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23 14:37:26幻羽

附錄~天琦本瑞禪師--參禪悟道記

          

竟陵荊門天琦本瑞禪師,杭州東明寶峰智瑄禪師之法嗣,俗姓江,江西南昌鐘陵人。本瑞禪師幼時隨父經商穎州,二十歲時,忽念色身色無常,遂棄家遠遊,投荊門無說能禪師座下落髮。

 

無說能禪師令他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之話頭。天琦禪師遂依教參究,卻無所得。

 

於是天琦禪師便辭別無說能禪師,投佛照禪師座下。在那裡,他有幸遇到道翼首座(亦說昱首座)。道翼首座對他的道業非常關心,苦口婆心,百般提攜,甚至不許他說話,不許他眨眼。

 

一日,有人在廊下講話,天琦禪師情不自禁地豎起耳朵傾聽。道翼禪師於是走過來,掄拳就打。天琦禪師道:吾不曾磕睡。道翼首座道:你不曾瞌睡,耳聽那(哪)裡?

 

又有一天,有兩位僧人在量尺寸裁衣服,天琦禪師從旁邊經過,不經意瞟了一眼。這時道翼禪師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掄拳便打,說道:你那眼也不得停住,話頭焉然得著實?

 

經過道翼禪師這樣的晝夜逼拶,天琦禪師修行更加精進,功夫也日趨純熟。

 

一天,天琦禪師陪同高郵局全首座前往襄陽。途中偶然聽見有一位婦女在喚豬。全首座道:阿娘牆裡喚哪哪,途中師僧會也麼。拶破這些關捩子,娘娘依舊是婆婆。天琦禪師一聽,驚詫不已,通身汗流。

 

為了早日證道,天琦禪師過著近似苦行僧般的生活,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衣著。他連續五年冬天不曾穿過棉襖,也沒有內衣,一年四季就穿著一領破衲,襤褸不堪。

 

經過一段時間的專修,一天,天琦禪師偶然翻閱祖師語錄,就在他提撕沉吟之際,忽生疑情:疑是阿誰?舉處是何人?這疑情越來越重,於是,他便終日只看是誰二字,心心念念,晝夜一如。忽然間,他發現,山河大地和自己的身體突然不見了,猶如虛空。

 

不久,天琦禪師便開始遊方參學,請求諸方尊宿為他抉擇。在山東靜東暉禪師座下,一天,天琦禪師得了痢疾,非常厲害。靜東暉禪師勉勵他道:病中功夫,切不可放過!於是為他舉大慧宗杲禪師患背疽之因緣——

 

昔大慧宗杲禪師在徑山患背瘡,疼痛無比,晝夜叫喚。有僧問:和尚還有不痛底麼?大慧禪師道:有。那僧便問:作麼生是不痛底?大慧禪師道:痛殺人!痛殺人!

 

天琦禪師一聽,豁然有省。病癒之後,天琦禪師即前往蜀中,參禮楚山紹琦禪師。

 

行腳途中,一天,天琦禪師偶然聽到山鹿的鳴叫,當下便會得日用之中無有不是底道理

 

禮拜了楚山禪師,天琦禪師問道:某甲閒時看來,了然明白,及至臨機,因何茫然?

 

楚山禪師道: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天琦禪師於是便留在楚山禪師座下參修。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天琦禪師又前往金陵行腳。

 

一日,天琦禪師正在途中行走,忽然如夢初覺,從前參學所得,渙然冰消。

 

於是他便當即前往南京高峰,禮謁寶峰智瑄禪師,請求印證。

 

智瑄禪師一見天琦禪師,便問:甚處來?

 

天琦禪師道:北京。

 

智瑄禪師又問:只在北京,為複別有去處?

 

天琦禪師道:隨方瀟灑。

 

智瑄禪師道:曾到四川麼?

 

天琦禪師道:曾到。

 

智瑄禪師道:四川境界與此間如何?

 

天琦禪師道:江山雖異,雲月一般。

 

智瑄禪師於是舉起拳頭,問道:四川還有者(這)個麼?

 

天琦禪師道:無。

 

智瑄禪師道:因甚卻無?

 

天琦禪師道:非我境界。

 

智瑄禪師道:如何是汝境界?

 

天琦禪師道:諸佛不能識,誰敢強安名?

 

智瑄禪師道:汝豈不是著空?

 

天琦禪師道:終不向鬼窟裡作活計。

 

智瑄禪師道:西天九十六種外道,汝是第一。

 

天琦禪師一聽,便拂袖而去。

 

智瑄禪師一見天琦禪師腳跟已穩,不受人瞞,非常高興,於是授予他法衣和拂子,並說偈云:

 

                 濟山棒喝如輕觸,殺活從茲手眼親。

 

                 聖解凡情俱坐斷,曇花猶放一枝新。

 

關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功夫,天琦禪師曾結合自己的參學體會,作過一段極為精彩的開示。此開示堪作我們後代禪人用功的指南——

 

『祖師西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更無別法。若向者(這)裡知個落處,定也有分,慧也有分,宗也有分,教也有分,佛法世法無可無不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甚或不然,定也不是,慧也不是,宗也不是,教也不是。蓋為不識本心,名為狂妄。經云:

 

                     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

 

諸佛諸祖,惟傳一心,不傳別法。汝等不達本心,便向外求,於妄心中,妄起功用,所謂"如邀空華,欲結空果,縱經塵劫,只名有為。"須知見性成佛,性乃不是見他人之性,佛乃不是成他人之佛,決定是汝諸人本有之性,與十方法界,秋毫不昧,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向二六時中,一一之處,迴光返照,看是阿誰?不得執定只在一處,須是於一切處,大起疑情,將高就下,將錯就錯,一絲一毫,毋令放過。

 

                                行時便看者行底是誰?

                                住時便看者住底是誰?

                                   坐時便看坐底是誰?

                                 臥時便看者臥底是誰?

  見色時便看者見底是誰?

                             聞聲時便看者聞底是誰?

                          覺一觸時便看者覺底是誰?

                           知一法時便看者知底是誰?

 

乃至語默動靜,回頭轉腦,屙屎放尿,著衣吃飯,迎賓待客,周旋往返,一一返看,晝夜無疲。

                    

                     倘若一念忘了,便看者忘了底是誰?

                           妄想起時,便看者妄想底是誰?

                            你道不會,只者不會底又是誰?

                      現今疑慮,你看者疑慮底又是阿誰?

 

如是看來看去,不妨頭頭獨露,法法全彰,萬境不能侵,諸緣不能入,得失是非都無縫隙,法法全彰,萬境不能侵,諸緣不能入,得失是非都無縫隙,明暗色空了無彼此。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盡聖盡凡,都只是一個誰字,更無別念。上下無路,進退無門,山窮水盡,悄消見絕,豁然爆地一聲,方知非假他求。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