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版~SGM之23~*夏夜裡的武仙座*
科技版~SGM之23~*夏夜裡的武仙座*
七月后進入炎熱的夏季,白天亮度多達26度以上的豔陽高照,熱不可擋,但夜幕低垂之際,於戶外陣陣清風中,你若抬頭仰望,當會發現熱鬧的夏季星座已逐漸昇上天庭,而帶頭領軍的,正是天際的大力神---武仙座。
武仙座是夏季夜空中一個龐大的星座。它北接天龍座,南連蛇夫座,東鄰天琴座,西鄰北冕座和牧夫座等。武仙座中沒有一顆二等以上的亮星,但有相當多的三等星和四等星,因而看上去並不很弱。要找到武仙座,可以順著北斗七星的斗柄曲線方向向西南延伸,就可碰到一顆橙黃色的亮星,即牧夫座的大角星。由大角星向織女星引出一條直線,途中會遇到兩個星座。第一個是由7顆星組成的半環形的小星座——北冕座 ,第二個就是靠近織女星的武仙座。
武仙座是為紀念古希臘神話中的蓋世英雄海格立斯而命名的。傳說天神宙斯和密刻奈王王妃阿爾克墨涅所生的兒子海格立斯,是一位威力無比的英雄。他一生的功績卓著,人們特別稱道的是他消滅獅子精(獅子座)、剷除水蛇精(長蛇座)等12個功績。海格立斯死後被封為神,送上天空,成為武仙座。
在希臘神話中,武仙海克力斯為天下第一的大力士,據說在他還只八個月大,當看到兩條毒蛇逼進時,就能從容不迫地雙手各捉住一條,把毒蛇活活的給勒死了,然後再繼續玩耍。長大成人後更獨自完成了十二項旁人無法做到的「不可能的任務」,而他卻將其視為苦修;他一生剛毅勇敢,正直無私,但卻晚節不保而移情別戀,妻子在盛怒之餘,設計武仙穿了內含有半人馬妖獸所留劇毒的衣服,以致皮肉紛紛剝落下來,痛的他只想一死解脫,最後跳入烈火的柴堆中身亡,天神宙斯聞訊後大表惋惜,為念其勇武過人,特將其移置天界而為武仙座。
武仙座(Hercules)北天星座之一。中心位置是赤經17時20分,赤緯32°,面積约1225平方度。在天龍座之南,天琴座和北冕座之間。座内目視星等亮于6等的星有181顆,其中亮于4等的星有23顆。星座西部有一著名球状星團M13,它由30多萬顆恒星组成,直徑為35光年。
北半球觀測者如果面南而立,看海格立斯的形象是頭朝下、腳向上倒立的。位於海格立斯頭部的是一顆三等星——帝星,它的上方是4顆三等星和2顆四等星所連成的H形的軀體,再往上是分開的兩腳,左膝前閃光的星是天琴座的α星織女星。
武仙座具有很多双星。武仙座α,由一个红巨星和一个5等的藍绿色恒星组成。在武仙座中著名的M13球狀星團內有30多萬顆星星,它們密集成為一個直徑為35光年的巨大球體,看上去相當於四等星的亮度。1934年,在這個武仙座中曾觀測到一次十分耀眼的新星爆發,它的亮度曾達到一等。該星團離22500光年,直徑100光年,成員星300000顆,越到里面星越密集,到了中心恒星的密度已經是太陽系附近恒星密度的幾百倍了。是北天最亮的星團。另一个星團是M92,距離25000光年,可以用双目望遠鏡觀測到,在它的核心,恒星的密集程度要超过M13。
武仙座是位於北冕座與天琴座之間的大星座,但因整個星座均無三等以上的亮星,因而較不易辨識, 在光害較強的都市中,更會成為「透明人」而「有看沒有到」。在天球圖譜中,武仙座群星的排列好像一倒寫的K字,右手掄起一根攻擊的棒槌,左手緊握著金蘋果枝葉。而這位武仙大力神的兩臂,在中國卻代表黃河流域河套一帶的區域。外國星座常附著於神話,中國卻附著於政治,這是因為古代中國朝廷經常觀天象以占卜國運昌隆、君王安康,此乃東西對「天」之認同相異之處。
武仙座的α星中名「帝座」,可說為這個半跪勇士的頭部,事實上它是顆亮度會發生變化的變星,大概在一百天內,亮度會在三等至四等間來回的變亮又變暗。這是因為α星實為對雙星,在其附近有顆亮度5.5等的伴星,當其互相緩轉運行時,有時一星遮住另外一星,因而造成亮度改變的現象。天文學家利用特殊的「干涉法」來測量這顆恆星,發現其直徑竟然有太陽直徑的五百倍而相當於「七億公里」,幾乎到達木星公轉太陽的軌道,因此這顆體積龐大的「超巨星」,其肚子內可撐進125000000個太陽,想想看都會覺得其大的可怕!
武仙座這顆星中名「帝座」的α星,在中國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後漢書中所言「客星犯帝座」即是指此。有一天漢武帝和兒時玩伴嚴子陵在一起睡覺,夜半入夢後嚴子陵的腳竟然不老實地「擱」在皇帝肚子上,想想看皇帝乃是一國之君,是何等的尊貴,現在竟然上面有隻臭腳,大概因此而感應了天象。第二天專責夜觀天象的欽天監就匆匆趕來面奏皇上:「微臣昨夜觀星,見有不善客星犯我帝座,臣恐皇上遭受不測,特地前來稟報!!」,沒想到皇帝一臉不高興地說:「老友來訪,睡覺時把腳放在我肚子上,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下去!」,由此例可看出,夜觀天象,有時還真有點靈,你不能說它完全迷信而否定它。
武仙座對太陽系而言,則有另一層意義,我們知道太陽帶著包括地球在內的九大行星及衛星、彗星、小行星等,在太空中朝著一定的方向前進,此方向即所謂的「太陽向點」,此點正好就在武仙座的λ星附近,也就是說我們的太陽,現在正以每秒19.5公里的速度,不停的朝向λ星附近前進,這是由天文學家赫瑟爾於1783年研究十三顆恆星的自行運動,發現它們都向四周擴散,就像我們在疾駛的汽車中所見周圍的景物一般而悟出來的道理。
在武仙座ι星與η星之間的聯線上,有一M 92球狀星團,所謂的球狀星團,是由數萬至數十萬顆恆星,密集在100至300光年的範圍內,聚集成團是謂球狀星團。M92亮度為6.1等,因此需要小口徑的望遠鏡才能看得到。談到球狀星團,在武仙座中則有另一更具代表性的,那就是有名的M13球狀星團。
M13球狀星團位在η星與ζ星之間,亮度有5.7等,因此在沒有光害的暗處,肉眼可見如恆星狀,用雙筒鏡則可大略看出為球形,但在六吋以上的天文望遠鏡中,就可看到許多暗星往中間密集,每顆恆星都相當於太陽甚至比太陽更大,其總數約有五十萬顆,密集在300光年的範圍內。在天文學家眼中,這是個年齡已達一百億年的老年天體,因此其中若含有文明的話,其科技必遠遠超過四十六億年地球的文明。
武仙座星系團是一個六億五千萬光年遠的宇宙島群,這個星系團擁有大量富含塵埃雲氣及恒星形成區的旋渦星系,還有少量缺乏塵埃雲氣和新生恒星的橢圓星系。有恒星誕生區的星系帶著藍色的色調,而橢圓星系則略微偏黃。這個宇宙視野裏的許多星系像是正在互撞或合併,顯示出扭曲的形狀。研究人員認為武仙座星系團和宇宙初期的年輕星系團很相似,因此探索武仙座星系的型態和它們如何互相影響,可以找出星系和星系團演化的線索。 如果說銀河系是一個巨大的“恒星島”,那麼宇宙間是否僅此一個“孤島”呢?不是。在浩瀚的宇宙空間,像銀河系一樣的星島,叫銀河外星系,簡稱星系。目前,已發現約10億個銀河外星系。真是“天外有天”。
銀河外星系也是由數十億至數千億顆恒星、星雲和星際物質組成。銀河外星系本身也在運動。它們的大小不一,直徑從幾千光年至幾十萬光年不等。銀河系在星系世界中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系。星系的結構和外觀是多種多樣的,星系的空間分佈也是不均勻的,星系也是成雙或成團存在的。我們銀河系和它周圍30多個星系組成一個集團,叫本星系團。其中離銀河系最近的有大麥哲倫星系、小麥哲倫星系和仙女座星系等,它們都是我們銀河系的近鄰。目前已知星系團就有1萬多個。通過對星系品質、形態、結構、運動、空間分佈、內部恒星和氣體的成分等方面的觀測研究,進而促進對恒星和大尺度的宇宙結構的研究,這是當代天文學中最活躍的領域。
武仙座星系團是眾多宇宙島星系中的一個島嶼,它距離僅有6.5億光年。這個星團擁有很多漩渦星系,這些漩渦星系具有豐富的氣體和塵埃,恒星就在此誕生;不過它也擁有相對較少的橢圓星系,而這些橢圓星系則是缺少氣體和塵埃以及與此相關的新星。形成漩渦星系的恒星是淡藍色的,而形成橢圓星系的恒星是淡黃色的。
在宇宙深處,很多星系看起來在碰撞或合併,然而另一些似乎是被扭曲了,這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據,它證明了星系團之間普遍發生相互作用。日積月累,星系團的相互作用很可能影響星團本身的組成。研究人員認為武仙座 星團與遙遠的、早期宇宙的星系團非常相似,而且探究武仙座附近的星系類型和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有助於解開星系團演化的謎團。
因此美國在1974年11月,就利用地球上最大的電波望遠鏡,以五十萬瓦特的功率,朝向此星團發射了一封簡介人類文明的電報,此電報以光速傳遞,預計二萬四千年後便可抵達目的地M13球狀星團,如果該星團內的高科技文明遵從「禮尚往來」的習俗,也打一封回電給我們的話,那也需要二萬四千年的時間才能傳到地球,算一算那是距今四萬八千年以後的事了,屆時兩個文明能否連接上?對人類而言是禍是福?而那時人類文明進展到如何?各位網友如有機會利用高倍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此M13球狀星團時,你們再自問自答這個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