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七就是在打第七末那識!何以故?-*幻羽*靜書於養息香
禪七好不好打啊?!
七者,第七意識也,打七就是在打第七意識。幹嘛要打它啊?不乖嗎?第七意識乃末那識即為八識中之第七識,佛學上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漢傳佛教中屬唯識學派的宗派對第七識的定義歷史主要有:
地論宗,依《十地經論》和《楞伽經》創立,第七識是作為妄識的阿陀那識。
攝論宗,真諦依《攝大乘論》據安慧學說創立,第七識是作為執識的阿陀那識。
法相宗,玄奘依據護法學說創立,「於第七但立意名」,第七識是作為第六意識俱有依的意根末那識。
舊譯派強調阿陀那識的執著含義,一切種子識攝藏雜染法,故名阿賴耶識;眾生攝藏一切種子識為自我,即是阿陀那識執取阿賴耶識而有我執,恆與我見等四煩惱相應,能取者與所取者分立,故而阿陀那識等同染污意。新譯派有新解釋,一切種子識攝持雜染法種子,即為此識與雜染法互相攝藏,一切種子識既是能藏又是所藏,我見我愛執藏以為內自我,故名阿賴耶識;依據護法論師的詮釋,阿陀那識有「執持諸法種子」的功能,因第七識無此功能,故而阿陀那識只是現行阿賴耶識的別名。
《大毘婆沙論》:『然意處有六種,謂:眼識,乃至意識。此中眼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等無間者,謂:眼識等無間,眼識現在前。……非所緣者,以眼識唯緣色,眼識非色故。如眼識與眼識,眼識與耳、鼻、舌、身識亦爾。
眼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因者二因,謂:同類,異熟。等無間者,謂:眼識等無間,意識現在前。所緣者,謂:眼識與意識為所緣。……如眼識對六識,耳、鼻、舌、身識,對六亦爾。
意識與意識,為因、等無間、所緣、增上;因者三因,謂:同類,遍行,異熟。等無間者,謂:意識等無間,意識現在前。所緣者,謂:意識與意識為所緣。……
意識與眼識,為因、等無間、增上,非所緣;因者三因,即:同類,遍行,異熟。等無間者,謂:意識等無間,眼識現在前。……非所緣者,以眼識唯緣色,意識非色故。如意識對眼識,意識對餘識亦爾。
問:眼等五識,展轉無間,現在前不?答:諸瑜伽師說,眼等五識,展轉無間,不現在前,皆從意識無間生故。阿毘達磨諸論師言:眼等五識展轉,皆得無間而起,若不爾者,違根蘊說。』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慧!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識,及五識身。」「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及分別事識。」
《入楞伽經》:「復次、大慧!言善、不善法者,所謂:八識。何等為八?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意,三者、意識,四者、眼識,五者、耳識,六者、鼻識,七者、舌識。八者、身識。」「佛告聖者大慧菩薩言:大慧!諸識生、住、滅,非思量者之所能知。大慧!諸識各有二種生、住、滅。大慧!諸識二種滅者: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大慧!諸識又二種住:一者、相住,二者、相續住。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一者、相生,二者、相續生。大慧!識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轉相識,二者、業相識,三者、智相識。大慧!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
《大乘入楞伽經》:「復次、大慧!善、不善者,所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藏識,意,及意識,並五識身。」「佛言: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臆度者之所能知。所謂:相續生及相生,相續住及相住,相續滅及相滅。諸識有三相,謂:轉相,業相,真相。大慧!識廣說有八,略則唯二,謂:現識,及分別事識。」
《十地論義疏》卷1:「三種同相智者:一緣起,二妄相,三真如。緣起者,第七阿梨耶識,是生死本也。妄想者六識心,妄生分別,邪著六塵。真如者,佛性真諦。第一義空也。此三解,無別異名,為同相。終日同處,染淨常別,名不雜。」
慧思《隨自意三昧》:「問曰。眾生六識是生死識,不是智慧。涅槃經雲,依智不依識。今此意識是何等識,而能如是種種巧用智慧無差?答曰:一切眾生用智有異,不得一等。愚癡凡夫用六情識。初心菩薩用二種識。一者轉識,名為覺慧,覺了諸法慧解無方。二者名為藏識,湛然不變。西國雲阿梨耶識。此土名為佛性,亦名自性清淨藏,亦名如來藏。若就隨事,名智慧性。覺了諸法時名為自性清淨心。」
慧思《隨自意三昧》:「凡夫六識,名為分張識,隨業受報天人諸趣;菩薩轉,名第七識,能轉一切生死。業即是涅槃,能覺凡夫六分張識令無變易,即是藏識。此第七識名金剛智,能破一切無明煩惱,生死結使即是佛法,譬如健將降伏四方,夷狄怨賊諸國弭伏皆作民子,第七識勇猛金剛決斷諸法亦復如是。藏識者,名第八識,從生死際乃至佛道,凡聖愚智未曾變易,湛若虛空,亦無垢淨,生死涅槃無一無二,假名亦不可得,五根不能見,無言能空,何以故?無空無無想,亦無有無作。」
無著《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為意,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思度為性,與四煩惱恆相應,謂我見、我愛、我慢、無明。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無記位。唯除聖道現前,若處滅盡定,及在無學地。又六識以無間滅識為意。」
安慧《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當知此中由所緣故、釋義故、相應故、生起時故,顯了於意。何故聖道現前,無染污意耶,由勝義智與我見現行極相違故,出聖道後,從阿賴耶識復更現起,以有學位未永斷故。又滅盡定望無想定,極寂靜故,此染污意不得現行。無間滅意者,由隨覺故,無間覺義是意義。當知此中隨顯相說。」
世親《大乘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境,了別為性。亦名心、意,由採集故,意所攝故。最勝心者,謂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阿賴耶識為境,恆與我癡、我見、我慢、及我愛等相應之識。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果,及與聖道滅盡等至現在前位。」
安慧《大乘廣五蘊論》:「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
深層溝通基礎學習中,許多行者對第七識--末那識停留在一個初步概念「我執」上,把第七識理解為「我愛執」識,頑固堅定執行第八意識的一切種子指令, 這是正確的,但這個理解卻是不夠全面的。
簡單的說,第六意識是顯意識的運作,而第七意識則是潛意識的運作。哪一個作用力更強大,讀者可以自己體會,往往煩惱就是這末那識的執著而生起的,它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為我, 有四個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愛、我慢)跟著它,故我執的成見很深,種子越複雜,煩惱愈無明,於是第六意識便茫然而無辜中鬱悶。
前六個意識可以接觸外在環境而產生覺知,第七意識則以內在的第八阿賴耶識作為它的『境』而運作。
兩者的特點都是有「我執」,因意識活動產生了觀察者與被觀察對象,形成為一個自我中心,術語叫做『分別我執』。
第七識有一個特質是傳遞功能,是依六識淨而淨,六識染而染,它只給第八識傳送消息而不加揀擇分別。第八識接受第七識傳來的消息,不分好壞,只管儲存起來,所以阿賴耶識非常白癡。但第七識是會隨著第六意識(此生所接收的學習與觀念傳遞)而改變的。
第七識還有另外一個特質則是---「恆審思量」。
恆--代表它從不停息運作,
審思量--代表它並不是個只會簡單執行的笨蛋,其實它一直都在活躍地運作與「思考」。
它的運作與思考,就是「因緣和合時」,觸發無始以來第八識田的種子,但同時第七識自己也是會「思量」的。它之所以會像個白癡,是因為和第八識太過於鐵哥們了,過分執著於第八識的種子,當第七識開始不執著第八意識,種子自然也就無從作用,這個階段有個稱謂,叫「轉識成智」。
(第七意識無法比對第八意識內的種子,自然不會起現形,清除負面種子的同時,也要強化正向的種子,這樣一來才能給予第七識足夠的元素達成轉識成智)
引用到溝通運用中我們可知,種子是清不完的,第八阿賴耶識清理是初階手段,到了中期,必須從第七意識入手。方法是讓第七意識瞭解:他的第八識鐵哥們,不折不扣是個白癡,因為第七識過分癡情,害的自己也被稱為白癡,繼而第七識與第八識憤而割席決裂.....
決裂之後何所依?攝論宗認為轉阿賴耶識之迷而回歸覺悟之清淨階位,即第九意識阿摩羅識,也稱清淨無垢識 本源心。
諸法無我,誰在輪迴?因為阿賴耶識具有相對的恆常性,所以末那識將它視為恆常不變的對象恆生我執,也許末那識的存在是有情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
第七識名意不名為意識者原因
若名為意識
科學上指第七感時間覺,佛學解釋為修行人放棄善惡的分別心。
順理正論卷十一曰:‘心、意、識體雖是一,而訓詞等義類有異,謂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別故名識。’第七末那集起的心義不及第八識,了別的識義不及第六識,唯思量的意義為他識所不及,故名為意。
此識是第六識的近所依,故第六從於所依之根而立名,那所依之根的意,當然是第七識,故此名為意。
所依門——依彼轉
凡心識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識依於五根,第六識依於第七識,而第七末那識所依的,這是第八阿賴耶識。所以三十頌頌文曰:‘依彼轉’。依是依止義,轉是流轉義,這是相續、轉起的意思。依彼轉中的‘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賴耶識。瑜伽師地論曰:‘由有阿賴耶故,得有末那。’末那識依止于阿賴耶識,相續流轉,跟隨著第八轉現。何以第八識不立所依門,於此第七識才立所依呢?因為第八識是諸識的根本,為他識所依,依于他的意義不顯著,故不立所依門,而前七識依於根本識的意義顯著,始特別立所依一門。
末那識和阿賴耶識,關係至為密切,就依止來說,末那識依于阿賴耶識,末那為能依,賴耶為所依。而事實上,阿賴耶識亦依於末那識,兩者是互相為依。八識心王及其心所,皆有所依。譬如草木,以地為依,若離所依,則不能生長。
諸識之所依有三種,曰因緣依、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茲分述如下:
(一).因緣依:因緣依亦名種子依,一切色、心諸法各有其種子,儲藏于第八阿賴耶識中,待緣而起現行。成唯識論曰:‘諸有為法,皆托此依。’即是說一切有為的色、心現行法,皆須仗托各自種子為依,方能生起。此處說因緣依者,這是對果得名,因即是緣,而現行名果,故能生現行的種子稱因緣。
(二).增上緣依:此亦名俱有依。增上是增加其效果,促進其發展的意思,俱有是互為因果,互助互依的意思。以前五識來說,如眼識依於眼根,而眼根亦依眼識,若缺其一,則兩者皆無作用,耳鼻舌身,亦複如是。
(三).等無間緣依:此亦名開導依。等無間者,前念後念相似曰等,相續不斷,名為無間,等無間緣依,是前念為後念之所依,凡是心法,皆是如此。所謂心法,賅括心王心所在內,相續不斷,始名無間,若不相續,便是有間了。故必須前念始滅,後念即生,永遠不斷,故名等無間緣。開導依者,即心法於一刹那間不得二體並起,故必俟前念心滅,讓出其現行之位置,後念方起,這也就是前念開導後念的意思。
此處有一點尚待說明,即諸識依於種子生起,是因緣依;諸識依於第八阿賴耶識——即根本識,這是增上緣中的一種。
所緣門——緣彼
頌文中‘緣彼’二字,是指此第七末那識所緣之境,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賴耶識。對法論卷二曰:‘意者,謂一切時,緣阿賴耶識。’末那所緣之境,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可此亦有異說,十大論師所見不同,分述如下:
(一).難陀等師以為,第七識雙緣第八識的心王心所,緣心王以執我,緣心所而執我所。
(二).火辨等師以為,第七識雙緣第八識的見分相分,緣見分執我,緣相
分執我所。
(三).安慧等師以為,第七識雙緣第八識的現行、種子,緣現行執我,緣種子執我所。
(四).護法論師以為,第七識恒緣第八識的見分而起我執,以第八識無始以來,一類相續,似乎是‘常’、是‘一’,又恒為諸法之所依,好像有‘主宰’的作用,故即執為‘實我’。何以說第七識唯緣第八識的見分?因為受境等作用,這是見分所顯示,故第七識唯緣第八識的見分。
以上四說,一般以護法論師之說為正義。
體性行相門——思量為性相
‘思量為性相’一句,這是指此第七識的體性與行相。所謂體性,指第七識的識體,也就是四分中的‘自證分’;所謂行相,就是能緣的作用,即四分中的‘見分’。既然體性和行相不同,所以在十義中分為二門,即‘體性門’與‘行相門’。
此識恒常執持第八識見分為‘我’,而思量計度的作用,只是第七識見分的行相。以第七識的體性微細難知,所以‘以用顯體’以思量為其體性。思量的意義,思者思慮,量者度量,識之緣境,凡有了別,即有思量,因此寬泛的說,八個識皆有思量的作用。但此處何以特別突顯第七識的思量作用?由於以八識作用的殊勝來說,則‘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末那義譯為意,意的作用本來就是思量。並且此識的思量,是‘恒審思量’。
恒是恒常,審是審察,所以末那識是恒常的‘審察思量’。以八個識分析,前五識沒有審察思量,故說是‘非恒非審’的思量。第六識有思量,但此思量有時間斷(如在五位無心的情況下),所以是‘審而非恒’的思量。第八識恒時相續,沒有間斷,但它也沒有審察思量的作用,所以是‘恒而非審’的思量。唯有第七識是恒常的審察思量。第七識思量些什麼呢?就是恒時執持第八分的見分為自我,而審察思量。
心所相應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並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
心所相應門,指與末那識相應的心所。八識規矩頌曰:‘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指與此識相應的心所,有八大隨煩惱心所——昏沉、掉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及別境中的慧心所,和四個根本煩惱心所——貪、癡、慢、見,一共十八個心所。而此十八個心所中,特別是與癡、見、慢、愛‘四煩惱’任運相應,恒時常俱。
煩惱
(一).我癡:癡者無明義,于諸事理迷闇為性。此無明迷於我理,與我見相應,故曰‘我癡’。此無明有兩種,一者相應無明,二者不共無明。相應無明,是指第六識與六種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相應而起者。不共無明分為兩種,一為獨行不共,是與第六識相應、而不和根本煩惱相應者。一為恒行不共,這唯與第七識相應。此處所稱的我癡,即是恒行不共無明,這無明是不明無我之理,與我見相應,故名我癡。我癡居四煩惱之首,一切煩惱,皆由此無明而生起。
(二).我見:見者以推度為義,以慧為體。我見的見,就是根本煩惱中的不正見。不正見以‘染慧為性’,可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此處的我見,即五見中的身見,亦即是妄執五蘊和合之身,以為是常、主宰的實我。此又稱為我執,這是與生俱起,恒時相續,緣非我的第八識而妄計為我的執著。我見有一者是分別我見,此是由邪師邪教引導而起者;二者是俱生我見,這是與生俱有的,有我身即有我見,生生不離。俱生我見又有恆相續與有間斷之別,恒相續者與第七識相應,有間斷者與第六識相應。分別起的我見,則唯與第六識相應。
(三).我慢:慢者妄自尊大,輕蔑他人。慢是六根本煩惱之一,可開為七種,即慢、過慢、過過慢、我慢、增上慢、卑劣慢、邪慢。我慢即七慢中的第四種。我慢由我執而起。由我執故,進而貢高我慢。
(四).我愛:愛是貪的異名,大乘義章曰:‘貪染名愛’,即亦是六種根本煩惱心所的貪心所。愛有四種,一曰‘愛’,就是緣已得的自身而起貪愛。二曰‘後有愛’,緣未得的自身而起貪愛。三曰‘貪喜俱行愛’,緣已得的境界而起貪愛。四曰‘彼彼喜樂愛’緣未得的境界而起貪愛。
以上四種愛,均與末那識相應,這是深愛於所執之我而生起的愛。在十根本煩惱(以惡見開為五種,故合為十。)中,何以唯此四者與第七識相應,其餘不與相應?由於其餘心所,與第七識無共同活動的關係。以嗔來說,嗔是緣逆境而生起,而第七末那緣第八為我,乃屬順境,故嗔心所無由生起,以疑來說,第七末那緣第八阿賴耶為我,這是一類相續,決走無疑,故疑心所無由生起。
至於其他如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與我見同以慧心所為體,在同一性質的心所中,有某一心所生起,其他心所無由同時生起。並且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為分別起的我見。而末那相應的的我見,乃俱生起而非分別起,故不與之相應。還有一個邊見,雖然也是分別起,在我見之後,方起或常或斷的邊見。而與末那相應的我見,是一類相續,故邊見就無由生起了。
(五).‘及餘觸等俱’一句,明末那識相應的心所,除上面‘四煩惱’外,尚有遍於一切心的五遍行心所,遍於染心的八大隨煩惱心所,及別境中的慧心所。
(六).三性分別門——有覆無記攝
頌文‘有覆無記攝’句,是明此第二能變的末那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中的屬性。在善、惡、無記三性中,第七末那是無記。而無記又分兩種,一曰有覆無記,二曰無覆無記。覆有二義,一是覆障,謂染法覆障聖進;二是覆蔽,謂染法能覆蔽心識令不淨故。合此二義,稱為有覆。而此第七末那,在兩種無記中,以其與‘四煩惱’相應,故為‘有覆無記’所攝。
第七末那既然與四煩惱相應,其性應屬惡,何以為無記呢?原來此識雖與四煩惱相應,但不能感可愛非可愛果,沒有善不善的記別,故曰無記。
(七).界系分別門——隨所生所系
頌文‘隨所生所系’句,是指此第七末那識、在三界九地中系屬於何界何地而言,故立此‘界系分別’一門。
界地者,三界九地,即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這是有漏界的分類。系者系屬,指被那一界地煩惱系縛,即系屬於那一界地。頌文‘隨所生所系’所生、指初能變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為三界五趣總報的果體——這是輪回的主體,以業力的牽引,在三界九地、四生六道中流轉。此第七末那識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所依,第八阿賴耶亦以第七末那為所依,這二者互相為依,恒時同俱。所以阿賴耶識生於何界何地,第七末那便系屬於何界何地,它自己是作不得主的。
(八).起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此起滅分位,也就是此思量能變的伏斷位次。起滅就是生起和斷滅,雖說是起滅,實際的意義是斷滅;不過如但說斷滅位,生起位就不得而知了。因此這一門是說明伏斷的位次。
末那伏斷的位次有三,即阿羅漢位、滅定位、出世道位。‘無有’是滅義,就是染汙末那伏斷之謂。現分述三位如下:
(1).出世道位:出世道的‘道’,是指無漏智而說的。世間的智是有漏智,出世間智是無漏智。所以出世道就是觀智——是指無漏的根本智和後得智現行的時候。原來第七識的煩惱,是任運生起,行相微細,有漏智不能使之伏滅,唯有無漏的觀智才能使之伏滅。囚為‘生我執’與生空智相違,‘法我執’與法空智相違。故當生空的根本、後得二智現行時,生我執伏滅;法空的根本、後得二智現行時,法我執伏滅。換句話說,修唯識行,至見道位以上,末那識已轉識成智。二執種子伏減,不起現行。
(2).滅定位:滅定即是滅盡定,亦名滅受想定。此定是三乘聖者,厭勞慮粗動之識,入于無心定,此位前六識心心所不起現行,染位末那心心所亦滅。此滅盡定,是生空智或法空智的等流果,是最寂靜的無漏定,所以不是染汙的末那識。
以上二位,是染汙末那現行的暫為伏滅,而非種子永滅。
(3).阿羅漢位:阿羅漢是三乘無學聖果,於不還果的最後一刹那無漏智現前時,末那識煩惱種子一時頓斷,從此永不再生,也就是永滅,而不是暫伏。
在此位煩惱種子雖然永滅,但所滅的只是生我執的煩惱種子,而非法我執的煩惱種子。所以於伏斷位中,只言羅漢,不言菩薩,因為菩薩在八地以前,尚有俱生的法我執末除,故仍有染汙末那也。
以上三位,雖有暫伏和永滅的不同,但俱是指無染汙的末那,若以有染汙末那而言,由凡夫到證得究竟聖果,要經過染淨三種位次,曰生我見相應位,法我見相應位,平等性智相應位。
分述如下:
(1).生我見相應位:這是末那識緣阿賴見分生起的我執位,以此位有我執,一切凡夫、二乘有學、七地以前菩薩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攝。
(2).法我見相應位:此位法執未空,一切凡夫,二乘證得聲聞果緣覺果,及法空智果未現前的菩薩,都是此位所攝。
(3).平等性智相應位:菩薩見道位、修道位、法空智果現前,及轉識成智,證得佛果,均此位所攝。
以上三位,前二位是有漏位,第三位是無漏位。在有漏二位中,第一位是染汙位,第二位是不染汙位。
諸行者從上一大串釋文中,這下應該多少暸解意會了吧!“打七”也是參禪悟道→明心見性→成佛做祖的一條途徑,有機緣就實地去禪宗道場嚐嚐“打七”的真味吧!網上禪堂的打七,得完全靠自心發起─克勤參修哪!大家都加油─!
*幻羽*靜書於養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