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略聞【禪機與禪境悟道之路】一二事
參禪之路有“參公案”、有“鬥機鋒” 、有“參話頭”…等等。如有人問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禪師不作正面回答,而說:“庭前柏樹子。”或日:“干屎橛。”或曰:“藏頭白,海頭黑。”又如問禪師如何學道才能成佛得解脫?禪師卻答說他要去方便小解了。
禪師這樣回答從表面看,似是答非所問,似信口胡說,但禪師本人則認為他已把意思表達出來了,不過意思不在所說的話語之中,而在話語之外、之後,要真正理解其言外之意,不能執著他說的話本身,而要借此去參、去悟。
例如禪師用“庭前柏樹子”或“干屎橛”去回答“如何是佛法大意”時,參禪的人應通過禪師的各種回答,去領悟到這樣一個思想,即這是佛,那是佛,到處是佛,個個是佛,亦即佛法無處不在!
“萬類之中,個個是佛”,“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後來的“棒喝”也與此相類似。
當有人向禪師求教提問時,禪師不做任何回答,只是莫明其妙大喝一聲,或者劈頭蓋腦棍棒交加。禪師的用意不在喝聲和棍棒本身,而在喝聲和棍棒之外。禪師借此喝聲、棍棒提醒問者,這樣提問本身就是違背禪法大意的,因為禪是“言語道斷”、”不立文字”的,“說似一物即不中”,“直是開口不得”,禪師本身當然也不能作任何回答,因此只好借助喝聲、棍棒,而行不言之教,讓問者自己去悟。
所謂“鬥機鋒”亦然,禪師們所注重的不是詩、謁語句本身,而是語外之意,所強調的不是經說言教,而是根機悟性。重言外之意,重根機悟性,這是後期禪宗的兩大特點。各種《傳燈錄》的機鋒、棒喝、話頭、公案可謂數以千計,但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方法,均不外乎此。
參禪很注重“境界”。所謂“境界”,有“物境”、“情景”、“意境”之分,“取境”、“造境”、“緣境”諸說。
“取境”與“物境”較接近,亦即對於同樣的山水景物,由於各人的感受、修養不同,所取之境便有明暗高下之分。皎然說:“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高;取境偏逸,則一首舉體便逸。”可見“取境”對參修至關重要。
所謂“造境”、“情境”、“意境”均屬所造之境,由於各人之心緒感受、根機悟性不同,所造之境往往有天壤之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首詩的“意境”或“境界” 。“緣境”則是由詩的意境所引發出來的情思、感受。這三者在詩中常常是統一的,取境高則詩的境界亦高,境界高則所引發之情真意切。
但是“取境”也罷,“造境”也罷,“緣境”也罷,都不是一種有形有象、可言可說的東西。因禪詩的“境界”,往往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凡所賦詩,皆意與境會。而要會意,非神悟難以極其致,這就自然地把禪詩推向參悟的禪之道上。
機鋒是什麼?就是妙透禪機,就是鋒芒直指,可以是一句話、一首詩,或一個動作、一種物象。當你聞思修到一定火候,卡在未後一關時,如能巧得一線禪機點破,便可立地見性!
但同一禪機對你是禪機,對另一人也許就是日用瑣事或花言巧語了。為何如此?機緣未合、行持未至、心用未達也!
禪機機鋒所指,是有一定層面可資把持的。所謂禪門三關、臨濟四賓主、雲門三句、洞山五位等等;再比如因位與果位,就是兩個大層面,如釋尊論“無常、苦、無我、空”就是立足於因位,又論“常、樂、我、淨”則立足於果位;再如馬祖的“是心是佛”乃立足於因位,後說“非心非佛”則立足果位。如對照哲學方法,則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個層面。智者、悟者總能層層在握,隨緣開化。
再如般若四諦:幻有(假)---真空---非空非有(中)---亡言絕慮,也是四層境界。祖師禪的實質不離般若,所謂初關就是入般若慧、見空性;所謂重關亦即以般若慧治煩惱、不起現行;所謂牢關即般若無功用、任運自如。所以,禪機所指層面,也可對照般若四諦。智者總能穩坐高層面,並能隨機引導學人漸次進升,直透本參!
如何接機?先要把握對方機鋒的指處,看其落在何種層面,否則落在鋒尾,必挨重棒!當然,悟道者是無須思慮的,本已超越,無層不在,投足踢起即成。
如何對機?不能靠小聰明、或者花言巧語,那是文字遊戲。怕就怕落在鋒尾或原地打轉,卻自以為是。對機的目的,既是驗證我、他,又是互相點拔,借機自我破關、或推對方打破漆桶。心用要正、要高,要始終不離已證之見地。也不能順著對方的話柄強辨,對方有時正想落你下套呢!明白人接機,往往可反賓為主,反發一機、抬升層面。如對方心中有底,又可反回,如此交相抬升,匯入佳境;反之則落後鋒尾,頓失妙趣。
“鬥機鋒”本是師徒、同修在一起或相遇時,偶發機巧、點撥接引之用,其迅捷如電、本不容思考,與網上“對機鋒”大不一樣。要知道,“機鋒”不等於參禪,只能作為參禪的一個助道因數或突破機緣,所以論壇不宜以論機鋒為主。但網上“對機鋒”同樣亦有大用,若能恰當把握,也能讓人學到很多東西。略舉一二:
(1)、培養“意會”言語內涵、把握細微變化的能力。接機時,要一字一句地揣摩,巧領聲外之音、言外之意。有時人家在巧妙地點撥,你要當下反察自己,是觀點錯了,還是立足點錯了,還是離題了,還是層面境界低了。這種“反察”是提高見解、加深見地的最好途徑,也是尋求反機的基本前提。
(2)、加固自己的修證見地、並趨於圓融。談禪論理一定要謹護“中道”。低處不可怕,因為總能走向高處;怕就怕落在極端,陷進死巷子走不出,對方想點撥、示導你也無法。所以,明眼人不怕你搶在“高處”,因為你的見地不透徹、不堅固、不圓融,他略抖一機,就能“誘”你隨之而墮;你回頭時,人家已穩坐高臺,你再掙扎也白搭。
(3)、閒言碎語中妙含機眼,就看你識不識。機鋒大多從生活日用中隨手拈來,愈貼進生活愈妙,包括一些言笑趣逗,甚至雜入一些諸如“幹屢厥”之類的粗俗用語,要學會不被言表所瞞、所牽,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對思辨能力的考驗。同時,對機者善用比擬、類代、甚至反唇相譏之言,其目的是肯定或否定某事、某理,並暗示指向,對此一定要辨清,而後反機,切莫誤會了。
(4)、學會穩守陣地,以靜制動。穩實之陣地,是靠全面的知解、透徹的見地、扎實的修行體驗及圓融的方法論來建立的;靠一知半解、揀別人的斷語片言、乃至於有氣無力的狡辯,決無陣地可言。所以,當你守不住陣地時,正表明你的“火候”尚欠。但不要怕自己“功夫”未到,因為總在進步;怕就怕你為我慢所困,不覺、不知所缺,這樣的話,再需要的東西也入不了你心,你就永遠得不到長進。
(5)、鍛煉你隨機應變的能力。對機時,你必須時時伸張敏銳的觸角,時時將般若正知、正見提在念上,這本身就是很好的修持、保任。正對機時,先要瞄準對方,看其立於何處?——因位還是果位?真諦談還是俗諦談?根、心還是塵、境?理還是事?……這一切都要在一瞬間、依般若正念照破,如此你才能迅捷、準確地把握自己的切入點(角度、出發點、立足點),鞏固自己的“陣地”。參禪應珍惜能廣泛接觸善知識的機會,只要用心去領略,總會在不經意間喜穫參悟機緣
。
上一篇:附錄:略識《如來藏》
下一篇:夏禪-六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