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修應識之法要(5之2)─
─參修應識之法要(5之2)─
─如來藏說三經一論中的如來藏說之內在發展─ 文:*賴賢宗*教授
(續)
第三節《寶性論》對先前如來藏說三經的繼承和發展
1. 如來藏說三經的早期如來藏思想基本表述與《寶性論》對此的繼承和整理
1.1 《寶性論》的文本與內容大要
《究竟一乘寶性論》是代表如來藏學主流的集大成論書。《寶性論》的中文全名是《究竟一乘寶性論》。它有漢譯本、梵文本和藏文譯本。梵文本全稱為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 wastra,意思是「寶性分別大乘最上秘義論」。漢譯本四卷,由元魏勒那摩提 (Ratnamati) 譯於511 A.D.,由此可以判斷《寶性論》之成立在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初。釋恆清曾指出,有趣的是漢譯本取其前字 (Ratnagotravibhaga) 而名為《寶性論》,和藏譯本取其後字 (Mahayanottaratantra) 而稱此論為《大乘最上秘義論》(簡稱Uttaratantra《最上秘義論》),由此可略見此二傳統著重點的不同,漢譯本重視於心性論,藏譯本則重視它對於密續 (tantra) 的意義。依中國佛教的傳統說法,《寶性論》全論是堅慧(Saramati,沙羅末底)菩薩所造,但依藏傳,「論本偈」是彌勒菩薩 (Maitreya) 造的,而「釋論」則是由無著 (Asanga) 菩薩所造。[26]梵文本亦稱「論本偈」是彌勒造的,但未提及無著釋論。西藏佛教傳統上一直認為彌勒菩薩著有五論,《大乘最上秘義論》是其中之一。
關於《寶性論》的內容架構,釋恆清曾加以解說:漢譯本《寶性論》內容分四卷十一品,基本上包括「論本偈」和「釋論」二大部分。漢譯本「論本偈」即是五言或四句的偈頌,總共三百偈,乃是以偈頌方式揭示本論的中心思想,即使沒有「釋論」,亦可構成一部獨立的偈頌式論典。漢譯本《寶性論》「釋論」包含「論本偈」和新加的「注釋偈」和長行的「釋疏」。「注釋偈」是以偈頌方式解釋「論本偈」的意義,而「釋疏」則是以長行注解「論本偈」或「注釋偈」。
比對梵、藏本的編輯情況,可以說《寶性論》的漢譯本是資料完整的綜合本。梵本和藏譯本沒有像漢譯本那樣將三百偈的「論本偈」特別列出來,成為可以獨立於「釋論」的部分,因此,漢譯《寶性論》的「釋論」部分相當於梵文本的「全論」,與西藏譯本無著造的「釋論」( Mahayanottaratantra-vyakhya) 也一致。又,藏譯彌勒造的「本論」(Mahayanottaratantra-wastra) 有四百十一偈,包括「論本偈」和「注釋偈」,但是此中沒有「釋疏」。漢譯的「釋論」與梵文本及藏譯vyakha (釋論) 一致。
漢譯《寶性論》包含了十一品:一、教化品,二、佛寶品,三、法寶品,四、僧寶品,五、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六、無量煩惱所纏品,七、為何義說品,八、身轉清淨成菩提品,九、如來功德品,十、自然不休息佛業品,十一、校量信功德品。相對于此,梵文本和藏譯本則編輯成五品,但是藏譯本五品和漢譯本十一品其內容則是一致的。也就是說:藏譯本一、《如來藏品》,包括漢譯的第二品<佛寶品>至第七品<為何義說>的六品。藏譯本二、《成菩提品》,相當於漢譯的第八品<身轉清淨成菩提品>。藏譯本三、《如來功德品》,相當於漢譯的第九品<如來功德品>。藏譯本四、《佛業品》,相當於漢譯的第十品<自然不休息佛業品>。藏譯本五、《校量信功德品》,相當於漢譯的第十一品<校量信功德品>。只有漢譯本第一品:一、教化品之十八偈在梵文本和藏譯本沒有對應的部分。
《寶性論》的主題在於四法: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 (dhatu,bodhi,dharma,karma),《寶性論》各品就是依照四法的次序而一一闡述。四法也就是諸佛及眾生皆具有共通的佛「性」(界,dhatu),漢譯《寶性論》第二品<佛寶品>至第七品<為何義說>的六品對此加以闡述。在瞭解了如來藏 (佛性) 佛法的基本原理之後,理解了此一根之後,接下來就是闡述道和果,也就是說,眾生經過實踐的歷程,證得佛菩提 (bodhi),具足一切佛法 (dharma) 的功德力量;並且從事濟度眾生的行業 (karma)。因此,漢譯《寶性論》「釋論」將全論分成「七種金剛句」:佛寶、法寶、僧寶、性、菩提、功德、業,也就是佛法僧三寶再加上前述的四法,這也是相應於全書十一品的開展。
1.2 《寶性論》對三經的早期如來藏說的之思想繼承與整理
《寶性論》包含了繼承和發展的兩個部分。一方面,《寶性論》繼承了《如來藏經》的九譬、《不增不減經》之「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與《勝鬘經》的相關如來藏說,而加以整理。另一方面《寶性論》也對所傳來的如來藏說,給予體系性的闡釋,並且加以發展。
首先,就《寶性論》與它之前的早期如來藏說的三經之思想繼承關係,闡釋如後:
(1) 《如來藏經》的九譬為《寶性論》所繼承。除了<卷第一>之中用偈頌來分別對九譬闡釋之外;《寶性論》<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詳細闡釋了九譬,認為九譬是在解釋「法身、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依法身、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三種實體,有諸佛等九種譬喻」,這裏所說的「三種實體」的「實體」是「勝義實體」,而不是神我外道或是思辨形上學說的「實體」。《寶性論》對九譬所譬喻的內容,不僅分別加以闡述,也進行體系化的工作。下文詳論《寶性論》此一關於九譬的理論化與體系化的工作。
(2)《寶性論》的主要課題是此論<教化品第一>的釋論所說的七金剛句「佛、法、僧、眾生、菩提、功德、業」。也可以如同藏譯本將討論的課題簡約為「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四種法。此中除了漢譯本《寶性論》<教化品第一>的釋論之外,《寶性論》的第四品討論眾生義 (眾生性、眾生界) 與第六品討論功德義 (guna) ,曾引用《不增不減經》用「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說明第一義諦的範式而展開論述。《寶性論》<教化品第一>的釋論解釋七金剛句之中的「眾生義」之時,就引用了《不增不減經》的「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之範式,如下:
依眾生義故。如來經中告舍利弗言,舍利弗,言眾生者,乃是諸佛如來境界,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以正智慧不能觀察眾生之義,何況能證毛道凡夫。於此義中,唯信如來。是故舍利弗,隨如來信此眾生義。舍利弗,言眾生者,即是第一義諦。舍利弗,言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舍利弗,言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舍利弗,言如來藏者即是法身故。
此處的「如來經」所指的就是《不增不減經》。這裏的最後兩句 (「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舍利弗,言如來藏者即是法身」),就是來自於《不增不減經》之「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範式。《不增不減經》的相關原文是「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此後,《寶性論》繼續說明此一如來藏說的不可思議及其法身功德力,《寶性論》解釋了七金剛句的「依功德義」說:依功德義故,如來經中告舍利弗言,舍利弗,如來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如來智慧功德。……法身之義亦複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如來智慧功德。
此相關文在《不增不減經》則作「舍利弗,如我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智慧功德」,這是隨於上述「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範式之後的進一步說明;說明法身的智慧清淨是不可思議的,而且不離不脫于眾生界,如來藏佛法具有不離不脫不斷不異的功德力。又,在此中以「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描述「法身」,強調了法身的生起功德力的動力,而不只是將「法身」偏向於靜態的方式來理解,這是如來藏說的「動態真如」之特色,這種看法在《勝鬘經》對於二種如來藏空智的討論中,也曾加以展開。所以,這裏所謂「不思議」就是指第一義諦之《不增不減經》的「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佛教存有論的勝義實體的構成而言,強調法身的「動態真如」之不可思議,這裏佛教存有論的勝義實體的構成亦即指「如來藏三義」而言。就此,高崎直道指出:《不增不減經》以第一類法之「不離不脫智慧」來定義法身,此為「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重要理論內涵。
《寶性論》此處還只是對於如來藏說的七金剛句,作較一般的論列,在隨後的各品才將之展開詳細論述。《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引《不增不減經》的相關經文:如《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不離眾生界有法身,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又,以是義故,《不增不減經》言:「舍利弗言,如來藏者,即是法身故」在此等處,《寶性論》皆配合《勝鬘經》而對《不增不減經》的基本論述加以展開。
(3) 《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引《勝鬘經》來說明三種意生身及不可思議變異生死,及闡釋如來法身的「常樂我淨」四種功德,《寶性論》於此並提出「自性清淨」與「離垢清淨」,是一個思想上的進步。又,《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引用《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是生死涅槃依,是迷悟依。又,《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 引用《勝鬘經》所說的「不空如來藏」。
複次,《寶性論》的<無量煩惱所纏品 第六>也對《勝鬘經》的如來藏說加以引用,這是在《寶性論》對《如來藏經》的如來藏九譬進行體系性說明之後,《寶性論》在此分別引用了《勝鬘經》的如來藏是生死涅槃依、是迷悟依,來說明九譬之所說明的「法身、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三種實體」中的「法身 (真如)」一義。又,《寶性論》在此引用了《勝鬘經》關於自性清淨的說法,來證成九譬之所說明的「法身、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三種實體」中的「自性清淨」一義,認為如來藏是常樂我淨的,此非二乘的境界,二乘不修行如來藏,只修持一切法無常、苦、無我、不淨。又,《寶性論》在此引用了《勝鬘經》的二種如來藏空智 (空不空如來藏)的相關說法,來說明九譬之所說明的「法身、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三種實體」中的「如來藏」一義。
《不增不減經》的「三種法」亦為《寶性論》所發展。筆者認為,關於《不增不減經》之三種法,《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是將《不增不減經》之三種法,展開體系性的說明。從而《寶性論》給予早期如來藏三經一個總結性的和體系性的解說,由此可見,其思想相承與向前發展之處,此一論意後詳。
2. 《寶性論》對如來藏三義的創新闡釋
《不增不減經》以「三法」說明「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如來藏說基本表述,《寶性論》對此一論式除了加以繼承和發揮之外;《寶性論》對此一論式之闡釋亦有其向前發展的創新之處,從而奠定了如來藏說佛性論的基礎。我在下文中說明此創新之處的兩個要點:
(1) 《不增不減經》雖然已經提到「三法」, 但是整個如來藏三經並未明白揭示如來藏三義,到了《寶性論》才以如來藏三義 (法身、真如、佛種性) 闡釋了《如來藏經》的九譬和《不增不減經》傳來的「三法」,對於《不增不減經》「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如來藏說基本表述,給予體系性的闡明。
(2) 在早期如來藏說的理論奠基中,《寶性論》的「有垢真如」與「無垢真如的二種清淨」皆所以使佛性之佛教存有論與修持主體有其交涉,用來闡明「佛種性實有」的平等的仲介性格,從而具體論述了三種法的辯證關係,解明瞭佛性的勝義實體的存有構成,闡釋了如來藏的「動態真如」(dynamic suchness) 的特殊性格。
2.1 《寶性論》對如來藏三義的新闡釋
《不增不減經》以前述的「三法」說明「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如來藏說基本表述。《寶性論》對於「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此一如來藏說基本表述,在《寶性論》<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之中,則以「如來藏三義」(如來藏思想的三個涵義)來加以總結。27偈的長行則指出「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如來藏】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身,偈言,佛法身遍滿故。二者真如無差別,偈言真如無差別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在此,《寶性論》以關於「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之根本偈 (第28偈) 來論列如來藏思想,偈云:
一切眾生界,不離諸佛智,以彼淨無垢,性體不二故,
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此偈說明了如下之《寶性論》所論的「如來藏三義」:
(1)法身遍滿義:如來法身之遍滿
(2)真如無差別義:法身真如之無差別
(3)實有佛種性義:一切眾生皆悉實有如來藏
隨後,《寶性論》在此展現了將如來藏說加以體系化的解說的企圖,可以將此一體系化的工作,顯示為下列幾點:
a. 以「十種義」來解說如來藏,十義 (如來藏十義) 是「體、因、果、業、相應、行、時差別、遍一切處、不變、無差別」,《寶性論》在<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隨後即加以闡釋,前六種義是「略明法性體」,也就是說明如來藏的體性,而後面四義則是說明了修持過程中的如來藏的三時顯現 (不淨時名為眾生、不淨淨時名為菩薩,善淨時名為如來),「偈言:體等六句義,略明法性體,次第三時中,說三種名字」。
b. 《如來藏經》的九譬不僅為《寶性論》所繼承,而且加以體系化。除了《寶性論》<卷第一>之中,運用偈頌,來分別闡釋九譬之外;《寶性論》<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詳細闡釋了九譬,認為九譬是在解釋「法身、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等三種實體」,對其九譬所譬喻的內容,加以歸納整理,闡述其中的思想體系,《寶性論》在此認為前三種譬喻 (萎花中諸佛、眾蜂中美蜜、粳糧) 是指「法身」,真金一喻 (糞穢中真金) 是指「真如」,而後五種比喻 (地藏、菴羅果、弊衣中金像、貧女懷轉輪王、泥模中寶像) 是指「能生三種佛身,示現如來性」。從《寶性論》<無量煩惱所纏品第六>的後文之中,可以闡釋出:《寶性論》的這種做法也就是把九譬搭配于如來藏三義。也就是說,《寶性論》認為前三喻是在說明「法身」,這是指如來藏三義中的「法身遍滿義」(所攝藏義)。真金一喻 (糞穢中真金) 是指「真如」(能攝藏義),這是指如來藏三義中的「真如無差別義」。後五種比喻是指「能生三種佛身,示現如來性」,這是指如來藏三義中的「佛性實有義」(胎藏義)。複次,就前三喻是在說明「法身」的如來藏的「法身遍滿義」而言,《寶性論》說「此明如來真如法身有二種義,一者遍覆一切眾生,二者遍身中無有餘殘,示現一切眾生有此」。而就真金一喻是指「自性清淨心、真如」與如來藏的「真如無差別義」而言,《寶性論》指出「以一真金譬喻,依真如無差別,不離佛法身故,說諸眾生皆有如來藏,以自性清淨心雖言清淨而本來無二故」。而就後五喻是指「能生三種佛身」和如來藏的「佛性實有義」而言,《寶性論》說「所謂藏樹金像轉輪聖王寶像譬喻,示現生彼三種佛法身,以依自體性如來之性諸眾生藏。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c. 《寶性論》<論身轉清淨成菩提品第八>用八種句義來解釋「無垢如」,八種句義 (菩提八義、無垢如之八義) 是「實體、因、果、業、相應、行、常、不可思議」,此八種句義的前六句義 (實體、因、果、業、相應、行) 同於前述十種句義之中的前六句義,這是從果位如來藏來理解真如,說成是離垢而能起不可思議的功德力的常恆 (常) 的「無垢如」。
《寶性論》闡述了如來藏三義,從而具體論述了早期如來藏說傳來的三種法的辯證關係,這不僅解明瞭佛性的勝義實體的存有構成,也闡釋了如來藏的「動態真如」的特殊性格。《大般涅槃經》闡明「正因佛性」、「緣因佛性」、「了因佛性」,闡明二因佛性和三因佛性,也和《寶性論》闡述了如來藏三義有異曲同功之妙。又,後起的經論把如來藏佛性說和唯識思想做更緊密的結合,例如傳為真諦譯的《佛性論》解釋如來藏三義和三種佛性,更是對應於《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但是以隱覆藏義取代了實有佛種性義,則是以唯識學的觀點來解釋,強調瑜伽行的修持主體還在煩惱隱覆之中。
後來在《起信論》併發展出「一心開二門」的理論向度。可以說,《起信論》所說的眾生心、真如門和生滅門三者也是具有如來藏三義的辯證性。此中,眾生心是相通於「實有佛種性義」,真如門相通於「真如無差別義」,生滅門相通於「真如無差別義」。《起信論》「一心開二門」的理論向度成為影響中國佛教哲學的重要思想。從此一線索出發,甚至可說,後來的中國佛教的天臺佛學,強調「三法圓融不縱不橫」,這也是有所繼承于如來藏說的如來藏三義、三種佛性之說,而更從中國佛教所擅長的圓融的論意來加以發揮。
2.2 《寶性論》對「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的特義之闡明:動態真如
關於如來藏三義的有機連結,在《寶性論》關於「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的討論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論述,底下闡釋之。
首先,《寶性論》第四品<僧寶品第四>說明了有垢真如和離垢真如,偈曰:
真如有雜垢,及遠離諸垢。佛無量功德,及佛所作業。如是妙境界,是諸佛所知。依此妙色身,出生於三寶。
繼而,在「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是《寶性論》的四種法之中,《寶性論》是用「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來解釋「佛性」(如來藏),「佛菩提、佛法、佛業」都是依賴于如此具有超越解脫而具備善法的動力的「佛性」(如來藏) 而可知。在《寶性論》的釋論在以十種義,來解釋「如來藏三義」之前,《寶性論》解釋有垢真如和離垢真如說:
真如有雜垢者。謂真如佛性未離諸煩惱所纏如來藏故。及遠離諸垢者,即彼如來藏轉身到佛地得證法身,名如來法身故。……染淨相應處,不染而清淨,不相捨離法,自然無分別。此偈明何義?真如有雜垢者,同一時中有淨有染,此處不可思議。……是故聖者《勝鬘經》中,佛告勝鬘言:天女,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汙,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可了知……及遠離諸垢者,如來一念心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偈雲不染而清淨故。佛無量功德者,謂前際後際於一向染凡夫地中,常不捨離真如法身,一切諸佛法無異無差別,此處不可思議。
《寶性論》引用《勝鬘經》「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並進一步說明「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皆是《勝鬘經》所說的「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
在此,一方面,是說如來藏而「在纏」 (「未離諸煩惱所纏如來藏」) ,此義甚深難知,這是積極底肯定眾生界就是如來藏,也就是《勝鬘經》所說的「在纏如來藏」,所以具有染垢的眾生雖然在生滅無常之中,也時時具有佛的功德力在現起著,這是「難可了知」的。一方面,《寶性論》在這裏是以「有垢真如」說明《不增不減經》之「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眾生界即如來藏」側面。此中可以看出《寶性論》對於《勝鬘經》和《不增不減經》相關論意的發揮,《寶性論》說明了「有垢真如」,乃是《勝鬘經》的「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也就是所說的「在纏如來藏」,以此來解明「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的「眾生界即如來藏 (在纏如來藏)」的側面,眾生界是在纏如來藏,眾生的法界下墮為在纏如來藏,所以「有垢真如」雖然自性清淨但又有雜染,難可了知。
另一方面,以「無垢真如」說明「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之「法身即眾生界」的側面:《寶性論》的偈文「一切眾生界,不離諸佛智」,這可以理解為是承自《不增不減經》之「如來藏者 (出纏如來藏),即是法身」。《寶性論》認為「無垢真如」是「轉雜穢身得淨妙身」,佛功德是自性清淨,且俱足於如來法身的諸功德,佛業是隨眾生所樂的無功用的功用,實為相續不斷的佛所作。「無垢真如」說明了「法身是如來藏 (出纏如來藏)」,亦即,這是「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之「法身即如來藏」的側面,強調了從圓滿的佛果位而觀之,所看出來的如來藏即是無垢真如的究竟法身。
前引文論述了《寶性論》的有垢真如和離垢真如,之後就進入對於「如來藏三義」的討論,以十種義來加以開展。在討論四法的「菩提」的部分,在《寶性論》<卷四><轉身清淨程菩提品第八>,討論了「八種句義」,隨後又闡釋「兩種清淨」,亦即,「自性清淨」與「離垢清淨」:
已說有垢如。自此以下,說無垢如。……實體者,向說如來藏不離煩惱藏所纏,以遠離諸煩惱,轉身得清淨,是名為實體應知。……向說轉身實體清淨。又清淨者略有二者。一者自性清淨,二者離垢清淨。自性清淨者,謂性解脫無所捨離,以彼自性心體不捨一切客塵煩惱,以彼本來不相應故。離垢清淨者,謂得解脫,又彼解脫不離一切法。
此處的「向說轉身實體清淨。又清淨者略有二者。一者自性清淨,二者離垢清淨」,「轉身實體清淨」是說如來藏的所依身、實體已經轉染成淨,所以就是指前述的「無垢真如」。這樣的「實體」當然是「勝義實體」,而非帶有我執和法執的「實體」。「無垢真如」的「兩種清淨」為「自性清淨」與「離垢清淨」,亦即, (1) 自性清淨,「彼自性心體不捨一切客塵煩惱」 和 (2) 離垢清淨,「得解脫,彼解脫不離一切法」的兩個環節。「無垢真如」包含了眾生本具如來藏的「自性清淨」和如來究竟法身的「離垢清淨」。《寶性論》在說明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之時,說「又複略說有二種法。依此二法如來法身有淨波羅蜜應知。何等為二: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以因相故。二者,離垢清淨,以勝相故」,所以「自性清淨」是就遍在一切諸法的如來法身的清淨之「因相」而言,就其能夠啟動眾生的清淨心的自覺而言,而「離垢清淨」是就諸佛之究竟清淨之果位的「勝相」而言。
複次,《寶性論》闡釋「無垢真如」的二種清淨 (自性清淨、離垢清淨),這和《佛性論》卷二所說的如來法身的二種清淨是相通的,這是《佛性論》繼承於《寶性論》之處,《佛性論》說:說如來法身有大淨波羅蜜,一者本性清淨名為通相,二者無垢清淨故名別相。本性清淨通聖凡有故名為通,無垢清淨但佛果有,所以名別。
以上所述,簡言之有下列三個步驟:1.《寶性論》以「有垢真如」之「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來解明「眾生界即如來藏 (在纏如來藏)」,2.《寶性論》又以「無垢真如」來解明「法身即如來藏 (出纏如來藏)」,3. 並進一步用二種清淨 (自性清淨、離垢清淨) 來加以說明。
在此,「如來藏」具有三法的體用縱橫之基本結構,但是此中國佛教所強調的體用縱橫之基本結構,未被《寶性論》準確地詮釋出來。《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所說的也是相類的思想結構,而這也就是後來的中國天臺佛教的「三法圓融」所據以積極發揮的說法了。
又,從諸佛的果位來看眾生,眾生本具的「如來藏」也具有《寶性論》當中所說的「自性清淨」和「離垢清淨」。從「法身遍在」的如來藏義來看,眾生是平等的,而且已如來藏為仲介,媒介了眾生與諸佛。因此,《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具有辯證性,在此佛性的勝義實體的存有構成的全體性中,具有「動態真如」(Dynamic Suchness) 的特殊性格,而「動態真如」的「動力性」也是《起信論》和中國華嚴佛學、禪宗所強調的。可見從印度的如來藏思想到中國天臺、華嚴與禪的佛性論,此一發展有其思想上的一貫性。
因此,《不增不減經》的「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已經包含了《寶性論》的「如來藏三義」的有機構成。但是《寶性論》的解說才是具有體系性的詮釋。《寶性論》對於如來藏三義的解釋,開端於「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二語,繼之以十義 (體、因、果、業、相應、行、時差別、遍一切處、不變、無差別) 來解釋「如來藏三義」,末了又歸結於「菩提八義」(實體、因、果、業、相應、行、常、不可思議) 來說明「無垢真如」,從諸佛果位來說明如來藏的轉染成淨的作用,而總結為「自性清淨、離垢清淨」二語。
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中,「有垢真如難可了知」與「無垢真如的二種清淨」皆所以使佛性存有論的「勝義實體」與眾生心、眾生界有其交涉,「有垢真如難可了知」與「無垢真如的二種清淨」是「法身即眾生界即如來藏」之如來藏的有機構成之關鍵與中樞。這個理論結構,是筆者另文論述《寶性論》與《佛性論》的三種佛性與信之三義之內在交涉的值得注意的思想背景。
補充說明《寶性論》的「有垢真如」和「無垢真如」:《寶性論》的「有垢真如」和後來的受唯識思想影響的論書 (《佛性論》等) 所說的「隱覆藏」並不完全相同。《寶性論》是以「有垢真如」之「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來解明「眾生界即如來藏」,強調的是雖在因位而已具有清淨性和果位圓滿性的可能根基,強調因位中的染性的偶有性,正所以彰顯果位佛性的生動力和開放性,強調的是佛性在世界的流轉之中的生起過程。複次,《寶性論》的「無垢真如」又從離染而能起種種功德法的諸佛果位的立場,來闡釋 (1) 如來藏的「自性清淨」(不捨一切煩惱) 和 (2) 如來法身的「離垢清淨」(彼解脫不離一切法) 的兩個環節。「無垢真如」包含了諸佛圓滿功德力可以入于眾生的如來藏之中,所以得以有「自性清淨」,另一方面諸佛果位的究竟法身的「離垢清淨」是「彼解脫不離一切法」,這兩種清淨,是強調果位的圓滿佛性能夠引生因位眾生如來藏生起清淨之行動的功德力量,強調佛性的圓滿狀態是「動態真如」。因此可以說,「動態真如」的強調,彰顯果位佛性的生動力和開放性,已是《寶性論》的理論重點之一。
《寶性論》以為無垢真如有二種清淨「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強調果位的佛果的遠離污染的超越性和生起清淨法的功德力。而《寶性論》這裏的有垢真如則是「真如有雜垢者。謂真如佛性未離諸煩惱所纏如來藏故」,也就是《勝鬘經》所說的「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甚至於可以說,染汙也不離于自性清淨心的覺性,而且佛以其功德力也可以生起相對的現象,來作為救度眾生的方便,在此一動力之中,雜染的世界也具有向上企求超越的動能,這些都顯示了如來藏的「動態真如」的特殊性格。
上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5之1)─
下一篇:─參修應識之法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