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禪師“叢林要則”淺析】 文:*東籬下*
【百丈禪師“叢林要則”淺析】 文:*東籬下*
據禪宗典籍《五燈會元》記載,江西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俗姓王,福州長樂人。師從馬祖道一,得其密旨後,初住石山,繼住大雄山,因其高險,又名百丈山,故稱“百丈禪師”。百丈禪師在此傳禪二十餘年,主張頓漸相融的禪法,不同根基的人可在他的教法中各得其所,都能受益,故門下弟子眾多,衍生出臨濟宗、溈仰宗等法派。後有《百丈懷海禪師語錄》和《百丈懷海禪師廣錄》各一卷行世。
禪宗有馬祖道一開創叢林建禪堂,百丈懷海訂立系統叢林規矩的說法,即“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之謂。禪宗的僧眾以前多半是寄住在律寺之中,後來由於參修禪法者逐漸增加,擁有獨立的禪堂迫在眉睫,因此馬祖便率眾開山另建禪寺,稱為叢林。但是叢林雖然建立了,卻沒有相關制度,在管理方面就經常出現諸多問題。於是馬祖弟子百丈禪師制定了一套系統而嚴謹的善於禪院事務管理的戒律清規,為禪寺首創法制,世稱“百丈清規”。此外,百丈禪師又制定“叢林要則”二十條,以警策後學。
由於年代流變等原因,與“百丈清規”已非原貌的情形類似,“叢林要則”內容亦稍有變化,但其主旨大意基本如一。下面,本文就現在比較流行的版本中的“叢林要則”內容逐條略作分析,與大家共同探討其中的佛理妙義。
1、“叢林以無事為興盛”
“無事”不是沒有事情或者不做事情,而是內心無所牽縛。因為人活在世間,身處叢林,就要處理大事小事,但在此過程中,心不要被事情煩擾,該做事時就做事,做完後就放下,不要老掛在心上,成為禪修的障礙。對個人如此,對大眾也是如此,所以百丈禪師認為,興盛的叢林必然是“無事”的。
2、“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以念佛修行最為穩當、方便,因為這是既靠自力修行、又仗佛力加持的法門。其餘法門主要靠自力,如參禪要參話頭,打破疑情,破除煩惱,當生很難成就。而念佛就是將一句“阿彌陀佛”誦念到底,具足信願行,必可成就。正如永明延壽禪師《四料簡》中所雲:“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3、“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為了讓正法久住,佛陀才制定了戒律來規範僧倫,涅盤前也要求眾弟子“以戒為師”。因為有了戒律,僧團才得以和合共處,修持正法,弘傳佛道。嚴格持戒,並且把佛陀的教誡落實到現實生活中,如理如法如實地修行,就是真正的精進。
4、“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減食,就是少吃或者吃得簡單些。古時寺院裏的僧人如果生病,有的會被要求減食甚至禁食,以此達到療病效果。這頗合于現代的“饑餓療法”。因為人如果經常飽食,除了助長欲念外,還會造成肥胖,影響消化、吸收等機能,所以提倡減食療病。此外,俗語有雲:“病從口入”,疾病多是吃出來的,尤其是在當今毒大米、麵粉增白劑、食品添加劑、蔬菜農藥等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時期,減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對治之法。
5、“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六祖云:“煩惱即菩提……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凡夫面對外境的人和事,自然會產生各種煩惱,聖者則“觸目皆菩提”,其間的差別在於能否轉化,轉化的最佳方法即是忍辱,于境無心,安忍不動。無論順境和逆緣,均能歡喜地忍,平等地忍,始終讓內心保持安穩,這就是一種覺悟者的境界,是智慧的表現。
6、“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面對是非,不做辯解是最佳之法。弘一大師曾開示說:何以止謗?曰:不辯。比如一張白紙,染了一滴墨水,這時如果動它,那麼這墨漬就會擴大,所以不要理它,它就不會再擴大了。是非也正如此,自有曲直,不辯反而是最好的解決之道;若一味地去爭辯,只會惹出更多的是非來。
7、“留眾以老成為真情”
佛弟子唯有經過很多學修磨練,才能通達世事,理事圓融,為人處世老成持重,才會深孚眾望。如此領眾學修,可為師表;管理寺院,可為良才。叢林中多有如此師表、良才,為常住四眾之福祉,亦為道場興旺之氣象。
8、“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只要盡心盡力做了,不管結果如何,都可以問心無愧。工作中你盡心了,即使未能完成任務,領導也不會責怪你;家事你盡心了,即使沒達到理想狀態,家人也不會埋怨你;處理問題你盡心了,即使不能圓滿,當事人也不會遷怒你……只要你真誠地用心去做了,就是有功。
9、“語言以減少為直接”
語言要精煉,不要囉嗦,簡潔明瞭最好。“是非只因多開口”,該說的直接說,不該說的一句也不談,禁止空話、廢話,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可以節省說者與聽者雙方寶貴的時間和精力。說話如此,作文亦應如此,均以直接、精煉為佳。
10、“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年長與年幼、長輩與晚輩、老師與學生之間,既要講規矩,又要慈悲謙和,平等相處,這樣才能更好地溝通交流。上面的慈言愛語教導,下面的好學知禮尊長,此為長幼雙方交流的技巧,亦是彼此修身進德的基礎。
11、“學問以勤習為入門”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俗語亦云“勤能補拙”。學問之道靠的就是長期不斷的努力,修行之道靠的是精進不懈的熏習;如果一曝十寒、缺乏長久心,是難以有所成就的。自古以來,勤奮就是最好的實現理想的途徑,不論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是如此。
12、“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佛家凡事講因果,講業報,認為無論是善因還是惡因,因緣際遇時會以果報相還。佛門有“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說法,因為有其因必有其果,欲得怎樣的果報,就種怎樣的因種即可。菩薩聖者明白此理,從源頭把握好,自然無有惡報;凡夫眾生不明此理,任性造惡業、下惡種,不顧後果,惡報成熟時,又怨天尤人,感歎命運不公。聖凡、對錯只在一念之間,就看是否明白因果之理。
13、“老死以無常為警策”
佛教三法印之一為“諸行無常”,即世間一切事物時刻變化無定,沒有永恆存在。故佛陀有“生命在呼吸間”的警策,要求弟子必須時刻精進用功,在此生便證道解脫。可以說,佛教是最具無常緊迫感的宗教。如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生前曾書寫一《死》字贈人,並自注曰:“學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則道業自成。”可謂深得無常之道。
14、“佛事以精嚴為切實”
這裏的佛事是指舉揚佛法、發揚佛德之事,不是法會、經懺等超度亡者之類的佛事活動。精嚴,即精進嚴格,切合實際,是為了達到既定目標而發起的身口意勇猛而無厭的努力。百丈禪師認為,安住於正知正念中,精進、如法修行才是切實可行的佛事,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了生死、度眾生。
15、“待客以至誠為供養”
僧家的待客之道,就是平等、至誠,不需要什麼排場講究,而是于平淡、誠樸之間見真情。與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持有一顆樸實、坦誠的心,這樣,不論貧富貴賤、地位高下,都能一視同仁,平等相待,這就是第一供養,第一待客之道。
16、“山門以耆舊為莊嚴”
耆舊是指年高望重的修行者。百丈禪師認為,一所寺院的莊嚴與否,要看其中是否住有有德有望、有修有證的“老修行”大德,而不是看其是否有富麗堂皇的山門、殿堂等建築。莊嚴不在外表,要看內在。寺院叢林中如果有耆舊長宿住持其間,即能攝引後學,德澤普被,道風遠播。試看古德開山前,或穴居岩洞,或棲居簡陋茅篷,但參學者卻如水赴壑般雲集追隨,使此處終成大叢林寺院,此可謂真正莊嚴道場。
17、“凡事以預立為不勞”
《中庸》有語云:“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即是說能夠事先做好準備工作,做事就容易成功,若無準備就無把握。百丈禪師認為,凡事先提前做好準備,心中有數,臨事時就不會慌張忙亂而辛苦奔勞,從容應對,事情也容易完成。所以,要學會于平常時多下功夫,不要“臨時抱佛腳”、“病急亂投醫”。
18、“處眾以謙恭為有禮”
歷來謙恭的人,無論走到哪里都受歡迎。謙恭,是一種有修養的體現,也是一種待人接物的禮貌態度。尤其是和大眾相處,各人脾氣、秉性不同,自己謙虛謹慎,對他人恭敬有禮,實為最佳的處眾之道。若從事管理工作,面對大眾謙和恭敬,自然可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做到上敬下和,和睦和諧。
19、“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定”為佛法三學之一,定力是修行者的功夫標準之一,也是個人心態素養的表現。檢驗一個人是否具有定力,就要看其日常行為是否沉著穩重,看其遇到危險時能否冷靜應對而不慌亂。具有了如此定力,才能在生活中淡定從容,任何時候都能一心不亂,正念分明。
20、“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大日經》云:“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以大慈悲為根本。”佛家的根本主旨就是“慈悲濟世”,“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感恩、付出、不圖回報,以大慈大悲之心,幫助、救護一切眾生,這是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同樣,心中常存慈悲之念,亦是做人的根本;慈悲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和精神,抱持對世間萬物博大的愛心,既能利他,又能自利。
“叢林要則”說明,身處叢林之中,先要完備自己的修養,凡事有規可依、有矩可循,才能與眾和合。此二十條可謂金玉良言,不只在佛門中體現規範的作用,也為我們凡俗間人指明了一條修身養德的光明之路。如果我們能夠悉心學習,認真奉持,即可調伏自心,安身立命,體會“道在平常日用間”的妙用,令佛法、世間法相融相通,即便不能轉凡入聖、成佛做祖,也可學有所成、證有所果。(來自: 佛緣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