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大海溝儲蓄能量?~:~認識板塊間海溝與地震~:~
釣魚島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部邊緣,與日本沖繩群島之間隔有一條2000多米深的海溝,在地質結構上是附屬於臺灣的大陸性島嶼。
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接觸帶上,花東縱谷為其分界線,縱谷以西屬歐亞大陸板塊,以東則屬菲律賓海板塊。這兩大板塊以及南側的南中國海板塊曾在台灣附近的海域發生過碰撞、擠壓與張裂等運動。在最近的數百萬年裡,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移動,碰撞並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之下。基本上,海洋板塊沿著隱沒帶,俯衝下插到大陸板塊之下約
屬於菲律賓海板塊的呂宋島弧向西北方向斜撞歐亞大陸板塊,使得歐亞大陸的東緣地殼與海床中的沉積層被擠壓而隆起,碰撞點由北向南移動,所以台灣的造山運動也由北向南移動。現今島弧與大陸在碰撞之後,再向西逆衝加附到歐亞大陸之處,就在台東市附近。台灣北部最早開始造山,現今已經到了衰亡期;由花蓮到台東則是造山運動的成熟期;至於台東以南的台灣南部和以南海域則是造山的胚胎期。
今日菲律賓海板塊仍以每年約
1.花東縱谷大斷層:代表約50萬年以來,呂宋島弧加附至歐亞板塊以後的新板塊邊界。
2.梨山─潮州斷層:區隔脊梁山脈與雪山山脈。
3.山前逆衝斷層:位在西部麓山帶與台地前緣的斷層,斷層以東是已摺皺隆起的山脈,以西是尚未隆起變形的平原區。
台灣島由西至東可區分為下列地質單位:
1.西部海岸沉積平原:近百萬年被風化侵蝕、沖刷沉積形成的沖積層。
2.西部麓山帶:大陸邊緣淺海的沉積岩受摺皺撓曲與逆衝斷層錯動,在地表下呈覆瓦狀構造的山地與台地。
3.中央山脈西翼及雪山山脈:由板塊交界的增積岩體形成的亞變質板岩帶。
4.中央山脈東翼:由一億多年前古台灣島變質雜岩構成的古老核心。
5.海岸山脈:呂宋火山島擠進了台灣本島後,形成由安山岩質火山岩、火山碎屑及崩積碎屑構成的海岸山脈,原本的海溝已隆生成今日的花東斷層縱谷。
世界板塊構造圖板塊構造(plate tectonics)理論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Wilson,1965),該理論對生物地理學影響很大,很多情況下,不同地區上很多植物和動物分佈,只有通過我們現在掌握的有關板塊構造的理論才能夠解釋。
我們這個行星表面,是由厚度大約為100-150 km的巨大板塊構成,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塊幾乎完全在海洋,其餘板塊均包括大陸和海洋,板塊與板塊之間的分界線是海嶺、海溝、大的褶皺山脈和大斷裂帶。這些板塊就像冰山在海洋中一樣飄浮在玄武岩質基底上,進行非常緩慢的移動。
大部分陸地或者全部大陸都在板塊之上,所以當板塊運動的時候,各個大陸之間就表現出了相對運動狀況,我們稱此為大陸漂移(continent drift)。
大陸板塊具有三種可能的運動形式:
第一是新板塊的形成,在板塊交界處或者邊緣,由於熔岩湧出和冷卻產生新板塊,這類邊緣板塊一般都沉積在海底,但是如果這些板塊上面有陸地,那麼陸地就會隨之而相對運動,這種邊緣可能由一塊大陸中間的斷裂開始。比如東非大峽谷(The great rift valley in East Africa)就是兩個板塊分離初期階段的例子,當這兩部分大陸徹底分開之後,海水就會淹沒斷層部分,進而形成一個新大陸。分離的初期,這兩塊陸地還具有相同的植物和動物區系,原種的滅絕和新種屬的進化導致兩塊陸地的動植物區系發生變化。
第二種板塊運動形式是板塊相對趨近運動,如果一個或者兩個板塊邊緣都是很薄的海洋岩殼,那麼,一個板塊就可能滑向另一個,當兩個板塊運動到一起時,它們之間的摩擦造成戳穿和劇烈運動,因而產生地震帶。海洋下沉岩殼向更深層地殼運動,在接近熱核(hot core)深層時融化,然後融化的岩漿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現象。
如果這兩個板塊攜帶著大陸,那麼,它們將相互接近。大陸殼比海洋岩殼密度小,所以,如果一個大陸接近一個下沉板塊邊緣的時候,就不會滑向另一塊岩殼的下面,所以,就會防止它下面的板塊繼續下沉。如果兩塊板塊各具有一片陸地,相互碰撞時都不會塌陷退讓,撞擊的結果形成長長的山脈。喜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就是由於4000-4500萬年前,印度板塊和亞洲板塊相撞形成的,現在仍然在緩慢上升。
第三種是板塊邊緣相互碰撞滑開,加利福尼亞的San Andreas 斷層(fault)顯示向北滑動的太平洋板塊和向南滑動的北美板塊。
可見,目前的大陸都是由一塊被稱為泛大陸(Pangea)的超級古陸分離形成的,大約在2億年前分成兩半,一半是Laurasia,另一半是Gondwanaland。一旦大陸被分割成不同的陸塊,互相之間就被浩瀚的大海彼此孤立,同時每塊大陸上的動植物也被隔離,各自獨立進化的結果導致目前彼此不同的生物地理格局。
因此按照目前的板塊學說,約可將板塊邊界分類如下:
(1) 建設性或分離型的邊界(又稱擴張邊界,divergent boundary):兩個相鄰板塊向互相分離的方向走,如大西洋著名的中洋脊。
(2) 破壞性或聚合型的邊界(convergent boundary):兩板塊衝撞在一起時其中一塊板塊受到擠壓而俯衝進入地函,形成隱沒帶。如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太平洋板塊下面,產生全球最深之馬尼亞那海溝。
(3) 存留、轉換或剪切型的邊界(transform boundary):這個邊界與擴張邊界都是近乎垂直的面,最典型為美國加州聖安德列斯斷層。
根據勒皮雄(Le Pichon)等人觀點,全球岩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
美洲板塊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格陵蘭島、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極洲板塊 - 南極洲及沿海
亞歐板塊 - 東北大西洋,歐洲及除印度外的亞洲
非洲板塊 - 非洲,東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洋板塊 - 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大部分印度洋
太平洋板塊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亞南岸)
目前一般認為全球有十二個板塊,包括:
以陸地為主、涉及少量海洋的板塊:歐亞(Eurasian)板塊、阿拉伯(Arabian)板塊、非洲(Africa)板塊、北美(North American)板塊、南美(South American)板塊、南極洲(Antarctica)板塊
以海洋為主的板塊:太平洋(Pacific)板塊、菲律賓海(Philippine)板塊、納茲卡(Nazca)板塊、可哥斯(Cocos)板塊、印度-澳大利亞(Indian-Australian)板塊、加勒比(Caribbean)板塊。
此外,還有人劃分出許多微板塊,關於這個問題,目前學術界正處在熱烈的討論之中,尚無定論。
關於板塊運動的動力機制,人們有很多解釋。但首先這個驅動力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能產生足夠大的力;
2,必須合乎物理學(流體力學、熱力學等)基本原理;
3,符合根據地球物理觀測得出的地球內部性質;
4,驅動力所產生的效應要與現代岩石圈的性狀和動態相一致,也就是說能圓滿解說觀察到的各種地質現象。
按照赫斯的海底擴張說來解釋,認為大洋中脊是地幔對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質不斷從這裏湧出,冷卻固結成新的大洋地殼,以後湧出的熱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殼向外推移,自中脊向兩旁每年以0.5~5釐米的速度擴展,不斷為大洋殼增添新的條帶。
現在很多人認為這個驅動力就是地幔對流,雖然這中間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除了地幔對流以外,人們還提出了俯衝板塊動力拖拉機制、順坡下滑機制等。
這些說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都有讓人懷疑的地方。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地幔對流模式中軟流圈是主動的,岩石圈是被動的;其他幾種模式中軟流圈是被動的,岩石圈是主動的。
2011開始已知的地震紀錄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時間:
1960年智利曾發生過裏氏9.5級強烈地震,是1900年以來有記錄的世界最強烈地震,造成1600多人喪生。地震傷亡不太嚴重,是因為震中距城市較遠,美國地震局專家說,此次8.8級的強烈地震是納斯卡板塊和南美板塊的碰撞引起的。此次,地震震中距離城市不算太遠。雖然專家稱由於地震多發,智利建築的抗震級別也相對較強。但對於如此高級數的地震實在是對任何建築都是一個大考驗。
地震可分為自然地震與人工地震(例如:核爆)。一般所稱之地震為自然地震,依其發生之原因又可分為:(1)構造性地震、(2)火山地震、(3)衝擊性地震(例如:隕石撞擊)。其中又以板塊運動所造成的地殼變動(構造性地震)為主。
(1)板塊構造運動~板塊構造的基本觀念是將岩石圈分成數個接近剛性之板塊,包括較大的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及南極洲板塊和數個較小之板塊(見附圖),板塊受到張力、壓力、重力及地函對流的作用,不同的板塊之間每年以數公分的相對速度緩慢移動,大部分的地震、火山及造山運動便由於相鄰板塊之互相作用而發生。
(2)火山活動~由於地球內部的熔岩等高溫物質在向上擠升之際,會對地殼產生作用力,而使岩層破裂。強大噴發力亦足以引發地震,但是火山活動所引發的地震規模通常不大。
許多大地震發生後,常出現地表破裂的現象,究竟是斷層引發地震抑或地震造成斷層,目前尚無科學上的定論。但是,斷層經常是地震釋放能量的地方。斷層是一種破裂性的變形,兩側岩層延著破裂面(斷層面)發生相對移動,或上下或前後左右,依斷面傾斜角度將兩側岩層分為上盤及下盤,因斷層發生時實際運動情形,已無法追就,所以主要斷層分類以相對移動而定。
什麼是地震波?簡單的來說就是當地震發生時你所感覺到地層上下跳動或左右搖晃的情形,就是『地震波』所造成的。換句話說就如同丟一塊石頭在水裡,水面產生一圈一圈的漣漪,或像醫院用的心電圖,這些都像等會要介紹的地震波。地震波有哪些種類呢?。
1.體波(body wave):可在地球內部傳播,依波動性質之不同又分為:(1)P波(primary wave,縱波或壓縮波):性質與音波相似,質點運動和波傳播方向一致,也就是一開始我們感覺到地震的上下振動,速度最快。(2)S波(shear wave or secondary wave,橫波或剪力波):質點運動與波傳播方向垂直,產生平面式的前後左右各方向的振動,速度次之。
2、表面波(surface wave):沿地球表層或地球內部界面傳播,主要可分為:(1)洛夫波(Love wave)又稱LQ波:質點沿著水平面產生和波傳播方向垂直的運動,呈現水平振動。(2)雷利波(Rayleigh wave)又稱LR波:質點在平行於震波傳播的垂直面上,沿著橢圓形軌跡震動,呈現垂直振動。
以上四種波的速度為:P>S>LQ>LR.因此地震時,我們會先感受上下振動,再來水平振動(事實上,當P、S二種波皆傳到同一點時,會變成上下偏斜的振動),接著水平搖擺,最後前上後下的搖滾振動。
太平洋板塊的俯衝自1億8千萬年(180 Ma)以來一直影響著中國東部,中國東部的岩漿活動、火山噴發、地震活動、裂谷形成、岩石圈減薄無不與此有關。
俯衝板塊的先頭部隊早已穿越上-下地幔邊界(
2011年
所幸不是“直下型地震”,這是指地震的震源位於城市直下方的地殼內,或者說,城市直接建在斷裂帶上。直下型地震對城市造成的危害最大。例如,
2011年
太平洋板塊向西強烈推擠著歐亞板塊,激烈衝突的前沿陣地就是日本海溝及其向西傾斜的俯衝帶,雙方就這樣互不相讓地擠壓著、僵持著、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俯衝帶內的岩石在痛苦地支撐著來自雙方的應力,應力越積越高,震源體處的岩石終於支撐不住了,暫態間徹底崩潰了,斷裂迅速滑移,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其中約90%的能量耗散於岩石破裂、碎裂、摩擦、升溫 (形成一種由極細的岩石碎屑和熔漿混合而成的假熔岩) 等,另外10%左右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迅速傳遍全球,震撼整個日本島國,掀起滔滔海嘯,無情的吞噬沿途的一切。
這次巨災使得城鎮夷平,江河易容,美麗的家園滿目瘡痍,鮮活的生命瞬間凋零……舉國同悲,全球震驚。在日本歷史上曾記載數次大地震,例如,1707年發生的約8.4級的寶永地震,
日本歷史上地震死亡人數最多的可以說是
1、地震距離海岸
海嘯侵入陸地,最深
4
5
6、好處:東北太平洋沖群震,整個海溝全部動起來。所有的能量都釋放了,所以未來30年沒問題。
7、核設施損害誰也沒想到,因為畢竟有災難預防設計,不料海嘯導致備用發電機組報廢,電網無電,說明對九級地震及海嘯無防備。反應堆使用沸水堆,是為了經濟性。看來日本還是缺乏巨大地震的防禦準備。其他國家就別說了。西雅圖如果九級地震爆發,損失比日本還大。
8、日本救難隊員明知白血病危險還挺身救難,的確做到了最高程度。
9、經濟影響很小,因為侵犯深度只有
10、東京關西九州等工業和經濟地帶無損失。
11、以牡鹿半島為界,以南是平原海濱 ,以北是山地海濱。損失最慘重的都是峽灣內居民地,因為喇叭口導致海嘯升級。
總之人身的損失大於經濟損害,對東京大地震是個解除。駿河灣總歸是要震的,只是震度會下降到可接受水準。
郯廬斷裂並不僅存於郯城與廬江之間,向南到湖北省長江北岸的武穴, 向北北東方向經安徽省的宿松、潛山、廬江、嘉山、江蘇省的泗洪、宿遷、山東省郯城、沂水、濰坊,進渤海,然後過遼東半島,穿過東北三省去了俄羅斯。在中國境內長達
郯廬斷裂在侏羅世時,是一條左行走滑斷裂帶,當時長度也僅是武穴 (湖北) 至安丘 (山東) ,左行錯斷了大別-蘇魯超高壓變質岩帶近
郯廬斷裂具有啟發巨震的能力。
1668年郯城地震屬於無前震的主餘震序列,震後又發生6.5-7.1級餘震6次。斷裂帶表現為由南向北單向擴展的特徵。郯城地震造成建築物倒塌性破壞,地面遭受強烈變形。山崩、地裂、地陷等地面形變現象主要分佈於山東省大部分地區和安徽省北部, 形變帶延伸南北長達
據歷史記載,郯城地震時空中如巨雷轟鳴 , 地下若萬馬奔騰,“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以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垛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城內四關六百餘戶盡倒,城垛全坍,周圍坼裂,城樓傾盡,城門壓塞,監倉衙庫無存,煙灶俱絕”。當時正值夏季炎熱多雨季節,隨之而來的瘟疫流行。史料記載:“其時死屍遍於四野,不能殮藏者甚多,凡值村落之處,腥臭之氣達于四十餘裏,臭不可聞”,“天災存至,痢疾繼發,號哭之聲,徹於四野”,“先時自謂災方過,誰知災後病還來”。
郯城地震那天,《聊齋志異》的作者——文學家蒲松齡正好在山東省臨淄縣, 晚上 8 點左右他正與其表兄李篤在旅館對燭暢飲, 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 向西北去, 眾駭異, 不解其故。緊接著桌子開始擺簸, 酒杯傾覆, 屋樑椽柱錯折有聲, 人們相顧失色, 呆滯了一陣才意識到是地震, 來不及穿衣褲便急忙逃出屋外。只見遠近樓閣房舍劇烈搖晃僕而複起, 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交混鼎沸。人眩暈坐立不穩, 河水傾潑猛漲丈餘, 鴉鳴犬吠不停, 一個多小時始稍定。
蒲松齡把自己的這些親身體驗和所見所聞 ,寫成《地震》一文:“山東省南部的郯城、臨沂、臨沭、莒南、莒縣一帶災情分外慘重。郯城城樓垛口、監倉、衙庫、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震塌房屋約數十萬間。地裂處或縫寬不可越, 或縫深不敢視,地陷塌處皆如階級有層次,李家莊一鎮並陷, 凡數千家,泉水上湧二三丈高, 遍地水流。臨沂城郭宮室廟宇公廨一時盡毀,人無完宇。山崩地裂,井內水湧高數尺,平地水深丈餘,州治北門外裏許坍龍潭一區,周圍闊五、六丈 ,深二丈七尺,水青黑。莒縣官民房屋、學署、寺廟、監庫、牌坊、城垣俱倒 ,周圍百餘裏無一存屋, 十三層塔一座崩裂一半。馬蓍山崩四散, 五廬固山劈裂一半, 閻家固、施風朵、科羅朵、馬齊山大山各裂一半。城內四鄉遍地裂縫,或寬一尺至三尺,長數丈至數百步。沭河東崖裂縫寬三尺,自管莊至葛湖長十五裏,裂處皆翻土揚沙,湧流黃水,城東北、北門大街三口井噴水高三四尺。”
郯廬斷裂和日本海溝共同組成一個板塊彙聚邊界體系。世界上許多板塊彙聚邊界體系都是由逆斷層的海溝和一條巨型的走滑斷裂組成。自160百萬年以來,郯廬斷裂和日本海溝從來就是聯手作案的,造成弧後盆地擴張即日本海的形成和由華北地台減薄形成的渤海。
除1668年地震外,僅全新世以來郯城和莒縣之間的郯廬斷裂帶上,至少還有另外三次大於或等於8.0級的古地震。為什麼這個地區多次發生大於或等於8.0級的巨震?肯定這個地區具有特殊的地質條件。這個特殊的條件就是強岩,只有震源區有強岩才能產生強震。
郯城和莒縣之間的地下正是高強度的蘇魯超高壓變質岩,如長英質片麻岩、花崗岩和榴輝岩等。在郯廬斷裂的某些區段上已經很長時間處於閉鎖和彈性應變能積累階段 (地震空區),斷裂超期服役。眾所周知,巨震總是發生在本該活動而又長期未活動的地震空區。
太平洋板塊的俯衝自180百萬年以來一直影響著中國東部,這裏的岩漿活動、火山噴發(如東北的五大連池火山、河北張北地區的火山)、地震活動、裂谷形成、岩石圈減薄無不與此有關。
馬尼拉海溝(Manila Trench)是中國中沙群島與菲律賓群島的自然地理分界(黃岩島距菲律賓蘇比克港約140海哩)。
南海,為中國近海中面積最大、水最深的海區。位於中國最南端。可分陸架、大陸坡和深海盆等地貌單元。大陸坡上的沉積主要為軟泥和粘土軟泥。被大陸坡包圍的深海平原為中央盆地,水深大於
臺灣“中央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地科所
吳祚任說,臺灣近年來沒有受到海嘯威脅,是因為地震大半都發生在東部外海,臺灣東部地形陡峭,海嘯波抵達臺灣東岸會被反射,因此不易感受到海嘯的威脅;但這不代表臺灣不會有海嘯。
吳祚任估計馬尼拉海溝的地震復發週期,規模9.5級的地震約600年,規模8.5級的地震100至200年。因馬尼拉海溝現今還未發生超過規模8級的地震,無法估算強震復發週期的始點。
馬尼拉海溝地震引發的海嘯會以“左右開弓”方式直撲臺灣西南沿海及東北角海岸。吳祚任仿真規模9.3級的地震,馬尼拉海溝距臺灣
從東路進攻的海嘯雖然受花東峭壁阻絕,但海嘯波能量沖到東北角海岸後,全部爆開,地震發生後2小時就會灌進蘇澳及基隆。
雖然馬尼拉海溝還未發生規模9.5級的地震,但2006年底屏東外海發生7級地震,臺灣氣象部門及“中大”測到海嘯波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