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6 21:16:38幻羽

【宇宙亦有心】

相关图片

                          【宇宙亦有心】

說到宇宙人生的奧秘,就有許多使我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比如說,宇宙由何而生,依何而立?在時間上究竟有多久,在空間上究竟有多大?

宇宙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或是一個主宰?

再比如說,人生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何在,意義又何在?

千古以來,多少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都在探索,但都沒有找到圓滿的答案。

千古以來,能把這些問題圓滿解決的,只有佛

所謂世界,就是普通所稱的宇宙。

准南子云:“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謂之‘宙’。”

佛經上說:“過去現在未來名‘世’,東南西北上下四維名‘界’。”

這二者,同是無量空間和無限時間的合稱。

因此,佛的世界觀,也就是普通所稱的宇宙觀。

所謂宇宙觀,是人類對於宇宙的構成與變遷,及人類在宇宙間所處地位的一種看法或見解,歷來東西方學者,對於此一問題,百說雜陳,理論甚多,唯心唯物,各有所見。

茲略述數家,以見一斑。

一、唯物論:

唯物論者的宇宙觀,肯定宇宙間最基本的東西,只是物質,除去物質,則無所謂世界。進而言之,人亦物質。該派學者以,人若去了心臟或大腦,即不能思想,因此認思想必倚存於物質之身體,則無所疑。故當人之死後,肉體死亡,精神亦隨之消滅。故而不承認宇宙間有所謂精神的存在。該派學者更進一步認宇宙間任何一種活動,都是由於物質的活動。所謂因果,條理,時間,空間等等,亦不外若干物理的特性,人們不能憑空造出一條物理學定律。就此而言,可見自然之原理,不倚存於人,而系獨立自存者。

該派學者以,人之有感覺,亦如物之有重量及延展性等。感覺增到比較複雜的程度,即生觀念。觀念複雜後始有反省,雖由此反省可見人有心靈,然此心靈,謂物質所生,亦未嘗不可。因此,唯物論者證明物質與精神的關係有三種論據,一、精神物質的屬性,二、精神物質的結果。三、精神物質之一。

二、唯心論:

唯心論亦稱觀念論。此派學者,以精神宇宙的根本,宇宙任何事物莫不自精神而來。此種精神作用,在人以觀念表現之;在物以力表現之。人之有觀念亦如物之有力。人類之能瞭解宇宙,亦因持其最實在的觀念。精神有如此的意義,所以宇宙根本是合理的發展的。有物就有精神,此精神物體得以存在的原因,其自身各具有條理性。我們宇宙一切,亦因各有精神,各有條理,故能相持得以協調,毫無混亂。

三、心物二元論:

此派學者主張,宇宙根本上是有心物二重相異的性質。心與物在宇宙內各有其不相涉的二特性,心與物根本不能合或附屬,其本身上即實體,所以這一派學者的看法,常由心物關係一變而身心關係,他們將思相與物質視各循不同過程,身體與物質只是結合,並未合。

四、多元論:

此與一元論相反,認宇宙構成要素,不是一個,而是多個。因宇宙萬象的本體是多個,宇宙間才有許多不同的現象。此不同的現象由於不同的根源,並非所有現象均由某一根源所演變。

以上就宇宙本體的性質言,有唯物,唯心,二元,多元不等。至於宇宙本體的生成,亦有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諸種說法。然以上學說,各有其缺點,我人不敢完全苟同。宇宙本體的性質,若說是唯物,則生命的創造,精神的作用,能力的轉變,用物質解釋是不的。若說唯心,但物的存在亦系事實,精神是不能創造物質的。二元論者謂心物各有不相涉的特性,但精神不能離開肉體而獨立活動,多元論者認宇宙要素是多非一,則對宇宙根本統一性相矛盾。至於解釋宇宙生成演變的機械論,目的論,調和派,超越派,亦各有其長短,不能給予我們一個圓滿的解答。

以下是“宇宙亦有心”太空星際照:

 
仙女座中一組相互作用的星系——Arp 273

© 照片: NASA/ESA/HUBBLE HERITAGE TEAM

IC 417星雲

© 照片: NASA/JPL-CALTECH/2MASS


半人馬座回力棒星雲

© 照片: NRAO/AUI/NSF/NASA/STSCI/JPL-/REX


船底座發射星雲——NGC 3372

© 照片: NASA/ESA/M. LIVIO/HUBBLE 20TH ANNIVERSARY TEAM


NGC 2207 IC 2163星系合

© 照片: NASA/JPL-CALTECH/VASSAR


脈衝風星雲——一種由脈衝風形成的星雲。

© 照片: NASA/JPL-CALTECH/MCGILL


靈魂星雲和心臟星雲

© 照片: WISE/IRSA/NASA/ FRANCESCO ANTONUCCI


天蠍座雙極行星狀星雲——NGC 6302

© 照片: NASA/ESA/HUBBLE SM4 ERO TEAM


螺旋星雲。

© 照片: NASA/JPL-CALTECH/UNIV.OF ARIZ.



一對相互作用的星系——Arp 142

© 照片: NASA-ESA/STSCI/AURA/JPL-CAL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