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全面的戰爭-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上)
大多數人均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可劃分為西、東兩大主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
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以及簽訂的一系列針對戰敗國的條約,導致了納粹主義在德國興起,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抬頭,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之路。
1939年8月31日,納粹德國派出黨衛隊進行格萊維茨事件,藉口波蘭士兵挑釁德軍,於9月1日淩晨大舉入侵波蘭,德軍自南北兩翼發動攻勢,並有2000多架現代化飛機與3個裝甲師的支援,對波蘭發動大規模機動戰,此戰被大部分歷史學家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導火線。
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雖然兩國曾承諾會確保波蘭領土的完整,但是戰爭進行時卻沒有給予後者任何有效的軍事支持,而是在其防線火砲保護的範圍內按兵不動,此現象被美國記者稱之為「假戰」。
雖然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由於德軍推進速度之快,波軍尚未動員且戰術、裝備老舊而被大批圍殲,同時在
波蘭在復國20年後,又再一次遭到德俄兩國瓜分。戰前歐洲陸軍規模列居第4的波蘭在德軍近1個月的攻勢下迅速被擊潰,引起各界相當大的討論,美國《時代》雜誌將其稱作「閃擊戰」。
德國在突襲波蘭的同時,卻命西線德軍堅守對英、法不挑動戰爭的命令,法軍本來一度進攻德國本土,但一遇抵抗即退守馬其諾防線,德國也不進行進攻,每天只利用無線電廣播,向法軍宣傳「不要替資本家賣命」等口號來瓦解法軍士氣,因英、法沒有實行「如果德國膽敢入侵波蘭,英法聯軍將直搗魯爾谷地」的諾言。
從
1945年4月30日,當一切都即將結束時,希特勒在自己的碉堡中與自己的長期情人也就是新婚妻子愛娃·勃勞恩一起自殺。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卡爾·鄧尼茨海軍元帥為他的繼承人,約瑟夫·戈培爾為德國總理。但是戈培爾也在5月1日與家人一起自殺,而只剩下鄧尼茨與盟軍談判投降問題。
投降文件在5月7日由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將軍簽字,根據蘇聯方面的要求,上述情況只能視為投降儀式的預演,正式的投降檔於次日(5月8日)在柏林由蘇聯的朱可夫元帥主持簽署,威廉·凱特爾元帥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在文件上簽字,該文件於5月9日零時生效,由於時差關係,美英盟軍將5月8日稱為V-E Day(歐戰勝利日)。
鄧尼茨在1945年5月23日被捕,前第三帝國的領土則被盟軍劃分為蘇聯控制的東德與由英國、法國和美國控制的西德至90年統一為止。6月24日蘇聯在莫斯科舉行戰勝納粹德國閱兵式,數百面納粹軍旗被蘇聯士兵拋到列寧墓史達林腳下。
戰爭結束後,盟軍也發現了多個納粹集中營,據估計納粹利用這些集中營囚禁與謀害了大約1200萬人,其中受害最重的是歐洲的猶太人。根據紐倫堡審判時的證詞,大約有一半的猶太人死於納粹魔掌之中。除此之外吉普賽人、斯拉夫人、天主教徒、同性戀、殘疾人等也遭到殘酷迫害與毀滅。在所有的集中營中最著名的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大約有200到400萬人死於該地。雖然在戰爭期間盟軍對納粹大屠殺的行為所知並不多,這種殘酷的行為已經成為二戰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記錄之一。
日本早於1937年即已開始和中國戰鬥的,並旨在佔領整個亞洲及太平洋海域的領土,也很快佔領了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屬於美歐國家的地區)。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當時艦隊主力只剩航空母艦能戰。日軍同時發動東南亞戰爭,同步向馬來半島、菲律賓進攻。
雖然日本非常清楚,他們無法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他們卻還希望美國在面對如此突然、慘烈的犧牲後能夠願意與日本進行協商,以迫使美國接受其在中國的侵略行徑和既得利益。
但美國在損失大量戰艦後,卻正式對日宣戰。中國隨後亦正式對日宣戰,並成為盟軍一員。蔣介石任中國戰區(中緬印戰區:包括東南亞及印度)統帥,史迪威任參謀長。英國開放滇緬公路補給物資,英美各國亦簽訂平等條約。
但由於當時英美各國同時面對歐亞兩大戰場,使得採取「先歐後亞」策略,這使中國仍未能減輕負擔。四天後,日本的盟友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被迫兩線作戰。而在此之前,美國儘管通過《租借法案》不斷向英國和蘇聯提供戰爭物資,卻一直試圖保持中立。
盟軍由於歐洲戰事的拖累,無法在亞洲對日本的進攻實施有效抵抗。1941年12月10日英軍在馬來亞和新加坡的2艘重要軍艦被擊沉,香港也在1941年12月25日投降後被日本佔領。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在關島和威克島的基地也被日本攻佔。
1942年1月日本開始進攻緬甸、索羅門群島、荷屬東印度以及新幾內亞,佔領了馬尼拉、吉隆玻和臘包爾等城市。日本侵略征服的道路是如此的神速:1942年2月新加坡、巴厘島與帝汶、3月仰光、爪哇、5月曼德勒都一一被日軍佔領。而日本空軍也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的空中戰場,美英的空軍被完全趕出這些地區。日軍還對澳大利亞北部發起突襲,並掃蕩東印度洋,將英國艦隊趕出錫蘭。
1944年盟軍在一系列越島登陸作戰中,突破了日軍在太平洋的內防禦圈,日本海軍遭到重創,隨後盟軍發起進攻菲律賓的登陸戰役,在雷伊泰灣海戰中擊潰了殘餘的日本艦隊。盟軍在西太平洋獲得空中和海上的壓倒性優勢。
在中國戰區,日軍被拖入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的泥潭。中國國軍將領薛嶽對攻入長沙的日軍採取天爐戰法,引誘入長沙,再左右包夾。這締造了三次長沙會戰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
日軍為了封鎖滇緬公路以封鎖中國對外補給,於1942年攻擊緬甸英軍。國軍以史迪威為指揮,杜聿明、孫立人等人率遠征軍入緬援英。但由於盟軍缺乏統一指揮,加上忽略地形險惡及輕敵,最後被日軍各各擊破。緬甸最後被日本佔領,盟軍分別撤至印度與雲南,滇緬公路中斷。1943年10月中英盟軍發動滇西緬北戰役,於1945年1月收復緬北,並建立中印公路恢復補給。此期間以駝峰航線代替,但效力不大。(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