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版~超遜偵探~UOD之51~希臘這個國家…
希臘歷史傳統上包括了對於希臘人民,對於他們統治的地域,以及今天希臘國土內地區的歷史研究。希臘人的居住範圍在歷史上有很大的變動,因此希臘歷史所關涉的地域具有相當彈性,每一個時期都有自己的地域範圍。
第一批希臘人在早於西元前1500年的某個時期到達歐洲。在政經發展達到巔峰時,希臘文明已經傳播至埃及和興都庫什等地區。之後,大量的希臘族裔散落在這片領土以及大量的殖民地上,包括土耳其、義大利、利比亞、黎凡特等。同時,希臘移民已經廣泛融入了全球各種不同的社會。不過,今天大多數希臘人還是居住在現代的希臘共和國(獨立於1821年)以及賽普勒斯(獨立於1960年)。
希臘黑暗時代(約前1200年至前800年)指的是希臘歷史中從假設中的多利安人入侵及邁錫尼文明滅亡的西元前十一世紀直到西元前九世紀最早的希臘城邦之崛起;以及西元前八世紀,荷馬史詩等最早的希臘文寫作的出現。
邁錫尼文明的沒落在時間上對應於數個近東帝國的衰落,特別是西臺和埃及文明的衰落,其原因可能為某個裝備有鐵兵器的海上民族的入侵。當多利安人南下希臘的時候,他們也裝備有更為先進的鐵兵器,可以輕易地將已然衰弱的邁錫尼人逐走。然而,最近的考古學顯示,乾旱歉收的時期造成了饑荒,導致了文明的沒落這一原因可能性更大,而並非是多利安人的入侵。這之後的歷史時期被統稱為希臘黑暗時代。
考古學顯示出希臘世界在這一時期中文明的衰落,邁錫尼人雄偉的宮殿被摧毀或是遺棄,希臘文字停止使用。希臘黑暗時代的陶器只有簡單的幾何裝飾,缺乏邁錫尼期間的器件所展現的豐富的圖案設計。黑暗時代的希臘人的居住點數量稀少,並且規模很小,可能說明人口的急劇減少。沒有發現產自國外的貨品,可能表示國際貿易衰落。同時,與其他文明的聯絡也消失了,導致社會文化等的全面停滯。
貫穿統治這個時期的國王最後為貴族統治所取代,在一些地區更晚地出現了貴族統治中的貴族統治——精英之精英。戰爭的重心從騎士身上轉向對步兵的倚重。由於其低廉的造價和隨處可集的便利性,鐵器取代了銅器作為製造工具和武器的首選。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差異逐漸變小,從而導致了王權的顛覆和氏族的興起。
氏族開始重新建構他們的歷史,以將其血脈聯繫到特洛伊戰爭的英雄,特別是赫拉克勒斯身上。雖然其中絕大多數純屬傳說,赫西俄德學派的詩人們還是整理出了一部分。大多數的詩篇已經散佚,我們只知道一些寫故事的人,比如米利都的赫卡泰奧斯(Hecataeus)以及阿爾戈斯的阿修西勞斯(Acusilaus)。人們相信荷馬史詩中含有一些黑暗時代口頭傳承下來的傳統,但是荷馬作品的歷史真實性仍廣為爭論。
在這個時期的末期,凝滯的文明重沐於廣布希臘世界的全面復興,地域遠至黑海及西班牙。書寫系統從腓尼基人處重拾,後向北傳布至義大利和高盧。
對於古希臘時期的開始,歷史學家們莫衷一是。雖然在通常的使用中它可以指羅馬帝國統治希臘之前希臘所有的歷史,歷史學家傾向於給它一個更精確的定義。一些作者將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包含入內,而另一些人指出這些文明與更晚的古典希臘文明之間的差異過大,而應另作劃分。
傳統上,古希臘時期的開始被定為前776年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但是現在更多的歷史學家將其提前至約前1000年;它隨著亞歷山大大帝於前323年的辭世而結束。繼後的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期,雖然並非所有學者都將這兩個時期區分對待,甚至還有作者將古希臘文明視做連綿延續直至基督教於西元3世紀的興起。
古希臘被許多歷史學家認為是西方文明的奠基,希臘文化深入地影響了古羅馬文明,後者將其薪傳之於整個西方世界。古希臘文明的遺產植根於今天西方世界的語言、政治、教育、哲學、藝術以及建築中,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18、19世紀發生於歐洲和美洲不同的新古典主義運動中極大地影響了文明的進程。
古希臘的政治單元是城邦(Polis),因而「政治」(Politics)即為「城邦的事務」。每一個城市,至少在理論上是獨立的:雖然有些城市可能會從屬於另一些,比如殖民地一般服從於母邦;有一些政府可能依存於別的城市,例如雅典的三十僭主是由斯巴達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後指派的,但是每一個城市的名義上的最高權力總是位於城內。這意味著當希臘參加戰爭(例如對抗波斯帝國)時,它是以「同盟」的形式走上戰場的。它也為希臘城邦之間的內戰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許多現代讀者熟知的名字活躍於這個時期。詩人有:荷馬、赫西俄德、品達、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裏庇得斯、阿裏斯托芬以及薩福。著名的政治家包括地米斯托克利、伯裏克利、呂山德、埃帕米農達、亞基比德、腓力二世及其子嗣亞歷山大大帝。
作家有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希羅多德、修昔底德、色諾芬等。幾乎所有歐幾裏得的《幾何原本》(希臘化時期初期成書)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都在這個時期成型。古希臘世界由兩場主要戰爭所塑造: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
希臘化時期開始於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大帝之死,結束於前146年,希臘大陸和島嶼歸併於羅馬的版圖內。雖然羅馬對希臘的統治並沒有改變希臘化時期所形成的文化社會傳統,它還是標誌了希臘政治獨立性的喪失。
希臘化時期中,「希臘本土」在希臘語世界的影響力大大減少,當時的文化中心是托勒密王朝的首都亞歷山卓以及塞琉西帝國的首都安條克。
亞歷山大的死訊傳到希臘本土,令雅典人覺得有機可乘。他們及其同盟立即起事反抗馬其頓的統治,但在拉米亞戰爭(Lamian War)中於一年內即告敗北。然而,亞歷山大的將軍們自己發動了一場同室操戈:繼任者之戰(Wars of the Diadochi),最終導致了帝國的分崩離析,而新的一些王國被建立。托勒密分到了埃及,塞琉古分到了黎凡特、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帝國的東端。對希臘、色雷斯和安納托利亞的爭端持續了一段時間,但前298年安提柯王朝終於取代了安提派特王朝。
馬其頓人對於希臘城邦的控制是間斷性的,如雅典、羅得島、帕加馬等城市保留了實質上的自治,並為了捍衛這種權利而參加了埃托利亞同盟(Aetolian League)。同時,名義上受托勒密王朝管轄的愛琴同盟實際上也是個獨立的力量,控制著希臘南部的大部分地區。斯巴達也維持獨立,但並不參加任何聯盟。
前267年,托勒密二世說服了希臘城市起事反抗馬其頓,引發了克裏莫尼迪茲戰爭,以雅典統帥的名字命名。城邦的聯盟被擊敗,雅典喪失了它的獨立和民主政權,這標誌了其作為政治中心的結束,但它仍舊是希臘最富有和最有文化的城市。前225年,馬其頓在科斯島(Cos)擊敗了埃及艦隊,將除了羅德斯島的整個愛琴海納入自己的統轄範圍。
斯巴達人仍舊對亞該亞人懷有敵意,並於前227年入侵亞該亞並且掌握了同盟的權力,殘餘的亞該亞人比起斯巴達人更願意接受遠方的馬其頓人,因此與其結盟。前222年,馬其頓軍隊擊敗了斯巴達人,吞併了他們的城市——歷史上第一次斯巴達被外來勢力佔領。
腓力五世是最後一個面對日益強大的羅馬,有能力和條件維持希臘的統一和獨立的希臘統治者。在他的努力下達成的瑙巴克塔斯和平(Peace of Naupactus, 217 BC)終結了馬其頓和希臘聯盟間的衝突,他因此控制了除雅典、羅德斯和帕加馬以外的全部希臘。
然而西元前215年腓力同羅馬的敵人迦太基組成了聯盟,這促使羅馬引誘原先就只是名義上歸順腓力的亞該亞城市,並同羅德斯和帕加馬結盟,成為了小亞細亞最強的力量。第一次馬其頓戰爭於前212年暴發,無果地結束於前205年,不過馬其頓從此成為了羅馬的敵人。
前202年,羅馬擊潰了迦太基,掃清了東進的最後障礙。前198年,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爆發,戰爭的起因不明,但主要緣於羅馬將馬其頓視作東方霸主塞琉古王朝潛在的同盟者。腓力在希臘的盟友背棄了他,馬其頓在庫諾斯克法萊戰役中被羅馬地方總督提圖斯·弗拉米尼烏斯(Titus Quinctius Flaminius)擊敗。
幸運的是,弗拉米尼烏斯是個希臘文化的仰慕者。腓力不得不交出他的艦隊,但是不必經受更多的懲處。在前196年的地峽運動會,弗拉米尼烏斯宣告了所有的希臘城市的自由,而羅馬的衛隊仍舊駐紮在科林斯和哈爾基斯。不過羅馬人所承諾的自由只是一個假像,除了羅得島,所有的城市都加入了一個羅馬控制的同盟,而民主政體被親羅馬的貴族政治所取代。
希臘軍事力量的下降使得羅馬人在前168年左右征服了這片土地,然而希臘卻最終憑藉它的文化征服了羅馬人的生活。習慣上認為羅馬對希臘的統治開始於西元前146年羅馬人盧基烏斯·穆米烏斯(Lucius Mummius)對科林斯的洗劫,然而早在前168年當國王珀爾修斯於彼得那戰役中敗給盧基烏斯·埃米利烏斯·保盧斯·馬其頓尼庫斯後,馬其頓就已經處於羅馬控制之下了。
羅馬人將這片區域劃分為四個小共和國,前146年馬其頓正式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首都為塞薩洛尼基。剩下的希臘城邦紛紛被終結事實上的(de jure)自治,而歸降羅馬帝國。羅馬人將地方行政交給希臘人管理,並不欲破壞傳統的政治模式,而雅典的廣場(agora)繼續作為公共和政治生活的中心而存在。
西元212年,卡拉卡拉的安扥尼努斯敕令將羅馬的公民權賦予了義大利以外全帝國的男性自由民,事實上將行省的居民提升到與羅馬城的居民同等的地位。這條敕令的歷史重要性甚至大於政治重要性,自此帝國的經濟和法律的機制通行於整個地中海地區,為帝國的融合打下了基礎,如同當年從拉丁部落拓展到整個義大利的過程。
當然,在實踐中融合併不可能完全實現,例如希臘這樣已經整合於羅馬的地區更適應這個條令,而像不列顛、巴勒斯坦或是埃及這些不是太遠就是太窮或是太過特別的地區就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
卡拉卡拉的敕令並未能控制權力從西方向希臘和東方轉移的過程,相反它加速了這個過程,為希臘在中世紀成為歐洲的主要力量打下了基石。
拜占庭帝國的歷史由學者August Heisenberg總結為「皈依基督教的希臘人的羅馬國」的歷史。自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以及其後西羅馬帝國的覆滅以來,希臘人成為了帝國的主要公民,並最終將這兩種身份等同了起來。君士坦丁大帝將拜占庭建築成為帝國的首都(從此稱為君士坦丁堡),將其置於帝國中心,並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一直作為燈塔狼煙指引著希臘人的民族歸屬感,直到近代。
君士坦丁大帝和查士丁尼一世的形象佔據了帝國前期(324年—610年)的歷史,這兩個皇帝吸收了羅馬的傳統,作為拜占庭帝國奠立和發展的根基。最初的幾個世紀用於鞏固帝國邊界,並試圖恢復羅馬帝國的疆域。同時,這一階段也標誌為正教傳統的建立及其與來自帝國內部異端的衝突。
在拜占庭中期(610年—867年)的第一階段,帝國經受了同時來自宿仇(波斯人、倫巴底人、阿瓦爾人
同時,入侵者並不滿足於時而短暫的進攻,而是轉為長期定居,變作與帝國敵對的新的國家。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因素導致帝國的結構也產生了轉變,比如小戶的自由農民的興盛、軍事統治的擴張以及軍區(themata)制度的發展,完成了肇始於上個時期的這些變化。
在行政領域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社會和行政變得相當希臘化,同時偶像破除運動之後重塑了正教傳統,這些因素致使了對鄰近國家成功的軍事行動,將它們置於拜占庭的文化影響圈之內。在這個時期版圖有所縮小,並且由於丟失了生產財富的地區,經濟受到一定的破壞;然而,它取得了語言、宗教和文化的巨大輻射力。
1204年,發生了帝國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標誌了拜占庭晚期的開始。希臘人的君士坦丁堡在歷史上第一次失守,帝國被拉丁十字軍征服並由一個拉丁國家所取代了57年。此外,拉丁佔領時期極大地影響了帝國的內部發展,因為封建分封制度被引入了拜占庭生活。
1261年,希臘帝國被分割至前希臘拜占庭科穆寧王朝的成員(Epirus)手中以及巴列奧略王朝(君士坦丁堡淪陷時的最後一任王朝)手中。希臘拜占庭帝國內部的衰弱以及奧斯曼帝國的入侵逐漸導致了帝國的衰亡。1453年,拜占庭帝國落入奧斯曼人手中,希臘的拜占庭時期宣告結束。
需要指出的是「拜占庭時期」這個術語是由現代歷史學家發明的,自10世紀起人們稱呼這個帝國為希臘帝國,而之前則為羅馬希臘帝國(Romeo-Greek),這就是為什麼希臘人有時在口語中自稱為Romioi。
「羅馬」(Romeo)這一修飾來自於帝國在政治行政領域對於羅馬的傳承。實際上,在歐洲歷史上許多國家都使用這個修飾,比如卡洛林王朝以及日爾曼人的神聖羅馬帝國都將自己看作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當奧斯曼人到來的時候,希臘人興起了兩股移民運動。首先是希臘知識分子階層向西歐的移民,由此激發了文藝復興的到來。其次,一些希臘人離開了平原,躲進層巒的群山中。希臘是個多山的國度,而奧斯曼人從未成功地在山區建立他們的軍事或者行政存在,因而在這種意義上來說,奧斯曼人從來沒有完全征服希臘。
在希臘大陸和島嶼上存在有許多秘密社群,如克裏特島上的Sphakiots、伊庇魯斯的Souliots以及伯羅奔尼撒的Mani都是奧斯曼統治時期山區活躍的秘密社群。自16世紀末直至17世紀,許多希臘人開始從山區搬回平原地區。帝國推行的宗教自治社區「米利特」(Millet)制度將各個地區分劃給宗教族群自治,這間接促進了東正教希臘人的民族凝聚力。希臘正教會作為民族-宗教社團,幫助全希臘各個地區(山區、平原、島嶼)的希臘人在艱難的奧斯曼統治下維繫自己的種族、文化以及語言遺產。
奧斯曼統治下的希臘人不是承受異族統治的基督徒就是秘密基督徒(Crypto-Christians),他們表面上遵循伊斯蘭教的教規,而秘密地實踐希臘正教的信仰,以逃避苛重的捐稅,而同時又不失去同希臘正教會的聯繫。然而那些真正皈依伊斯蘭教的希臘人,即使他們保留了自己的文化和語言,也被同族的正教希臘人視為土耳其人。
奧斯曼人統治希臘直到19世紀早期,1821年希臘人發動了希臘獨立戰爭,並宣稱獨立;不過這一運動直到1829年才獲得最終的勝利。當時的歐洲知識精英面對土耳其的殘暴,紛紛以羅曼蒂克的眼光看待這場戰爭,將之視為古典主義的歐洲或是基督教的歐洲對於異族的反抗。例如歐仁·德拉克羅瓦在他1824年的作品《伊俄斯的屠殺》(Le Massacre de Scio)中所表現出的情感。
一些非希臘族的志願者也參加了戰鬥,如詩人拜倫。當時奧斯曼帝國對於反抗軍來說過於強大,事實上,他們一度接近於完全扼殺起義軍,但正是迫於外國軍事力量的干涉才沒有實現。1827年的納瓦裏諾海戰標定了戰事的走向,其中來自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艦隻擊潰了奧斯曼和埃及的聯合艦隊。
俄羅斯的外相,希臘人約翰·卡普迪斯特裏阿斯於1827年返回祖國擔任新成立的共和國的總統,但於4年後死於暗殺。
其後西方諸強用一個君主國取代了這個共和國,首任國王為來自巴伐利亞的奧托一世(King Othon)其繼任為丹麥人。在建國初期,19世紀至20世紀早期,希臘發動了一系列對於奧斯曼的戰役,旨在擴張自己的疆域而吸納更多生活在奧斯曼治下的希臘族人。因而希臘的領土和人口逐漸上升,直到1947年完成了現在的版圖。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希臘站在了協約國一方,反對奧斯曼帝國及其他同盟國國家。戰後西方諸強將小亞細亞的一部分割讓與希臘,其中包括有許多希臘人口的Smyrna城(即今天的伊茲密爾)。同時,凱末爾領導的土耳其民族主義者在國內推翻了奧斯曼政府,並組織了對希臘部隊的軍事行動,將其打敗。成千上外居住在希臘的土耳其人立刻搬回了土耳其,與居住在土耳其的大量居民進行了一次人口大轉移。
儘管這個國家只有數量有限、裝備落後的軍事力量,希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是選擇了站在協約國一邊,拒絕向義大利的要求妥協。
德國人試圖進一步通過傘兵的大規模作戰推進克裏特島,以便消除協約國從埃及進攻南翼的後顧之憂。然而他們受到了協約軍和克裏特當地居民的強烈抵抗。雖然克裏特島最終陷落,有理論認為它極大地拖延了德國人的計劃,使得入侵蘇聯的時期被拖延至太靠冬天。最近有一個新的理論認為德國人投在克裏特戰役的軍隊數量同蘇聯戰場上的完全不具可比性,因而這對東線戰場根本沒有實質的影響。
在納粹統治期間,成千上萬的希臘人死於戰鬥、集中營或是飢餓。儘管有希臘正教會和許多希臘基督徒的搭救,大部分的猶太社區還是為侵略者所肅清。同時經濟也陷入停滯。戰後的希臘又經歷了共產黨人與保王黨人之間艱苦的內戰,一直持續到1949年。
五六十年代中,希臘的經濟緩慢地發展,前期藉助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捐贈和貸款,其後側重於其旅遊業。1967年,希臘軍隊藉助一次政變推翻了Panayiotis Kanellopoulos的右翼政府,成立了一個名為「上校團」的軍政府。新政權受到了美國的支持,中央情報局被懷疑參與了這次政變。1973年他們廢黜了君主,1974年獨裁者喬治·帕帕多普洛斯拒絕了美國的幫助,因此——謠傳說在基辛格的策動下——發生了第二次政變。迪米特裏奧斯·約安尼澤斯上校被任命為新的首腦。
許多人認為約安尼澤斯對賽普勒斯針對馬卡裏奧斯總統的政變負有責任——這場政變被作為1974年土耳其對賽普勒斯第一波入侵的藉口。賽普勒斯事件以及對雅典綜合理工大學起義血腥的鎮壓導致軍政府的內垮。一位流亡政治家,康斯坦丁·卡拉曼利斯從巴黎返回,作為臨時首相,並獲得接連兩屆連任擔當保守的新民主黨(Nea Dimokratia)的主席。
1975年,一次全民公投確認了康斯坦丁二世的離任,新的民主共和國憲法生效。另一個曾經流亡的政治家,帕潘德里歐也回歸祖國,並創建了社會民主的PASOK黨。他們贏得了1981年的大選,主導這個國家的政治事務長達近二十年。
自從恢復了民主,希臘的經濟社會情況穩步改善。它於1981年加入了歐洲聯盟,並在2001年接受了歐元作為貨幣。由歐盟的援助以及旅遊、航運、服務、輕工業的收入所實現的基礎建設給希臘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活標準。然而希臘和土耳其之間在賽普勒斯問題以及愛琴海邊界問題上仍關係緊張,不過1999年相繼發生在兩國的地震以及民間自發的互助沖淡了這種矛盾。
希臘共和國位於北緯35度至40度間,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南端,西面隔亞得里亞海與義大利相對,東面隔愛琴海與土耳其相對。由整個歐洲來看,希臘位於大陸的東南端,濱臨地中海。北部與阿爾巴尼亞、馬其頓、保加利亞與土耳其為鄰,為亞、歐兩大洲的進出門戶。
海岸線總長15,021公里,海岸地形曲折,島嶼星羅棋布,最大島為克里特島(Crete),Euboea島則為第二大島,位於中央地區的東方,由於可以和本土連接,被視為是大陸地區的一部分。半島以平都斯山脈(Pindos)為主體,奧林帕斯山(Olympus)海拔2,917公尺,為希臘最高峰。伯羅奔尼薩半島(Peloponnese Peninsula)隔柯林斯(Corinth)地狹與半島相連。希臘主要是由:中部地區,Peloponnese (南部),Thessaly (東、中),Epirus (西),馬其頓 (北、西北),和Thrace (西北)等地區所組成。
雅典是希臘的首都,也是全境最大的城市,對外交通的樞鈕,向西可到達著名的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群,向南到伯羅奔尼撒半島看著名的邁錫尼古蹟尋訪古代遠征特洛伊的阿加曼農遺址,或者出海,到愛琴海的小島上探險,或到克里特島過真正的鄉村生活。
希臘總面積約十三.二萬平方公里,由於地處南歐,南部有著溫暖晴朗的氣候,陽光終年普照;北部及內陸地區屬於大陸性氣候,冬天寒冷,夏天酷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