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導讀(三)
銀河系導讀(三)
第八章 天宮煉金
一、B2FH
1975年一篇長達104頁的篇幅揭開了宇宙中元素的起源,作者有四人,被合稱為B2FH:B(E. Margaret Burbidge)、B(Geoffrey burbidge)、F(Fowler)、H(Hoyle)。
二、元素的起源
1.Hoyle最早提出重元素形成於恆星內核反應。
2.1944年,Hoyle訪威爾遜山天文台,遇到發現2個星族的瓦爾特‧巴德,巴德使Hoyle相信真正重要的一步發生在超新星爆炸。
3.1946年,Hoyle發表恆星用完H之後,核心將坍縮、變熱,產生重元素Fe。
4.1940年代,George Gamow提出所有元素產生於宇宙誕生時,而且由 H 開始。然而:
1950年代,老恆星的重元素低於年輕恆星。
沒有質量數等於5或8的穩定原子核。
Hoyle則認為自己的理論優勢有三:
恆星命長,可慢慢發生稀罕反應。
恆星命長,條件各階段不同,可產生各種元素。
恆星核心高密度,促進核反應。
→ 密度最關鍵。
5.1951年,Ernst Opik和 Edwin Salpete提出紅巨星的核反應:
4He + 4He + 4He → 12C
12C + 4He → 16O
1954~55年Hoyle提出共振態(合適條件下大量產生12C),William Fowler發現共振態。
6.1948年B2結婚,1954年和Fowler認識。
三、s過程
1.有些比Fe重的元素特別豐富,顯示是由恆星自己製造,但Fe最穩定。
Fowler和B2認為中子可以和Fe原子碰撞形成更重原子核(中子俘獲過程),但自由中子少,下一次碰撞在102~103年。
例:鍶88、釔89、鋯90(含50中子)、鋇138(含82中子)
2.卡梅隆(Alastair Cameron)的獨立研究:原子序43的金,半衰期420萬年,中子必須閃天敵。後來:
13C + 4He → 16O + 中子(發生在紅巨星He區)
22Ne + 4He → 25Mg + 中子
四、r過程
1.1956年,Margaret發現大犬座HD46407是鋇星,且鍶、釔、鋯豐富;同年,Hans Suess和Harold Urey發表丰度表。
2.從丰度表的丰度和質量數對照,可發現3個峰(含量高),另外有第二個次峰,顯示可能是另一種快過程,他們命名為r過程。每秒鐘受到中子撞擊,除非停止撞擊。撞擊停止後衰變產生Au、Ag、Pt。
1950年從氫彈爆炸中發現可以產生重元素。
第九章 ELS
1.1962年,三位帕薩丁那天文學家(Eggen, Lynden Bell and Sandage)根據20世紀50 年代前人的研究,以及221顆鄰近恆星之運動與金屬性的研究,提出一套銀河系起源模型。
2.從第一顆銀暈恆星形成到銀盤開始出現,約二億年(比恆星繞銀河系運行一週的時間短(例如太陽繞銀河系),因為銀河系的質量分佈是迅速改變的,所以軌道產生比較大的形變,即橢圓變成圓),不到銀河系目前年齡的2%。也就是說,所有銀暈中的恆星是在二億年內形成的,由M3、M5、M13、M15、M92球狀星團的年齡相當,可獲得支持。
3.為什麼會出現「盤」ㄋㄟ?
所謂「耗散」的過程形成了銀盤,為氣體雲互相碰撞,耗損能量,而沈降成一個盤。
Sandage,ELS最堅定的支持者,自認是恆星演化學家
1.愛挑戰,例如因為威爾遜2.5公尺望遠鏡(哈伯用它發現宇宙膨脹、巴德發現兩個星族,這兩人後來是Sandage』s teacher)比較難操作而喜歡使用它。
2.曾參加巴特‧博克組織進行的恆星計數計畫,數了英仙座附近的一百萬顆恆星。觀測球狀星團的主序,發現是暗的,因為多是上了年紀的星。
3.1957年,在會議發表「五個星族」(打破原巴德所說的「兩個星族」),此劃分依據有一部分沿用至今。星族是銀河系中具有相似年齡、地域、運動學和金屬性的恆星組成的群體,目前的說法是分為四個星族:薄盤、厚盤、星暈和核球。
Eggen,恆星天文學家
1.令人震撼的一席話*o*~:我想在我走進墓穴時,至少覺得我懂了什麼;我不願意在我葬禮的第二天,就有某個人發現某條宇宙學原理而改變了一切,就像曾在星系研究領域中發生的情形。…看來也是一個很拚命的人
2.1960年代前期,利用恆星的距離、自行和視向速度,計算了U、 V、 W速度,編撰低速度和高速度的恆星兩本星表,也發現前人提過「高速星有低金屬性」的關係。
3.根據Lynden提供的銀河系物質軌道分佈之數學模型來計算,發現以下關係:
a.所有貧金屬星的軌道是橢圓;富金屬星則是圓的。
b.許多貧金屬星具有大的W速度,因而能夠遠離銀道面;而富金屬星具小的W速度,所以停留在銀道面附近。
承上,Lynden和Sandage討論出ELS的初步理論。
第十章 生於亂世的銀河系
前言
關於銀河系起源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ELS論文發表三個月後,1963年天文學家們因為發現了類星體,而紛紛將望遠鏡從銀河系轉向了類星體。ELS沉睡了,經過了整整16年才出現了另一個銀河系起源的新模型。與ELS描繪的銀河系從單個坍縮實體通過平緩有序方式而形成的圖景相反,新模型提出銀河系誕生在數十個小星系撞在一起時的混亂之中。如果這後一種理論正確,銀河系的起源就不是莊嚴雄偉的古典交響曲,而是瘋狂的搖滾樂。
盯住遠方的球狀星團
倫納德.西爾勒 (Leonard Searle) 與羅伯特.金恩 (Robert Zinn) 利用觀測球狀星團,提出了銀河系起源的新理論。
西爾勒和金恩使用5米望遠鏡測量了離銀心不同距離處的球狀星團的金屬性。
1.研究的對象 (星團):少數明亮的近鄰,大多數是暗的、遙遠的、未經探索的,有些甚至離銀心超過十萬光年以上 (銀河系外)。
2.當時的觀點:這些遙遠球狀星團應該有著不到太陽1%的極低金屬性,因人們認為銀暈的金屬性具有梯度,即外暈中的天體的金屬性比內暈的更低。
3.ELS主張:銀暈形成於快速自由下落坍縮的情況,來不及出現金屬性梯度。
4.與ELS相反的論點:緩慢的耗散坍縮過程,金屬性梯度則應該存在,因氣體雲彼此碰撞,改變其軌道,向銀道面沉降,並且不斷增加金屬丰度。
5.桑德奇的論文:1969年宣佈銀暈真的有金屬性梯度。他發現,兩群銀暈恆星中 (一群金屬性是太陽的4~13%,另一群為0.2~4%),較貧金屬群的W速度平均約為較富金屬群的兩倍,這意味著同較富金屬銀暈恆星相比,較貧金屬恆星能夠達到離銀道面更遠處,也就是達到銀暈的外面部分。
6.預期的目標:找到距離和金屬性間的相關性。
7.觀測的結果:金屬性並不隨移向銀暈外部而降低。
8.檢討原因:西爾勒和金恩發現,桑德奇的較富金屬暈族星群,實際上包括了一些銀盤恆星在內,這些銀盤恆星的W速度低,從而將整個較富金屬暈族星群的平均W整度壓低了。
9.結論:金屬性低於太陽值10%的那些恆星的W速度並不隨金屬性的降低而增加;相反,它們的W速度都相同,從而與不存在金屬性梯度的結論一致,而且與ELS結論也一致。
第二參數
西爾勒和金恩開始思考另外一個可能性:「會不會存在另外某種梯度呢?」
1.尋找另一種梯度:利用顯示星團恆星演化軌跡的球狀星團赫羅圖來找。
a.已知:當一顆巨星燃燒核外的氫時,核將變得愈來愈熱,直到點燃其中的氦,氦點燃後,恆星將收縮、變暗、變熱,但變化的程度取決於恆星的金屬性。金屬在一顆富金屬星的質量中也只佔2%,但它們因吸收特定波長的光,而能顯著影響恆星的顏色。富金屬星 (如太陽) 點燃了氦,將變成橙色,但貧金屬星會更熱而成白色或藍色。在整個氦燃燒期間,恆星將保持大致恆定的光度而冷卻,直到最終變成黃色。
球狀星團水平支的整體顏色強烈地依賴於星團的金屬性(富金屬─水平支為黃色,貧金屬─水平支為藍色)。
b.矛盾:遙遠的球狀星團 NGC7006 為貧金屬性,其水平支應為藍色,但1967年桑德奇和羅伯特.威爾第觀測結果其水平支為紅色。
c.重新檢視:金恩開始計數每個球狀星團中水平支的藍星與紅星的數目。所有比太陽更靠近銀心的球狀星團遵守金屬性規則。但比太陽離銀心更遠的球狀星團則違反金屬性規則。因此,除金屬性外,一定有某個參數造成此一現象。
d.解釋:年齡會影響球狀星團水平支的顏色,因為星團越年輕,其中已經演化成功的巨星和水平支恆星的質量就越大。結果是水平支恆星的質量越大,他就越紅 (兩個具有相同金屬性但不同水平支顏色的星團,其年齡相差在十億年以上,水平支成紅色的星團至少要年輕十億年)。
2.發現矛盾:
a.與ELS矛盾-因為ELS認為所有球狀星團是在2億年間產生的。
b.與缺乏金屬性梯度矛盾-因為如果球狀星團的年齡有差別,則坍縮必定是緩慢的,其銀暈應該顯示金屬性梯度。
3.銀河系起源的新說法:在銀河系形成之前存在許多團塊,它們可以看成是亞星系或銀河系的前輩。每一個團塊中都產生恆星和星團,同時這些物質團塊下落到一起而形成了銀河系。即只有內暈才發生了ELS所說的那種快速坍縮,而太陽外的外暈是由幾十個小星系雜亂地撞入銀河系而形成的 (不同星系形成於不同年代)。
西爾勒和金恩對抗ELS
1.西爾勒和金恩的困擾:球狀星團的年齡問題。
理論上可以透過比較星團的赫羅圖來測定它們的相對年齡。實際上卻有兩個主要的困難─
a.除年齡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星團的赫羅圖 (如:貧金屬球狀星團的主序折向點比同年齡的富金屬球狀星團的更亮);
b.星際塵埃使星團的光減弱,產生觀測誤差(於20世紀70-80年代前期,確定兩個球狀星團年齡之差不可能準到幾十億歲,即ELS與西爾勒和金恩模型間的差別,是無法區分的)。
2.西爾勒和金恩的救星:80年代後期出現新儀器可証明球狀星團年齡差可大於幾十億年。
觀測 NGC288 和 NGC362 這一對球狀星團 (兩星團間的共通點:金屬性近乎相等、位在天空同一區域、和地球間的星際塵埃很少),發現 NGC288 的水平支為藍色,而 NGC362 的水平支為紅色,邁克爾.鮑特的結果表明了 NGC288 比 NGC362 老了30億歲,正好與西爾勒和金恩的說法不謀而合。
2.ELS死了??
桑德奇的解釋:銀河系的坍縮時間取決於氣體的密度,密度愈大,坍縮愈快,所以原始銀河的較密部分比其他部分先坍縮。但ELS將問題簡化了,它假設早期銀河系的密度均勻,於是得了單一的二億年的坍縮時間。
桑德奇認為:「西爾勒和金恩的模型是加了噪音的ELS模型」,「他們得到了坍縮時間的等級架構,而噪音則是初始的原銀河系中的密度起伏」。他也相信,球狀星團的年齡有一定差異,但富金屬球狀星團平均起來並不比貧金屬球狀星團更年輕。
3.金恩認為:「ELS是單個物體的坍縮,而我們的圖像則是一個已經經歷過快速坍縮的銀河系(內暈),然後在它的外邊,發生了物質的吸積,由此形成了外暈」。平均來說,外暈比較年輕,有著比快速坍縮核心更大的年齡瀰散度。
論戰擴大
論戰1:
a.場星:銀暈中個別的星,數量百倍於球狀星團中的星,且許多離地球夠近,能夠測定其距離與自行,再加上恆星視向速度,就能給出U、V、W速度,從而使天文學家得以算出恆星繞銀河系的運行軌道。
b.觀察:約翰.諾利斯 (John Norris) 為研究場星帶頭人,尋找金屬性低於太陽值的0.1%的貧金屬星,看看對瞭解早期核合成有何幫助。而研究了309顆貧金屬星,無發現任何星的金屬性低於太陽值的10%,但有許多星的金屬性確實很低。
c.ELS論點:所有這些貧金屬性應該有著繞銀河系的偏心軌道,事實上正是貧金屬星軌道的大偏心率導致ELS建立銀河系起源的快速坍縮模型。
d.計算軌道:在95顆金屬性低於太陽值的0.1%的恆星中,有19顆運行在相當圓的軌道上,而ELS卻完全沒有找到這樣的恆星。
e.差異原因:ELS利用了高速星表來尋找貧金屬星,因而所有貧金屬星具有高速度,也就有較大的軌道偏心率。
論戰2:
a.ELS論點:銀暈在形成之時的自轉是緩慢的,但在坍縮時則自轉越來越快,因此,最年老、最貧金屬的暈族恆星繞銀河系的公轉,就應該比稍年輕些、稍富金屬性的暈族恆星更慢;所以,表示恆星繞銀河系公轉快慢程度的平均V速度,就應該隨恆星金屬性的降低而降低。
b.諾利斯發現:金屬性低於太陽值4%的所有恆星,有著相同的平均V速度 (-190㎞/s),所有貧金屬星都以同樣的低速度繞銀河系公轉。
支持論戰1、2:
布魯斯.卡爾內 (Bruce Carney) 開始了一項對離太陽1,000光年以內約900顆高速星的巡天計劃,巡天的結果與ELS相矛盾,指出ELS一些缺點:
a.圓軌道上的貧金屬星,ELS認為不存在。
b.貧金屬星的V速度與金屬性不相關,而ELS認為銀暈形成時為單一氣體雲,氣體雲坍縮時自轉加快。
c.所有數據均顯示銀暈星族為高速度、低金屬性、化學及動力演化史完全與銀盤無關。故銀暈是在小伴星系與銀河系合併時,通過西爾勒和金恩討論過的方式形成的。
懸而未決的問題
1.桑得奇:ELS最堅定支持者,堅信四主要論點(銀河系是通過坍縮形成的,坍縮是快速的,恆星的軌道和金屬性之間存在相關性,銀盤是耗散的)。
2.諾利斯:貧金屬星可能與運動特徵有弱的相關性,ELS可能解釋某些貧金屬星的運動,而西爾勒和金恩則可能解釋別的。
3.卡爾內:擴大巡天發現銀暈由兩個成分組成─第一個成分是暈,與盤族無任何動力學的關係,這也許是因為他起源於西爾勒和金恩所說的原星系碎塊。第二個成分是具有類銀盤運動的銀暈成分,他可能是ELS提出通過耗散坍縮形成當前銀盤的那個結構物。
4.金恩:重要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在於ELS和西爾勒及金恩雙方都激發了那麼多工作,推動下一位人物去繼續下一步的研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