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這是怎樣的國度呢....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rɛpʊblɪk ɪndɔnɛsɪ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約由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註」。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38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亞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東南亞國家協會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之成員國。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15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齊及之後的滿者伯夷曾與中國及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佔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雖然人口眾多且稠密,印度尼西亞仍保有大量的原野,且生物多樣性居世界第二位。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
壅塞的交通、骯髒的河水、污濁的空氣,這些都使觀光客對印尼首都雅加達卻步。已破產的電影製片人波倫卻對這裡情有獨鍾,從2008年起,他不時帶領外國觀光客參觀貧民區、河邊和鐵路,讓他們見識「道地的草根印尼人」。
住在鐵路邊棚屋的莎娜就是「道地草根印尼人」,她向參團的五、六位澳洲人訴說棚屋居民每周與當局拔河的經過:周五到周日,綿延到天邊的一排排棚屋是貧民的家;但周一到周四當局會來拆棚屋,居民只好露天席地而眠,「我們動作若不快,連東西都會被拿走」。
這種景象看了可能讓人不舒服,但波倫辯稱,參觀貧民區有助外界了解社會底層,何況他也不是第一個安排這種行程的,從印度孟買、巴西里約熱內盧到南非約翰尼斯堡,很多地方都有「貧民區觀光」。
波倫帶隊的行程,半天費用最少35萬印尼盾(34美元),他自己拿5萬盾,另外5萬盾給他創設的非政府組織Interkultur,其他送給當地貧民。儘管如此,貧區觀光仍遭批評。主持雅加達「窮人協會」的華妲.海菲茲說:「這樣做是幫倒忙。如果你帶著錢來,那就只有錢,無法讓窮人了解自己能自助。」
協助波倫辦貧區觀光的澳洲人芬雷森不以為然,他說,親眼目睹貧窮面貌,可使西方人以平等眼光看窮人,「我們想告訴客戶,你看到的是貧窮,不是窮人。」波倫指出,他們的真正目的是讓看過貧民區的人參與社區發展計畫。有個已在實施的計畫是小額貸款 ,已有許多貧民借到錢。
貧民也歡迎外客來訪。一個以翻撿垃圾維生的貧民說:「我們是社會棄民,生活困頓醜惡,像野生動物一樣,居無定所。有人來觀光很好,至少他們注意到我們。」印尼雅加達…交通亂、空氣髒、人民窮,但有人就是愛看棚屋、貧民。
然而在雅加達,有一處別具一格的旅遊勝地,那裏每天門庭若市,印尼人親切地稱它為“美麗的印尼縮影”。這個迷你公園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把印尼全國都市港口、島嶼、山川、名勝古跡、風土人情等按照印尼全國的地理位置,以縮影的形式藝術地展現在遊人面前。
雅加達以東
雅加達(印尼語:Jakarta)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城市和首都,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雅加達在大約15世紀時建立,最早是一個在吉利翁河口的小漁村,當時被稱之為噶喇吧(Kelapa,馬來語:椰子)。葡萄牙人是第一批到訪的歐洲人,16世紀初,一位印度國王允許葡萄牙人在此建立一座要塞。現在這個港口仍然被稱為巽他卡拉巴(Sunda Kelapa)。
1527年,這座城市被印度教萬丹王國的法塔西拉(Fatahillah)所征服。
1619年,荷屬東印度公司征服了這座城市,並重命名為巴達威亞(Batavia,荷蘭的羅馬名),巴塔維亞被定為荷屬東印度的首都。
英國在1811年時佔領了雅加達,直到1816年還給荷蘭殖民政府。在1920到1940年之間,這座城市擴張而且變得現代化。
日本帝國在1942年佔領了這座城市,並重新命名為現名雅加達。1945年日本帝國戰敗後,荷蘭殖民政府重新回到這裡,並鎮壓了
印度尼西亞獨立戰爭又稱印度尼西亞民族革命(印尼語:Revolusi Nasional Indonesia),是印度尼西亞與荷蘭帝國之間爆發的武裝衝突和外交鬥爭、以及印尼內部社會革命的總稱。印尼獨立戰爭從1945年《印度尼西亞獨立宣言》發表開始,到1949年荷蘭承認印尼獨立結束。
印尼獨立戰爭是20世紀最重大的革命之一,鬥爭持續了四年多,期間有零星但血腥的武裝衝突、印尼國內政治和社會的動蕩,以及兩次主要的國際外交干預。荷軍無法戰勝印尼人,但也強大到足以抵抗被驅逐出印尼的命運。儘管荷軍能夠控制印尼共和國在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上核心地帶的城鎮,卻無法控制村莊和郊區。除了爪哇島和其他島上印尼人的武裝抵抗,印尼共和國還通過國際外交手段,最終獲勝。
印尼獨立戰爭摧毀了在世界另一端的荷蘭對荷屬東印度的殖民統治,也明顯改變了印尼的民族構成,並削弱了許多印尼地方統治者(拉惹)的力量。但戰爭沒有明顯改善大部分印尼人的經濟和政治狀況,只有小部分印尼人在商業中獲得了更重要的角色。
作為印尼首都和最大城市,雅加達經濟主要以金融居多,佔該市生產總值28.7%,並擁有國內最大的金融和主要工商業機構。雅加達早於十五世紀已是重要商港,殖民時代曾是荷屬東印度公司總部所在,貿易遍及亞、歐、非三大陸。今雅加達仍有多處大型綜合市場和專業商場,每年在此舉辦雅加達交易會。工業集中於市郊,主要項目為煉油和化工。2007年雅加達經濟增長率,由5.95%跳升至6.44%。增長來源主要是通訊(15.25%)、基礎建設(7.81%)和酒店業(6.88%)。
2007年的新法律禁止人們給乞丐、街頭賣藝人和小商販錢財,禁止在河岸和高速公路旁擅自修建房屋居住 ,禁止在公共運輸工具上吐痰和抽煙。未經授權就清洗轎車擋風玻璃和在十字路口問路也會受到處罰。新立法的批評家指出這樣的法律很難得到執行,也將會忽視許多貧困的雅加達居民的權益。
作為印尼首都,雅加達被劃為首都特區,由印尼政府直接管轄,享有省級地位。雅加達下轄五市:東雅加達 西雅加達 中雅加達 北雅加達 南雅加達 此外另轄有一縣:千島縣。印尼終年高溫多雨,四季如夏。為赤道多雨氣候。主要的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水、滑坡和海平面上升,由於其人口密集,故所面臨的風險更高。
印尼在史前時期由化石及使用工具顯示直立人約在150萬至3.5萬年前生活於印度尼西亞群島,稱之為爪哇猿人。智人約於4.5萬年前進入該地區。於2011年在鄰國東帝汶發現遺跡,推測在4.2萬年前當地居民及有高超的航海技術;由於發現捕捉及食用大量深海魚如鮪魚,可能具備跨海至澳大利亞或其他島嶼的技術。
南島民族由臺灣移居東南亞,約於西元前2000年移入印度尼西亞,構成現代多數印度尼西亞人,且遍布於群島,侷限了美拉尼西亞人分布範圍,美拉尼西亞人僅分布在印度尼西亞東部。最早於西元前八世紀具備理想的農業環境及掌握水田種稻,促使村莊、城鎮、及小型王國於西元1世紀興起。印度尼西亞航道的戰略重要性促進了島嶼間及國際貿易,包括於西元前數世紀時即建立與印度及中國間的貿易關係,貿易也在印度尼西亞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早在前2世紀後半期,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出現了最早的國家葉調。由於農業社會發展,於公元三至七世紀,印度尼西亞境內出現多小王國和部落,如達魯曼、訶陵和古泰等。這些古老王國與中國、印度甚至希臘間有貿易往來。在此時期,印度教已傳入印度尼西亞某些地區。
七至十一世紀,海上商業帝國室利佛逝由於貿易而興盛,而貿易也帶入印度教及佛教;於八至九世紀,阿拉伯人幾乎取代了印度的商業勢力。馬打蘭王國於達瑪旺沙(Dharmavamsa)在位期間曾對室利佛逝發動戰爭,而後室利佛逝對馬打蘭王國發動反擊。印度注輦王朝崛起,因貿易上與室利佛逝利益衝突加劇而在11世紀初襲擊室利佛逝,使室利佛逝逐步沒落,至十三世紀更面臨湄南河流域素可泰王國及東爪哇信訶沙里的挑戰,最後室利佛逝於十四世紀末亡於滿者伯夷。
八至十世紀間,爪哇島上的農業佛教國夏連特拉王國及印度教國馬打蘭王國在此期間歷經繁盛至沒落,留下了雄偉的遺跡如夏連特拉的婆羅浮屠及馬打蘭的巴蘭班南,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印度尼西亞歷史上的大帝國滿者伯夷在東爪哇建立,至加查·瑪達(Gajah Mada)統治時期,採行擴張政策,版圖包含現今大多數印度尼西亞及部分馬來西亞地區。鄭和下西洋曾經過印度尼西亞,並在麻
雖然穆斯林商人於伊斯蘭時代初期即抵達東南亞,但跡象顯示穆斯林最早於13世紀居住於蘇門答臘北部,印度尼西亞其他地區逐步採行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爪哇及蘇門答臘地區至16世紀末才成為優勢宗教。伊斯蘭教通常與已存在的文化及宗教綜攝並受之影響,伊斯蘭教的包容性使之在印度尼西亞的傳播具有優勢,此情形在爪哇最為顯著。
印尼是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沿著赤道展開五千一百多公里。十九世紀中,英國博物學家華萊士(A.Wallace)在這群熱帶島嶼間旅行,蒐集動植物標本時,最先體悟出生物多樣性的原理,即現今地球上的物種之所以極其多樣,皆由於時空上的長期隔絕,各自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所使然。
島嶼正是最具體的例子,而島上人類的語言文化因時空上的長期孤立,所衍生出來的豐富變貌,就像每一座島嶼的意象那樣完美與自足。這個掛在赤道上的一萬七千個島嶼,不過若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這成千上萬個島嶼並非那樣遺世獨立。由於地處東西海上交通的樞紐,印尼群島自西元紀元以降,透過頻繁的商業往來,就一直接受來自印度文化的影響,在爪哇和蘇門答臘島上曾建立起許多以貿易為主的印度教和佛教王國,而回教也從十三世紀開始,透過印度回教徒的中介,開始在島嶼東南亞傳播開來。
印尼處於國際貿易運輸上的走廊位置,使得這片南方的島嶼世界,不斷地接收北方大陸的外來文化,就像一層又一層的釉彩,加在本土文化的島嶼精神之上。雖然說如今的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國家,但別忘了它也是最大的南島語族國家,最外層的釉彩雖然信仰唯一真主,但裏層仍夾有各種印度教和佛教的元素,其中最根本的素胚,則是島嶼精神化成的一萬七千個掛在赤道上的完美與自足。
十七世紀以後,荷蘭人的殖民勢力逐漸掌控印尼群島,奠定了現代印尼的國家規模,到了二十世紀初,由爪哇的貴族和回教長老所領導的獨立過程中,逐漸發展出帶著強烈大一統觀念的民族主義,促使這一萬七千個島嶼對抗同為荷蘭殖民地的命運,然而當共同的敵人消失後,它們依舊是掛在赤道上的一萬七千個完美與自足,現代印尼國家背後強烈的大一統觀念,仍然無法得到普遍的認同。
赤道這條想像中的圓周線,其實是為了幫助我們畫出自己在地球上的方向和座標,這條最大圓周線所意味的均衡和平分,在此更突顯出這個由兩億兩千萬南島人所組成的現代國家,正不斷地擺盪在各種相互衝突的元素之間,如地方分離主義與國家統一,如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因此,循著南島先民的足跡,在蘇門答臘越過赤道似乎越發能感受到南島人在印尼的處境。
從萬物有靈到唯一真主--至於這個島嶼世界的精神層次上,也出現了大一統的現象。原先萬物皆有靈的宇宙觀,取而代之的是對唯一真主的信仰,特別是透過國家的形式出現以後,印尼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民信仰回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國家。
在多巴湖心的莎摩席爾島上,風俗長老悉達布達(Sidabutar)為了迎接雅加達一位高級將領的夫人的來訪,特地帶上回教徒的禮帽出迎,當被詢問及他的裝扮和本身的基督教有否相違背時,悉達布達長老對我說:「這頂帽子雖然是回教徒的禮帽,但也是代表印尼國家的標記,而我戴上這頂樣帽子,是為了迎接國家高級將領的眷屬,和我的基督教信仰沒有衝突。」
現代的馬達人除了最南邊的曼特寧(Mandeling)族信仰回教之外,絕大多數是基督教徒,因為過去曾長期受到南北兩邊回教徒的擠壓,亞齊人還數度入侵想叫他們改宗,所以在十七世紀與荷蘭人接觸之初,馬達人很快地就改信了基督教。
不知是否為了扳回一城,悉達布達長老特別建議我去參觀莎摩席爾島上的王室古墓,那兒有個赤身裸體的小雕像「亞齊回教徒」,頭戴方帽,手遮下體,蹲在馬達王雄偉的石棺前。古墓旁擔任解說員的梅勒夫說:「這個亞齊來的回教徒,因為仰慕馬達王高明的巫術,不辭千里跑來投靠!」。梅勒夫自稱是王室的第十七代直系子孫,他相信馬達人和其他的印尼民族,甚至菲律賓人與馬來西亞人,源起於遠古時代的共同祖先,證據是今天這些人的言語裏頭,還能聽見許多共同的詞彙。
即使如此,這些有著共同遠祖的民族如今卻因為宗教信仰的緣故,起著很大的衝突,成為今天印尼國內最主要的亂源之一,譬如安汶的回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衝突,又譬如亞齊的獨立自由運動,甚至後者作為同樣信仰回教的地區,其獨立的最大的動機,除了經濟利益之外,是為了要建立一個奉行可蘭經法的純粹回教國家!
現代印尼獨立後的憲法雖然沒有明定回教為國教,在政治上也採取政教分離的做法,但是印尼國父蘇卡諾(Soekarno)提出的建國五原則(Pancasila)裏,第一條就直指「信仰唯一真神」,而且回教團體也一直掌控了國內絕大部分的政治資源。
回教傳入印尼群島大概是十三世紀的事,七百年以來,回教教義裏強烈的中心思想,大大地改變了印尼的南島祖先留下的島嶼世界觀,原來掛在赤道上的一萬七千個孤立與完美,成了邊陲上一萬七千個未完成的點點點,現代印尼人必須到島嶼之外的中心去尋回完美和唯一,而且中心不在這裏,不在南邊的島上,中心在別處,在很遠的北方。
「也許現在真正能把所有的印尼人結合在一個現代民主國家的,是南島語族這樣一個概念!」雅加達印尼大學的考古人類學教授布迪哈托諾說:「它促使我們重新找回南島祖先那條與自然維持平衡的界線,體認到在印尼各族群的語言文化裏,其實流著同一個來源的血液,同一個島嶼世界觀。」
這樣的世界觀並不冀望一個遙遠而唯一的中心價值,而是尋求和本地的自然環境相結合,以及發揚民胞物與的共享精神,也許如此印尼還可以為今天的各種問題,找到一個解答的方向,包括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族群與族群之間的資源爭奪,以及宗教與宗教之間意識型態的衝突。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國之一,經濟作物大都在種植園種植,是外匯 收入的重要來源,主要有橡膠、咖啡、棕櫚油、椰子、甘蔗、胡椒、奎寧、木棉、茶葉等。橡膠是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大部分在民間小膠園內種植,產量僅次於馬來西亞,居世界第二位,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經濟作物,約90%的產量供出口,椰子是傳統的出口作物。
印尼工業發展的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1995年製造業、採礦業產值各為919290 和351450億盾,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4.3%和8.4%。主要部門有製造、採礦、紡織、輕工、裝配業等。1994年、1995年製造業增長率分別為12.5%、11.1%。工業品出口額已超過29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4.5%。1995年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0%。煤炭生產約 3830萬噸,其中出口3160萬噸,成為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
印尼近年來投資環境不佳,經濟成長多靠國內消費支撐,出口亦以石油、天然氣、煤及橡膠、棕櫚油等天然資源,以及基礎工業製品為主,國內主要產業包括紡織成衣業、電子製品業、汽機車業、電腦業、通訊產業、木材加工業、鞋業等。
印尼現由梅嘉娃蒂總統之新內閣的安排將可以改善經濟、提高國民所得為施政重點,而外交政策也將與經貿政策密切配合。一般相信新政府應能帶領印尼走出金融風暴的陰霾,消弭境內之種族紛擾與經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