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禪音幻琉璃~心海雲無際(一)之4
"心"~是什麼?在哪裡?(4)
天臺圓教特色在於「心具論變」的「具」字,因為「具」是本具的意思,是本來就有的意思,所以沒有「創生」的意味,是:「實相法爾具足諸法,諸法法爾,性本無生。」如此地具足三千世界。這樣的三千世界,其本質則是:「故雖三千有而不有,共而不雜,離亦不分,雖一一遍,亦無所在。」這也是若不立唯心,一切大教全為無用,若不許心『具』,圓頓之理乃成徒施,是以「唯心」與「心具」表示「變」和「具」兩個不同的層次。
那麼一心既具,但觀於心,何須觀具?此為觀門永異諸說,該攝一切十方三世,若凡塵一切因果者,良由觀具。具即是假,假即空、中。理性雖具,若不觀之,但言觀心,則不稱理,不觀心但迷一心具諸法耳。「心具」的說法,其實是要以「具」字來否定「生」。並非觀一超越的真如心,而是由眾生觀察自身當下一念心。但當下凡聖一念所「具」之萬法,並不是由這一念心所「生」出的,乃是「介爾有心即具三千」法爾如是地呈現出來的。
那為何有心即具三千,智顗大師的說法是『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的不可思議境!因為「法爾如是」的心具三千就是諸法的實相,「法爾如是」的心具三千,就哲學的角度來看,的確無法增加吾人對於「三千世界從何而來」的根源性問題之認識,但至少這種說法告訴了我們關於心與三千世界的關係:凡是有「心」,不論是聖人之心或者凡夫之心,一定就有三千世界隨之呈現。
「心」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具」才是最主要,要用「具」來說明「心」與「三千」之間的必然連結,以及三千世界的「無生性」。因三千世界本為假法,是以「具即是假」。雖說三千是假,但三千是因緣和合假,而因緣所成即為無自性空,故又稱為「即空」。然此三千假法空無自性,諸法即空、即假就是中道實相。
但只觀「心」而不觀「具」者,是不稱理者,因為惟只觀心者,至多只能觀到一偏指的清淨真如,而唯淨的真如,縱使這樣的真如能夠生起、變現三千假法,但其實不管怎麼說,都會有能所本末對立的困難。由「具」來說三千假法,雖是迴避了三千世界之成因的問題,但反過來說,這郤也打破了心與三千之本末因果序列,展現心與三千之非因非果以及色心平等的思想。
經云:『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亦爾。』“我心遍彼三千”便是所謂的「各具」就是以無始來心體本遍,故佛體遍出生性遍。遍有二種,一寬廣遍,二即狹遍。“彼彼三千互遍亦爾”則是「互具」,也是所謂的「寬廣遍」。心具,僅只就一一眾生之「心」「具」三千世界而言,但是三千世界之彼此互具,則非「心具」所能包含在內。“我心遍彼三千”是狹,而“三千互遍互具”方為廣寬,方臻圓位。
所以自互具的心「具」色,色依然也「具」心,故說「唯色」亦可,非但心攝一切法,亦乃一切攝心,故四念處云:『非但唯識,亦乃唯聲、唯香、唯味等。』以此之故色、心、香、味、觸等一切諸法莫不平等。因此「一念中理具三千」,並非僅只意味一念心性理具三千,而是三千諸法皆理具三千。若僅指一念心性能夠理具三千的話,則「一念中理具三千」的「理」,便可能成為心性之「理」;則三千便單只是由此「理」所變之「事」,而心性之理就是能變之「理」。是以不惟一念心性理具三千,三千中亦理具三千。「一念」和「三千」之間,具有平等以及雙向互具的關係。
我們應當注意「一念中理具三千」的「理」,由於「一念」與「三千」之間,並沒有絕對的能所關係,而是互為能所彼此互具的情況,所以這個「理」字,應即「一念」、「三千」所共具之「理」,「而此三千性是中理,不當有無,有無自爾。何以故?俱實相故。實相法爾具足諸法,諸法法爾性本無生,故雖三千,有而不有,共而不雜,離亦不分,雖一一遍亦無所在。」所以「一念」、「三千」所共具的這個「理」,應當就是「中理」,是「不當有無,有無自爾」的諸法實相。
實相是法爾如是地具足諸法,不是生成、變化、創造而來,因而其不同一般作為生發之源的理體,稱之為中理。「真如不變隨緣」的觀念中真如為「理」,萬法是「事」,這是一般的說法,但在真如與萬法之間,乃是彼此相即的關係。這一相即關係,運用“四明知禮”的說法,乃是極為恰當且更為清楚:「應知今家明『即』,永異諸師,以非二物相合,及非背面相翻,直須當體全是,方名為即。」
從知禮的角度來看,凡就理事之相對或者相反,且須用棄此入彼或斷妄証真的方式,而論其能所、染淨、一多等之相即者,並不是真正的相即。「相即義」是以真如當體全是萬法,而萬法全是真如,來說真如與萬法相即,這便是所謂現象即是本體的「當體全是」,「真如」絕非單一的能「生」萬法的本體性的心真如,而是眾生各自一一心中本具三千諸法的心真如,但因其是法爾如是地具足諸法,故心真如同於實相真如。
心真如同於實相真如,由「佛性即法性」可以得出,由「真如隨緣」也可推演出來。因心真如同時也是實相真如。真如觀中,心真如自身便具能動性,其依因緣所起現的萬法之全部,就是真如本身的實相。然而這真如,其實並不像梵我那般的形上理體,將一切諸法收歸為自身的運動。因為這真如所現的三千世界,還是隨著一一心念與三千世界彼此互具交織的因緣而生滅起現,而不是隨其自身的意欲而變現變萬法。
因此「一念中理具」之「理」,不應只是原理性、潛能性的意味。雖然就各別眾生的一念心的單一剎那而言,似乎各別眾生的一念心在一剎那中,必有一種單獨的境界對應於前,其餘境界則隱而未現,並不能同時作為「事實」而呈現出來,從這個角度而言,「理具」的確可以作為一種原理,表示尚未實現的潛能之義。但是單獨的對應境界,是別造的正報,整個三千世界,郤是一切心識交織共造而成的依報。
從「互具」義來說,一念具三千,三千也具一念,而一一念又各相互具,彼彼三千也是如此。所謂『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塵,一一心中一切塵,一一塵中一切心,一一塵中一切剎,一切剎塵亦復然。諸法、諸塵、諸剎身,其體宛然無自性,無性本來隨物變,所以相入事恆分,故我身心剎塵遍,諸佛眾生亦復然。』心、法、塵、剎、身、土等一切諸法,由於彼此相即互具,故展現法爾如是的諸法實相,這實相就是一念心理具三千,三千具一念,一一念互具與一一念所各具的三千也彼此互具的實相。
但是三千世界是由心真如「無生」地如實具足,就「諸法無生」這一點則與中論的觀點一致。無情所具有的是佛的體性,還是成佛的可能性,答案是:二者都有。自成佛的可能性來說,雖不得不從心真如的角度來說佛性,也不得不從煩惱心性上來說佛性,但這只是佛性的一個側面。佛性若只從唯心來說,也只能談到這個側面。把佛性與法性等起來,其目的並不在否定佛性之作為成佛可能性的這個側面的含義,而是要更積極地把唯心真如含攝進來,因佛性即法性,法性即佛性,這便是心物相即、有情無情不二之互具的『實相真如觀』。
有情與無情的區隔形同解消,同時也打破因果、本末、能所、心物等分別,從而展現出:「諸法法爾性本無生,故雖三千,有而不有,共而不雜,離亦不分,雖一一遍亦無所在。」的如實本相。「無情有性」思想由對心色或者有情無情之分別的否定,開展出萬物平等、心物一體的觀念。這樣的觀念,可以糾正單純的唯心論之對「心」的地位與能力的妄執,促使吾人深思心靈與其他一切萬物之間密不可分的相互連結,心靈的力量與根源,是來自於天地,若離開天地萬法而說唯心,這樣的心靈反成一孤絕的心靈。
真如隨緣但真如不是清淨無妄的心真如,真如不可以作為萬法「生起」的根源,但真如是本質性地具足萬法,因為萬法之互具乃是諸法的實相,稱之為實相真如。這諸法互具的實相真如,也就是佛的法身,因此也是佛的佛性與法性。「實相真如」與「真如隨緣」的概念相結合,其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心物、染淨、因果、本末等等都是諸法實相,是實相真如本來具足的,真如之中同時包括心與物、有情與無情等一切相對的作用。
這些對立面原本是混融一體,但是因為「心」的分別作用而顯現出來。因此真如之中「心」的部分,常被視作萬法生出的根源,而高舉「唯心」的名號,實際上,固然不能否定「心」之能動性,但是心真如乃是實相真如的一個側面,並無法從實相真如之中單獨剝離出來。同樣地,有情與無情的區別,也是來自於心靈自己分別的結果。就同屬實相真如這點來說,心物是相同的,就其作用或所表現的現象,有情與無情的區別也許是一種不可否認的「常識」。
但是以現代科學的「常識」來對此加以反省,一切有情的物質成分與無情的木石,都是由各種原子分子所組成,生命與心靈的出現是一種至今難解的奧妙,但是科學家相信,只要有適合生命發展的條件,假以時間必會有從無生物的物質之中演化出生命與心靈。就像現在科學家所探索火星一樣,也許那個星球曾經出現過生的有情眾生方能証知真如實相,因而就會認定有情眾生才能成,才具有佛性,但殊不知,依據天臺的佛身觀,佛有法身、報身及應身三身。
法身佛等同真如實相,報身佛是法身佛的人格化,應身佛則是法身佛在現實世界的具現。若就法身佛性而言,無情的真如實相等同法身佛性,故無情之物當下就是法身佛;至於報身佛,是法身的人格化,也是智慧的代表,是可供崇拜的具體對象,無情物可具可不具報佛身,而這端視信仰者主觀的認定差別而定;應身佛則是具體呈現世間的佛身,除了智慧,更具有慈悲,應身佛可以從事實際救度眾生的工作,這就不是無情之物當下所能夠作到的,郤也不即意謂無情就是徹底且永遠的無情。
一切有情眾生不是都由無情的四大的構成物質色身,生命不也是從無生命當中演化而來,這一點正是湛然互具思想所提示給我們的。由『無情有性』體證:一、無情具法身、報身、應身佛性。二、無情當下即是法身佛,是佛法身;是隨緣應現的報身佛,是報佛身;是潛在性的,尚未實現的應身佛,「理」上具有應佛身。
「無情有性」是實相真如,將天台智者大師所說『諸法相即圓融與三佛身』的思想作進一步的發揮,建立起一套企圖同時融合『空思想』與『佛性思想』的理論,它帶有對唯心清淨論的批判與修正。任何的修行實踐都是要以觀“心”為基礎,實相真如觀是一種保留心物差別,著眼於心物互具圓融關係的一元論,看似心物二元對立,但就其體具圓融的關係而言,反而是種一元論的說法。而且把「心真如」的說法含攝進「實相真如」之中。
﹝**靜待接續(二)之"心海"~是如何之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