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7 13:26:33幻羽

─21世紀科技時代的政治主軸如何走?─(續)

Photo1

Photo2


 
         21世紀科技時代的政治主軸如何走?─()

         圖像發聲!設計的政治影響力  文:**

走進倫敦設計博物館《從希望到說不:圖像與政治 2008-18》(Hope to Nope: Graphics and Politics 2008-18)展覽大廳,迎面而來的是一張紅底、黃字的大幅海報,這件出自圖像設計師Tim FishlockOddly Head之名發表的作品,上頭印著:「有著好看字型的標語,是無法拯救人類的。」(Slogans in nice typefaces won’t save the human races)標語內容開宗明義地展覽破題在這展中,圖像設計才是王道。 

還記得2014年底由英國V&A博物館策劃的《不服從的物件》(Disobedient Objects)展覽?那些從1970年代至彼時的各種抗議物件,從裝載擴音喇叭的四輪車、自製防催淚彈面具、抗議布條與旗幟、到女權運動的人猿頭套,在在展現出人造物件的意識型態及政治性。而今年春天,正在倫敦設計博物館行的《從希望到說不:圖像與政治 2008-2018》展覽,則將討論範圍聚焦在設計層面,並且鎖定圖像設計主角,展示出在數位科技及社群媒體大盛行的這十年來,於全球大大小小政治活動中,曾經撼動人心的圖像設計作品。 

政治圖像設計的時代力量

在進一步理解展覽內容之前,我們不妨先從別具巧思的展覽名稱解讀起。展名標題中出現的「Hope」及「Nope」,即代表著這次展覽中最經典的兩張圖像作品,一是2008年歐巴馬參選美國總統時,由美國塗鴉藝術家費瑞(Shepard Fairey其設計的競選海報「希望」(Hope),這張帶有普普藝術風格的海報,隨著歐巴馬勝選時的高聲勢,成極具辨識度的經典之作;而「NOPE」則是201611月川普跌破許多人眼鏡當選後,反對川普的抗議群眾以「希望」海報風格衍伸的反諷之作,所謂的N.O.P.E也就是「Not Our President Ever」的縮寫。一款圖像風格鮮明的海報,卻可以在情境不同、時空不同的狀態下,同樣深植人心並引發共鳴,畫龍點睛地提示出圖像設計的力量。 

「在過去這十年間,全球政局劇烈變化。邀請我共同策展的倫敦設計博物館策展人Margaret Cubbage和我討論到,潛藏的政治意識型態也許仍然可被指認,但在議題討論的調性和焦點上,政治訊息被傳播的方式,已經完全不同了」,這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同時也是GraphicDesign&出版社創辦人Lucienne Roberts在談到策展念時如此表示,「此外,科技在某個意義上民主化了圖像設計。當傳統媒體往那些hash-tag或網路爆紅話題靠攏時,使得圖像設計在傳達給大眾一種政治態度時更顯重要」。 

臨場發揮的抗議設計物

展覽中,抗議的主題是最主要的一部分,包括:2011年到2012年之間,對抗資本家衍生問題而起的「佔領倫敦」(Occupy London)運動所印行的報紙、2014年香港雨傘革命中使用的雨傘、及2015年反恐運動「我是理」(Je suis Charlie)的全黑底色抗議布條設計等多項展品,來呈現出抗議運動中行動主義者和示威者所使用的圖像內容。 

得一提的是,由於「抗議」的原本屬性使然,許多這類型圖像設計並不一定出自專業設計師之手,反而是由因議題導向而參與抗議的非專業設計素人們,在物資或時間有限的狀態下,即席反應自發地發揮完成,而這樣的狀態,頗具有法國文化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在《野性的思維》(The Savage Mind)一書中提到的「隨手借用」或稱「隨手創造」(bricolage)的意味。

若與V&A博物館《不服從的物件》極具突破性的策展主軸相對照,本次倫敦設計館的展覽內容(尤其是抗議類)很大一部分仍與前述展覽主題相互重疊。然而,在抗議設計及物件之外,從本次展覽比重較低的其他主題分類,反而更能看出些新意與差異。例如:治國之道(Statecraft)、象徵覆的符號(Symbols of Subversion)、領袖狂熱(Cult of the Personality)、資料(Data),以及本文最末段會討論到的科技(Technology)。 

抗議之外的政治圖像設計,從政治宣傳到資訊圖表

首先,綜覽治國之道類的多件展品時,在對照該政府的政治背景外,我們可以藉由政治宣傳(Propaganda)這念進一步理解討論。在當代,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包括來自北韓政府的宣傳海報,及ISIS組織揮舞的黑色大旗。所謂政治宣傳,主要意味著提供經過選擇、了使某些特定對象受益、相對不全面的資訊內容。這類圖像設計通常是從官方面向大眾的上對下角度,肩負說服群眾的使命,因此常以具故事性的畫面表現張力,並且反覆出現定的符號(例如:國徽、黨徽、人民群起的身影),力求藉由最簡單、直覺、情感式訴求,達到向廣雜群眾(mass)傳遞單向訊息的效果。 

而政治宣傳類設計因涉及各國或民族背景,也可以從色彩隱含的文化意義作切入觀察點。以黑色例,在基督文化中,黑色象徵著神秘、死亡與邪惡;而在伊斯蘭傳統中,黑色則被賦予虔敬、神聖的寓意,自1990年代起更成與伊斯蘭聖戰關聯甚密的色彩。以此不難想見,當ISIS旗幟重複出現在歐美媒體時,除了其殺戮行引起恐慌外,黑色作關鍵圖像主色又造成另一層次的心理差異。 

其次,在這個政治人物形象時常左右著其前景的當代,各大媒體間透過圖像設計所轉譯呈現的政治人物形象,更加得玩味。就如同策展人Margaret Cubbage所說「近年來最廣傳播的莫過於川普的形象,無論是否關注政治,都能認出他來。」展覽中一口氣排出了50本以川普圖像封面的雜誌,包括《時代》、《紐約客》、《經濟學人》、德國《明鏡雜誌》等知名媒體都高掛牆面。

此外,除了以人物、故事、或符號創造的各式圖像外,1980年代即出現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在數位科技大幅普及的近十年間,成讓複雜資料更容易被傳播的顯學。展覽中將政治設計的範疇放寬至資訊圖表,從英國《衛報》的選情資、以及以金融海嘯題獲得相關競賽金的圖表作品都在其中。資訊圖表盛行的原因,除了圖像資訊溝通化繁簡的能力外,當然也歸因於其看似公正公開的數字資料基礎。 

而以上這一切的政治圖像設計,在不同層面上,幾乎無一不與科技有關。透過網路社群或媒介,圖像設計快速傳播到全球;經由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人們拍攝、紀錄、並以之素材再造成新的圖像設計;此外,數位介面帶來的觀看習慣及專注力改變,更讓網路世代紛紛成為以圖像思考為主的新族群;當然,更不用說在設計工具上,早已進入數位軟體的時代,而因之衍伸出的後製、修圖等編修手法,更成為進行政治圖像設計時,時常被運用的招數。在這個時代,科技既使得政治圖像設計蔚為傳遞表達意見時的主流方式,另方面也使得無論正反面訴求的圖像都能即刻廣傳,匯集群起的骨牌效應當然也較過往更加驚人。 

超乎表面的政治圖像

政治,是人類社群運作中最微妙而影響廣大的活動;而圖像設計,則是當代最具傳播影響力的表現方式。當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政治及以其為主題的圖像設計包圍時,不僅是在直面對接的第一時間看懂它所要傳遞的內容,潛藏在圖像設計背後意識型態、文化因素、技術邏輯、以及創造時的環境條件,都可以是為這主題拓展討論深度與廣度的切點。在政治就是眾人之事的前提下,更在數位科技將傳播權力放回個人之手的時代中,政治圖像設計所涉及的,早已不僅僅是圖像與設計的表面而已。 

                          (
來源:《LaVie20185月號)

Photo8

Photo4
 

  ─為“數字事,馬雲、馬化騰、梁華、王晶等大齊聚福州─ 

早在2000年世紀之初,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構想,提出數位化、網路化、視覺化、智慧化的發展藍圖,同時要求電子政務先行,逐步推進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當時人們對數位化還很模糊,政務活動還離不開紙質。現在回想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數字福建的前瞻性佈局,正是預見到了今天數字中國的時代大趨勢。

2018年422,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行,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及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華公司董事長梁華,關於以資訊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位中國的主題演講,得所有關注數位化轉型的朋友聆聽。


      ─王晶:"人、事、物"都實現數位化才是正的數位世界─

我本人有幸作數位福建數位中國建設的參與者、見證者,親歷了這個偉大的時代。很榮幸參加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借此機會,我想和大家分享幾點對數字中國的思考:

第一、數字中國不只是顧名思義的數位化的中國或者中國的數位化具有新的時代特徵。

數字中國是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數字中國承載的不僅僅是以科學技術代表的生力的發展,不僅僅是以 數位化手段的治理技術,更深層次的是以 數位化驅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理念,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實踐的重要組成。

數位中國是國家治理的新模式:幾千年來,人類在賴以生存的物理世界的治理實踐中,積累了無數富而寶貴的經驗。數字中國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正意義上把這些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以數位化方式定義的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模式。

這將引發生關係的重大變革,重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發展的新格局。

數字中國是全球治理的新方案:“21世紀國家競賽的主軸是治理能力建設數字中國不僅僅是引領中國發展的地域性方案,更是面向全球治理的原創理念和實踐方案。是影響中國未來和世界未來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數字中國是執政民的新空間: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福州說,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管道更暢通一些,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一些

其核心問題就是要從百姓的需求和痛點出發,推進社會治理與公共服務,讓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數字中國是解放思想的新契機:如果說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行方式、生活方式,那數位化將改變全人類的思維方式,重塑人類社會生活的新空間、新秩序。

未來的國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將是物理世界與數位世界深度融合的雙重治理,將重構生力與生關係、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辯證關係。

如果說以往的思想解放均是基於物理空間的,那未來在物理空間與數位空間的雙重作用下,思想解放必定會更猛烈、更深刻、更徹底。數字中國正是這一輪思想解放的重大契機。

第二、數位中國建設不只是推動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更包含了數位政府、數位社會、數位公民建設,終極目標是實現智慧社會。

早在2000年世紀之初,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就率先提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構想,提出數位化、網路化、視覺化、智慧化的發展藍圖,同時要求電子政務先行,逐步推進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

當時人們對數位化還很模糊,政務活動還離不開紙質。現在回想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數字福建的前瞻性佈局,正是預見到了今天數字中國的時代大趨勢。

數位福建代表,中國電子政務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就。從過去的百姓蓋數百個公章斷腿到簡化審批程式,從辦事一棟樓到網上辦公,數位化的發展讓百姓增加獲得感的同時,也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

其實,包羅萬象的物理世界,歸納起來不外乎人、事、物三個維度。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解決了的數位化、視覺化、扁平化、透明化,使得辦事更方便,行動更高效,出行更便捷。數位化還將碎片化、局部化、地域化、部門化的資料 連接起來,打破資訊孤島,消除資料煙,推動資訊共用,逐步做到用資料說話,用資料決策,用資料管理,用資料創新

物聯網正在解決的數位化。隨著5G的到來,二維碼、無線射頻、傳感等識別技術的日趨成熟,物聯網開了萬物互聯的大門。的大資料讓所有物體充滿智慧,成通往智慧社會和智慧生活的必經之路。

的數位化相對滯後。當下的在網路空間可以擁有多重虛擬身,但這些虛擬身並不能 正代表現實中的人,虛擬與現實沒有必然的統一連接。網路虛名網路過程漫長,網路實名更是難上加難。癥結就在於缺乏一張通行數字世界的身認證。

只有當公民擁有了實的數位身,才能在數位世界暢行無阻,準確高效地行使自己的職責、權利和義務,包括辦事不用。而擁有唯一通行的數位身認證的數位公民,正是解決的數位化的金鑰匙。

人、事、物的數位化還很不平衡,特別是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與數位化能力的不平衡還存在突出矛盾。的數位化還沒有應有的位置,還相當薄弱;的數位化還沒有聚焦到這個中心來,這些短板需要儘快補齊。

,只有人、事、物三個維度都實現了數位化,正的數位世界才會誕生,物理世界與數位世界才能融合。正如老子說的,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從這個意義上說,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正逢其時。最後,我想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鼇論壇上的一句話作結語——“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成功屬於勇毅而篤行的人。


                    ─馬雲:倡議制定數字經濟法”─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表演講,他相信福州未來一定是中國數字經濟、數位技術起飛的福地。

他倡議中國制定數字經濟法。他認,這部數字經濟法不僅僅是監管法,而應該是一部發展法、一部未來法、一部全球法,是著眼於事業發展、面向未來、有全球眼光和擔當的法,我們建議完善相關法律。

他說,人類正在進入IoT(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將會帶來資料爆炸。今天全世界都面臨資料時代帶來的挑戰,但今天的資料和未來相比,只是滄海一粟。在這樣的未來面前,中國當前需要一部數位經濟法。

馬雲在演講中調說,綱才能目張,創新發展思路,從技術創新開始走向制度創新。中國在數字經濟上的制度創新,是對世界正的貢獻,也是對世界正的擔當!

電子商務只是數位經濟的序幕,很小的一部分,數字經濟將全面影響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遠遠超越電子商務。馬雲說,我們認電子商務法應該升級數字經濟法

馬雲還表示,中國需要一大批能擔當大任的企業引領技術變革。正的企業不是看市有多大,而是看擔當有多大,不是看市場額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關鍵技術。”“在核心技術上爭高下,是大企業當仁不讓的責任。馬雲說。


          ─馬化騰:以數字工匠精神助力數字中國建設─

騰訊公司董事局主席馬化騰表示,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福地。17年前,中國處在個人電腦、互聯網推廣普及的早期階段,當時騰訊創立還不到三年,數位福建在那時提出,可以說難能可貴。今天,我們回到福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一起來探討數字中國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

他表示,數位中國建設是一個時代的變革與機遇,需要我們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讓數位創新深入各行各業,讓更多的人能跨過數位鴻溝,並充分利用數位技術來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他說,我們都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網信工作的新指示中,特別提到資訊化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作互聯網一線的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振奮,同時也深受發,我覺得我們互聯網和科技企業肩負重任,要朝著數位中國網路的目標,努力奔,絲毫不能懈怠。

馬化騰表示,騰訊希望通過一三五七,來回應中央關於推動業數位化的新指示。他說,一個目標,指成各行各業的數位化助手;三個角色,就是做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五個領域,包括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

最後是七種工具,包括公眾號、小程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大智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雲計算)和安全能力等七種數字工具。騰訊希望發揚精細的數位工匠精神各行各業提供最有效的數位介面和最完備的數位工具箱,成大家最好的數位化助手

馬化騰把數字中國建設的三點感受站上來沉下來用起來

他說,我們在數位技術上要站上來,只有科技這塊骨頭硬,我們才有和國際巨頭平等對話的機會;

同時我們的數位化創新需要沉下來,目前互聯網正在與各個垂直領域深度融合,數位化創新需要下沉,進入各行各業的五臟六腑,我們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從外到內打磨每一個細節的改進,而不是熱衷念炒作;

我們的數位化升級需要用起來。我們尤其要跨過數位鴻溝,把數位品和服務做好向下相容,讓盡可能多的人能用起來、用得好,特別是讓弱勢群體、老少邊窮,能分享數位紅利。


         ─梁華:5GIoT等新技術讓數位化進入新階段─

將依託晶片設計、數學演算法、基於電子資訊技術的架構設計等核心能力,構建端、網、雲協同的ICT基礎設施平臺,創建各行各業生態合作夥伴的創新黑土地。公司董事長梁華表示。

現在大部分商業模式的變革和創新,都離不開ICT數位技術。梁華認,數位化正在進入新階段,數位技術從以前的支撐系統,變成生系統和決策系統,以5GIoT、雲計算、AI代表的數位技術創新越來越重要,成構建萬物互聯智慧世界的關鍵。

具體到行業數位化,梁華指出,各行各業的應用、平臺、網路、行業終端之間的資料通道和業務通道並未完全打通,仍然有非常多的資料和業務孤島,還存在著大量的資料和業務中斷點。正是這些中斷點,阻礙了各行各業實現數位化。

願意與各行各業的生態合作夥伴一起合作,正打通行業客戶端、網、平臺、應用的資料通道和業務通道,幫助行業客戶基於ICT數位技術,構建新的數位化生和決策系統,進而釋放行業潛力,創造新的經濟增長動能。梁華說。

未來,華將秉持全聯接、全雲化、全智慧的品和解決方案,開放、合作、創新,共同推動數位中國建設和數位經濟發展。  (2018-4-27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