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情愛--略探其罪與罰真相
科技愈發達,人心容易迷失;物質愈文明,道德容易墮落;心靈愈染汙,治安容易敗壞;如何才能減少犯罪?如何才能自求多福?如何才能消災免難?相信這些都是現代人最關心也是最憂心的課題了。在物質與精神的發展不能並重兼顧的今日,我們的社會充斥著暴力與色情。此二者有時相連存在,有時各別發生。二者相較,暴力之心易制,而色情之欲難防。因此,今暫舍暴力而談色情。
色情最簡單的解釋即男女之欲--食色性也。《禮記》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說明一般正常健康的人都會有色欲,色欲如控制不住會引生許多煩惱或罪惡。在今天的環境中,目前社會道德衰頹,色情的畫面鏡頭隨時會映入我們的腦海中,社會風氣,日見糜爛,古德聖賢之教誨,被時代淘汰殆盡;道德倫理之說教,被世人輕棄不存。輕薄狂妄的年輕人,出入于燈紅酒綠娛樂場所,樂此不疲;白領高雅,社會名流,也耽溺於酒色迷惘之中,不能自拔。說到“止欲”,而欲望越強;提及“戒淫”,而淫欲之心更旺!控制色欲是大為不易的。
震撼人心的規律:民族的平均智商水準與其親子率相對應。資料顯示:行雜交制的動物中的雄性,其生殖器官占體重的比例遠遠大於行穩定婚姻制的同科屬動物,而大腦占體重的比例遠遠小於行穩定婚姻制的同科屬動物。例如夫妻制的蝙蝠的雄性大腦占體重的比例平均為行雜交制的雄性蝙蝠的1.468倍,但生殖器官占體重的比例平均為後者的1/6。在人類各種族中,歷史上淫亂程度越高的種族,其男性生殖器官越大,大腦容積越小,智商越低。
其背後的原因是:人類男性身體必須在三大幹細胞系統中協調分配戰略資源:神經幹細胞系統、骨髓幹細胞系統和生殖細胞系統(精原細胞)。人類身體的戰略資源是有限的,而骨髓幹細胞系統負有維持生命的重任,不能擠佔挪用其戰略資源,於是神經系統與生殖系統呈對立關係。在淫亂種族中,男性基因必須在精子戰爭中勝出才有可能遺傳下來,因而其基因傾向于分配更多資源給生殖系統,因而他們的生殖器官大,大腦容積小,智商低;在穩定婚姻制的人種中,擁有高智商的男性更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更容易傳播其基因,因而他們的男性的生殖器官小,大腦容積大,智商高。根據最前沿的遺傳學理論,這種調整的速度非常快,兩三代人的時間足以令智商上升或下降十幾個點。“濫交、一夜情、多邊戀、婚外性行為”這些風俗習慣,無一不是世界上最落後民族的風俗習慣。
古人云“萬惡淫為首”。淫是萬惡之首,是萬惡之源。好色縱欲就是打開了潘朵拉盒子,各種罪惡隨之而來。研究一下現在的貪污腐敗現象就會發現,貪污腐敗分子幾乎都有包二奶、養情人、找小姐等等的淫亂行為。這些人圖一時的快樂,卻削盡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和福德,葬送了大好的前程和美好的家庭,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祖宗和家人蒙受恥辱。
現在世風日下,人欲橫流,各種低級下流的娛樂場所和娛樂節目觸目皆是,公開和半公開的妓女、三陪小姐到處都是,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把包二奶、養情人、找小姐等等的淫亂行為視作生活情趣,不以之為恥,反以之為榮,而且還有一些愚蠢的人羡慕這種生活,正在躍躍欲試準備往糞坑裏跳。
美國近三十年來,犯罪人數的激增,十年前已躍居世界第一位。而美國男女之間的放縱,實在最為顯著,近年來,美國報紙屢屢刊載說:美國某某大學,檢查身體時,發現過半數的女生已非處女的消息。根據美國犯罪報告說:在一九七九年一年之間,犯風化罪者,陡然增加了百分之十七。在過去六年間,強姦案陡增了百分之五十。
聯邦偵緝局局長胡佛曾經宣言說:“青年道德的墮落,犯罪的增加,實在是由於色情刊物的充斥,所造成的結果。”監獄官洛爾士君說:“我所接觸的許多案件,都是受了色情刊物的影響。”美國聯邦監獄處主任倍次則宣稱說:“犯罪案件如此的激增,都是由於報紙多刊載風化案,以及電影與色情刊物的影響。”胡佛局長又說:“美國現在正努力剷除此類的導淫刊物。”據最調查顯示,80%的家庭兇殺案都來源於婚外情,人們頭腦被情欲障蔽時,內心就會變得極為狹窄,理智喪失,造成傷害他人的犯罪行為。
放縱情欲不僅僅會引發犯罪,更會滋生腐敗,新華社曾經報導被查處的貪官污吏中95%都有“情婦”;腐敗案件60%以上與“情婦”有關。“某市反貪局一位領導表示:在偵破貪污案件中,找到了情人,一般就能找到犯罪嫌疑人的確鑿證據.有關專家指出,高官多陷於“桃色門”的漩渦之中,因此將官員私生活納入反腐敗鬥爭體系是必要的中國道德,特別重視禮防,男女有別,就是為了預防避免彼此動心啊!這是從事實際經驗中所得到的教訓呀!
受婬欲蒙蔽,人會沒有智慧,也就是情欲與智慧相違,被婬欲牽引蒙蔽,人的心量變得如針眼般小,在這種狀態中,人的智慧是無法開展的。人類的智慧境界,只有在寧靜的狀態中才會出現,絕不可能以縱欲而現前,以婬欲黑暗的力量,人的心力無法集中,在邪思妄想當中,不必說出人頭地,就連一件小事也不可能能專心處理好。
所謂的科學眼光,是說以冷靜的頭腦,來觀察客觀的事實。現在很多人主張全盤接受歐美文化,都是對於客觀的事實,沒有能夠潛心地觀察,也是由於自身的嗜好欲望大多,失卻了他們冷靜的頭腦的原故,如果主觀的態度既強,則科學的眼光就會完全消失了!
古今中外世界很多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印度教及中國的道教,幾乎都主張禁欲或要求儘量節欲。
基督教主耶穌一生沒有結婚,幾乎是苦行的修行者,他們中有名的使徒約翰更明白主張:替天主工作的人一定要身心聖潔,不能染愛欲。到今日天主教的修女與神父都是禁欲的。
摩西十誡 中 第六條告訴信徒,不可姦淫。 第九條提到不可貪戀朋友的妻子。 並告戒“淫亂的人,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裏。這是第二次的死。”
古蘭經第十三章講道,穆斯林婦女啊!貞潔是純潔的,你的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你重大的義務就是保護這個民族的貞潔,注重貞潔的一切因素,保護社會,就是注重遮蓋、端正和面紗的職責,遠離男女混雜、暴露女色和拋棄面紗的行為,謹防非法的幽會。你當盡忠職守,你就可以獲得美滿的生活、榮耀和天堂的成功。
印度聖典薄伽梵歌說:無罪的人啊!善良形態能啟蒙教化,使人遠離一切罪惡業報。謙卑、不傲慢、不用暴力、容忍、真純、接近真正的靈性導師、清潔、穩定、自製、棄絕感官享樂的對象、排除假我的干擾。
情欲形態由無限制的欲望和渴求產生。因此,人受物質業報活動的束縛。.人在善良形態中活動,獲得淨化;在情欲形態中活動,結果是痛苦。真正的知識從善良形態中發展出來;痛苦從情欲形態中發展出來。
佛教認為愛欲只在欲界(地球人類及一部分天界)存在,色界、無色界及各佛國淨土都沒有情欲存在。有男女淫欲執著的眾生,就很難脫出三界,故修行者皆希望超越情欲。淫之為病受殃無量。以微積大漸致燒身。自陷於道亦及他人。不至究竟。猶自飲毒複飲他人。是故說曰淫不可從。
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是貪愛,這是佛法中至關重要的道理,比如說我愛某個東西,我失去它必然會痛苦,我不愛某個人,他離去我必定不痛苦,人類的一切智慧其根本目的就是戰勝痛苦,擺脫煩惱,煩惱與愛欲總是形影不離,由愛欲滋生出世間千百種煩惱,人類的痛苦是多方面的,有的人沒錢痛苦,有人沒老婆痛苦,其實沒文化會痛苦,沒尊嚴會痛苦,沒地位痛苦,孤獨痛苦,個子矮痛苦,被搶劫痛苦,被欺負痛苦,長的醜痛苦,痛苦是無窮無盡的,有多少貪愛就會有多少痛苦。
貪愛,被作為佛陀四聖諦中“集諦”的主要內容,四諦又稱“愛非愛緣起”,斷除生死之根貪愛,證得涅盤,是佛陀四諦中“滅諦”的內容。貪愛所產生的惡果大略有:
1、貪愛令人熱惱不安。愛使人失去內心的平靜,熱戀中人愛火燒心,往往寢食難安,佛典中因稱愛欲為“欲火”。愛的需求必須依賴一定的條件。如稱心可意的物件、得到對方的回愛,方能滿足。但你愛他(她)不一定他(她)就愛你,得不到回愛的單戀是一種苦刑。即雙方互愛,也多有因家庭、社會等原因而不能遂願者,這對雙方會成為最大的不幸。
癡男怨女,情天恨海,演不完恩恩怨怨,“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古來有情人不成眷屬而殺身殉情者,不知有幾何.愛既然依賴一定的條件才會有,便具有一切因緣所生有為法必然無常壞滅的本性,既有男歡女愛,必有愛別離苦,縱有情人終成眷屬,也免不了爭吵、情變失戀及生離死別之苦,山盟海誓“愛你到永遠”,到頭來沒有不分手的。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情變之事,歷來習見不鮮,當今更為普遍。
2、愛欲蒙蔽慧眼,令人不能見到真理。人懷愛欲不見道,如以手攪動澄水,不能映現面影。男女之間的愛情,多被一種外在的力量所驅迫,類似心理疾病中的強迫症,只好解釋為宿世的業報,情人們往往稱對方為“前世的怨家”,或稱所戀的女子“是你前世的媽”。戀愛中人不由自主的被對方吸引,會出現近於幻覺性的思念情緒,心靈顫慄、恐慌、羞澀、急盼,陷入強烈的、無理智的恍惚中。失戀時則不由自主地痛苦、失眠、忿恨,是愛是憎,本容不得你做主。
愛情學家說:熱戀中人常失去大部分的判斷能力,愛的火焰使人看不到對方的缺點。 貪愛會像植物生長一樣生長、繁殖、增多,並產生種子,形成難以擺脫的貪愛習氣。佛言:“戀著恩愛,無有知足。”設習愛欲事,恩愛轉增長,譬如飲咸水,終不能止渴。貪愛的滿足,也如飲酒吸毒,會形成對所愛者強烈的依賴性,失去各自的獨立性,並對對方的愛永遠也不感滿足。
3、由愛造業,因業受報。因貪愛偷情、邪淫、施暴、爭鬥、謀殺,為愛而導致家庭不和、朋友反目,乃至為愛而偷盜、搶劫、貪污、受賄、詐騙,因此破財丟官、身敗名裂、身陷囹圄、喪命失國,是從古及今上演不完的人間活劇。愛情被世人歌頌為崇高美好甚而神聖的感情,“生命誠可愛,愛情價更高。”但愛情畢竟以具有渴愛性、佔有欲的性愛為基礎,故難免帶有或多或少的污染性。愛別人的實質和前提是愛自己。愛對方,無不是想得到對方的回愛,以驅除自己的孤獨寂寞感,發洩自己的愛欲、性欲。
“愛情不允許任何被愛的人不愛。”性愛從本質上來說是自私的、排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通常所說“我愛你”這句話的背後,其實是“我需要你,我要佔有你,你必須愛我……”,雖然在說愛,這愛實在是一種暴力。更何況不少人的愛情和婚姻只是愛美貌,或愛金錢權利,實為一種交易。愛生苦,謂貪愛必然產生痛苦。
《維摩經僧肇注》說“有所愛必有所憎”。愛情心理學發現:相愛者之間的嫉恨與愛情的深度成正比。情人之間,愛得越是深,在悖逆、情變時也就恨得越深,由此而發生的情殺案件時有所聞。情人們往往稱對方為“怨家”,意味與愛同時有一種難以擺脫的怨仇心理。
上一篇:世間情愛--提放間.....
下一篇:世間情愛--*輪回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