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2 17:45:11幻羽

生活廣角鏡~《元宵到說燈謎》下篇


廣角鏡
~《元宵到說燈謎》下篇

 

猜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文娛形式。古代,每屆元宵節,人們總要分曹射覆,引為笑樂。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

 

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面虎。他見了衣著體面的人,就拼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鬍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借糧時,被他趕出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面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著一首詩。笑面虎上前觀看,只見上面寫著:

 

    頭尖身細白如銀。

    稱稱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到屁股上,

    光認衣裳不認人。

 

笑面虎看罷,氣得面紅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膽敢來罵老爺。便命家丁去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哎,老爺莫犯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就是<>,你想想是不是。這<>怎麼是對你的呢?莫非是<>對你說的,不然你又怎麼知道說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氣得乾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

 

這事傳開後,越傳越遠。第二年元宵,人們紛紛仿效,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人猜射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後相沿成習,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的重要活動內容,《紅樓夢》裏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制猜燈謎的情景。燈謎活動,一直傳至今天。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史辭賦,現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煉思維,啟發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

 

古代,元宵夜還有元宵照井的習俗,古諺語說:照井水,面皎美。俗傳元宵夜去觀井水會顯得更美麗,所以古代少女常乘元宵明月當空、皎潔玲瓏之際,去俯視井水,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可愛,顯現出花容月貌來。元宵節除了保留著許多有趣的遊戲習俗外,還流傳著許多軼聞趣事。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的成語,其趣事就是出於元宵。

 

相傳,宋朝有一個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為了避官諱,他驕橫跋扈,不許百姓言登,因登和燈同音,也就不許百姓說燈,點燈只能叫點火。這個州官在元宵節時,貼出告示寫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由於他平日胡作非為,人們便針對他的佈告,譏諷他是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正月十五雪打燈這句諺語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千百年來的天氣現象規律總結出來的,因為幾乎每年到了元宵節的前後都會有冷空氣入侵,形成雪打燈的景象。但是,這一現象並不是固定會發生的,尤其是在有旱情的情況下,各地都會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它的影響,因此能夠下雪的常常有新疆北部、內蒙古北部、黑龍江東部、西藏西南部等地。不過,正月十五雪打燈這一現象出現的幾率也並不是很高。 

 

正月十五這天,除了欣賞雪打燈以外,還有很多傳統的慶祝項目可以參加。像是最為傳統的猜燈謎逛燈市舞龍舞獅等都是非常有傳統氣息的。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在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每到農曆正月十五,各家各戶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現代社會,繼承了這一傳統的習俗,只不過,許多人圖省事,只是把燈謎寫在紙條上,然後在細繩上掛成一排,誰能破解,就把紙條撕下來,然後到兌獎處領取小獎品。同時,各大商場也為了增加人氣和年味,紛紛在大廳中設置猜燈謎這一活動,將過年的氣氛推向高潮。

 

逛燈會是春節逛廟會的一個延續,在燈會上,除了有我們上面提到的猜燈謎以外,還會有熱熱鬧鬧的賞月、放煙火、耍雜技、舞龍舞獅表演等等,可以說是熱鬧非凡。晴天時人們,可以借著這個好機會和家人朋友一起相約去逛逛。下雨而不能外出賞月,不妨與家人團聚在飯桌前吃上一頓團團圓圓的湯圓,和和美美,吉祥一整年。(記得~還有個附篇~猜燈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