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6 20:39:11幻羽

《末日情緒》


《末日情緒》

一部《2012》將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瑪雅人關於世界末日的神秘預言上來。電影剛剛落幕,隨之而來的便是海地7.3級地震,智利8.8級地震,南極80公里冰山崩塌,中國江蘇氣候出現反常,中國青海發生的7.1級地震、冰島火山噴發……面對這一系列的災難和反常現象,不禁要感歎:這個地球怎麼了?這種焦慮情緒在我們心中滋生蔓延,慢慢發展為一種被心理學家們稱為“末日情緒”的大眾情緒。在關注“地球怎麼了”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問一問:我們自己怎麼了?

末日情緒在心理學上可以說是恐懼誘發的焦慮情緒的一種。其實恐懼是人類在無知的狀態下調用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對歷史和地球科學的不瞭解導致了這種無知。其實,和歷史同期相比現在地球的地震次數並沒有明顯的增加。

此外,一些社會性的東西也是末日情緒產生的原因。現在都市人要面臨各種生活壓力,而日常生活中又沒有發洩壓力的途徑,這就需要通過一種類似“末日情緒”的管道來發洩社會給個人帶來的壓力。人對事物的認知很大部分是通過外界習得。影視作品的渲染,也是末日情緒在人群中蔓延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自古就有天人感應學說。每逢災年人們就會將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聯繫在一起。最近,中國的經濟發展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出現了一些波動,這些波動給中國社會各階層都帶來不小的衝擊。這些外界影響反映在個體身上,就表現為一種末日即將到來的自我暗示,這也是“末日情緒”產生的原因。

上個世紀末世界末日說盛行的時候也正是東南亞金融風暴席捲亞洲的時候(有關“末日”的影視在該階段也最為盛行)。另外,內在的壓力加上外界的天災,讓都市人很容易將社會問題和災難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末日情緒。從另一個層面上講,人類發展到一定階段就需要“重啟”一次,這是族群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人們希望能重新來過並反思應該以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來生活。

“末日情緒”的發展是有一個過程的,從電影《2012》表現出的虛擬的世界末日,到最近發生的一系列現實生活中的天災,這種“末日情緒”也一直在增強。這種情緒的增強和蔓延其實也是正常的。這是人類在受到了一系列刺激之後的本能反應。比如在看到了災難的場景之後,往往也會情緒低落。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這種末日情緒,敏感人群更容易受影響。

其實“末日情緒”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從好的方面來講,“末日情緒”實際上是人們對恐懼感的宣洩。把個體內心的苦惱或恐懼轉移到大家共同焦慮的話題上來。末日這個話題實際上就成為了人們轉移焦慮的管道。從這個層面上說,末日情緒對於個人心理狀態的調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最主要還是看我們如何正確應對末日情緒帶來的恐懼往往對人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包括情緒低落、自殺和傷害傾向。在世界各地都有“末日情緒”給個人帶來心理健康傷害的案例。

最具代表性的是屢屢發生的“諾亞方舟案例”。在這些案例中,人們往往被“末日情緒”影響開始自己建造諾亞方舟,希望末日到來時可以得到“救贖”。或者表現為上個世紀末出現的居民大量囤積糧食的現象。而且還會類似不敢出門,害怕到公共場合這樣的強迫症。這樣發展下去最終可能會導致精神分裂。

雖然這個情緒本身是消極的,但是要積極對待。應對這樣的大眾化情緒不僅是市民個人的事,也是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責任。在適當的時機對大眾化的情緒進行公共管理已經迫在眉睫,要關注全民的心理健康問題。

 比如,應對末日情緒這樣的公眾情緒,政府首先要積極去引導,關注影片娛樂之外的科學成分。心理狀態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對於天災和民眾的心理要有積極的姿態,正視問題,將真相告知民眾,並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做到一種心理狀態的轉換,也許就會把這種末日情緒的一些消極影響,引導到積極的方面來。

作為受影響的個體,首先是要正確地認知身邊的科學。比如說2012年會發生太陽風暴,其實太陽風暴之前就已經發生過,其後果僅僅是造成了魁北克地區的電力癱瘓。只有當人們認識到這些自然現象的原理和結果,才能避免謠言的產生。現代網路發達,人們接受的資訊太多,這反而讓我們得到的有用資訊更少。面對末日情緒,人們都要有一種自主思維的精神。其次要正確化解壓力,現在都市人群心理亞健康現象嚴重,又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應該在問題剛剛出現的時候及時化解,及時尋求心理援助。

有些人在面對末日情緒的時候會出現焦慮、徹夜難眠、心悸等軀體反應。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好地去關注我們的內心。其實不是危機或末日情緒讓你這樣,而是自身出現了問題。當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時就有必要進行心理治療。這時候人們需要有一個支援系統,說說末日危機為什麼會讓自己這麼害怕。通過這樣的方式緩解末日情緒對自身的負面影響。自從知道恐龍滅絕的原因後,現在地球的主宰—人類,也在擔心自己會和昔日的地球霸主落得同樣下場。大部分災難片都誕生於上世紀末,聯繫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這是外界生存壓力對個體影響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