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每個當下,好好做工夫!*幻羽*靜書於晚課香
禪宗的“打禪七”極為隆重,每年“冬安居”都要舉行“打禪七”的修行。為期還是七個週期四十九天。每打“一七”的開始稱為“起七”,結束稱為“解七”,各有規定的儀式。
當禪堂對面的韋馱龕前掛出“起七”、“護七”、“監香”的牌示時,意味著進入“打七”的運作過程,等住持穿著便衣、草鞋,將“香板”擲在地上,叫一聲“起”,標示“打七”開始。全體人員全身心地投入這“打七”之中,一片肅靜。
一個個禪僧鼻對口,眼觀心,如泥塑木雕般端坐在座位上。這是“打禪七”的主要形式,叫“坐禪”。因為要用燃香計算時間,也叫“坐香”;要比平時多坐兩次,故而又叫“加香”。只有監香師手持“香板”,悄無聲息地監視著“坐香”;凡不合規矩的,開小差的,心不在焉的,都會冷不丁地挨上一香板。
坐一支香後,又開始“跑香”,跑錯圈,撞了人,踩草鞋,也免不了要挨上一香板。直到第七日,韋馱龕前掛出“解七”牌示,這第一周“打七”才算告一段落。小憩一下,又要進入第二輪……“打七”期間,每日的早晚課停止,也不出寺勞動,全寺上下都圍繞“打七”轉,直到期滿。
“打七”期間,身體雖是不動的,而腦子卻是一個勁兒地“參話頭,求開悟”。能否“克期取證”並有所收穫,就是對你“打七”的成果的檢驗。
打禪七打得是什麼?打七就是拿七天來用功做功夫,號稱“克期取證”。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發誓若在七天之內不成道,不離此座,打七就是效法本師釋迦牟尼佛的這種精神。
在中國唐、宋以後,禪宗流行打禪七。在禪宗的叢林制度下設有供修行的禪堂,大的禪堂可以容納幾百人,小的很小。經過幾十年打坐參禪,還不能悟道,因此每年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發動“打七”。在七天裏,晝夜不停的用功,捨身行道,這是禪宗打七的開始,所以打七是非常嚴肅的事。
自從禪宗的打七興起以後,中國各地的佛教都興起了打七,念佛的打念佛七,念觀世音菩薩的叫觀音七,七七八八的,多得不得了。這些都是由禪七來的,禪七的精神就是如此。
人生一輩子,如何求得安身立命之處呢?功名富貴一切世間法都是靠不住的!如何打破自己生來死去之疑?如何找到自己身心性命之根本所在?禪宗叫這為“明心見性”!能不能“明心見性”,那就要看行者自己如何參禪做工夫了!
大家都提起正念來!活在每個當下,好好做工夫!早日澈見自己本來一面!
清雍正年間,已經圓寂的玉琳國師有一位徒孫,名天慧實徹禪師。當時,雍正皇帝急於找到一位可以夠繼承玉琳國師宗旨和事業的禪師,因此派人到處尋找傳人,終於找到了天慧實徹禪師。
天慧禪師號稱“瘌痢頭和尚”,因為整個頭上都長著瘌痢。雍正皇帝對天慧實徹禪師說:“你是玉琳國師的嫡傳法嗣,還識國師宗旨嗎?” 天慧禪師道:“我有瘌痢頭在。”雍正皇帝執劍呵斥道:“割卻你的瘌痢頭又如何?”
天慧禪師聞言驚恐,無言以對。雍正皇帝云:“君無戲言,宮中禪堂,限你七日,倘若答不出此語,必割卻你的瘌痢頭。”
天慧禪師進入禪堂苦參,堂外人數著時間報告日數,逼拶不懈。
天慧禪師終日行坐苦究,不離話頭,痛念無常,慮死切心,在堂中疾行,但卻全無消息。到了第七天,自己踩斷了系草鞋的帶子,摔了一跤,腦袋撞到了堂柱上,豁然開悟。於是走出禪堂持劍說:“昔日皇上要貧僧頭,貧僧今日要皇上頭。”
雍正皇帝聞言道:“且喜已經識得國師的宗旨了!”
天慧禪師後呈送偈頌云:
拳頭不喚作拳頭,換卻時人眼裏眸;
一切聖賢如電拂,大千世界海中漚。
天慧實徹禪師後來住錫於江蘇一帶,高旻寺的宗風從此開端。天慧禪師繼承了大慧宗杲禪師的看話禪,“尅期取證”的禪修也固定成為禪堂裏的一種修行模式——七天修行,以悟為期。七天為一個單位,如果七天不行,就再來一個七天,故名“禪七”。
直到今天,漢地的禪宗寺院一直延續著這一傳統,每年南來北往的禪和子都在各祖庭禪堂參禪打七,尅期取證,並由此而獲得禪門修行的真實受用和證悟。
天慧禪師繼承大慧宗杲禪師的看話禪,並固定成了一種禪堂的模式。在禪堂裏,尅期取證,七天取證,以七天為一個單位,如果七天不行,就再來一個七天。在禪修的過程當中,香板就成了最普遍 使用的法器。
香板的造型像一把寶劍,但要將一把尚方寶劍法器化,有些部分就做了改變。這個法器的呈現,使得明清以後的禪宗為之一振。
禪堂裏用法器敲打在肩膀上,打兩下,第一下是“警”,第二下是“策”,就是“警策”,也稱為“打警策”。當修行人昏沉的時候,兩個香板打到肩上,那就是警策,讓我們不要昏沉,提起精神來,好好地用功。
禪堂的用功,法器雖然只是一種助緣,但是所謂“香板頭上出祖師”,香板落下的時候,很多的人有所獲益。
禪宗的“尅期取證”就是限期開悟,至於這種集中修行、限期證悟的禪修活動是否真能收穫滿意的成果,自“尅期取證”修行傳統建立以來的實證案例已經證實了此種修行法門的合理性。
確切地說,在漢傳佛教“八宗並舉”的古代和當前,禪宗獲得現證的成就者所占的比重仍然是最大的。禪宗的“尅期取證”是可以限期收效的。
禪堂的規矩,禪門的打七,大眾多數聞所未聞。密集的禪七,末後以棒喝的方式提策並勘驗學人功夫,以促其開悟——“尅期取證”自清代以來就成為叢林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