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鋒無限-15】─鼠和米缸─潛在危機,生與死是無法抗拒
【機鋒無限-15】─鼠和米缸─潛在危機,生與死是無法抗拒
生與死是無法抗拒的,人們只能享受二者間的一段時光。死亡的黑暗帷幕將襯托出生命的光彩。生命是各種財富最高之物,而最高深惡痛絕便是死。人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寬度。死亡和老人的距離並不比嬰兒的距離更近,生命也是如此。
在一個青黃不接的春天,一隻在農家倉庫裏覓食的老鼠意外地掉進一個盛得半滿的米缸裏。這飛來的口福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環顧了一下四周,確定沒有危險之後,接下來便是一通瘋吃、猛吃,吃完倒頭便睡。
老鼠就這樣在米缸中吃了睡,睡醒了再吃,日子不知不覺地在豐衣足食的悠閒中過去了,有時,老鼠也曾為是否要跳出缸去進行過思想鬥爭與痛苦的抉擇,但終究未能擺脫白花花的大米的誘惑,直到有一天它發現米缸見了底,才覺得以米缸現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沒有這個能力了。
對於老鼠而言,這缸米就是一塊試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據為己有,其代價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稱為“生命的高度”。而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裏,它多留戀一天,多貪吃一寸,就離死亡更近了一步。
在現實生活中,多數人能夠做到在明顯有危險的地方止步,但清醒地認識潛在的危機並及時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沒那麼容易了。
釋聖嚴法師曾開示──『生與死』的尊嚴
如果知道『生與死』是必然的過程,那麼,生命的本身就是尊嚴。因為生存和死亡,是沒有辦法分割的;出生時,就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來臨。因此,生存並不麻煩可憐,死亡也不需要覺得悲哀淒苦;而是要看我們對生存及死亡的態度而定。
生與死,是一個廣泛而深入的題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場。這個主題,在近三十年來,漸漸受到東、西方人士的重視,有許多的學者,從哲學、宗教、醫學等多角度的立場來探討。在西藏系統的佛教,談到很多關於這類的問題,我大致上也看過一些,不過,我今天不是以西藏佛教的角度來討論,而是以中國漢傳系統佛教的立場,來談談生與死的尊嚴。
我不是一個研究生死學的學者專家,我只知道從佛法的觀點,對佛法的認識,以及對生死的體驗及觀察,來加以說明;今天的這場演講,我將它分為八個子題。
一、由生命的無奈,無所依賴及無所適從,轉變為生命的可愛、可貴與自我肯定。
有很多佛教徒,對生命的感受是負面的,認為生命是無奈的、受罪的,是一種負擔,這是不瞭解佛法的原因。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法身的慧命,就是要如何開悟?如何成佛?開悟成佛,一定要用我們這個色身,才能達成修行的目的;色身就是肉體的生命,也只有在人的生命過程中,才可以聽到佛法、修行佛法。
許多人認為修行,是要到佛國淨土去修,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因為菩薩要成佛,一定是在人間,不是以其他類別的眾生形態成佛。必須先要有人的身體之後,才能發心;發菩薩心,修菩薩道,然後成佛。因此,人的身體是最可愛的、可貴的;由凡夫成為菩薩,由菩薩到佛,都是在人間修成的。
二、生命的出生與死亡,關係密切,不可分割,出生之時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來臨。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無尊嚴,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嚴,何可悲哀?
如果知道生與死是必然的過程,那麼,生命的本身就是尊嚴。因為生存和死亡,是沒有辦法分割的;出生時,就已確定了死亡的必然來臨。因此,生存並不麻煩可憐,死亡也不需要覺得悲哀淒苦;而是要看我們對生存及死亡的態度而定。如果生存、生活得沒有尊嚴,那死亡有什麼好可惜的?生命又有什麼可喜的?相反的,如果死亡得很有尊嚴,那死亡又有什麼可以悲哀的呢?
三、生命的尊嚴,是從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有目標之中,來體驗和顯示人的生命,就是生與死的一個階段和一個過程。
生命的尊嚴,可以從倫理的關係、社會的角度、歷史的判斷、哲學的理論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多方面來確立它的意義和目標。然而,今天我不是從以上的角度來談,而是從一個佛教徒的立場來討論生與死的尊嚴。
(一)生命的意義
從佛教的立場看,生命它是為了受報和還願而存在的。過去許的願,一定要實踐承諾;過去造的業,必須要受報。因此,生命是因為因果的事實而存在。
(二)生命的價值
生命的價值,並不是由客觀的他人來評估判斷、來確立認定,而是自己負起責任,來完成你這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責任,同時儘量運用其有限之生命,作最高、最大的奉獻。
每個人在世界上,都扮演著許多不同的角色,像父母、夫妻、兒女、老師、學生等。因此,我們要盡心盡力的盡自己的責任,充實自己,作不求回饋的奉獻。只是想如何的對他人有益,用物質的、精神的種種能力,來奉獻一個人、二個人,乃至於許許多多的人,這就是生命的價值;甚至於,對一個自然的環境,也要盡到保護的責任,也作奉獻,這就是作自利與利人的工作,也是在行菩薩道。
(三)生命的目標
這是需要有個大的方向,來作為自己永的歸宿。必須將自己的所有,分享給他人,回向給一切眾生。同時,繼續發願,願自己能夠成長與消融,能夠圓融與超越,永無止盡地奉獻。如果建立這樣的目標,不論人生是長是短,都是極有尊嚴的。
四、生命與死亡是一體的兩面,所以生存與死亡,都是無限時空中的必然現象。
(一)生是權利,死也是權利;生是責任,死也是責任。活著的時候,接受它、運用它;結束的時候,接受它、歡迎它。我常常對癌症末期的病人說:「不要等死、怕死,多活一天、一分、一秒都是好的,珍惜活著的生命。」因為生存和死亡,都是無限時間之中的必然現象;不應該死的時候不應求死,必須要你死的時候,貪生也沒有用。
(二)生與死是息息相關的。每個人從知道有生命的事實那一天開始,就要有面對死亡來臨的心理準備。要知道,死亡的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親友,這樣的事,隨時可能發生,這並不是讓年輕人恐懼死亡,用死亡嚇唬他們,而是要他們從小就知道死亡這樣的事實,如此,才能幫助我們智慧的成長。
釋迦牟尼佛在十多歲時,就發現人的生命過程,從生、老、病,到死亡的事實,因而促使他去修行、去悟道,使他成長、使他得到大智慧,進而拯救了全世界的人類。
(三)應該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可貴,並且運用生命使自己成長,奉獻他人。至於什麼時候死亡,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知道;因此,知道它會來臨,但是不必憂慮死亡的事實會在何時發生。
在台灣,我有一位在家弟子,他深信命理,曾請了多位相命師為他算命,都說他只能活到六十九歲,到了那一年,他把工作辭去,財產分掉,等待死亡的來臨。可是第二年仍然活著,於是很後悔的來問我說:「師父啊!我應該要死怎麼沒死呢?您知道什麼原因嗎?」我說:「也許你作好事積了德,改變了死亡的時間。」我又勸他說:「不要怕死、等死,活一天,就盡一天的責任及奉獻,不去管什麼時候會死,只要運用你寶貴的生命好好活下去。」結果他一直活到八十六歲才去世。
五、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許多人從哲學上和宗教的信仰上,來建立生與死的理論和觀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過去及未來;這些,我只能說是人的一種希望、一種看法和一種追求,但並不是可靠的。
中國的儒家學者主張朝聞道夕死可矣!又云:生死由命或者是聽天由命,也就是說,生死是由命決定的,但是儒家並未說明命是什麼?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老子講得很有道理:出生入死,出生一定會入死;又云:人之生,動之死地。當人生的時候,死亡這條路已經開始在動了,因此,老子叫我們不必擔心生與死的問題,只要尊道而貴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就是說,只要有道德,至於人的生死,讓它自然即可。
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是有過去世的,他們說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創造、所賜予的,死亡時,也是應上帝的召喚回天國去,這也很好,一切由上帝支配,不必擔心著生與死,這也算是快樂又幸運的事。
泛神論的哲學,是說生命來自於整體的神,死亡又回歸於整體的神。唯物論的哲學,則是生死都是物質現象,生如燈燃,死如燈滅。
而佛教徒是相信人有過去世的,但是,生從哪裡來?是否要借神通去知道呢?不需要,因為過去的生命是無限的長,無法去追究一生一生再上一生,究竟是從哪裡來?我們只要好好的作最大的奉獻、最好的修行,其他的,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一切順其自然。
六、佛教徒的生死觀
(一)我們在這現世一個生死的階段,只是在無窮的、無限的生命過程中的一個段落而已。就像不斷地在旅行,今天在紐約出現,明天不見了,接著又到了華盛頓、芝加哥等地,每天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樣,它是無始的事實,死亡不等於生命的結束,而是一期生命的過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過程正在等待著去接受。
(二)生命的生滅現象分為三類:
剎那生滅剎那,就是在極短的時間之中。我們身體的細胞組織以及心念等,都是經常在生起,經常在消失;心理及生理,不斷地新陳代謝,不斷地變動,有生有死,有起有滅。
一期生滅從人的出生到人的死亡這個過程,一期或一個階段的生與死。
三世生滅無限的過去三世,無窮的未來三世,加上目前的現在三世。就以這一生的現階段來說,前生、未來及現在,就是三世生命;無限的過去未來現在;過去的過去未來現在,未來的過去未來現在,現在的過去未來現在。
這樣的觀念和理論,能為我們帶來希望及安慰,也為我們帶來在此生中,必須繼續活下去的理由。不應當死的時候,去自殺是對過去不負責任,對不起這一生,甚至可能擾亂對未來的前途。
(三)生與死的昇華現象,分為三個類別,三個段落:
凡夫眾生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一個過程一個過程,一生又一生;從生到死,從死到生,這就是三世生滅。但是,凡夫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只有生死,沒有提升生命的意義和品質。
聖者的變易生死變易生死,就是用佛法來修行、來成長,幫助自己來提升生命的品質。因此,慈悲和智慧的功德身在變,不斷在淨化;由菩薩的階段或者羅漢的果位,乃至到成佛的層次,一級一級,不斷地提升,這叫做變易。
大涅槃的不生不死前面講的都是有生有死,到了成佛的果位,也就是大涅槃境界時,超越肉身,實證法身,絕對的不生也不死,並且能以種種身份,普遍地出現在所有眾生的生死苦海之中,雖然還有生死的現象,但是,已經沒有生死的執著、煩惱及不安。
七、如何面對死亡?如何使得死亡能有尊嚴?
(一)能生則必須求生,非死不可則當歡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當感謝死亡。以禪修者的立場來看,死亡可以分三個層次或三個態度:
隨業生死——生和死,自己作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夢死。
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與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活得快樂,死得乾脆。
超越生死--雖然有生有死,對於已經解脫、超越生死、大悟徹底的人來講,生不以貪為生,死不以怕為死;生與死不僅僅相同,甚至根本沒有這樣的事。
(二)努力求生,生存時能使自己提升生命的品質,淨化自己的心靈。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對死亡要存有感謝的心,因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萬種的責任,帶著一生的功德,迎向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三)生死的現象,猶如日出與日沒。日沒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消失,而其本身永遠不會消失;日出時,只是太陽在地平線上升起,而其本身永遠高懸於太虛空中。人的肉體雖然有生與死的現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淨佛性,永遠如日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懼它;而我們的未來,卻是充滿著希望。
(四)死亡來到時,若能自主自知,當以喜悅的心,勇敢地面對死亡、接受死亡。對於自己一生的行為,不論是善、是惡,都要感謝,那是歷練的經驗,應當無怨、無悔、無、無傲。過去的已成過去,迎向光明的未來,此時最為重要。
往生時的心態,有六種因素,可以決定死亡後未來的前途:
隨業善業、惡業,哪一種較重,就到哪個地方去。
隨重受完重業的果報,依次再受輕業的果報。
隨習未作大善、大惡,但有特殊強烈的習氣,命終時,使隨習氣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處所。
隨緣哪一種因緣先成熟,距離你最近、最親,就到哪裡去。
隨念臨命終時的心念傾向,決定了去處。
隨願當臨命的心願要怎麼樣時,就決定死亡後到哪裡去。
禪的修行者,是要修行到隨念、隨願,如果變成了隨業、隨重、隨習、隨緣,那是非常可憐的。
(五)臨命終時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親友應當以虔誠安定的心,為他誦經、持咒、唸佛菩薩聖號,或者在他旁邊禪修,以定力和信力,幫助他的神識免於茫然,免於昏亂,而得到安定,迎向光明,這樣才不會使亡者下墮而能超生。
(六)切忌慌亂地用器械搶救,不可呼天搶地的哭喊。死亡的尊嚴,不是讓臨終的人痛苦的走,不論是在肉體上或精神上的痛苦,對死亡的人有害無益;重要的是,讓他平安、寧靜、祥和、溫馨的離開人間。
八、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嚴。
死亡的尊嚴,餘下有許多的問題,那就是意外事件中死亡問題;死亡後能否移動問題;死刑及墮胎問題;中陰身超度問題;腦死及植物人的問題;遺體器官捐贈問題;自殺問題;癌症末期,自然死亡及安樂死的問題;生命與死亡的界定問題。
以上的每一個問題,均為一個重要的主題,都可以作一場大的演講,今天因為時間有限,暫時將這些問題保留著,留待日後再向諸位分別解釋。不過死亡的原則不能違背平安與寧靜,那便是重視死亡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