況下,核冬天發生,世界上大多數的城市會被摧毀,很多人類科技已不能再使用,而地表也變得難以居住。

冷戰早期的一些研究顯示核戰爭之後仍然會有數十億人倖存,但後來一些研究指出核浩劫將導致人類文明終結,核浩劫的發生時間自1947年以來就由末日時鐘指出。

核浩劫是流行文化中較常見的一個主題,以核子末日為主題的推想小說也成為了科幻小說的一大亞分類。

1979年美國參議院的技術評估辦公室曾評價過不同程度的核戰爭導致的後果,結果顯示如果美蘇之間爆發全面核戰爭,那麼美國可能有35%77%的人口會消失(其中7000萬到1.6億人直接死於核武器的攻擊),而蘇聯則可能有20%40%的人死去。雖然二戰過後經歷了核裁軍,但倘若核戰爭爆發,人類社會還是有可能遭受毀滅性打擊。

核冬天

1980年代早期科學家開始研究核武器導致的大氣層問題,結果顯示核武器爆炸後產生的煙塵可能會在大氣層中漂流數周並遮蔽太陽光。1983TTAPS的研究首次提出了「核冬天」這一概念。

2007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爆發較大規模的核戰爭,美國、歐洲和中國這些主要農業產區的氣溫可能降低12–20 °C,俄羅斯地區甚至可能會降低35 °C。而其預估的核冬天延續時間也加長數十年,就算是小規模的核戰爭也會導致十幾年的核冬天。200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和核戰爭還會造成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進一步影響人類生存。

核冬天會影響人類農業產量,因此進一步引發核饑荒。2013年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的報告稱光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爆發核戰爭就會使得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陷入饑荒。

電子設備癱瘓

核爆電磁脈衝將導致電子設備線入癱瘓。比如光一個用以進行電磁脈衝攻擊的核武器在美國領土中心上空爆炸,整個美國的電子設施就有可能會陷入癱瘓。醫療設備、通訊設備的失靈都會導致進一步的人類滅絕。這種影響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之久。2013年美國眾議院就「致命攻擊下高壓電基礎設施安全性」一題進行過討論,歐盟也曾就類似議題進行過探討。但核爆電磁脈衝的危險性和可能性可能也是被一些媒體高估了,《今日物理》稱世界上還沒有能造成大規模傷害的電磁脈衝武器。


美核襲計畫駭人聽聞:摧蘇聯150座城,殺死中國2億多人口

            來源:環球時報 2018-09-11 20:35

日前,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公佈了一批解密檔。檔顯示,上世紀60年代初,美國軍方制定了令人瞠目的核作戰方案,一旦實施,人類將面臨一場浩劫。

秘密會談

位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國家安全檔案館發佈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簡稱參聯會)1964年制訂的一項核戰爭計畫——統一作戰行動計畫,其內容觸目驚心,美國詹森政府時期(196311月至19691月)的核戰計畫包括對核目標、常規軍事目標和城市工業目標進行打擊,目的是摧蘇聯和中國的工業潛力、大量消滅兩國人口,使中蘇兩國社會癱

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軍方就開始究如何對蘇聯軍事目標實施先發制人式打擊,一些軍事策劃人員認首先摧蘇聯核力量可以使戰時美國的損失減輕。然而,到196311月,高級防務官員得出結論,限制損失策略可能會失敗。在白宮行的一場高度機密的淨評估小組委員會吹風會上,淨評估小組委員會主任利·詹森空軍上將告訴甘迺迪,無論我們做什,都沒有辦法避免核戰爭爆發對美國造成不可接受的損害。儘管如此,先發制人仍然在統一作戰行動計畫選項之中,損害控制邏輯深植於關於美國核武庫數量和能力的決策中 

計畫滅中國30座大城市

19631122,甘迺迪總統遭暗殺,副總統詹森繼任。詹森當上總統後決定深入究對中蘇的核戰計畫,他要求軍方澄一旦同蘇聯開戰是否將中國也拉進去。五角大樓聯合參謀部主任安德魯·古德帕斯特中將在新版統一作戰行動計畫中指出,中蘇意味著所有中蘇國家和衛星國,但不包括南斯拉夫,不過,考慮到南斯拉夫的鄰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都同中國或蘇聯結盟,這些國家成全面核攻擊打擊目標之後,南斯拉夫人也可能會受到嚴重傷害,尤其是輻射。196434日,在詹森總統與參聯會成員會商之後,總統助理賈斯特·維克托·克利夫頓少將受命撰寫一備忘錄,列這場會晤後必須做的事情單。備忘錄中稱,根據指示,如果蘇聯或中國對美國發起核襲擊,使總統和他的繼承人不能工作、通訊受破壞,美軍聯合或特定司令部司令有權對整個中蘇集團進行報復性反擊,即使蘇聯的一些盟國或中國沒有發動襲擊。

接下來,美國軍方在參聯會主席麥斯威爾·泰勒上將主持下,開始緊鑼密鼓地完善對中蘇全面核戰方案。根據美軍制定的對中蘇核作戰方案,有五個攻擊選項:兩個是先發制人攻擊選項,打擊核目標、打擊核和非核軍事目標;三個報復性攻擊選項,核目標、核和非核軍事目標、軍事和城市工業目標。原先,對中蘇作戰的首要任務是或壓制敵人的軍事能力,優先考慮核軍事目標,次要關注點是將襲擊擴大到城市工業目標,但泰勒上將認需要擴大首要任務,結合攻擊核與非核軍事設施以及城市工業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中蘇集團發動戰爭的意志和能力,將敵人逐出工業大國行列,並且確保戰後力量平衡有利於美國

令人震驚的是,作戰計畫幾經修改,參聯會竟然把大量殺傷中蘇兩國民眾作一個主要目標,在所謂的有能力摧敵人的戰爭支援和城市/工業資源原則指導下,城市中的工人、店員和管理人員無疑都成了殺戮物件。美軍打算蘇聯和中國,使中蘇兩國不再存在有活力的社會。對蘇作戰目標包括摧蘇聯150座城市和70%工業用地,使其社會癱。對中國而言,實現這一目標要複雜得多,這是由於中國大部分人口(84%)都生活在農村地區,減少中國30%人口意味著要殺死2.12億人,而攻擊中國眾多城市只能殺死一小部分人口。參聯會估算,考慮到中國現狀,滅中國30座大城市、消滅30%城市人口、摧50%工業用地之後,中國將不再是一個生氣勃勃的國家,整個社會都會崩潰。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多年後告訴記者,他和詹森總統完全控制著統一作戰行動計畫的制訂。據稱,麥克納馬拉尤其希望確保中國滅。

不過,統一作戰行動計畫沒有具體說明敵方死亡人數,但相關資料可參考1961年的一項評估,評估指出,美軍的全力攻擊能造成蘇聯城市71%傷亡率和中國城市53%傷亡率。1962年的另一項評估顯示,美軍對蘇聯軍事與城市工業目標的突然襲擊能造成7000萬蘇聯人死亡。到19645月,五角大樓部署了數百枚可用於統一作戰行動計畫的導彈:488枚義勇兵洲際彈道飛彈、70枚泰坦一號和泰坦二號火箭、208枚北極星導彈。

關鍵時刻調走主要策劃者

19646月,參聯會主席泰勒上將分發一份絕密文件給空軍參謀長、陸軍參謀長、海軍陸戰隊司令和海軍作戰部長,該檔詳細介紹針對紅色中國及其盟友和蘇聯集團衛星國的打擊選項,分別分析了單獨打擊和共同打擊可行性。美國情報機構獲悉,蘇聯同羅馬尼亞的關係陷入困境。事實上,在1963年秋季,羅馬尼亞外交部長告訴美國國務卿迪安·臘斯克,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蘇聯沒有同羅馬尼亞磋商過,蘇聯也沒有在羅馬尼亞部署核武器。    

就在核戰烏雲密佈之際,7月制訂全面核襲中蘇計畫的核心人物泰勒上將調任美國駐南越大使。不久,美軍深陷越南戰爭泥潭,與此同時,蘇聯政治和軍事領導層也不想主動核襲美國,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阿列克謝·柯西金等重要領導人駁回了一些軍人提出的先發制人摧美國核設施的建議。另一方面,進入上世紀60年代中期之後,中蘇關係也日益緊張。隨著局勢發展,美國政府高層認核襲中蘇計畫已不合時宜。

1968年,詹森總統下達指示修改作戰方案,如果要核襲蘇聯,可把中國排除在外。1969年尼克森入主白宮,當他獲悉統一作戰行動計畫後被嚇得目瞪口呆,他認
總統需要的是不會導致世界末日的軍事計畫。尼克森希望,軍方不要輕易動用核武器,以防止局勢升級。進入70年代後,東西方關係趨緩,核戰計畫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逐漸降低......。然而世局的演變又將會如何呢?




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究出原子彈的國家,之後用了最短的時間就成功擁有了彈,現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能儲存彈的國家。

中國是除了美國和俄羅斯之外第三個核大國。那中國到底有多少核武器呢?

中國實行的是最小的核威懾戰略,中國只要求能自保就行了,這也非常符合中國一貫的作風。

2016年美俄兩國公佈的核武器數量例,美國擁有7000枚核彈,俄羅斯擁有7300枚核彈頭,佔據了全世界大多數的核武器庫存,但是其他國家的核武器庫存規模要遠小於美俄。這個數字其實太龐大了,美國和俄羅斯每年在核武器保養和維修上的消費就是一筆很大的開支,但這些國家又全部承諾了不率先使用核武器,所以這多的核彈頭完成就是浪費。

美國和俄羅斯都知道這多的核彈頭,對於對方來說都是很大的威脅,誰都不願意率先銷,於是簽訂了核武器銷協議,每年的核武器數量都在逐漸減少。

美國之前一直想知道中國有多少核彈頭,中國只回應了三個字

有人猜測中國現在的核彈頭數量應該約4百枚,雖然沒有俄羅斯和美國多,但是一枚彈就已經能一個中小型國家了。


根據西方估計中英法等國的核武器規模都不超過300枚,其中中國的核武器數量只有推測,因中國從來沒有公開過具體的數量,這也讓中國的實核威懾力籠了一層迷霧。中美進行軍事交流時,曾有美國將領當面質問,中國到底有多少枚核彈頭,中方只回應了三個字―“,這種回應方式可以說十分提氣。

其實如果按照中國洲際導彈,戰略核潛艇等和投射載具的數量來推算,大的數應該在幾千枚左右。實際上中國始終不公開具體核武器的數量的原因,就是要盡可能保持核威懾的神秘性,讓外界始終摸不出中國正的核底牌到底有多雄厚。另外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保留彈的國家。

一枚彈的威力相當於1000顆原子彈,中國僅存的30彈威力抵的過30000顆原子彈,足以摧地球20遍以上,這也讓那些想要趁火打劫的國家在動手之前三思而後行。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未來肯定會發展新一代核武器,特別是隨著096型戰略核潛艇和東風41洲際導彈以及傳說中的轟20戰略轟炸機不斷湧現,中國必須擁有更多的核武器才能滿足戰略需求。

而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不會追求類似美俄的龐大核武器庫,因這除了消耗大量的維護保養經費外,其實沒有什實際意義,根本不需要幾千枚核彈,就能徹底摧地球。


美國到底有多少枚核武器,4500彈隨時待命

根據美俄核裁軍條約,兩國每年都有上百枚核彈頭退役。根據美國自己說法,至2015年大約還有4760枚現役核彈頭,這當中有2080枚處於戰備狀態,而餘下2680枚處於戰備存儲狀態,僅作威懾用。

2080枚處於戰備狀態的核彈又部署於里呢?

另外,我們想提醒的是的這4500枚(包括現役庫存的2680枚)都是彈。大家知道核裂變是原子彈,核聚變是彈。彈的威力遠遠高於原子彈,所以有了彈之後各國當然會理所應當的淘汰原子彈。網上曾有謠言稱現今世界只有中國保有彈,這純屬無稽之言,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固定的,不會因外力改變。我們說些實的,一味的捧殺簡直就是在愚民,國家的大可不是他們吹起來的,是靠著一代代科學家的奉獻,和各族同胞的努力。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究所提供的資料表明,世界上目前大16000枚核彈頭,而這龐大的規模中美俄就佔據了90%,其中俄羅斯以7300枚居首,美國緊隨其後,擁有近7000枚位居世界第二。其實美俄現在的核武器規模已經相對以前削弱不少了,在冷戰時期,美俄核彈頭的規模幾乎達到了70000枚,這樣的數字是很多人難以想像的。據俄羅斯某報社發表文章稱,俄羅斯戰略火箭軍某官員向媒體表示,俄羅斯多款新型戰略導彈已經部署到位,而且其中處在戰備狀態的洲際導彈就多達400枚。

英國軍事專家稱,儘管俄羅斯的在整體實力上無法和美國相提並論,但是一直以來他們卻能在美國面前保持高傲的姿態從不肯向其低頭,絲毫不畏懼美國。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儘管俄羅斯在常規力量上還達不到美國的水準,但是在核力量上美國在俄羅斯面前絲毫無優勢可言。美軍某海軍司令之前就曾向媒體表過態,世界上能讓美國正感到畏懼的恐怕也只有俄羅斯的核力量了,從美司令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俄羅斯在核打擊方面的實力的確很大。

據美媒報導稱,俄羅斯預計在2017年會進行10場以上的戰略導彈實戰演習,我們知道,這樣的演習頻率在以前是不曾有過的。而就在前段時間,美國曾向俄羅斯發出這樣的聲音,美方希望美俄兩國共同將核武器規模在一定程度上進行縮減,而面對美這樣的建議,俄戰略火箭軍司令果斷拒。美國軍事專家對此表示,俄羅斯深知他們的核武器是唯一能對美大威懾的護國之本,正因有著令美無法逾越的優勢,俄羅斯才從來不需要向美國服軟。

俄羅斯軍事專家稱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大約有20萬人在役,而且這支部隊主要由機動和固定部署的導彈部隊以及航太發射和控制部隊組成,擁有19個導彈師,裝備了近350枚洲際導彈。而且他表示這些導彈完全有能力在30分鐘內將美國275座大中城市翻個底朝天。俄羅斯國防部某官員表示,俄羅斯部署的導彈戰備狀態是百分之百,所有導彈在接到命令後都能在第一時間內發射。

 

幻羽 2018-10-02 05:07:28

而事實上,製造出有效核子武器是非常困難的科技,原因如下:
1. 核子武器進入開發困難度不高,但是後續作業卻是困難重重!首先要掌握製造技術,包含核分裂與核融合,再來就是要有鈾235及鈾238的原料,因現在核能燃料棒被嚴格控管,這些原料我們都無法獲得。
2. 我們必須要有核能科技的科學家群與相關專業人士,組成百人以上的團隊,要找到足夠研發團隊人員,需要的時間至少兩年以上,興建鈽實驗室,充實各種設備,至少也需要兩年以上。
3. 我們沒有濃縮設備,發電廠的燃料棒內含同位素的濃度只需要3%左右就足以發電(因此核電廠是安全的,不會發生核爆,反核電的都是蠢貨笨蛋!)可是核子武器卻必須提升同位素濃度達85%以上,原料濃縮需要特殊的設備與技術,我們沒有設備,濃縮技術也要重新摸索。
4. 沒有特殊起爆裝置 : 核能發電是溫和的核分裂反應,難度不高,而核子武器級的核分裂,需要特殊起爆裝置,使核彈能夠有效引爆,另外儲藏與運輸也要能夠百分之百安全。
5. 無法進行試爆 :試爆是核武必須過程,唯有試爆才能驗證核武威力,而現在、無論地下或海上,全世界沒有我們能夠試爆的地方,難不成要在綠蛆褲襠內試爆??
6. 我們雖暫時無核武投射能力,但是今年愛國者飛彈實彈射擊,已由弓二飛彈模擬彈道飛彈下擊,這表示中科院已有中程彈道飛彈能力,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射程3000公里以上長程彈道飛彈,並不困難。
7. 所以我們被國際列為有能力製作核武國家,但是製造核武不是說造,馬上就能做出核彈,若發展核武一切條件備全,最快要3到5年才能造出來,加上試爆與載具研發測試等等,能十年擁有核武戰力,就算很厲害了。

幻羽 2018-10-02 05:06:32

國防部資深諮詢委員宋兆文2017年10月2日 :
一個星期就能製造出核武的荒謬欺騙!說台灣七天內就能造出核彈!這又是義和團加唐吉訶德的可恥欺騙!又替中華民國丟人現眼侮辱大家智慧!
謹以此文向中科院同仁致最高敬意!
最近有綠蛆在媒體說,台灣有能力一週內造出核彈,表示不怕共軍威脅,是這樣的嗎?狗TMD屁!當然不是!從開始研發到造出核武,能十年擁有核武戰力就很厲害了。
以前我們中科院的確有能力製造核武,可是民國76年,被以前中科院核能研究所副所長張憲義上校,出賣給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美國人取走核研所全部文件,以水泥車對最重要鈽實驗室,實施永久性灌漿密封。
鈽實驗室中,內有生產核武原料鈽-239的「核子反應爐」,以及將鈽-239提煉成核子武器的「熱室」,美國人把反應爐的「重水」與絕大多數「燃料棒」都運到美國,讓反應爐徹底失效。美方毀掉我們製造核武能力的現場,親眼目睹的中科院同仁,個個憤慨不已,有人迄今仍怒火難消!
在民國70年之後,我們已製造出少數小型核武產品(可以放在155公厘加砲或八吋榴砲發射,當時準備用來抵抗共軍登陸)也有能力研發製造長程飛彈投射,是張憲義這個叛國敗類(F-TMD-B),讓我們功敗垂成,讓我們從此失去成為核武擁有國的機會,所以現在讓中共看不起國軍,連一般大陸人都覺得我們很遜,很好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