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5 13:01:29幻羽

*禪宗哲學*一窺

       

中國佛各宗派中,禪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宗派。此宗門風高峻,氣勢磅,主要以心範,以性宗,因而,禪宗哲學可謂是明心見性之學。

有情眾生本具
真如佛性,與佛無異,只因妄念遮蔽而不顯現;若能當下解粘去縛,則可親證本來面目。真如佛性固然非無,但不可以俗知之,不可以妄識之,卻可妙觀神會,玄照冥悟之。

禪宗哲學
調捨妄歸,注重就日常生活,悟明心,頓見佛性。其特點不外:『即心是佛、自性本覺、無念無住、世間用。』

在中國思想史上,禪宗哲學對宋明儒者生深遠的影響,亦襲取禪宗心法,以明心見性修練的首務。禪宗哲學流傳於朝鮮、日本、越南,以至今日歐美,從而益見其普世價


               禪宗靜默的哲學文:馮友蘭

“禪”或“禪那”是梵文Dhyana的音譯原意是沉思靜慮。佛禪宗的起源按傳統說法謂佛法有“外別傳”除佛經典的義外還有“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的從釋迦牟尼佛直接傳下來傳到菩提達摩據說已經是第二十八代。達摩於梁武帝時到中國﹐為中國禪宗的初祖。

禪宗傳述的宗系

達摩將心傳傳給慧可﹐為中國禪宗二祖。如此傳到五祖弘忍他有兩個大弟子分裂南北二宋。神秀創北宗慧能創南宗。南宗不久超過了北宗慧能被認六祖。禪宗後來一切有影響的派別都說們是慧能的弟子們傳下來的。

這種傳述的早期部分可靠到什程度是很可懷疑的還沒早於十一世紀的文獻支持。現在並沒有學者認看待這種傳述。因中國禪宗的理論背景早已有人如僧肇道生創造出來了有了這種背景禪宗的興起就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神秀和慧能分裂禪宗卻是歷史事實。北宗與南宗的創始人的不同代表性宗與空宗的不同。這可以從慧能自裏看出來,慧能是今廣東省人在弘忍門下僧。有一天弘忍自知快要死了把弟子們召集在一起說現在要指定一個繼承人其條件是寫出一首最好的“偈”把禪宗的括起來。

當下神秀作偈云

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隨後慧能作偈云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據說弘忍讚賞慧能的偈指定他繼承人六祖。神秀的偈調宇宙的心即道生所說的佛性。慧能的偈調僧肇所說的“無”。禪宗有兩句常說的話“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神秀的偈表現了前一句慧能的偈表現了後一句。

第一義不可說

後來禪宗的主流是沿著慧能的路線發展的。在其中空宗與道家的結合達到了高峰。空宗所謂的第三層禪宗謂之“第一義”。是在第三層次簡直任何話也不能說。所以第一義的本性就是不可說的。

有僧問『如何是第一義

文益禪師云:『我向爾道是第二義。』

禪師弟子的原則只是通過個人接觸。可是有些人沒有個人接觸的機會﹐為他們著想就把禪師的話記錄下來叫做“語錄”。在這些語錄裏,看到弟子問到佛法的根本道理時往往遭到禪師一頓打或者得到的回答完全是些不相干的話。

例如:他也許回答說白菜三文錢。不了解禪宗目的的人覺得這些回答都是順口胡說。這個目的也很簡單就是讓他的弟子知道他所問的問題是不可回答的。他一旦明白了這一點他也就明白了許多東西。

第一義不可說!因對於“無”什也不能說!如果把叫做“心”或別的什名字那就是立即給一個定義因而給一種限制。禪宗所言這是落入了“言筌”。

馬祖大師是慧能的再傳弟子僧問馬祖曰『和尚為說即心即佛

馬祖曰止小兒啼。』

僧問曰『啼止時將如何

馬祖曰『非心非佛。』

龐居士問馬祖『不與萬法侶者是誰

馬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

一口吸盡西江水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馬祖以此暗示所問的問題是不可回答的。事實上他的問題也正是不可回答的。因不與萬物侶者即超越萬物者。如果地超越萬物怎麼能問他“是誰

有一些禪師用靜默來表示無即第一義。慧忠國師與紫磷供奉論議。升座供奉曰『請師立義某甲破。』

師曰『立義竟。』

供奉曰『是什

師曰『果然不見非公境界。』便下座。

慧忠立的義是靜默的義。他無言說無表示而立義其所立正是第一義。關於第一義或“無”不可以有任何言說所以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是保持靜默。

從這個觀點看來一切佛經都與第一義沒有任何正的聯繫。所以建立臨濟宗的義玄禪師說如欲得如法見解但莫授人惑。向裏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始得解脫!』

修行的方法

第一義的知識是不知之知所以修行的方法也是不修之修。據說馬祖在成懷讓弟子之前住在衡山(在今湖南省)上。獨處一庵惟習坐禪凡有來訪者都不顧。

懷讓一日將磚於庵前磨馬祖亦不顧。時乃問曰『作什麼﹖

懷讓禪師云『磨磚作鏡。』

馬祖云『磨磚豈能成鏡

懷讓禪師云『磨磚不成鏡坐禪豈能成佛

馬祖聞言大悟下座禮拜懷讓師。

因此照禪宗所說﹐為了成佛最好的修行方法是不作任何修行就是不修之修。有修之修是有心的作為﹐就是有。有當然也能生某種良好效果但是不能長久。

黃檗希運禪師說『設使恆沙劫數行六度萬行得佛菩提亦非究竟。何以故 屬因緣造作故。因緣若盡還歸無常。』

他還說『諸行盡歸無常。勢力皆有盡期。猶如箭射於空力盡還墜。都歸生死輪回。 如斯修行不解佛意虛受辛苦豈非大錯

又說『若未會無心著相皆屬魔業。……所以菩提等法本不是有。如來所說皆 是化人。猶如黃葉金錢極止小兒啼。……但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

不造新業並不是不作任何事而是作事以無心。因此最好的修行方法就是以無心作事。這就是慧遠的理論的意思也可能就是道生的“善不受報”義。這種修行方法的目的不在於作事以求好的結果不管這些結果本身可能有多好。卻寧說的目的在於作事而不引起任何結果。一個人的行不引起任何結果在他以前積累的業消除淨盡以後他就能超脫生死輪回達到涅槃。

以無心作事就是自然地作事自然地生活。臨際義玄禪師說『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有些人刻意成佛卻往往不能順著這個自然過程原因在於他們缺乏自信。

臨際義玄禪師又說『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轉萬境回換不得自由。若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佛不別。欲識得祖佛麼﹖面前聽法的是。』

所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於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禪師們所說的不修之修。

這裏有一個問題如以上所說麼﹐用此法修行的人與不作任何修行的人還有什不同呢如果後者所作的也完全是前者所作的他就也應該達到涅槃這樣就總會有一個時候完全沒有生死輪回了。

對這個問題可以這樣回答雖然穿衣吃飯本身是日用平常事卻不見得做起來的都是完全無心因而沒有任何滯著。例如有人愛漂亮的衣服不愛難看的衣服別人誇他的衣服他就感到高興。這些都是由穿衣而生的滯著。

禪師們所調的是修行不需要專門的行為﹐諸如宗制度中的禮拜祈禱。只應當於日常生活今無心而為﹐毫無滯著,也只有在日用尋常行事中才能有修行的結果。在開始的時候需要努力其目的是無須努力,需要有心其目的是無心!正像了忘記先需要記住必須忘記。可是後來時候一到就必須棄努力達到無須努力。棄有心達到無心!正像終於忘記了,記住必須“忘記”!

所以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種修正如不知之知本身也是一種知。這樣的知,不同於原來的無明;不修之修也不同於原來的自然。因原來的無明和自然都是自然的而不知之知不修之修都是精神的創造。

頓悟

修行不論多長久本身只是一種準備工作。了成佛這種修行必須達到高峰就是頓悟!這樣的飛躍禪師們常常叫做“見道”。南泉禪師普願告訴他的弟子說『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豈可是非也。』達道就是與道同一。如太虛廓然也不是空,只是消除了一切差別的狀態。

這種狀態禪師們描寫“智與理冥境與神會如人冷暖自知。”後來禪師們廣氾引用意思是只有經驗到經驗者與被經驗者冥合不分的人正知道是什。在這種狀態經驗者已經棄了普通意義上的知識這種知識假定有知者與被知者的區別。可是他又不是無知他的狀態不同於南泉所說的無記,這就是所謂的不知之知。

一個人若到了頓悟的邊緣這就是禪師最能幫助他的時刻。一個人即將發生這種飛躍了這時無論多小的幫助也是重大的幫助。此時禪師們慣於施展他們所謂“棒喝”的方法幫助發生頓悟的一躍!

禪宗文獻記載許多這樣的事情某位禪師要他的弟子考慮某個問題然後突然用棒子敲他幾下或向他大喝一聲。如果棒喝的時機恰好結果就是弟子發生頓悟。這些事情似乎可以這樣解釋施展這樣的物理和生理動作震動了弟子使他發生了準備已久的心理覺悟。

禪師們用“如桶底子脫落”的比喻﹐形容頓悟。桶底子脫了則桶中所有之物都頓時脫出。同樣地一個人頓悟了就覺得以前所有的各種問題也頓時解決。其解決並不是具體地解決而是在悟中了解此等問題本來都不是問題。所以悟後所得之道﹐為“不疑之道”。

無得之得

頓悟之所得並不是得到什東西。舒州遠禪師說『如今明得了向前明不得的在什所以道向前迷的便是即今悟的。即今悟的便是向前迷的。』此乃僧肇和道生的說法﹐真實即現象。禪宗有一句常用的話:山是山水是水。在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在悟時山還是 山水還是水。

禪師們還有一句常說的話『騎驢覓驢。』意思是指於現象之外覓於生死輪回之外覓涅槃。

舒州遠禪師說:『只有二種病一是騎驢覓驢一是騎驢不肯下。倒騎卻驢了更覓驢可殺是大病。山僧向不要覓。靈利人當下識得除卻覓驢病狂心遂息。』

又說:『識得驢了騎了不肯下此一病最難醫。山僧向不要騎。便是驢盡山河大地是個驢﹐你生騎﹖你若騎管取病不去。若不騎十方世界廓落地。此二病一時 去心下無一事道人複有什』若以悟後有得便是騎驢覓驢騎驢不肯下。

黃檗西運禪師說『語默動靜一切聲色盡是佛事。何處覓佛不可更頭上安頭嘴上安嘴。』

只要悟了則天地盡是佛事無地無佛。據說有個禪僧走進佛寺向佛像吐痰。他受到批評他說『那指給我無佛的地方!』

所以在禪宗看來聖人的生活,無異於平常人的生活。聖人作的事也就是平常人作的事。他自迷而悟從凡入聖,入聖之後又必須從聖再入凡。禪師們把這叫做“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百尺竿頭象徵著悟的成就的頂點。更進一步意謂悟之後聖人還有別的事要作。可是他所要作的仍然不過是日用平常的事。就像南泉說的『直向那邊會了卻來這裏行履。』

雖然聖人繼續生活在這裏然而他對那邊的了解也不是白費。雖然他所作的事只是平常人所作的事可是對於他卻有不同的意義。如百丈禪師懷海所說『未悟未解時名貪嗔痴悟了喚作佛慧。故云不異舊時人異舊時行履處。』

悟道人不一樣了他所作的事雖然也是其他平常人所作的事但是他對任何事皆無滯著就是禪宗常說『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著衣未曾接著一縷絲。』還有一句常說的話『擔水無非妙道。』

我們可以問『如果擔水就是妙道﹑為“事父事君”就不是妙道』從以上的禪宗的推出邏輯的結論我們就不能不作肯定的回答,而禪師們也沒有作出這個合乎邏輯的回答。


﹝註﹞馮友蘭(1895-1990

中國現代哲學史上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中國社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哲學系授。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唐阿人。1912年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授、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裏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52年後一直是北京大學哲學系授。

1923年夏,馮友蘭以《人生理想之比較究》(又名《天人損益論》)順利通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答辯,獲哲學博士學位。是年秋回國後,沿博士論文方向寫成《一種人生觀》。1924年又寫成《人生哲學》,作為高中材之用,在這本書中,馮友蘭確立了其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並開始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的結合。在燕京大學任期間,馮友蘭講授中國哲學史,分別於1931年、1934年完成《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後作大學材,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1939年到19467年馮友蘭連續出版了六本書,稱"貞元之際所著書":《新理學》(1937)、《新世訓》(1940)、《新事論》(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創立了新理學思想體系,使他成中國當時影響最大的哲學家。其新理學由四組命題構成。 

新理學的第一組命題包含三個基本命題:"凡事物必都是什事物""是什事物,必都是某種事物""有某種事物,必有某種事物之所以社某種事物者"。第三個命題是由前兩個推出來的。某事物之所以為它自身,而不是另外事物,是因自有之所以為自身者,"所以某種事物者""某種事物"存在的根據。這樣,馮友蘭便推出""這一範疇,他認""不因事物而有,""先於事物而有。馮友蘭的""源于宋明理學,又用實在論對加以了改造,使之具有不同于宋明理學的意義。他不同意宋明理學"理在事中""理在事上"的提法,認"一類事物,皆依照一理。事物對於理,可依照之,而不能有之。理對於事物,可規定之而不能在之。"

在馮友蘭看來,""可以獨立於""而存在,""不是"",而是一種超時空的"潛存""共相"
只能為物所依照而不能"";可規定物而不能""。第二組命題是:"事物必都能存在""存在底事物必都存在""能存在底事物必都有其所有以能存在者"。這組命題主要討論事物之所以能存在的根據。馮友蘭認""是一個抽象的純形式,具體事物要成?現實的存在,除要"依照"該事物之所以為該事物之理外,還要"有其所有以能存在者""所以能存在者"""。馮友蘭認""""共同構成了具體事物要成之現實的存在不可缺少的兩個條件。"""某種事物之所以某種事物者""""所有以能存在者",即決定事物能存在的內在依據。

馮友蘭說:"凡實際底存在物皆有兩所依",即其所依照、所依據。其所依照即其類之事;其所依據即實現其理之料,他以""
氣。在馮友蘭看來,氣是對的,料亦是對的。馮友蘭的""不是一種實體,而是經過無數次抽象之後得出的"以至於一不能說什麼者"。馮友蘭的""完全是一種邏輯觀念,它既不是理,也不是一種實際的事物。新理學的第三組命題是"存在是一流行""總所有的流行,謂之道體""一切流行蘊運動"

在這組命題中,馮友蘭以"道體"核心表述了新理學的發展觀、運動觀、動靜觀。"他說:"是道體?所有實際的世界及其間事物生滅變化的洪流,都是道體。哲學不能叫我們事物樣生滅和變化,只可叫我們知道實際的事物,無時不在生滅之中,實際的世界,無時不在變化之中。所以這種觀念也是形式的。"新理學的第四組命題是:

"總一切底有,謂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底有"。馮友蘭認,大全就是總合一切的有。"我們將一切凡可稱底有者,作一整個而思之,則即得西洋哲學中所謂有宇廟之觀念。"大全"是一切底有的別名""所以說大全是一切底有"。一切事物均屬於大全,但不能反過來說屬於大全的是一切事物。馮友蘭還借用佛家的話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調,先秦哲學家、佛家都講一,但新理學的一成大全,"只肯定一形式底統一""一只是一切底總名",因此,大全、宇廟或大一都是不可言說的。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馮友蘭學術思想的轉型期,馮友蘭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四十年的回顧》和七卷本《中國哲學史新編》等書。 


上一篇:*龍爭虎鬥無你我*

下一篇:*孔雀開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