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0 02:42:35幻羽

※經云: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

            

                ※經云: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

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則不能有,這就是
空生妙有的意義。

的各種理論和派別,均以緣起論作理論基礎來闡釋自己的宗觀和宗實踐。主要有「業感緣起」、「賴耶緣起」、「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學說。儘管各宗各派的經典根據、論述說法不同,對於「緣起說」所闡述的,無非是宇宙萬法生滅變異的關係,以及人生苦樂的來源。

諸法的空性義實性。空性是內在而言,外在的顯示,即空相。

緣生心,心所法的一切境,可分:所依六內處和所緣六外處,合稱十二處。

六內處即六根,六外處也叫六塵。

六內處:眼,耳,鼻,舌,身,意。

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

十二處是以自性而立,六內處是所依,六外處是所緣。

自性,指所有事物(法)自身擁有、自體形成、自身決定存在形態的性質,是常住的、不變的、獨立,不依緣起而變化的;其外在特徵,則自相。

自性又被用來作為真如、法性與實際等的同義詞,唯有覺悟聖者才能了知。這兩種觀點,形成世俗自性,與勝義自性的區別。

如,又如實、如如、本無,法的本性,即法的實本質,也就是法的實自性。

法性,法自然,指法本身內在具有的性質,即法的本性,諸法二種自性之一。指諸法本性與淨心本性已相結合,法性是一切法的實相。

性空者,諸法性常空,假業相續故。

緣起就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切有法都是因各種因緣和合而成,此理即緣起。

從現代修行的角度看,所謂緣起,並非一種實體或是某種特定的法門亦或是特定過程,而是佛陀所說一切法的本源起點,所以名緣起。

對無明眾生而言,世間見都歸類成宿命,我所成,神所造,無原因等等邪見;因此佛陀開說因緣和合現象,此理即因緣。

任何的法顯現以及事物,都因
各種條件的相互依存而處在變化中,這是的現象;在眾生的觀點裏,所以依種種先後、時間而做分別有名的現象、作用發生。

佛陀
為引導眾生開悟見自本性,對於無明眾生見世間現象的“成住壞滅”建立了有生滅見,因此說了“順觀因緣法、逆觀因緣法”。

佛陀說諸緣起,皆是使眾生能從各種相關法及各類因緣法中,得見到
緣起”性空

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我複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謂八聖道。……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

緣起論包括因和緣兩個部分。因即因素,緣即條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的。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一切法的生滅由因緣,那一切法存在或壞滅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據。凡果必有因,樣的因便樣的果,因果必相應。

世間一切有法皆無獨立性、恒常性,必須靠「因、緣」和合才有「果」。

「緣起」法所闡述的,就是因、緣、果的關係,因、緣、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沒有
對的獨立性。

云:「見緣起則見法,見法則見佛。」佛陀的法身,就是諸法的實相,也就是「緣起性空」,若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即知緣起而有的一切法虛幻不實,即能從緣起法中見到諸法的空性,這就是佛陀的法身。

《金剛經》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也就是禪宗所謂的「見性成佛」,故知欲成佛道,必須諦觀緣起,只有明白緣起的道理,才能達到菩提覺悟,以至佛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