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7 17:00:00幻羽

*英雄血淚灑染詩情─曹操的一生*

                  

                 *英雄血淚灑染詩情─
曹操的一生*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曹操他是撥亂世的英雄,所以表現在文學上,悲涼慷慨,氣魄雄豪。曹操(155年-2203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締造者。曹操在世時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諡號武王。其子曹丕位稱帝后,追尊其武皇帝,廟號太祖。

()早年 (155–174)

東漢永壽元年(155年),曹操出生於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的一個宦官家族,養祖父是宦官曹騰,曆侍四代天子,漢桓帝時封費亭侯。父親曹嵩是曹騰養子,漢靈帝時官至太尉。《三國志》中記載曹操遠祖是漢代初期的相國曹參,但是裴松之注曰: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從父兄弟,曹操身世眾說紛紜。

曹操少年時機警過人,通權謀機變,行放蕩不羈,不世人看重。只有橋玄、何顒、李瓚和王俊認曹操是非常之人,將來一定會安定天下。當時曹操還默默無聞,橋玄建議曹操去結交當時的名士許劭,以提高名望。於是曹操就去拜訪許劭,向他詢問說:我是樣的人?許劭鄙視曹操的人,不肯回答,曹操找到機會威脅許劭,許劭不得已,給曹操做出了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價(《異同雜語》作: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聽罷大笑,並逐漸知名。建安七年(202年)曹操北征,路過橋玄之墓,下令祭祀橋玄,並且寫了悼文。

曹操早年就喜愛武藝同時也很有才華,曾經潛入中常侍張讓家,被張讓發覺後,手舞著戟越牆逃出,全身而退。又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曾經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有注釋《孫子兵法》的《魏武注孫子》著作傳世。

()初入官場 (174–189)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歲的曹操通過察孝廉成為郎官,不久被任命洛陽北部尉。上任數月,宦官蹇碩的叔叔違禁夜行,被曹操依律棒殺。這使曹操得罪宦官集團,可是曹操是依法而行,這些人又無法中傷詆曹操,只好轉而稱讚他,薦他去擔任地方官。177年,曹操被任命頓丘令,第二年,曹操因堂妹夫滁強侯宋奇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官職。其後,在洛陽無事可做,回到家譙縣閒居。

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徵召,任命。此前(168年),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劃誅殺宦官,不料反閹黨所害。曹操上書陳述竇武等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辭懇切,沒有被漢靈帝採納。而後,曹操又多次上書進諫,雖偶有成效,但是東漢朝政日益腐敗,曹操知道無法匡正。

中平元年(184年)二月,太平道首領張角聚眾起義,黃巾之亂爆發,朝廷任命曹操騎都尉,前往潁川郡壓叛亂。由於壓黃巾軍有功,升任濟南相,任職後罷免貪汙官員約八成,並且嚴令禁止當時盛行的宗迷信。據說因曹操當政素稱嚴明,濟南郡一帶作亂之徒聽說曹操要來了,都紛紛潛逃到別的郡縣。曹操被任命東郡太守,但是曹操沒有就任,稱病回。當時天下紛亂,先是發生了冀州刺史王芬聯合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地方豪,謀劃廢黜靈帝立合肥侯的事件。王芬等人曾經希望曹操加入他們,但被曹操拒,後來王芬事敗自殺。接著,又有西北金城郡(今甘肅蘭州)的邊章、韓遂殺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餘萬反叛朝廷。

188年,曹操被起用典軍校尉。189年,在位22年的漢靈帝駕崩,終年34歲,太子劉辯登基,何太后臨朝聽政。大將軍何進想趁宦官失勢之機誅滅閹黨,但是沒有取得太后的支持。於是何進便召時任並州刺史的董卓進京,脅迫太后同意。然而此打草驚蛇,董卓未抵達京城,何進已經被宦官下手謀殺,隨後宦官十常侍也被袁紹等人誅殺。同年九月,董卓入京,誅殺丁原,逼走袁紹,執掌朝政。廢漢少帝劉辯弘農王,改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皇帝,是漢獻帝,京城陷入混亂。了穩定局面,董卓想拉攏曹操,上表奏請曹操驍騎校尉。但是,曹操沒有接受董卓所封的官職,害怕惹禍上身,更名改姓,潛逃出洛陽。經過中牟縣時,被亭長懷疑是逃亡的罪犯,於是將曹操去見縣令。野中有人認得這人就是曹操,就拜託縣令把曹操給放走。


()討伐董卓 (190-191)

189年十二月,在回到陳留郡之後,曹操散盡家財徵募勇,豪衛茲也傾家財助之,率先於己吾揭竿義,討伐董卓。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董卓討伐戰開始,勃海太守袁紹、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河內太守王匡、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國相鮑信等地方勢力,兵反董,群雄推袁紹盟主。曹操則行使奮武將軍之職。

此次戰役中,曹操跟隨諸將駐紮酸棗,當時天下英雄豪傑,都以袁紹馬首是瞻,只有鮑信認曹操是撥亂反正的雄才。而鮑信的推算也沒有錯,在董卓焚燒洛陽,挾持漢獻帝與百官遷都長安之後,袁紹等各軍將領都畏懼董卓而按兵不動,誰也不敢先發動攻擊,唯有曹操單獨引兵西行。張邈派部將衛茲率領一部分兵力跟隨曹操,曹操打算奪取成皋,在抵達滎陽汴水時,和董卓部將徐榮遭遇,大敗,士卒死傷眾多。戰中,曹操被流矢射中,所騎戰馬受傷倒下,幸而曹洪把自己的坐騎讓給曹操,且步行隨侍保護,才能乘夜逃走。也是因這戰,徐榮發現曹操以這少的兵力,都能奮戰一整天,判斷酸棗不易攻下,因此也向後撤退。

曹操回到酸棗,看見各軍累積起來也有十餘萬,但諸將每天歡宴酒,沒人圖謀進取,於是提出建議:

1.袁紹從河內發兵,進逼孟津。

2.酸棗諸將,據守成皋,控制敖倉,封鎖轘轅關、太谷關,掌握險要。

3.袁術攻擊丹水、析,直入武關,威脅三輔。

全軍興築高大堅固的堡壘,不和涼州軍團正面衝突,只派出遊擊部隊騷擾,完全控制關東,從而立於不敗之地,等待董卓軍內部發生變化。 然後諸將不能接受這項部署,曹操因士兵多死在滎陽之戰,只好跟司馬夏侯惇等,前往揚州募兵,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給予曹操四千餘人。行軍至龍亢,士卒叛變,趁夜焚燒曹操營帳,曹操親手斬殺數十人,才出營帳,沒有參與叛變的僅剩五百餘人。又行軍到、建平一帶,集結殘兵一千餘人,回來河內駐守。

然而不久後,酸棗大營糧秣告盡,各軍星拔營散,同時內又起,劉岱和橋瑁交惡,橋瑁被殺。袁紹和韓馥又謀立幽州牧劉虞帝,無暇顧及董卓之事,於是反董卓聯盟解散,除了曹操、孫堅、王匡之外,其餘諸軍皆沒有和涼州軍團交戰,只是各懷鬼胎,保存實力。曹操拒袁紹立新帝的提議後,聽從了鮑信的建議,避開袁紹新占的冀州,往黃河南邊的兗州進行發展。

()兗州時期 (191-194)

初平二年(191),曹操率軍前往兗州,恰好黑山賊於毒、白繞、固等十餘萬人攻擊東郡,東郡太守王肱無法抵禦。曹操率軍救援,在濮陽大破白繞。袁紹因此表曹操東郡太守,屯駐東武陽。

初平三年(192),曹操駐軍頓丘,黑山賊於毒等趁機攻擊東武陽,曹操率軍直向於毒的本營西山,於毒得到消息,解除對東武陽的進攻。曹操趁勝進抵內黃,大破固及南匈奴單於於夫羅等,東郡遂告安定。

夏,州的百萬黃巾大軍入侵兗州。兗州刺史劉岱不聽濟北相鮑信勸阻,與黃巾軍交戰,結果被殺,州驚恐。曹操部屬陳宮前往昌邑,向別駕、治中推薦曹操繼任。鮑信心中亦有同樣想法,於是與州吏萬潛等到東郡迎接太守曹操,推他擔任兗州牧。後來與黃巾軍戰於壽張以東,初期失利,後曹操即起補救,加訓練,賞罰嚴格,又不斷使用奇兵詭計,晝夜進攻,終於逼退黃巾軍。然而鮑信在亂軍中戰死,曹操重金尋鮑信屍體不得,只好雕刻其木像安葬祭拜。之後,曹操追擊黃巾直到濟北國,黃巾軍眼見退無可退,遂全體投降,其中有士兵三十余萬人,眷屬老幼約一百萬人。曹操選其精銳,組成大名鼎鼎的州兵

與此同時,漢獻帝下詔使金尚為兗州刺史,曹操在金要赴任之際,率軍攻擊,金只好投奔袁術。

當時,袁紹和袁術反目成仇,雙方拉結人馬,袁紹找上了荊州劉表,而袁術則找上公孫瓚、陶謙。曹操這時站在袁紹這邊,幫助袁紹打敗屯駐高唐的劉備,屯駐平原的單經,屯駐發幹的陶謙等。

初平四年(193),曹操屯軍城。此時劉表截斷了盤踞在南陽的袁術其糧道,袁術受不了如此壓力,率軍北上,打算進佔兗州。聯絡了黑山賊餘黨以及於夫羅,屯駐封丘,並派遣將領劉詳駐紮匡亭。曹操初兵攻擊劉詳,袁術來救,曹操所敗,曹操乘勝包圍封丘,還沒包圍完成,袁術突圍,退駐襄邑,曹操追擊,連戰連勝,最後袁術退入九江郡(位在揚州),曹操因此回軍定陶。(匡亭之戰)

秋,陶謙攻打兗州東部泰山郡,使得曹操父親曹嵩被殺。對於曹嵩之死,存在爭議。此事,曹操開始攻擊徐州牧陶謙,打到彭城,陶謙不敵退保郯縣,曹操在徐州大屠殺。《後漢書》對此事描錄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之不流

興平元年(194),曹操以荀彧、程昱留守,再攻陶謙,進逼東海、琅邪,並在剡縣大破前來幫忙陶謙的劉備,嚇得陶謙差點逃回丹陽。就在此時,張邈因恐懼曹操將袁紹殺死自己,而陳宮則因邊讓被殺而心生恐懼,於是兩人聯合從事中許汜、王楷以及張邈弟張超等,奉迎呂布成兗州牧。呂布佔據濮陽,兗州郡縣大部分都回應,等曹操回軍時,根據地只剩下城、範、東阿三縣。

曹操和呂布交戰於濮陽,濮陽豪門田氏作內應,大開城門迎接曹操。曹操焚燒東門,誓言不退出,但被呂布反攻大敗,出奔。呂布的一名軍官,住曹操,卻不認識曹操,反而問曹操在里,曹操回答:騎馬逃走那個就是曹操。軍官相信而放掉曹操,曹操才因此逃過一劫。

曹操回營後,再度組織進攻,雙方再戰於濮陽,對峙一百餘天,雙方糧秣用盡,於是各自撤退。在這危急時刻,曹操曾想投奔袁紹,但被程昱勸阻,曹操這才打消念頭,繼續和呂布作戰。

興平二年(195),曹操在野大敗呂布部將薛蘭、李封等,呂布與陳宮捲土重來,雙方遭遇,曹操兵全出去收割小麥,只剩一千餘人,於是曹操設伏,呂布發現敵人單薄,輕裝突擊,曹操伏兵出擊,大敗呂布,乘勝攻取定陶,分兵收復諸縣,呂布逃奔徐州。後,曹操圍雍丘,城破,夷張超三族。就在此時,漢獻帝封曹操兗州牧,曹操在兗州鏖戰四年,總算得到了朝廷的承認,也紮實地站穩了其第一個領地。


()挾天子以令諸侯 (195-197)

195年七月,李與郭汜了爭權奪利,內不斷,漢獻帝趁機逃出長安,進駐安邑。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聽從謀士荀彧建議,前往洛陽,迎接皇帝。

雖然漢獻帝(或其掌權之臣)對曹操仍有疑慮,但是曹操勢力擊破黃巾軍,表現出關心社稷的忠心。由於京師洛陽被董卓破壞,殘破不堪,漢室於八月庚午日(107日)遷都至潁川郡許縣。曹操於十一月丙戌日(19711日)被任命司空,封武平侯,仍領兗州牧,開始掌控東漢朝廷的軍政大權。曹操了安撫冀州牧袁紹,上表漢獻帝,封其大將軍。

()征討四方(197-199)

197年,曹操征討南陽郡的張繡,張繡眾投降,之後因曹操納張繡叔父張濟之妻鄒氏,張繡對這件事感到十分痛恨,曹操得知後密謀要殺害張繡。由於計畫洩漏,張繡襲擊曹操,曹操在長子曹、侄子曹安民與校尉典韋殿后下逃亡,曹、曹安民與典韋陣亡。此後,曹操又兩度攻擊張繡,都沒有徹底擊破。兩年後,張繡接受謀士賈詡的建議,向曹操投降,曹操才取得對荊州北部的控制,並且消除了許都南面的威脅。

198年十二月,曹操用荀攸、郭嘉的計策,開決泗、沂二河之水灌入下邳,最後生擒處死呂布、陳宮與高順,收降張遼,把徐州納入勢力範圍。199年,曹操派史渙、曹仁、於禁和徐晃擊破張楊舊部固,取得河內郡,把勢力範圍擴張到黃河以北。同年六月,窮途末路的袁術病死於壽春,其部下向曹操投降,淮南之地盡歸曹操之手。

()官渡之戰與統一北方(200–207)

200年正月,車騎將軍董承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人自稱收到漢獻帝的衣帶詔,密謀誅殺曹操,事情敗露後被曹操殺害,夷滅三族,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在外領兵的劉備聽說後斬殺車胄,統領徐州。不久,曹操攻下徐州,劉備逃到冀州投奔袁紹。

二月開始,曹操和袁紹展開一系列的會戰,史稱官渡之戰。謀士沮授建議袁紹採取持久戰略不被採納,而許攸建議袁紹派兵襲擊許都亦不被接受。十月,戰事處入僵局之時,袁紹謀士許攸因袁紹和他多次不和,許攸家屬因犯罪被袁紹處罰,許攸對袁紹懷恨在心於是投奔曹操,向曹操獻策,襲袁紹的糧草積地烏巢。曹操採納,因而轉了戰局。張郃向袁紹建議派大軍救援烏巢,但是袁紹只派輕騎去救援。烏巢守將淳于瓊對曹軍未先加以防範,結果樂進率軍攻陷烏巢,燒掉袁紹所有的軍糧,俘虜斬殺淳於瓊。烏巢淪陷之後袁紹兵敗逃回鄴城,張郃、高覽投降曹操,沮授因投降而被處死。202年五月,袁紹去世,他最喜歡的三子袁繼承大將軍、冀州牧之位,與兄長袁譚內不斷。

204年,曹操趁袁氏兄弟內的機會,發兵攻下鄴城,誅殺審配,自領冀州牧,把自己的據點北遷到冀州鄴城,政令軍隊此後皆從此出,只是在許縣留有個別官吏監視漢獻帝。205年攻下州,誅殺袁譚與郭圖。206年,平定並州高幹的叛亂。207年,曹操征討烏桓,誅殺頓 ,謀士郭嘉病死在行軍途中。袁、袁熙兵敗後逃往遼東,被太守公孫康所殺。至此,曹操經過七年的戰爭,徹底消滅袁氏集團,基本統一中國北方。

曹操出身寒族,而且與閹宦有關,雖然深通詩文,但是不以儒家經學務,與當時服膺經學的經學、士大夫不同。曹操曾下求才三令調重才不重德,並以法家之術治,要摧破豪族的儒學。曹操一代梟雄,不僅得到眾多寒族人才支援,也得到部分經學士大夫支援,如荀彧、荀攸、鐘繇,荀彧更曹操引進不少士大夫階層的人才。


()赤壁之戰與關中之戰(208-212)

建安十三年六月癸巳日(20879日),曹操恢復三公制度,被任命丞相。七月,曹操親統大軍10余萬南征荊州,企圖先滅劉表,再順長江東進,擊敗孫權。八月,荊州牧劉表病亡,次子劉琮請降。九月,劉備在長阪坡被曹軍重創,逃往江夏,派遣諸葛亮出使柴桑,與孫權聯合。十二月,江東名將周瑜火燒烏林,曹操敗於孫權和劉備聯軍,損失慘重,逃回北方,三國鼎立的雛型初步形成。209年,孫權率軍攻打合肥,卻中計退兵。周瑜佔領江陵與夷陵,守將曹仁、徐晃、樂進等人逃往襄陽。

211年三月,曹操用兵關中,藉口要討伐漢中張魯,遣曹仁、夏侯淵等統率大軍與鐘繇會師於關中,此引起起關中諸侯的驚疑,馬超等十部起兵聯合反曹,曹操依賈詡離間之計,引起馬超、韓遂等人相互猜疑,一擊潰關中聯軍,馬超等人各自走還涼州。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曹操率軍撤回,命令夏侯淵督眾將繼續西征。隨後,馬超在隴西捲土重來,先後攻下隴西各地,但是最後複奪涼州未成,兵敗逃奔漢中。曹軍在數年之內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涼州地區基本平定。

(九)封公稱王(212-216)

建安十七年(212年),漢獻帝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漢丞相蕭何故事。董昭等人推曹操魏公,荀彧以忠於漢室的立場提出反對。曹操答應荀彧永不做魏公,但是因此對荀彧不悅,不久荀彧憂憤去世。曹操起兵號稱四十萬,親自南征孫權。次年(213年)正月,曹軍進軍濡須口(今安徽巢湖東南),攻破孫權設在江北的營寨,生擒公孫陽。孫權親率軍七萬,前至濡須口抵禦曹軍,相持月餘,各無所獲。曹操見孫權軍容嚴整,自己難以取勝,遂撤軍北還。五月丙申日(616日),漢獻帝冊封曹操魏公,其領地廣及魏郡、河東郡、河內郡等十個郡國,超過西漢初年的劉姓宗室藩王,更加違背七國之亂和推恩令後諸侯封地不得超過一郡的漢制。

建安十九年三月癸未日(214330日),漢獻帝使曹操的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伏皇后數年前曾經寫信給父親伏完,要他秘密圖劃剷除曹操,伏完直到去世都不敢動手。後來事情敗露,曹操命令御史大夫慮與書令華歆一起統兵入宮逮捕伏皇后。伏皇后緊閉門戶,披發赤藏匿於牆壁之中,被華歆伸手牽出,監禁於掖庭暴室裏幽禁而死,所生的兩位皇子被鴆酒毒殺,伏氏宗族一百多人亦被處死,曹操之女曹節被立皇后。

215年,曹操進攻漢中,太守張魯投降。曹操收降張魯後,取得漢中屬地,但是劉備得悉曹操攻降漢中,早要南下伐蜀,便和孫權以湘水界平分荊州,回師益州。此時曹操沒有接受劉曄的建議,未能趁劉備未站住跟之時攻蜀,便班師回朝。

建安廿一年四月甲午日(216529日),曹操被封魏王,加九錫,立曹丕世子,公然違反漢高祖所訂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次年(217年)僭天子禮,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並作泮宮。十月,再授賜十王冠、二彩帶,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他名義上雖仍漢臣,實際上掌握等同于皇帝的權力和待遇,權傾朝野,漢朝已經名存實亡。曹操任命夏侯淵征西將軍、曹仁征南將軍,欲取荊蜀之地。

(十)南征孫權與漢中之戰 (215–219)

215年,孫權率領十萬大軍進攻合肥,曹操當時剛剛拿下漢中,不能親自前往征戰,便命令合肥守將張遼、樂進、李典阻進攻,孫權最終被迫罷兵。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單于呼廚泉,派右賢王去卑監國,將南匈奴分成五部,分別安置在朔方、並州、幽州一帶,其中左部帥劉豹就是十六國漢趙政權創建者劉淵的父親。217年,曹操再次南征,率軍攻打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請降,曹操同意,允諾重新結姻親。

217年起,劉備率軍大進攻漢中陽平關,漢中之戰爆發。218年七月,曹操親率大軍坐長安,同時邊塞硝煙再起,曹彰、田豫北征,大破烏桓、鮮卑聯軍。守漢中的夏侯淵與劉備相峙一年,曹軍守將夏侯淵、張郃、徐晃多次擊退劉備軍猛烈攻勢。

219年正月,劉備親自領軍和黃忠分進合擊,於定軍山斬殺征西將軍夏侯淵。至此漢中劉備取得,同年三月曹操親自揮軍欲奪回,一度召集抽調守北方的曹彰二十萬大軍增援,但是都劉備所敗,曹軍無功而返,劉備便派劉封、黃忠、趙雲等將晝夜不停攻擊曹軍。至五月曹操便撤退至長安,劉備攻下房陵,派劉封順沔水攻佔上庸。相傳此戰雞肋的典故。

(十一)樊城之戰 (219)

219年七月,劉備在漢中自立漢中王,封關羽前將軍。關羽起荊襄之兵大北伐襄樊,進一步圍困曹軍大將曹仁、滿寵的殘軍於樊城,史稱樊城之戰。曹操派左將軍於禁援救,適逢漢水暴漲,淹沒於禁七軍,漢軍乘勢以水軍攻打,活捉於禁。于禁向關羽投降,龐德被俘虜後不降遭斬,關羽並另遣軍隊包圍襄陽,一時之間威震華夏。當時曹操治下許多州郡的叛軍早已受關羽遙控。

同年十月,曹操來到洛陽,欲遷都以避其鋒芒,司馬懿、蔣濟等人勸阻,認孫權必然不願看到關羽坐大。孫權果然自請襲擊關羽後方,曹操並召集駐守合肥與孫權對峙的張遼軍隊、在漢中監視巴蜀的徐晃軍隊等,並且親自由洛陽領軍往樊城救援。

曹操又命人把孫權襲荊州的消息用箭射到關羽和樊城守將曹仁處,曹軍士氣大振,而關羽進退失據。最先抵達樊城的徐晃軍,乘著大水稍退,對圍城的關羽軍展開攻擊。曹仁終於突圍而出,與徐晃軍一同擊退關羽。同年十二月,往南退軍的關羽被佔領江陵的孫權俘虜後處斬,孫權將關羽的首級送到許都,曹操以諸侯之禮安葬,襄樊戰役結束。

(十二)去世(220)

219年冬天,孫權上書稱臣,陳說天命,勸曹操稱帝。曹操把孫權來書給群臣觀看,陳群、夏侯惇和司馬懿等人都勸曹操位。曹操卻不想漢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周文王矣。周文王自己並未除滅殷商,到了其子周武王才克殷。暗示希望由自己的兒子曹丕來取代漢朝,建立新政權。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廿三日庚子(220315日),曹操病逝於洛陽,享年66歲,諡號武王。

曹操臨死前留下《遺令》,提倡薄葬。二月廿一日丁卯(411日),曹操被安葬於鄴城西郊的高陵,與西門豹祠相近。曹操去世後,世子曹丕嗣魏王、丞相、冀州牧之位。不久,夏侯惇、程昱等人也先後去世。同年十月廿九日(1211日),曹丕位,迫使漢獻帝退位禪讓,建立曹魏,年號黃初,定都洛陽。封劉協山陽公,追尊曹操太祖武皇帝。


 

赤壁之戰,是曹操最不願提及的失敗,儘管赤壁慘烈的戰敗,曹操還是從赤壁活著回到了許昌。演義更不出所料的大寫特寫這段故事。那曹操是偶然從諸葛亮那漏網的,還是必然呢?小編認曹操必然會從華容道活著歸來,有以下4點原因:

首先一個原因,沒了曹操不符合諸葛亮的未出茅廬三分天下的對策。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就全盤皆輸了,更不能顯示諸葛亮的才華了。赤壁之戰前曹操剛剛平定了北方,而西北還十分不安寧。此時若沒了曹操,北方極有可能再次陷入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而在這種混亂局面下,劉備勢力,想割據一方,勢必會成孫權的有力對手。

因此,若沒了曹操,三國還未鼎立,孫劉兩家恐怕就要先打起來。這樣的話,南方處於混亂狀態。而孫劉,直接在南方進行決戰。劉備幾乎沒有可能勝出。因此留著曹操,符合劉備集團的利益。也符合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戰略決策。所以活著的曹操比死了的曹操作用更大。

第二點,有一個孫策的例子擺在前面。在三國時期,若是一不小心殺了誰,那他的手下很有可能會不顧一切他報仇。孫策不過是殺了個許貢,就被他的門客刺傷慘死。那曹操手下有多少人?首先他那幾個兒子就不是好惹的,曹丕文武雙全,曹彰勇冠三軍。若諸葛亮一心要了曹操的命,只怕要諸葛亮命的不是戰爭,而是各種刺殺了。

第三點,諸葛亮了樹立威信,顯示自己的才能。給大家看他不但能算到打敗曹操,還能算到如何讓曹操活下去。關羽放曹操也是在諸葛亮預料之中的,諸葛亮很能料事,很能算計就被演義出來了。諸葛亮這樣能告訴劉備一夥,老老實實聽我的就會能幹成事兒,不聽我的就會犯錯誤。

第四點,諸葛亮放走曹操也是在賣人情,他可是一賣了四個人的人情。第一,關羽放走曹操,諸葛亮事後本可按照軍令狀,殺了關羽。但是諸葛亮沒有殺關羽,這首先就給關羽賣了一個人情。而不殺關羽又是在劉備苦苦哀求下,諸葛亮才勉同意的,這又賣給了劉備一個人情。

第三個關羽放走曹操,讓關羽還了曹操以前的恩情,又成就了關羽仁義的美名,可謂一兩得,這是又賣一個人情。最後一個最重要的,放走曹操,那是給整個曹操集團的一個人情。在三國亂世,指不定誰跟誰混,天諸葛亮在蜀國混不下去了,去投奔曹操,這可是天大的資本。

通過這些分析可以看出,曹操能從華容道活著回來,,並非偶然。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不僅體現在小戰役的謀劃,草船借箭那樣雕蟲小技只是明面兒上的智慧。而諸葛亮具有的是更大戰略,更大格局,更高眼光的高深智慧。

 

赤壁大戰曹操百萬大軍損失大半,敗退許昌。如果是讓關羽斬了曹操,反而對劉備大不利。劉備的志向不是做一個地方軍閥,而是統領天下,做皇帝,而當時唯一的合法皇帝是漢獻帝。

從內心講,漢獻帝當然也是想殺曹操的。但是手頭無兵無權,如果劉備殺了曹操,那漢獻帝以皇帝之威在當時還是很有分量的,統領曹操軍隊應該不在話下。

劉備攻打曹操的名義是什?就是曹操名漢相,實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好。曹操已經死了,現在是漢獻帝親自掌握國家權力。漢獻帝也不,會不明白劉備野心?自然皇帝詔約劉備怎麼樣,怎麼樣。劉備能還以什名義不服從?如果不服從皇帝,那就是劉備造反,叛亂。這樣劉備再難以匡複漢室名義佔據州縣了,手下將士也會離心離德,甚至直接歸順漢獻帝。如果服從就只能徹底斷了自己的皇帝夢。

當然這些想法劉備是不能挑明和諸葛亮說的,有時候領導人不能明說的就得看屬下的悟性,劉備手下人中也只有諸葛亮想到了這點,故意華容道放曹操。



 

曹操的文學成就,主要表當今詩歌上,散文也很有特點。曹操的詩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樂府詩體。內容大體上可分三類。一類是關涉時事的,一類是以表述理想主的,一類是遊仙詩。

與時事有某種關聯的作品有《薤露行》《蒿裏行》《苦寒行》《步出夏門行》等,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薤露行》《蒿裏行》二詩,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進謀誅宦官事敗,董卓入洛陽作亂;後一篇寫關東各州郡興兵討卓,又各懷野心,互相殺伐,在內容上緊相承接。詩篇以簡練的語言,高度括地寫出了這一段歷史過程,因此被譽漢末實錄,詩史也”  

《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詩篇描寫冬日太行山區的酷寒、荒蕪、險峻,形象生動,同時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複雜感受。《步出夏門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烏桓時。該詩包括
(前奏)及四解。著重寫了詩人出征時的複雜心情。一解觀滄海,寫進軍途經碣石時的觀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寫歸途中見聞;四解龜雖壽,寫取得了這場重要戰役勝利後的思想活動。

以表述理想
主的詩歌有《度關山》《對酒》《短歌行》等。前兩篇寫政治理想。他設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並用的賢君良臣政治。這在漢末社會大破壞的現實背景下,無疑是具有進步意義的。《短歌行》的主題是求賢,以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等詩句,抒發求賢若渴,廣納人才,以冀成其大業心情。

在藝術風格上,曹操詩歌樸實無華、不藻飾。們以感情深摯、氣韻沉雄取勝。在詩歌情調上,則以慷慨悲涼其特色。慷慨悲涼,這本來是建安文學的共同基調,不過在曹操的詩中,表現得最典型,最突出。在詩歌體裁上,曹操的樂府詩並不照搬漢樂府成規,而是有所發展。如《薤露行》《蒿裏行》,在漢樂府中都是挽歌,他卻運用舊題抒寫了全新的內容。曹操開創了以樂府寫時事的傳統,影響深遠。建安作家以及從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許多詩人,他們擬作的大量樂府詩,都可以說是這一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曹操在文學上的功績,還表現在他對建安文學所起的建設性作用上,建安文學能在長期戰亂、社會殘破的背景下得以勃興,同他的重視和推動是分不開的。劉在論述建安文學繁榮原因時,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愛詩章”  。事實上,建安時期的主要作家,無不同他有密切關係。曹丕、曹植是他的兒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於他的蔭護。可以說,鄴下文人集團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基礎上形成的;而他們的創作,也是在他的宣導影響下進行的。

此外,曹操還有不少其他文章傳世,例如《請追增郭嘉封邑表》、《讓縣自明本志令》、《與王修書》、《祀故太尉橋玄文》等,文字質樸,感情流露,流暢率

曹操著述,據姚振宗《三國藝文志》考證,有《魏武帝集》30卷錄1卷、《兵書》13卷等十餘種,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孫子注》。明代張溥輯散見詩、文等145《魏武帝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漢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於張溥輯本。1959年,中華書局據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補充,增入《孫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紀》、《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曹操集》。

 

短歌行二首

其一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其二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墜。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專征,仲尼所稱。

達及德行,猶奉事殷,論其美。齊桓之功,霸之道。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孔子所歎,並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小白不敢爾,天威在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32。受賜圭瓚,秬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短歌行二首》是漢末政治家、文學家曹操以樂府古題創作的兩首詩。第一首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第二首詩借禮贊周文王、齊桓公、晉文公堅守臣節的史事,申明自己終守臣節,扶佐漢室,決無代漢自立之意。兩詩珠聯璧合,莊重典雅,內容深厚,感情充沛,其政治內容和意義完全熔鑄於濃鬱的抒情意境中,全面展現了曹操的人格、學養、抱負和理想,充分顯示了其雄深雅健的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