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識~易經~
“萬里比鄰”這個成語大家不常見,但容易理解。比,連在一起,融合在一塊的意思。“萬里比鄰”比喻大家雖然相隔遙遠,但關係就如同鄰居們一樣親近。它出自曹植的《贈白馬王彪》:“心悲動我神,棄置莫複陳。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向上追溯,比鄰一詞,源于《周易》的“比卦”,這個卦是異卦(下坤上坎)相疊。下卦為坤卦,代表大地、黃土;上卦為坎卦,代表水澤、江河。卦象顯示地上之水向下滲透,土中有水,水中有土,水土交融,難分彼此。正是人際交往,彼此親近得像鄰居一樣。
從六爻來看,只有上卦的五爻是陽爻,五陽爻處於“九五之尊”的尊位,代表國王有中正的德行。不論是賢者還是百姓都真心悅服。正是國泰民安,君臣和睦之象。它是《周易》第8卦,排在“師卦”之後,與“師卦”相反。“不打不相識”,激烈的戰爭過後,出現了“握手言和”、“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狀態。
親近固然是好的。但從周易的觀點看,親近中也包含著矛盾和不安。“比卦”卦辭說:“親近他人是吉利的,親近應該永遠堅持正道。沒有災禍。但不安定的因素也在親近的關係中增長著,最後來親附的人不吉利”。
康熙年間,官居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張英遇到了這樣一件事:生活在桐城老家的家人要整修府第,但因宅基地界不清,與鄰居屋老吳家出現爭執。雙方互不相讓,鬧到官府。家裏人寫信將此事告訴張英,希望張英利用官威、權勢施加影響,打贏官司。
張英得知事情原委,賦詩一首,以詩代信,送回家中,詩雲:“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壘建院牆,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於是兩家的院牆之間有了一條寬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由此而來。這條巷子現存於桐城市城內,作為中國文化的遺產,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現在“六尺巷”已成為桐城古城的旅遊景點,2007年4月,“桐城文廟——六尺巷”還成為國家
包容忍讓、平等待人,作為一種美德,在我們古代已經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並不是很多,尤其對身居高位,手握重權的人來說更是這樣。張英在涉及自己家人切身利益的時候,沒有利用手中權勢壓服對方。而是以高遠的眼光,開闊的心態勸說家人退讓為先。這種看似違背常態的觀念蘊含著更高的智慧,更遠的眼光。心胸寬廣、放眼遠處、恭謙禮讓的人無論在何時都是受人尊敬的。
在物欲橫流、錢、權當頭的今天,提倡這種美德,似乎更為必要。“六尺巷”的故事流傳至今,是因為人們敬佩張英的胸襟氣度。它讓後人懂得了謙讓不僅是美德,更是人際關係的調節器。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處理好與周圍人的關係關係著我們自身的幸福。
《易經》是由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組成的,八卦即涵蓋宇宙事物特性的八種屬性,八卦由陰陽兩種符號(爻)組成。《易經》曰:太極(宇宙在混沌狀態)生兩儀(陰陽),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定乾坤(天地)。八卦錯綜形成六十四卦,使事物分類更加詳細。凡具備剛健、上進、純陽特性的都屬乾,具備向下、流動、中滿特性的都屬坎,具備靜止、隆起、覆碗特性的都屬艮,具備動搖、響聲、仰盂特性的都屬震,具備向內、入、下斷特性的都屬巽,具備向上、豔麗、火熱、明亮、中虛特性的都屬離,具備廣大、柔順、純陰特性的都屬坤,具備喜悅,善言、開口、上缺特性的都屬兌。宇宙萬物的八種屬性在人體:乾為頭為肺為骨五行屬金,坎為腎、膀胱、血、津液五行屬水,艮為脾、胰、乳房五行屬土。震為肝、四肢、筋五行屬木,巽為膽五行屬木,離為目、心五行屬火,坤為腹、胃五行屬土,兌為口為大腸五行屬金。
八卦錯綜形成六十四卦。上坎下離,坎為水,離為火,水加於火、心交與腎則“氣”化成,酣然入眠,卦象既濟。上離下坎,坎為水,離為火,水火失交、心腎不交,氣化不成,難以入眠,卦象未濟。其他八卦錯綜形成之卦象來說明人體臟腑功能狀態並以此指導用藥,療效顯著。
以既濟為例, ‘水’加於‘火’既濟,‘氣’化成,津液上乘於口。中藥分辛、甘、淡具有發散作用的為熱(陽)性藥,酸苦鹹寒湧泄(陰)性藥。陽性藥加在寒涼之病(陰證),氣就化成。同樣陰性藥加在陽證(實熱證和陰虛發熱病),氣也化成。 ‘氣、津、液’的概念,‘水’加於‘火’是為‘氣’;‘陰’為裏、內、水、寒、夜、下等,‘陽’為晝、火、熱、燥、上、天等。‘陰’加于‘陽’是為津,‘陽’加于‘陰’是為‘液’。‘津、液’滲入血管為‘陰’。血液滲於組織即為‘陰’。五臟六腑,五臟藏而不瀉,六腑瀉而不藏,藏瀉平衡則‘陰’平‘陽’秘,是為‘平人’,醫者明斯理,天下人同登壽域為期不晚。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哲學經典著作,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中國古代先賢通過感官認識總結、描述大自然變化規律的最古老的哲學書籍。它指導和影響著中國古代各學科的形成和發展,做為一個中國人應對它有一定的瞭解和正確認識,特別是對學習中醫的人更是如此。免使《易經》成為學習中醫的攔路虎,不少中醫的古代書籍都提及它。如何學習和使用《易經》這應該是中醫的一個內容之一。毫無疑問對其他學科也有一定的意義。
學習《易經》很多人都被其神秘的外衣和其古澀難懂的文字和圖像弄昏了頭。其實,《易經》雖包羅甚廣,其義蘊含雖多,但無非理、數、象、占四部分。這四部份又是不可分割的,在占卦時才統一運用,因為《易經》主要是用符號“卦象”去表明事物的變化規律。故有“有是理,乃有是數,有是數即有是理”,“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有象必有占”的說法,所以理、數、象、占都統一在預測時(即“占卦”)的卦象中去使用。通過數和卦象以明其理,去推測事物發展變化和預測是吉是凶。預測時使用的數,主要是按“實用八卦”中的數去運用,如圖:在《易經》中的數理還涉及到河圖、洛書、天數、地數和大衍之數先天、後天、八卦等內容。這些與中醫理論關聯不太大,在中醫理論裏運用也不多,對於學習中醫理論沒有太大的問題,但在預測學(占卦)時才要運用,在古代的數學、音韻、天文、曆法等卻時有運用。
對《易經》的學習應注意的主要幾個問題:
第一、動和變,而且隨時守正是《易經》的主題思想;
第二、用於預測。其方法有多種,有用方位、聲音、以及時間等起卦。用時間起卦的,先按時辰按實用八卦的數,從數中去得出卦象,再從卦象中去明其理,然後再去推測判斷疾病或要預測事物的性質、部位和預後吉凶。如果在預測(即占卦)方面,預測者很有經驗,有時候會很準確,準確得讓你目瞪口呆、難以置信,但有時候也不準確。因為在預測的過程中還有其他一些需要考慮和影響的因素,與現代醫學的先進儀器和其他物理化學檢查相比較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古代醫療不發達,又沒有任何醫療設備的醫療活動中使用這一方法去協助診斷和判斷疾病的性質和預後,還是有些意義的,無疑也增加了不少的神秘色彩和提
第三、《易經》用陰陽消長變化為中醫描繪出一幅生命發展和氣候變化軌跡的園圖(伏羲六十四卦園圖)在園圖中陽始於複卦漸次增添,至乾卦陽盛已極,乃象人自少至壯,後半生始於姤卦之一陰,陽氣漸次耗減,而陰漸次增添,至坤卦而陽盡以終,乃象人之自衰至老。這就是用陰陽描寫的正常的人體生命生理軌跡,所以中醫有“分陰不仙,分陽不鬼”的說法。當人體受到外來因素的作用,超過了人體承受的限度,使其偏離了這個生理軌跡,運行在病理軌道上,就出現了病態。用扶陽抑陰的辦法,使其從病理軌道重新回到正常的生理軌道上來。提高人體的承受力(抗病力)消除不利因素,這就是“扶陽抑陰”。
在《易經》,始終貫穿著這個原理,這裏的扶陽並非只是指使用助陽的藥物,而是全方位的含義。一切可以提高人體抗病力的藥物、方法,鍛煉,均屬助陽的範疇,一切能去除不利因素的手段、做法、藥物也就是抑陰,而且很多助陽的做法就孕育著抑陰。由於《易經》是一部古樸的哲學經典著作,哲學與科學是抽象的共性和具體的個性的關係,所以《易經》對科學研究有啟迪和開拓思維的意義。但只是抽象的、方向性的指導,對於中醫也不例外。至於具體如何指導和運用于中醫的臨床實踐,我還沒有發現很成功的專著。明代大醫學家、易學家-張介賓在其著作《類經圖翼》的“醫易義”篇中,也只是做了些方向性的指導,張介賓認為,“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宜降不宜升者,須防剝之再進,宜升不宜降者,當培複之始生”。
至於具體如何運用,如何防止陽氣的進一步耗損,如何培補陽氣的再生,並沒有進行詳細的描寫和舉例說明其運用。當然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階段,必須採用不同的方法,藥物。
中醫的經絡,傷寒論中的六經命名其中有四條,即太陽、少陽、太陰、少陰與易經中四象的命名相同,到底《易經》在疾病的傳變和經絡、針、灸的使用上有多少對臨床有意義呢?多年來我也曾試圖進行摸索、探討,但還沒有很成功的經驗。衡量學習《易經》是否取得成功,主要是看是否能夠把《易經》用於指導實踐,特別是對科學研究的啟迪和思維的開拓。古代不少成功的例子,如東漢的魏伯陽以及把《易經》用於占卦預測的宋代趙康節,特別是太極拳,在其整個套路中處處體現出陰陽互根、剛柔相濟、敵進我退、敵退我追,隨時守正的光輝哲學思想。
中國幾千年來,從事風水地理學的堪輿家(即風
學習易經最重要的問題是:不要過多拘泥於卦詞和爻詞的文字推敲,特別不要把文字與卦象易理數理割裂開來研究,因為《易經》的卦詞,爻詞是周文王在獄中寫的,很多都是用暗喻的寫法而且古文言簡意駭,在以前眾多的“易學”著作中其解釋各異。中醫陰陽五行:木-火-土-金-水,與易經是密不可分的,學習《易經》要從本質、從整體、從發展的,動則變的角度去研究和學習。當你深入研究某一個問題而徘徊不前時,研究一下它,用《易經》動態的,發展的觀點去分析問題,借助《易經》去拓寬你的思維,也許你從中會得到一些啟迪而收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