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的傳說~~海底的另番世界
2400 年前,古希臘的著名學者、哲學家柏拉圖,為我們設置了一個歷史疑案。他在其著名的《對話錄》中,描繪了一個曾經產生過歷史奇跡的神秘大陸,那裏的居民曾用自己非凡的智慧,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儘管柏拉圖只是把當時民間的傳聞記載下來,也談不上有什麼歷史依據,然而,千百年來,西方人卻一直為此爭論不休,表現出濃厚的研究興趣。有人試圖找到這塊神秘大陸的所在,然而,大海茫茫,時至今日,人們仍未發現 “大西洲”的蹤影。
前人的生動描述 最早記載大西洲故事的是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他在西元前350 年寫的兩篇對話錄《克里斯提阿》和《泰密阿斯》中寫道:“傳說12000 餘年以前,有座阿特蘭提斯島(大西洲),建立在島上的阿特蘭提斯王國曾征服過埃及與北非地區;在與希臘人作戰後,阿特蘭提斯人退回了自己的國土。後由於火山、地震的突然爆發,僅一日一夜的工夫,這塊陸地便沉入了海底。”
據傳,這塊大陸靠近直布羅陀,面積比亞洲和利比亞合起來還大。這裏曾有一個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的國家——阿特蘭提斯王國。島上氣候溫和,森林茂密,風景優美,資源豐富,人民生活在和平安樂的國度裏,整個社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王國由許多小國組成,首都座落在島的中央,交通四通八達,商業活動興盛,建築物佈局宏偉壯麗,色調配置和諧。市中心的海神廟宇,以金、銀、象牙為飾,金碧輝煌,燦爛奪目。
柏拉圖埃及之行 柏拉圖記述的有關的傳說,是從他的表弟柯裏西亞斯那裏聽來的,而柯裏西亞斯又是從其曾祖父卓彼得斯那裏聽來的,而卓彼得斯又是從當時雅典著名政治改革家和詩人梭倫(約西元前638~559 年)的口裏聽來的。梭倫任滿去職後,曾用了10 年時間,漫遊於埃及、賽普勒斯、小亞細亞等地。回國後,他幽居簡出,想把他在埃及聽到的有關大西洲的傳說寫成一篇長卷的敍事詩留給後人。但是,他還沒來得及完成這一寫作計畫便與世長辭了。到了柏拉圖的時代,關於大西洲的故事已廣為流傳,幾乎婦孺皆知。
據說,柏拉圖為了證明其真實性,曾親自到埃及去作過調查訪問。他請教了一些有名望的僧侶、祭司,但是也只是聽聽傳聞而已,並沒有找到他所需要的有分量的材料。
大西洲失落何方 大西洲的故事,是否純屬捏造?如果不是捏造,它又失落何方?迄今為止,阿特蘭提斯沉沒之謎的書籍數以千計,但是都無法提出確切的證據。
早在中世紀時,就有一些探險家費盡心機,企圖找到這座傳說中描繪的 “人間天堂”。在西方尋找新大陸的熱潮中,有人把大西洲畫在地圖上,但這只是一種虛擬,誰也不能斷定哪里是確切的方位。直到現代,這塊失蹤的 大陸,仍然沉沒海底,沒有露出自己的本來面目。
沉沒在大西洋中 這是一種觀點。柏拉圖在記載中說它沉沒在海克力斯之柱外沿的西海中。他說的西海,就是今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出海口直布羅陀海峽,可能就是指的大西洋。
1882 年,美國學者唐納利運用考古、語言、人種、地質、植物等學科知識,作了綜合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假說。他認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以前,美洲與埃及文化之間存在著許多不可思議的共同之處,說明了新舊大陸並非完全隔絕而有可能緊密相聯。它們中間一定存在一個大洲,它就是“大西洲”。1950 年,美國的堂萊立在他的《阿特蘭提斯大洪峰之前的地球》一書中,詳細地論述了這一觀點:大西洲沉沒在大西洋中間。
另外,古代歐洲、非洲和美洲民間,都有關於大西洲沉沒的神話傳說。
古巴比倫人和埃及人以及非洲的一些部落,傳說大西洲是他們西邊的大陸, 而北美的印第安人則認為大西洲在他們的東方。這些間接材料,自然是有力的佐證。
沉沒在巴哈馬近海 1958 年,美國范倫坦博士在考察了巴哈馬附近海域的河床後,發現那裏有許多各種形狀的幾何圖形結構,還有長達數裏的令人費解的線條。以後潛水夫亞柯、哈樂德、洛貝突在比米尼島附近的海域發現了一條海底石頭路, 還有長達數公里的城牆,幾個碼頭與一座棧橋。很多人以為,這一沉陸之謎似乎馬上就要解開了,然而海洋學者卻認為這只是一片高地,是由於海洋水位上了而形成的。
沉沒在地中海裏 另一些學者認為遠古傳說中的阿特蘭提斯王國沉沒在地中海裏。俄國學者諾羅夫院士(1795~1869),在他撰寫的《關於阿特蘭提斯的研究》一文中,推測這一古代沉陸座落在地中海東部,賽普勒斯島則是該大陸沉沒後的殘留部分。但有人在贊同他的觀點的同時,對他確定的方位提出了一些修正、如著名學者卡爾納日齊基在他撰寫的《阿特蘭提斯》一文中不同意諾羅夫院士把博斯普魯斯當做“赫拉克勒斯之柱”。
沉沒在黑海海底 前蘇聯考古學家熱洛夫力主此說,並提出了五點理由。他將流傳于古希臘和黑海邊沿的有關神話和傳說中提到的地名與人名同這一地區的地名與人名加以對照和比較,發現有一些驚人的相同之處。1956 年專家們又在黑海發現了海底城市。據此,熱洛夫推斷:大西洲可能就是在高加索地區沉入黑海海底的。
沉入神秘的百慕大三角海底 1979 年,美國、法國的一些科學家經過先進儀器探測,發現了百慕大三角海底存在金字塔,而且比埃及的金字塔還大得多。塔下部有兩個巨大的洞穴,海水以驚人的速度從洞中穿過,從而卷起狂瀾,形成巨大的漩流,造成這一帶海域浪潮洶湧,海面霧氣騰騰。1958 年,兩位挪威水手曾在這一海域發現了一座古城。就他們拍攝的照片看,有平原、大道、街巷、圓頂建築物、角鬥場、寺院。他倆宣稱:“我們發現的是大西洲,和柏拉圖的描繪一模一樣。”然而,他們沒有獲得可作論據的任何歷史文物。
爭論何時休 關於這一歷史疑案,千百年來,探索者儘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然而持“大西洲沉沒於地中海東部的克里特島及其海域”的科學家居多。這裏曾是歐洲古代文明的搖籃,但經歷了長期的繁榮後,遭到了像傳說中的“大西洲”式的厄運,毀滅於一場不可抗拒的突如其來的火山、地震的爆發,不過, 這些觀點和論據,也不是無懈可擊的。
當然,也還有一些人對阿特蘭提斯的存在持懷疑甚至否定態度。他們認為所謂“阿特蘭提斯王國”,只不過是古人根據古老的某種傳說加工或編造出來的一個動人的神話,純屬子虛烏有,不可置信。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古至今,學者們的精心探究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不過,爭議既然引起,就有休止的一天,正像一丸丟上天空的石頭,總有落到地上的時候一樣,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科學探測─黑海海底發現世界第六大河:局部寬800米】
2010年8月3日,英國科學家在黑海海底發現了讓泰晤士河相形見絀的一條大河。與地面上的河流一樣,這些海底河流也有河道、支流、洪區、急流甚至瀑布。一條在黑海海底發現的河流局部區域深35米(115英尺),寬804米(半英里)之多。
科學家估計,就河流水量而言,如果是在陸地上,這條目前為止尚未命名的河應該是世界上第六大河。使用遙控潛水艇掃描土耳其附近海底的裏茲大學研究人員指出,這條河是泰晤士河的350倍大,攜帶高濃度鹽水和沉積物。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活躍的地下河,是從地中海流經柏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鹽量較低)溢出的高鹽水。這使得來自地中海的這一高密度水像河一樣沿海床流淌,形成河道和深堤。
雖然深海的營養物質豐富程度遠不及接近陸地的海水,但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生命在深海存活的方式,因為這些河流攜帶沉積物和營養物質。裏茲大學地球和環境學院研究組的負責人丹·帕森斯博士表示:“這些水道中水的密度比周圍海水的密度大,因為它的鹽度較高且攜帶較多沉積物。和陸地上的河一樣,它順著陸緣海流淌,形成類似陸地上河流一樣的深海平原。”
海洋的深海平原有如海底荒漠,但是,這些水道可輸送在這些荒漠中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和其他成分。帕森斯說:“這表明它們可能非常重要,就像為深海注入生命的動脈。我們發現,這些河與陸地河流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於水流漩渦,水的旋流方向與陸地上的河流相反。”
因為一些掃描顯示,很多世界海洋中存在蜿蜒的水道,科學家早已懷疑可能存在海底河流。但是,之前一直未發現這些海底河流。 這些河道中最大的河道要數巴西海岸河道,亞馬遜河從這裏流入大西洋。大多數人相信這些河道是在海平面相當低的時候形成,而且這些河道長達4023公里(2500英里),寬數英里。黑海河道雖然較小,但它是發現的唯一仍在流淌的河道,而且還證明瞭這些神秘河道是由水下河流形成。
海底河道與海洋溝渠不同,後者是構造板塊的運動在海洋最深處形成的地質結構,前者像陸地上的河流一樣蜿蜒而流,並以侵蝕河道底部淤泥的同樣方式形成河堤。帕森斯博士發現,黑海河的流速為每小時6公里(4英里),每秒有2.2萬立方米的水流經該河道,是歐洲最大河萊茵河的10倍之大。在到達陸緣海邊緣並流入深海之前,黑海河僅長約60公里(約37英里)。帕森斯博士表示,研究資料還將對在這些河流存在區域尋找鑽探地點的石油公司很重要。
深海平原(abyssal plain)坡度小於1∶1000的深海底部。大洋盆地的重要組成單元。常位於大陸隆和深海丘陵之間,水深3000~6000米,大型的可延伸幾百至幾千千米。覆蓋著較厚的沉積層,沉積物都是濁流自大陸邊緣搬運來的。它自大陸隆外緣向洋內伸展,表面可以被深海穀所切割,且沿著向大洋中脊的方向,沉積層逐漸減薄直至過渡到深海丘陵。
深海平原為大洋深處平緩的海床,是地球上最平坦與最少被開發的地段。其通常位於3000至6000米的深處,位於大陸架與大洋中脊之間,延展數百公里寬。其起伏通常很小,每公里相差為10~100釐米。深海平原大概覆蓋了海洋面積的40%,在大西洋分佈是最多。深海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地層深處的矽鎂帶被上湧的地幔所帶上地面,在大洋中脊形成新的海洋地殼。
新的地殼由玄武岩組成,並起伏不平。隨後它逐漸被大量的沉積所覆蓋,其中大陸坡上粗粒沉澱的滑塌所造成濁流(turbidity-current)有可能通過海穀抵達深海並沉積為下粗上細的砂層,含有陸地上的粘土顆粒和浮游生物的殘骸(如多孔蟲)。除此此外還有持續的海洋生物沉澱所形成的均勻沉積層。
其形成互層,累計成平均為1000公里厚的深海平原沉積。在一些深海平原區域富藏的錳結核是鐵和鎳、鈷、銅等金屬的富結體,可能為未來礦產的來源。深海底部坡度小於1:1000的平坦區域,為大洋盆地的重要組成單元,地球表面的最平坦部分。最早(1947年)在北大西洋深海底發現了這種地形。深海中也有如同陸地平原一樣的地貌,這就是深海平原。
深海平原一般位於水深3000米到6000米的海底。它的面積較大,一般可以延伸幾千平方千米。深海平原的表面光華而平整。有的深海平原向一定方向微微傾斜,有的則有地位的起伏。深海平原上有厚厚的沉積層。沉積層將原來複雜的原始地貌掩蓋起來。製造深海平原的沉積物主要來自大陸架,並且被海流沿斜坡向下搬運到地勢低窪的地方。深海平原大多位於陸地物質不斷供應的地帶。
在1947年以前,人們對深海平原的認識還很膚淺,甚至沒有深海平原的定義。直到1947年地質學家考察大西洋大洋中脊時,人們才發現了深海平原。1948年,瑞典深海平原考察隊對印度洋中的深海平原作了較為詳盡的調查,並且繪製了海圖。從此,人們陸續考察了各大洋中的深海平原,有關深海平原的研究不斷廣泛而深入的展開。
深海平原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佈。大西洋是深海平原分佈最多的海洋。因為大西洋的陸源沉積物特別豐富,而且大西洋的邊緣沒有海溝阻隔,所以為深海平原的形成,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相反的,太平洋因周圍有許多海溝,所以太平洋的深海平原就十分少見。僅在太平洋東北部有所分佈。
深海平原是大洋深處平緩的海床,是地球上最平坦和最少被開發的地段。它們通常位於3000至6000米的深處,位於大陸架和大洋中脊之間,延展數百公里寬。它們的起伏通常很小,每公里相差10~100釐米。深海平原大約覆蓋了海洋面積的40%,在大西洋分佈最多。深海平原在各大洋都有發現,但以陸源物質供應充分且無邊緣海溝攔截的大西洋最為多見。太平洋的周緣海溝廣布,濁流沉積難以越過海溝到達大洋盆地,故太平洋中深海平原分佈有限,主要見於東緣無海溝的東北太平洋海盆。深海平原也見於地中海、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及西太平洋邊緣海(如南海深海盆)。
深海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地層深處的矽鎂帶被上湧的地幔帶上地面,在大洋中脊形成新的海洋地殼。這新的地殼由玄武岩組成,並起伏不平。隨後它逐漸被大量的沉積物所覆蓋,其中大陸坡上粗粒沉澱的滑塌所造成的濁流(turbidity-current)可能通過海穀抵達深海並沉積為下粗上細的砂層,含有陸地上的粘土顆粒以及浮游生物的殘骸(如多孔蟲)。此外還有持續的海洋生物沉澱所形成的均勻沉積層。它們形成互層,累計成平均1000公里厚的深海平原沉積。在某些深海平原區域富藏的錳結核是鐵、鎳、鈷、銅等金屬的富結體,可能是未來礦產的來源。
又稱深海盆地。大洋盆地中特別平坦的部分。底部坡度為1/1000~1/10000。地殼厚度6~8公里左右,屬大洋型地殼。盆地中平均堆積厚度為1公里。沉積物來源於大陸架,由濁流通過大陸坡堆積于大洋盆地中最低部位。1947年對中大西洋海嶺調查,首次運用水下聲納裝置進行海底連續測深,發現了深海平原。1948年瑞典深海考察隊用同樣技術在印度洋中也發現深海平原。以後在其他大洋中也陸續發現。
深海平原最常見於大陸隆的向海一側,終止於深海丘陵的向陸一側。在有海槽存在的地方,如中、南美洲的西海岸,常有槽底深海平原存在,而在海槽向海一側,缺乏深海平原。深海平原也可突然終止於有深海隙(abyssal gap)出現的地方。在大洋島嶼或群島岸外的深海平原也稱為群島平原(archipelagic plain)。中國南海中部深海平原,縱長1500公里,最寬處825公里,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原北部水深3400米,向南部增至4200米,平均坡度0°10′~0°14′,北部地形更平坦,平均坡度僅0°04′~0°05′。
南海深海平原有眾多的海山、海丘分佈,相對高差1000m以上的高大海山即有18座,並對其中14座主要海山予以命名,海山和海丘的排列方向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有北東向線狀海山和鏈狀海山、東西向鏈狀海山或海丘、南北向鏈狀海山或海丘和北西向鏈狀海山或海丘,海山、海丘的排列方向明顯受南海板塊構造運動控制,高差懸殊的海山和海丘系由玄武岩漿沿海盆斷裂構造線上溢發而成。
地震探測和深海鑽探資料表明,深海平原覆有較厚的沉積層,它實際上是不規則的原始地形(如深海丘陵)被大量沉積物鋪蓋而成的。其中濁流攜來的沉積物在塑造深海平原中起重要作用,濁流帶來的陸源砂、粉砂常與遠洋沉積交互成層。當濁流沿大陸邊緣海底峽谷注入開闊深海底時,坡度減緩,流速降低,其所攜泥砂物質便逐漸沉積下來。
因此,深海平原大多位於陸源物質供應不中斷的地帶,自大陸隆外緣向洋內伸展。深海平原表面可以被海底峽谷外延的深海穀所切割。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方向,隨著沉積層減薄而逐漸過渡為深海丘陵。
雖然大海覆蓋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二的面積,但是絕大部分深海對於人類來講還是未知的處女地,對於漫長時間以來它的環境是如何變遷的,仍存在著無數的未解之謎。聖達戈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斯柯裏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科學家正在研究一門新的學科,他們經過14年的研究,揭示出深海所發生的顯著變化。
該研究所的Henry Ruhl和該所海洋生物研究部的生物學家Kenneth L.Smith於7月23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文章中表明,在大洋表面所發生的氣候變化,正對在海面以下2.5英里生活的體積大一些的動物群落產生影響。
眾所周知,像厄爾尼諾和拉尼娜這樣的重要氣候變化事件會產生區域性和局地性的影響,但是Ruhl和Smith的研究顯示這樣的變化也會延伸至深海——這個地球上最為遙遠的環境。
雖然現代大洋深處的海水幾百年以來從來不和上層水相混合,但是,海面以上的氣候變化依然對洋底的底棲物種的爆發與繁榮生長起到推動的作用。Ruhl 說:“大型的動物,就像你站在海底的時候能夠看見的那種,會像在淺水或者陸地環境生活的動物一樣受到氣候的影響。”
以上是從一項對加利福尼亞沿岸的海參、海蛇尾和其他活動的洋底生物所進行的長達14年的研究得出的結論。該研究是由 Henry Ruhl主持進行的,他和Smith在《科學》雜誌上指出:“將海水的表面與海水的底部聯繫起來的是已經死亡的浮游生物和其他的一些生物碎片,它們在海水中緩慢下沉,為生活在海洋深處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正是這些食物,將海面25英里以下的一些特定生物種類的豐度的變化,與當時發生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等氣候現象聯繫了起來。
Smith 的研究小組從1989年起,已經開始對距加利福尼亞中部海岸的 Point Conception以西大約136英里的北太平洋東部的區域進行研究。他們在一個被稱為“M站位”的地方——一個相對無偏差靈敏點,安置了研究設備。這個站位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研究時序最長的站位之一。每四個月,研究者們都要對這些設備進行檢查,並收集一些沉入大洋深處的顆粒樣品。為了檢測一些大型的、活動的“居民”,研究小組沿著洋底佈設了一條水下攝像測線。
他們所使用的設備中一個關鍵的部件是一種安裝在“雪橇”上的攝像機,它可以在大洋底部移動。一旦將它從船上放人水中,這台設備將用大概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到達2.5英里深度的目的地。在考察的航程中,科學家也通過使用一種小型動物捕捉網來尋找和觀測那些在相片中出現的不同的動物。水下照相機每五秒鐘照一張相。一小時的照相時間帶給科學家們的將是數周的分析和研究。48張這樣的相片組成一個樣條(一個樣條將穿過大約1英里的距離)來進行分析。
在研究者前往“M站位”的許多次考察的行程中,他們都是在斯克裏普斯考察船“新地平線”號上工作。每個航次都是以向西北方向駛離聖達戈的30小時的航程開始的,共行駛300英里。研究者一般在“M站位”停留一周或更長的時間,以完成必要的找回、維護和裝配設備等不同的工作。
Smith 說:“在這些站位進行長時間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你僅僅對其進行一次研究的話,就無法預測將要發生什麼情況。如果你發現在占全球比例如此之大的範圍內發生類似這樣的變化,你就應該對它格外小心。”
1999年,Smith 和同事 Ronald Kaufmann 指出生活在洋底的動物正在經歷一個長時間的食物短缺期。新的研究表明食物供給已經開始增長,並且氣候、食物供給和洋底大型動物的豐度是聯繫在一起的。
《科學》雜誌上刊出的論文指出在1997至1998年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之前和之後,10種最主要的可移動動物的群落結構有非常明顯的對比。作為此項研究的一部分,他們對洋底的動物進行了調查,包括深海海參、海膽和海蛇尾。
海洋科學家們已經對一年又一年海洋表面的氣候和深海生命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進行過討論。但是,英國南安普敦海洋研究中心的Andrew Gooday解釋說:“在現代大洋中,很少有實際的例證。”
Gooday說:“曾經有過一個變化的範例,如果你回到30年前,人們的觀點是大洋深處的洋底是非常穩定的。”然而,20世紀70年代,生物學家發現了一些證據,它們證明即便是生活在非常深的環境下的生物,它們的繁殖也是與海洋表面的氣候有關聯的。Gooday說,已經有證據表明深海的一些生物群落正發生著長期的變化,“像是一個更為動態的環境。”
Ruhl 和 Smith 對不同豐度的常見物種、從海水表面飄向深海的食物,以及表面的氣候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觀測。他們發現,食物的豐度確實在發生變化,它們發生在表面水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變化的高峰後6至11個月的時間。而物種的豐度的變化,則又滯後了幾個月。
一些物種,像 Scotoplanes globosa 海參,在1997年至1999年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發生之前,僅在攝像調查中出現過很小的數目,但是在2001年到2002年之間,這個物種呈現爆發的趨勢。與之相對,與此種海參有親緣關係的 Peniagone vitrea,在此項研究的早期具有很高的豐度,然而其數量卻在厄爾尼諾現象過後急劇減少。
雖然在14年中,由於食物供應短缺,一些動物的數量下降了,但仍有其他的一些種類在這樣的條件下旺盛地生長著。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動物在這個食物短缺的時期中擁有競爭優勢。
此發現與其他為數不多的長期深海研究站位的發現中的一項相吻合,此站位位於東北大西洋的Porcupine 深海平原,南安普敦中心曾在此進行研究。Gooday 說,在那兒,另一種不同的海參——Amperimarosea,其爆發式增長,與從海水上層飄落下來的食物的營養性質密切相關。
“大洋是人類的一種食物資源,但也是人類的一個傾廢場。”Smith 說,“對我們來說,瞭解人類的活動如何影響深海是非常重要的。
南海深海平原來有眾多的海山、海丘分佈,相對高差在1000m以上的高大海山即有18座,並對其中14座主要海山給以命名,海山與海丘的排列方向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有北東向線狀海山與鏈狀海山、東西向鏈狀海山或海丘、南北向鏈狀海山或海丘與北西向鏈狀海山或海丘,海山與海丘的排列方向明顯受南海板塊構造運動控制,高差懸殊的海山和海丘系由玄武岩漿沿海盆斷裂構造線上溢發而形成。
其他地區的深海平原:
(1)恩德比深海平原。
(2)環繞南極洲大陸的四大深海平原之一。
(3)哈特拉斯深海平原。
(4)位於美國南部與百慕達之間北美大陸棚的東面。
(5)哥倫比亞深海平原。
(6)構成加勒比海中南部海底的海底平原,為哥倫比亞海盆最深和最平坦部分。
【深海丘陵】
深海盆地中的低緩的圓丘形的形態,在所有大洋盆地中都有分佈,但是在太平洋中分佈最普遍,太平洋海底幾乎有一半面積是深海丘陵。起伏平緩的海底隆起區。又稱海丘。位於大洋底部,高度小於海山。一般高出周圍洋底數米至數百米,寬數百米至數千米,側翼坡度為1°~15°,外形多呈圓形、橢圓形,有的呈長條狀延伸。有的基岩裸露,有的覆有沉積物,主要為褐黏土、軟泥等遠洋沉積物質。多數由海底火山作用形成,在3大洋底均有分佈。其中以太平洋最多,主要分佈在水深3000~6000 m的海盆中;大西洋的深海丘陵多平行于大洋中脊,呈條帶狀分佈。
深海盆地中的低緩的圓丘形的形態。它高出周圍的深海平原的高度可達 1000 米之多,它的底部的寬度可達幾公里。深海丘陵在所有大洋盆地中都有分佈,但是在太平洋中分佈最普遍,太平洋海底幾乎有一半面積是深海丘陵。在大西洋中脊的外緣,深海丘陵分佈也很普遍。深海丘陵的起源
還不緊實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由於深海丘陵有沉積蓋層的覆蓋,因此要取得構成深海丘陵的基岩的樣品是很困難的。
大洋底部高度小於海山的水下丘陵或山崗,簡稱海丘。它一般高出周圍洋底數米至數百米,分佈於水深3000~6000米處。單個的海丘底部寬約數公里,側翼坡度為1°~15°,外形多屬圓形、 橢圓形,有的呈長條狀延伸。有的海丘上有兩個或多個峰頂。少數海丘散處於深海平原之上。深海平原靠大洋中脊一側,丘陵常成片出現,稱為深海丘陵區。
深海丘陵基岩裸露,有的覆有薄層沉積。一般認為:深海丘陵與埋藏在深海平原沉積蓋層下的原始地形面相當。海丘通常由小型盾形火山和岩蓋構成,是大洋地殼層 2(基底層)的反映。在大西洋,深海丘陵平行于大洋中脊,呈條帶狀綿延。印度洋也不乏深海丘陵。在太平洋,由於其周緣的海溝攔截,陸源物質難以到達大洋盆地,故深海丘陵很發育。
海丘上部幾無沉積物,底部寬約數公里,側翼坡度1°~15°。外形多屬圓形、橢圓形,也有長條狀延伸的。深海丘陵常分佈于深海平原向洋中脊一側,在各大洋均有發現,以太平洋最為發育。太平洋邊緣展布著海溝,濁流沉積等陸源物質難以越過海溝輸送到洋盆區,來自上覆水層的遠洋沉積一般為量有限,不足以鋪覆成深海平原,因此深海丘陵約占太平洋洋底面積的80~85%。
大西洋洋底,沿著大洋中線,大體北從冰島附近海底開始,往南直到南緯50°附近的布維島,延伸著一條龐大的洋中脊,全長20,000公里。還有多條橫向山脊,它們以中脊為主軸,結成龐大的框架,切劊出一塊塊排列整齊、形狀規則的深海盆地,或簡稱海盆。
此種地形波稱為“棋盤式構造’太平洋洋底〈不包括邊緣海,下同)面積將近大西洋洋底的2倍,有海盆14個;印度洋洋底面積約當大西洋洋底的84%,有海盆7個;北冰洋海盆更少,僅有3個;而大西洋的海盆多數學者認定有19個,為深海盆地最多的大洋。它們以中脊為界,大小不等、深淺不一地分佈在大西洋洋底的東西兩側。
西側:拉布拉多海盆、紐芬蘭海盆、北美海盆西加勒比海盆、東加勒比海盆圭亞那海盆、赤道巴西海盆、阿根廷海盆
東側:北極海盆、西歐海盆、伊比利亞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塞拉里昂海盆、幾內亞海盆、赤道安哥拉海盆、開普海盆、厄加勒斯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
西里伯斯海最深處達1萬6千5百英尺(約合5030米),該海域被島嶼和淺灘深海盆地包圍,其中一部分可能數百萬年來與世隔絕。科學家們運用遠端遙控攝像機在這一海域海底進行拍照探索,發現諸多海洋物種在這個核心地帶進化,衍生的物種擴展到海洋其他區域,是許多物種的起源地。
菲律賓南部的西裏伯斯海資源豐富,美國和菲律賓的科學家們在該海域發現百餘種稀有海洋生物,深海盆地包括一只有觸角的橙色蠕蟲以及罕見的黑色水母。
據美國媒體17日報導,來自美國和菲律賓的科學家們經過考察,在這一海域探得100多種珍稀海洋生物,其中一些是前所未知的物種。比如一隻幾乎通體透明的海參能通過伸縮自己長長的身體在水裏遊動。還有一隻黑色水母。最令科學家驚訝的是,他們在海底發現一種渾身長刺的橙色蠕蟲,它像烏賊一樣有10只觸角。“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很可能是一個新物種。”
下一篇:【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