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略識業力無常生滅性~
一般人束縛於自生之顛倒妄見,而生起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由此而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成為一切苦的本源。佛法針對此不明宇宙真相,執著顛倒妄見者而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從『三法印』所包含的無常性、無我性、無生滅性,就是人生宇宙間三大真理。體悟此三法印,是相互聯繫,由淺入深的觀照法門,也是修持的一般層次。
從現象上觀察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變化,所謂「世事無常」這是可以看到也容易懂得和接納的概念。無我的道理,就不易使人理解,因眾生無不執「我」,一旦聽到無我,不免引為驚奇,感到難以想像。如果對世事無常的道理有了認識,再從無常的道理中去看有沒有 「我」,無我也就不難理解了。認識到一切法無常、無我的真理,也就不難通達本來無生無滅的真理。三法印,三者相關而貫通,不僅說明宇宙人生生滅變化的現象,也詮釋諸佛寂滅無為的解脫境界。三法印實乃是諸佛眼目—「佛之知見」。
諸法的無我性,可從緣起法來說明,緣起本通兩方面:一、流轉的因果相生,即是無常;二、還滅的因果寂滅,即是涅。緣起法貫徹流轉與還滅;緣起是無自性,無自性便無法自我主宰,所以說「無我」。無我亦即是空性,無我也即能貫通這兩端了。
一切法因緣和合,所以能生;散的因緣生起了,所以一切法歸於滅。看起來似乎有什麼實體在那裡生滅,其實並沒有實自性的生滅,僅是如幻的生滅而已,它是無自性空,本來無我的。從無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滅,本性不生不滅,即在緣起的生滅無常中看出。生滅無常,即是空無我的;空無即是不生不滅的,不生不滅即是生滅無常的。
緣起法的本性空(無我),就貫徹了三法印。從緣起無我的深義去了解,法的生起是幻起,還滅是幻滅,生滅無常而本來空寂。「解空第一」的僧肇大師在其《物不遷論》開頭就說:「夫生死交謝,寒暑迭遷,有物流動,人之常情,余則謂之不然。」《法華經》中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所以佛弟子證得涅槃,即顯出諸法實相。由此得知三法印是貫通的,「諸行無常」一法印即三法印。舉凡天地萬物,森羅萬象,皆無一刻不在改變,由剎那剎那的漸變,累積成一期的突變。因此一切的一切,可以說都只是時間性的存在而已,這便是諸行無常。
諸行無常是世間實相,是宇宙人生永遠不變的真理。萬物時時變化,如何變化?依什麼改變呢?是依「緣」而變化。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起、緣滅啟示「無常」的道理,可知無常不是斷滅,而是有因果定律的。「果不俱因,因因而果。」果生起時因已經消滅,但現在的果一定是由過去的因發展變化而來。
無常也不是消極的,無常並不可怕,無常告訴我們,好的會變壞,壞的也能變好。給予好因緣,就有好變化;給予壞因緣,則有壞的變化。因此,凡事都不是命定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命運。明白無常的道理,就會肯定自己的未來,就能脫離神權思想的控制,而做自己因緣的主人。
無常為我們的人生開拓更寬廣的空間,很多苦難都因無常而重新燃起無限的希望。所以無常才能進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無常蘊藏著無限的希望與生機,是最實在、最親切的真理。如果世間一切永恆常住,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無常」,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時運轉,才有花開花落、月圓月缺的物換星移,才有聚散窮通、悲歡離合,也才能構成一個生機無限、多姿多彩的有情世間。
透過無常,對於好的要善於珍惜、把握;對於不好的也不必垂頭喪氣,只要添加善緣,則可改善。如收回高傲的態度,改用謙遜的面目,就能贏得更高的友誼;消除自掃門前雪的心態,勇於助人,關心他人,必能改善不良的人際關係;遇到挫折,只要能夠堅持到底,逆境終將突破。因為無常,所以每天我們都是嶄新的,對自己不要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對他人也不能有成見,不說他人好惡長短,不傳語是非,「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所以,無常的人生觀不是悲觀的,而是現實的人生觀,也是惜緣的人生觀。
生活中會經常遇到得與失,沒有智慧的人便會對得失耿耿於懷。當得到一些利益時,便馬上欣然色喜;萬一利益被別人奪去了,就懊惱傷心。由於不能解決好得與失的問題,常使自己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有無常的智慧觀可以平常心來對待得失,因為得與失都在無常變化中。得到東西也不必欣喜若狂,有一天總會失去的;失去的事物並不一定是壞事,即使在這一邊失去了,並不需要完全絕望,因為在另外一邊或許可以得到什麼。重要的是要知道該如何認識自己,運用自己。正因為得與失都是無常的,所以應該以平常心坦然面對待得與失。
身處於無常的紅塵法流之中,卻不知無常的真相,反自燃起顛倒妄見,感受苦痛折磨,而且造業受報,輪轉生死漩渦。因此有無常觀的智慧,首先帶來希望的人生是珍惜美好的,能夠去改善不好的;其次應該要珍重自己的生命;再次應該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緣份,提倡惜緣的人生觀,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緣”來來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