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8 20:12:45幻羽

-養護琉璃清透法身慧命行- *幻羽*靜書於晚四支香

             
 

                  莫論生命正在疾駛或慢行

                  從眼眸底消逝多少因緣果

                  試問個當下能見著自心

                  那念心是貪嗔痴還是

 

                  這貫穿幾生幾世靈魂載體

                  誰能切懺悔往昔諸惡業

                  旋即覺悟修戒定慧無上禪

                  養護琉璃透法身慧命行

 

                   *幻羽*靜書於四支香

 



三藏十二部經典分別對應三學:1.《律藏》主要是指導增上戒學的;2.《經藏》是指導修習增上心學,也就是定學;3.《論藏》是指導增上慧學的。

這三學又跟禪修息息相關,增上戒學,主要是用來持戒的,在行持上用來持戒;增上心學是用來修止而培育定力;增上慧學是用來修觀而培育觀智、培育智慧。這三學分別對應三藏。

三藏是以律、經、論排列,分別對應的是在修行方面的戒、定、慧。 無論是學習經或者指導禪修時,應當明確三藏之間的範疇。如果一個修行人、一個出家人,只是究《律藏》,只是持戒,但是沒有《經藏》,沒有《論藏》,或者說沒有止觀。沒有止觀、沒有實修的持戒,那戒就像什

一個人只是講到持戒,持戒很嚴謹,開、遮、持、犯都瞭解得很楚,但是他沒有修行作後勁去支助,這樣的話他的生活是很死板的,是條條框框的。就好像一隻老虎的模型,裹著的是老虎皮,但是,我們遠遠看上去好像是一隻老虎,走近一看,沒有生命。如果沒有禪修支助,持戒也是沒有生命。因的核心並不在於持戒,持戒是了幫助禪修。

而談到禪修,又必須得以持戒基礎。如果一個人不持戒,只講修行,只講心,只講到修止觀但沒有持戒基礎,那很可能他的行是很放逸的,因沒有個規範,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有了持戒,在持戒的基礎上再修行,這樣的話,變成進退有序、進止有裕。

要為自己的法身慧命負責!──“欲令身語意,悉與諸佛等。”

《六祖壇經》云:『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修行,就是要實實在在用功,是在自己的“法身慧命”負責任,不是學習一些知見,障蔽心性。

禪門裡有個偈頌:『十方同聚會,個個學無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

要在修道上用功,不是凡情俗話。時時要讓心在道上,提起觀照,不落是非。

切記這個迴向偈:『願以此功德,普及與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