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努比*說~【站台圖照簡述】13~*天臺山國清寺*
*史努比*說~【站台圖照簡述】13~*天臺山國清寺*
天臺山古名東蒙山,遠古洪荒時期,大禹治水路過蜀國時,曾選此山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臺”之美名。
天臺山國清寺是中國創立的第一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發源地。位於浙江省天臺縣城關鎮北4公里處,景區面積2.4平方公里;國清寺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臺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國清寺曾毀于武宗滅佛和北宋宣和二年。宋建炎二年修復,名列“五山十刹”之一。清雍正十一年下詔重建,至清末、民國時期又有增建。
與齊州靈岩寺(在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潤州棲霞寺(在今江蘇南京市)、荊州玉泉寺(在今湖北當陽縣),並稱天下“四絕”。
寺院占地2公頃餘,按四條南北軸線布列六百多間古建築,面積超過1.3萬平方米。國清寺南宋列為“江南十刹”之一,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總面積7.3萬平方米、分為五條縱軸線,正中軸由南而北依次為彌勒殿、雨花殿、大雄寶殿、藥師殿、觀音殿;還有放生池、鐘鼓樓、聚賢堂、方丈樓、三聖殿、妙法堂(上為藏經樓)伽藍殿、羅漢堂、文物室等,大雄寶殿正中設明代銅鑄釋迦牟尼坐像。像背壁後,有以觀音像為中心的慈航普渡群塑,殿兩側列元代楠木雕刻的18羅漢坐像。構成一個擁有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7.3萬平方米、8000餘間房屋的古建築群。寺宇依山就勢,層層遞高,既有佛教建築嚴整對稱的特點,又給人以靈活自如之感,殿東側小院中一隋梅,傳說為隋代天臺宗五祖章安手栽,主乾枯而複生,逢春繁花滿樹。
國清寺與其他名刹相比,國清寺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更具有地方特色。寺中每一殿堂樓舍的建築都十分精美,是祖國古代建築的珍品。從自然景觀來看,國內大部分古刹均選址於三面環山的谷地(如寧波天童寺、普陀法雨寺、杭州靈隱寺、嵩山少林寺等),而國清寺卻坐落於四面環山的“五峰層疊鬱苕繞,雙澗回環鎖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環境之中。出城關三五裏,先見“雁塔高排出青嶂”,高達59.3米的隋塔忽隱忽現,直到國清寺“南大門”木魚山下,才窺塔身全貌。而國清寺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轉過寒拾亭,只見“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門不知開於何處。等過豐幹橋,向東數步,方見古刹山門。原來國清寺山門一反常規,朝東開而不朝南開。進山門轉直彎,甬道兩旁濃蔭蔽日,修竹夾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氣氛。進彌勒殿,國清奇觀“到眼宛如展畫屏”。這就是國清寺匠心獨運的建築佈局的“起、承、轉、合”。
除了自然景觀外,國清寺還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賈島、皮日休、陸龜蒙、杜荀鶴、洪適、郭沫若、鄧拓、趙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內有中國佛教天臺宗第五祖章安灌頂大師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鬱鬱蔥蔥。紀念唐代著名詩僧寒山、拾得、豐幹的“三賢堂”,國清寺重13噸的明代釋迦牟尼青銅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羅漢,王羲之、柳公權、黃庭堅、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跡,寺外有紀念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為編制《大衍曆》至國清寺求算學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禪師之塔”等。更主要的是陳隋之際,智者大師(538-597年)在天臺山創立了中國漢化佛教第一宗——天臺宗。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最澄至國清寺求法,回國後在京都比睿山創建了日本天臺宗。11世紀,高麗僧人義天至國清寺求法,又將天臺宗傳入朝鮮半島。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國清寺已成為名揚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九十年代初,適逢盛世,掘港國清寺異地重建,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親題寺名。經過十余載辛勤耕耘,如今的國清寺再現昔日光輝。
國清大殿內供奉的是三世佛:釋家牟尼居中,右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左尊為東方琉璃世界的琉璃光佛。藥師佛救死扶傷,阿彌陀佛接引眾生,與其他寺院中釋家牟尼兩側侍者是阿難和迦葉有所不同。國清寺最珍貴的當屬念佛堂供奉的白玉千手觀音。這尊緬甸國贈送的玉觀音由一塊整體的緬甸玉石雕刻而成,玉質細膩,高三點八米,重四噸。這樣造型的玉觀音在中國是罕見的。睡下來的釋家牟尼佛、臥佛那種玉佛很多,象國清寺這種千手觀音玉佛,是唯獨少見的,可以說在中國國清寺是第一尊。
從面向223省道的牌坊進去北轉就看到迎面一座照壁,上書“南無觀世音菩薩”。從邊門進去後就是天王殿,一尊大肚彌勒佛迎面而坐,笑迎天下賓客。彌勒佛背面向北而立的是韋馱菩薩,揚眉執杵,氣勢逼人。大殿兩側是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
出了天王殿后門,大雄寶殿便映入眼簾,這是一座單層重簷歇山建築,頂蓋黃色琉璃瓦,飛簷翹角,裝飾典雅。登上9級臺階,進入殿內,中央有三尊大佛,莊嚴慈祥,眉如新月,正中是釋迦牟尼佛,東邊是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佛,西邊是西天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即佛教所說的“三方佛”。兩側沿牆分列十八羅漢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在東邊過道裏,還站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濟公活佛,傳說濟公本是羅漢轉世,因為去羅漢堂報到晚了,輩分不高,只好站在過道裏。
濟公(1130-1209)出生於浙江天臺,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後人尊為"活佛"。濟公活佛原名李修元,天臺城關小北門外石牆頭人。少時受佛道文化薰陶,涉獵經史傳統文化,善詩、詞。父母亡後,先後于國清寺、靈隱寺、淨慈寺拜師學佛,被賜法號“道濟”,又被戲稱“濟顛”,圓寂後人們稱其為“濟公活佛”。濟公活佛一生事蹟富有傳奇性、俠義性,演化出許許多多民間傳說《濟公傳》小說。不但海峽兩岸神州人民喜愛濟公活佛,東南亞各國友人知道並喜愛濟公活佛,連歐美各國朋友都知道這位中國“佐羅”,以破蒲扇為武器,抑暴濟困,神通廣大。
大殿背後是五十三參海島立體群雕塑像,整座塑像以童子拜觀音為主體,講的是善財童子在修成正果過程中參拜53位名師的故事。大雄寶殿的北面是藏經樓,為二層歇山建築,底層大殿供奉的是一尊由緬甸國觀音寺贈送給掘港國清寺的千手觀音玉佛,佛像高3.8米,近4噸重,系整體漢白玉雕塑而成,這種造型的觀音法像在中國各大寺院中均為罕見。樓上藏有日籍華人楊鴻飛教授贈送的《大藏經》等。
國清寺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是依據天臺宗創始人智顗親手所畫的樣式所建的。智顗開創天臺宗後,想建一寺廟,作為該宗的正式祖庭,但限於資金,遲遲不得動工。他在臨終遺書晉王,說:“不見寺成,瞑目為恨”。晉王楊廣(後為隋煬帝)見書後,極為感動,便派司馬王弘監造國清寺。 初建的國清寺寺址在現在大雄寶殿後面約100米處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會昌中(約845年),原寺毀於火,旋即重建。唐大中五年(851年)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在寺後石壁上題寫的“大中國清之寺”六個大字摩崖石主刻,至今仍清晰可辨。
智顗,陳隋時高僧,是慧思和尚的法嗣,淨居寺第二代和尚,是中國佛教天臺宗的實際創史人。人稱:“天臺佛聖”。《中國人名大辭典》介紹,智顗俗姓陳,字德安,祖籍穎川(今河南省許昌市),後遷荊州華容(今湖北省潛江市西南),出身貴族,其父為梁益陽侯,十八歲喪二親,投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陳天嘉元年(西元560年)二十三歲來光州大蘇山拜慧思為師,學禪法,修行法華三昧而寂然大悟。陳太建七年(567年)學佛有成,遵師囑離開大蘇山去金陵(今南京市),講《法華經》等,博得聽眾敬服。
陳太建七年(西元575年)率弟子慧辯等二十餘人入天臺山(今浙江省東部)建草庵,研習經典,講學修辭九年,人稱“天臺大師”智顗在研究師祖慧文、老師慧思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為中心的獨立學派,它集合南北各家義學與輝觀之加以整理和發展而成一家之言,從而創立中國佛教第一大宗天臺宗。該教派在當時深受朝野支持與信奉,隋煬帝為晉王時,曾請他到揚州為之受戒,受“智者大師”稱號,他本是天臺宗的實際創始人,後因他的老師及師祖們也來到天臺山,而使其屈居四祖的地位。開皇十五年他為晉王楊廣撰《淨名經文疏》,次年辭歸天臺山,重整天台寺,開皇十七年(西元597年)智者圓寂,作“觀心偈”,跌坐而逝,建肉身塔於佛隴山(天臺山五峰之一)真覺寺內,稱“智者大師塔院”供人巡拜。智顗在世時,深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的器重,尊以為師。
從唐大中朝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間,國清寺幾度或毀於兵火,或摧於風暴,但都是屢毀屢建。每次重修,寺宇規模都有所發展,位置也越來越往下移至山麓平曠地帶。國清寺究竟何時移到現在的位置,並形成現在的佈局已很難查考。但從明人李汶在《游天臺紀略》一文中提到的國清寺“最後委藏處石泉,名錫杖泉”句分析,可見當時錫杖泉已在寺的最後,即今位置。那麼說明至遲在明代,國清寺已移至今址,並基本完成現在的佈局。另外,而今梅亭的位置上原建有迦藍殿三間,系明代建築,也可從旁說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國清寺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整修,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國清寺了。在大雄寶殿左側有一座梅亭,亭前花壇植有老梅一株,蒼老挺拔,傳為天臺宗五祖手栽,俗稱“隋梅”。這大概是我國現存最老的一棵梅樹了。解放前,因照料不周,隋梅曾數度枯萎;解放後,經過精心照料,隋梅轉青,當花開時,疏枝橫空,暗香浮動。
國清寺坐落於四面環山的“五峰層疊鬱苕繞,雙澗回環鎖佛寮”世外桃源式的地理環境之中。出城關三五裏,先見“雁塔高排出青嶂”,高達59.3米的隋塔忽隱忽現,直到國清寺“南大門”木魚山下,才窺塔身全貌。而國清寺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轉過寒拾亭,只見“隋代古刹”一照壁,古刹山門不知開於何處。等過豐幹橋,向東數步,方見古刹山門。原來國清寺山門一反常規,朝東開而不朝南開。進山門轉直彎,甬道兩旁濃蔭蔽日,修竹夾道,平添了深幽神秘的氣氛。進彌勒殿,國清奇觀“到眼宛如展畫屏”。這就是國清寺匠心獨運的建築佈局的“起、承、轉、合”。
國清寺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刹。孟浩然、李白、賈島、裴休、陸龜蒙、杜荀鶴、洪適、郭沫若、鄧拓、趙朴初等文人雅士均留下不朽名篇。寺內有中國佛教天臺宗第五祖章安灌頂大師手植的“隋梅”一株,至今仍鬱鬱蔥蔥。紀念唐代著名詩僧寒山、拾得、豐幹的“三賢堂”,重13噸的明代釋迦牟尼青銅像,18尊元代所雕的楠木羅漢,王羲之、柳公權、黃庭堅、米芾、朱熹的摩崖手跡,寺外有紀念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為編制《大衍曆》至國清寺求算學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及“一行禪師之塔”等。
唐貞元年間,日本高僧最澄至國清寺求法,回國後在京都比睿山創建了日本天臺宗。11世紀,高麗僧人義天至國清寺求法,又將天臺宗傳入朝鮮半島。唐開成年間,日本高僧圓仁隨第13批遣唐使西渡求法,來到掘港國清寺,住宿寺內半月有餘。圓仁後來所寫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對掘港國清寺有詳細記述。在世界旅遊文化寶庫裏,圓仁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中國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被列為“世界三大旅行遊記”。《行記》的面世使“掘港”、如東“國清寺”在歷史典籍中首次亮相,也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段佳話。隨著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國清寺已成為名揚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
(天臺山國清寺隋代古塔)
塔,梵語“窣堵波”,又稱“浮屠”。晉代譯經時創造的專用名詞。本意是指專供佛祖舍利(特指佛或高僧圓寂後遺留下來的身骨、毛髮或遺體火化後結成的珠狀結晶體的)“墳”,後逐漸演變為佛的象徵而普遍建造。使人們見塔如見佛,心生敬意,嚮往佛門。起初,塔是位居佛寺當中的主體建築。以後,由於中原文化的影響,寺院佈局向宮殿府第形式發展,佛殿的地位更加突出並成為寺院的主體,塔則逐漸外移成為寺院的附屬建築,用於珍藏佛經、法物和埋藏高僧遺體遺物。
遠見寺前祥雲峰西麓矗立著的就是隋塔,高59.3米,挺秀入雲, 隋塔,顧名思意,隋朝建造的塔,由於磚與磚之間採用嵌入式搭建,此塔屹立千年依然不倒。位於寺廟的西北不遠處。它是浙江省內僅存的歷史最為久遠的一座寶塔。這座六角空心寶塔是國清寺的鎮寺之寶,它與略顯殘舊的殿宇,千年古樹一起呈現出原汁原味的歷史滄桑感。
早在遠古時代,天臺山即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巴蜀開明時期,古蜀國國王鱉靈在此“登高祭天”;漢代,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宋代,儒、佛、道“三教合流”,道觀、佛寺、官房多達108處,形成龐大的宗教山城。至今,天臺山還留存有“和尚衙門”、“和尚街”、“雷音寺”、“第一禪林”等眾多罕見的歷史文化遺跡。
“山奇、石怪、水美、林幽”是天臺山享譽中外的特色。“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是天臺山之靈,金龍河自天臺山頂蜿蜒而下,形成長灘、疊溪、瀑布、海子……諸多景物借水幻化,向世人展示出一幅“九十裏長河八百川,九千顆怪石兩千峰”的中國山水畫長卷。
天臺山景區,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磐安,南鄰仙居、臨海,北界新昌。是馳譽海內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綿亙浙江東海之濱,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台宿,故名天臺",以佛教天臺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濟公“活佛”的故鄉而聞名於世。景區內以“佛宗道源”著稱於世的天臺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臺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本山。
景區主要有國清寺、石樑、赤城山、寒山湖、華頂峰等。國清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日本、韓國佛教天臺宗的祖庭,至今,在日韓和東南亞一帶仍擁有300多萬天臺宗佛教徒。石樑飛瀑還是浙江省十大名勝景點之一。2000年天臺山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中國4A級旅遊區。
一行到此水西流~相傳當年唐代學者僧一行到此測量地球子午線長度,當時正值雨季,暴雨不斷,一行居然看見水往西流,激動之餘留下墨寶。
漢末道家在此相山鑿洞,築壇祭神,正式易其名為“天臺山”,天臺山便增添了宗教文化內容。三國蜀漢之初,諸葛亮曾到臨邛察看“甲屯”墾植和開掘“火井”情況,乘坐“木椅車”上山眺望,留下了“天車坡”、“望軍頂”等地名。南北朝時期,西游僧人普達舍耶雲遊到此,創建了天臺佛寺,隋唐時期,宗教漫延,初唐時火井縣令袁天罡尊崇道教,因而天臺山以道家勢力為大。五代時,天臺山又修一座規模宏大的城隍廟,兩宋時期,天臺山儒、道、佛三教並存,三家爭山奪林,各營院園,道觀佛寺,官房多達百餘處,宗教勢力氾濫,各派矛盾百出,於是出現了州通判、推官駐山主政之事。其時有文同(北宋畫家)、陸游(南宋愛國詩人)等領銜管理天臺山宗教事務。
宋末及元代,天臺山日漸衰微,於是又有明洪武年間“福琛開山”之事。明末(大順三年),張獻忠一支軍馬敗退時路過邛州夾門關,有天臺山三千棍僧堵截,張部於是繞青草坡從天臺山後山而上襲擊了宗教集團,於是天臺山宮觀寺庵盡毀。清代,道家、佛家力圖光復宗教名山,但規模遠不及昔日。民國年間,天臺山一帶兵匪肆虐,社會不安定,朝山之事幾乎滅絕。“文革”期間,天臺山宗教文化遭到極大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