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8 05:58:17幻羽

─參禪悟道之路─5-【從禪偈中飲領】

           

               ─參禪悟道之路─5-【從禪偈中飲領】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梁武帝在中國文學史上,不僅地位崇高,在佛門中更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梁代五十五年間,是南朝佛教最興盛階段,尤其是梁武帝在位的四十八年間(502-549)。他信仰佛教的程度更是歷代帝王中所絕無僅有的,曾帶領四萬八千臣民一起受菩薩戒,而且出家四次,講經十數回、建寺宇、雕佛像、註經論等,被尊為「菩薩皇帝」,又號「佛心天子」。

梁武帝做了四、五十年的皇帝,其中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曾經三次捨身到同泰寺出家,不做皇帝,要把自己奉獻給佛教。有人就研究了,既然梁武帝不要做皇帝,為什麼還當了四、五十年的皇帝呢?

所謂「做皇帝有做皇帝的福報」,什麼事情都不是憑空而有的,必定因緣和合,風雲際會,才能做皇帝。

據說梁武帝過去是一個打柴的樵夫,有一天砍完柴,挑著木柴下山的途中,遇到了一場雨,他看到路邊有一尊石頭塑造的菩薩像,不忍心菩薩淋雨,就解下自己頭上的斗笠,給菩薩戴上。

由於他的這麼一點善心,後來就如民間流傳的一首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好心有好報,雖然他不想做皇帝,不做都不行了。



所以,每一個人平日要留意自己的舉心動念、言行舉止。有時候,說一句好話,也會有深遠的功德;做一件好事,也會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社會上的人經常都要去拜神明,求平安、求功德、求福報、求考取大學、求得到好女婿、嫁到好丈夫。

其實,有時候不一定要去求,只要你肯得結緣,只要你肯得給人,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也自然會有很大、很多的收穫。

我們不要只看一時,要看未來,所謂「因緣果報」,自己可以改善自己的境遇,你要想獲得什麼,從現在起就要培植因緣,等到因緣具備了,即使你不求,也自然會有。

不過,這種有為的果報並非究竟,譬如,即使做了帝王,福報用盡,還是會再墮落。所以,福德可以說多說少,說有說無;而福德性,即使是墮落到地獄、餓鬼、畜生,五趣流轉,六道輪迴,我們的真如自性、福德性,始終沒有損減分毫。

因此,布施、設齋究竟是否有功德,就看是從甚麼層次來講。如果從有為法來看,布施必定有功德。布施猶如播種,有播種,因緣成熟,必然有收穫。

所以布施是無盡的寶藏,你有布施,你就有儲蓄,就有果報。一個人如果每天光是貪圖別人的東西,是貧窮;常行喜捨,才是富貴。

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錢財珍寶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說好話布施;你心裡面有豐富的力量,可以用為人服務來布施。即使你不會說好話,沒有力量為人服務,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裡隨緣歡喜,隨喜也是布施。

每個人心裡都有隨喜、隨心、隨口、隨力的功德寶藏,所以我們應該把儲蓄在我們自己心田裡的寶藏,隨時布施,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是「人天三福行」之一,布施是通往人天的道路,你有布施,你就有道路,就能到達目標。布施如橋樑,人與人之間的人際溝通,如同過河須要橋樑。布施是人我之間的橋樑,我說你的好話,我就能和你溝通,我有利益給你,幫助你,我就能和你溝通。

布施如田地,你有田地,你才能有收成,你有布施的種子,將來才能開花結果。心地工夫,都是要從真心啟動!凡遇事也要: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

             瞋心起時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

參修道路上,千變萬化,皆不離當下心哪!行者們
請好好照顧腳下!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