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30 09:48:51幻羽

海天佛國話緬甸--遊記(1) *老廟*網友 (轉帖)

 

 

            海天佛國話緬甸--遊記(1) *老廟*網友  (轉帖)

 

旭日冉冉升起,原野上無數的佛塔沐浴在金色的霞光中,在晨霧中迷蒙而聖靈,一派佛國仙境,這樣的畫面吸引了我去探訪緬甸這個海天佛國。春節期間,我再次踏上了這塊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一次是九十年代,我曾經進入緬甸挨著中國邊境的4個特區中的瓦邦特區(金三角範圍),目睹了罌粟的種植和鴉片的買賣。

 

富饒又貧窮的佛國何謂海天佛國?海天,是指緬甸國土長長地伸入印度洋,有漫長的海岸線。東南亞各國的度假勝地大都因海灘而吸引中國人,其實緬甸也有許多美麗而安靜的海灘乃至6星級賓館。至於佛國,佛教在緬甸被奉為國教,佛塔林立,僧人濟濟,佛教的普及和深入遠超兩個鄰居――發源地的印度和佛教大國的中國,稱其為佛國,當之無愧。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其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緬甸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從1824開始佔領了緬甸,194814緬甸脫離英聯邦宣佈獨立(期間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建立緬甸聯邦。1974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20113月,改稱緬甸聯邦共和國。這是一個貧窮的國家。

 

據聯合國估計,緬甸人均年收入不足200美元,是世界上最貧困的20個國家之一。我在緬甸的農村,看到農民的竹棚裏幾乎是空空如也,很少有傢俱這一概念。這又是一個富饒的國家。緬甸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米輸出國,森林面積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但我九十年代在瓦邦地區看到,許多山頭都被中國人剃成了光頭,作孽啊!),柚木儲量占世界的90%以上,有色金屬、石油、及玉石等儲量豐富,其中紅寶石及翡翠之品質,居全球之最。因其豐富的礦藏量,曾為亞洲富國之一。

 

佛教發源于印度,後來向國外傳播發展,分成兩大系統:向北方流傳的,經過中亞傳到中國內地及西藏,再傳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屬於北傳大乘佛教;向南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我國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詩中提到過: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

 

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髮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因長時期受到佛教文化的薰陶,緬甸民族性情溫馴謙善,處處可見溫和友善的緬式微笑。其實,在東南亞諸國,這種微笑是一種普遍現象。緬甸雖然貧困,但那裏民風純樸,長期的教化加之嚴厲的軍政府統治,該國很少有偷搶拐騙之類的事發生,遊客盡可懷揣大包鈔票招搖過市。絕非發達的歐洲國家那樣需要防搶防偷防騙,更不像開始富裕起來的、天天講政治的中國,良心大大的壞了,從大企業到小刁民,五花八門的坑蒙拐騙招數可稱得上是集世界之大成。

 

例舉一。我到達仰光後即前往旅行社交割預訂的酒店、機票,裏面的工作人員凡是走過,無不低頭微笑躬身而行,讓我頗有點不適應――因為我們這兒沒有此種溫良恭儉讓啊。

 

例舉二。緬甸因為天氣炎熱,無論在城市街頭、寺廟、鄉村,隨處可見路邊擺放著水罐的小棚子,那是供路人解渴的清水,提供者是周圍的居民。我們學雷鋒做好事只是在每年的35一陣風,做做樣子純屬紀念意義。緬甸的這種無償服務,可是由來已久全民參與的。我曾問旅館的服務生,門外那兩個水罐每天由誰來加水?俗話說三個和尚沒水吃,鄰居們是否都會認為別人會加的而結果無人操作?服務生可能對我這種中國思維覺得好笑,答曰不可能的事。就像有中國人問免費讀書的俄羅斯學校亂收費問題,對方一臉愕然不知如何回答一樣。想想也是,如果那樣的話,這種風俗也不可能傳承至今。

 

例舉三。我在曼德勒旅館前臺看見一個中國商人,把一大包東西交給前臺寄存。我好奇地問那是什麼?結果讓我吃驚――200萬緬幣(約等於17500元人民幣)。因為緬甸貨幣的貶值,所以那裏常見的是成捆的千元大票。

 

例舉四。同行中有位女士也想入鄉隨俗地做一件緬式筒裙,但由於我們都不會英語無法交流。我靈機一動,找昂山市場裏的華商幫忙吧。在一家華商的珠寶店裏,我們受到了老闆娘的熱心相助。她放下自己的生意專程陪我們去選購面料再找店家製作,又帶我們找到市場裏一個仲介人換取匯率相對高的緬幣,分手時還送我們礦泉水和水果。這讓我們受寵若驚,因為我們完全沒有表示出對她的珠寶有些許興趣。老闆娘說自己信佛,以助人為樂。雖然她是華人,但俗話說近朱者赤,環境的薰陶肯定是有影響的。

 

因為帶著被宰的遊客心理,每逢包車詢價時,我都會百倍警惕與對方討價還價。事後回想,我們一路走來在各地的價格基本沒有在還價後大起大落的,也就是說,緬甸人的開價不是離譜的。緬甸,這個鄰居,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西元9世紀,喜瑪拉雅緬族人經過與西藏君主漫長的戰爭後贏得了自由;西元13世紀,忽必烈率蒙古大軍從雲南打進緬甸,加速了當時佔據統治地位的蒲甘王朝的衰落;二次大戰中,中國遠征軍出兵緬甸,留下十萬忠骨;文革期間許多到雲南插隊落戶的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熱血青年越境參加緬共遊擊隊輸出革命;在與雲南接壤的緬甸幾個特區(獨立於中央政府的武裝自治區域)裏,居住的幾乎都是中國人,其中有些領導人正是當年的知青。自古以來在緬甸生活的華人很多,不少是富人。

 

由於軍政府實行多年的閉關鎖國政策,使得我們對這張鐵幕的後面知之甚少。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不以人們的意志滾滾向前的,近年來,緬甸的大門也在逐漸打開,越來越多的遊客湧入去探訪這個神秘的佛教古國。如今,緬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修建輸油碼頭、鐵路、水庫等等,緬甸在中印這兩個巨人間小心翼翼地走鋼絲,以獲取最大利益。到緬甸看什麼?概括地說,文化看佛教,地域看三城一湖:仰光、曼德勒、蒲甘和茵萊湖。為了讓中國人有個感性的理解,且用中國的地方來打比方,仰光類似北京(前首都)是王者的,蒲甘類似西安(古都)是神仙的,曼德勒類似上海(商業城市)是世俗的,茵萊湖的水上人家沒得比是夢幻的。

 

金碧輝煌的仰光大金塔仰光是緬甸的原首都(2005年遷址新都――內比都)和最大城市,仰光素有和平城的美稱。地處緬甸最富饒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類文章遊記依個人所好而對這座城市有著不同的感受和描寫,遺憾的是,我在這裏覺得無從下筆。坦率地說,這個東南亞的大都市沒什麼特色,唯一可看的就是大金塔。我以為仰光只需看一個大金塔足矣,然後在鬧市溜一圈就行了。緬甸人向來喜好用金箔裝飾佛像及寶塔,故又名黃金王國,滿街的黃金飾品店可以印證。當我飛臨仰光上空時就迫不及待地透過窗戶尋找那赫赫有名的大金塔。誰知往下一看,白乎乎、金晃晃的塔可不在少數。原來在仰光,有著無數或鍍金或白石的佛塔,在陽光下溢彩流金、熠熠生輝,乃仰光一大勝景。瑞光大金佛塔Shwedagon Pagoda(用普通話來注音當地人的發聲即為水的宮)。大金塔是每個遊客來仰光必定會去的地方,也是緬甸的主要景點。它位於市北聖丁固達拉山上,是仰光的最高點。

 

          
 

大金塔有著2500年歷史。相傳西元前6世紀下半葉,緬甸商人兄弟倆出行印度,途中偶遇佛陀, 受感召而皈依佛門。返回緬甸時, 他們帶回了佛祖的8根頭髮,並在仰光斥鉅資修建了一座佛塔, 用於供奉這8跟聖發,這便是大金塔的前身。15世紀,女王(Queen Shinsawbu )以與自己體重相等的金子貼在金塔上,她的女婿則獻出了自己和妻子體重四倍的金子。到1995年,據傳大金塔一共堆砌了53噸的金子!雖然此前我已經在網路上見過不少姿態各異的大金塔照片,但當我爬上高高的臺階,看見它那在藍天下金光閃爍的雄偉身姿在我面前展現時,我還是被深深地打動了,相信任何人都無法抵禦大金塔的魅力。大金塔就是大,雄踞仰光的最高處,四個方向有四座門,有四條臺階路通往山下。主塔高98,圓錐形的塔尖直刺蒼天。在塔頂的金傘上,掛有1065個金鈴、420個銀鈴,上端以純金箔貼面,頂端鑲有5448顆鑽石和2000顆寶石。

 

聽當地人說,2001年大金塔更換寶傘,新寶傘在市內巡遊接受市民的莫拜。當時的仰光市內萬人空巷, 寶傘所到之處,眾人紛紛下跪禮拜,許多人把佩戴的金銀珠寶扔向寶傘, 成為一時盛事。大金塔的大還體現在圍繞著主塔,四周一圈還有許多小金塔、廟宇和佛像,共同組成大金塔的佛世界,把我看得眼花繚亂:金塔林立、廟宇飛簷、佛像慈祥、鮮花簇簇、香煙嫋嫋、僧俗濟濟……不由得不驚歎大金塔的規模宏大、巍峨壯麗、流金溢彩、金碧輝煌,任何讚美之詞用在這裏都不為過。大金塔的輝煌、柬埔寨吳哥窟的蒼涼、印尼婆羅浮屠的壯觀,被譽為東南亞三大古跡

 

有人要問,何時遊覽大金塔為好?答曰,除了睡覺任何時候。清晨,大金塔沐浴在在金色的陽光中神采奕奕,立體感特強;白天,金光閃閃的大金塔映襯在湛藍的天幕上,那是最美麗和純粹的色彩,讓人感到佛的世界真是美好;傍晚,彩霞滿天,大小金塔和廟宇飛簷的剪影映在紅霞裏,讓人覺得佛界是那樣的悠遠而神秘;夜幕降臨,燈光照耀下的大金塔以深藍色的天幕作為舞臺,閃爍而幽深,整個大金塔範圍內燈光璀璨,尤其是一些廟宇裏溫和的燈光下比白天更好看,大金塔展現出無所不在的魅力。

 

大金塔的僧人每天清晨4點就開始為佛像洗臉,我因住得離大金塔近,每日天不亮就被誦經聲吵醒。大金塔從早到晚都是人頭濟濟,僧俗諧悅。清晨,香煙在晨光中繚繞,善男信女們爭相給佛像澆水沐浴獻花,頂禮膜拜;夜晚,成群的僧俗坐在地上,面對大金塔念念有詞,誦經磕頭,這裏儼然是一幅緬甸的社會縮寫圖,是個觀察、拍攝緬甸人世俗萬象的所在。我曾數次在這裏流連,欣賞大金塔的絢麗多姿,端詳信徒的虔誠,思索佛教的意義――大金塔,通往天國的臺階,讓所有人都能感到佛的力量:信徒在此感到了與佛主同在,遊客在此體會到了佛教的博大。

 

看著那直沖雲天的尖塔,我又習慣性地進入遐想(這是旅遊給我帶來的樂趣)。在古代,由於無知,人類對那高不可及、深不可測的天空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和敬畏之心,所以,各種宗教都把無人知曉的天空作為寄託理想、釋放想像和表示無限力量的地方。古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相似的宗教崇拜形式:基督教哥特式教堂高聳威嚴的尖塔、佛教的各種或圓或方的寶塔、伊斯蘭教清真寺高聳雲天的宣禮塔,埃及的金字塔、美洲大陸瑪雅文明金字塔……雖然地域、人種、宗教不同,且也沒有交流,但其用來表意的建築外形無一不是向上伸展到當時技術可能的極限,都是把人從具體的視覺形象引向廣袤神秘的蒼穹,轉到抽象的思維形象。是否因為同是人類,心有靈犀一點通?如今科學發展了,人類可以登月遨遊那曾經不可企及的上帝、佛主、真主們居住的上天,但還是無法窮盡上天。因為,天外還有天!上天的浩瀚還是目前人類無法認知的。沉思中,靈魂仿佛也飄在了九天之上,玩了一把時空的穿越。一陣晚風吹來,大小金塔鈴聲叮噹,隨風飄揚,仿佛在傳遞佛主來自上天的祝福――阿彌陀佛!無奈,我只會中國式的念叨。(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