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1 18:13:16哈比人
2016(第53屆)最佳女主角:《七月與安生》馬思純、周冬雨
2016(第53屆)最佳女主角:《七月與安生》馬思純、周冬雨
角色:林七月與李安生
13歲就相識,兩人生長背景不同卻個性互補,很快成為閨密,卻在在高中時期同時喜歡一個男生,因此兩位原本感情深厚的友誼,也開始產生變化。
其他入圍:《紅衣小女孩》許瑋甯、《我不是潘金蓮》范冰冰、《再見瓦城》吳可熙
華語電影中,專注描寫女性情誼變化的影片,其實不算太多,而且通常都會因為一位男人,而攪亂原本的感情,比方張艾嘉與繆騫人的《最愛》、張曼玉與鍾楚紅的《流金歲月》,甚至徐克與李碧華顛覆傳統白蛇傳故事,由張曼玉與王祖賢主演的《青蛇》,姊妹看似深厚的情感,都不敵一位男性的誘惑,鮮少像《滾滾紅塵》中的林青霞與張曼玉,雖然為劇情副線,但兩人情感既不為男性吃味忌妒,相知程度更勝一籌,實在難得。而改編自網路小說的《七月與安生》,也不脫這個框架,但使用了近年流行的結局翻轉,希望讓這個陳腔可以創出新調,可惜仍舊不太成功。
由香港新秀導演曾國祥(曾志偉之子)執導,中國作家安妮寶貝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而成。劇情虛實交錯相間,因為你以為是安生在網路上發表這個故事,到最後才發現是七月假用安生的名字發表文字,七月與安生,如同人一體兩面,但到底哪一個故事才是真實的,那一個結局才是真正的,電影並不想要清楚透露,希望觀眾在不停的結局翻轉中詫異與心疼。
但仔細想想,電影其實都是安生個人的故事,從開場大家以為的第一個結局:長大後的安生與許久不見的男人家明巧遇,短暫的交談中,安生說她與七月已經沒聯絡,似乎因家明的介入讓兩人關係生變,於是電影從七月於網路發表的故事,開始回溯七月與安生的故事。
但講了這麼久的故事,電影最後翻轉,原來是安生假藉七月而發表的,根本是安生的觀點,而目的在第三個結局,原來七月早就過世,留下一個女兒讓安生照顧,而網路故事中的結局,是安生心疼七月而捏造出來的故事,七月突然興起對世界探險的灑脫,讓家明或是世人覺得七月活向更美好希望中。
但這一切都是安生的觀點,如果以電影最後結局的邏輯而言,七月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想像,七月看似乖巧的外表,柔順的個性,美滿的家庭,似乎與安生截然不同。而安生對於家明感情的逃避與躲藏,也是安生自己塑造的,尤其她知道家明一定會看到,而七月已經不在世上,死無對證。因此電影根本就是一齣安生美化自己以及與七月友誼的小說,空洞漂浮。
我會這樣覺得,是因為我在電影中並未看出兩個女人要好的理由,個性南遠北轍的兩人為何成為好友?明明叛逆不羈的安生卻在七月父母面前擺出乖巧模樣?又或是在七月再告訴安生她暗戀的對象,而安生還故意前一天去碰面男生,表面上是好心為好友七月警告男生不要辜負她,但實際卻是讓男生對她印象深刻(好一個心機女),也就導致男方雖然認了七月這位女友,但也情牽安生,如同紅白玫瑰中的渣男振保,貪心於兩個截然不同的女子。
因此在整個片中,不知為何,我一直對七月與安生間的友誼存著強烈懷疑,她們真的要好過嗎?他們是那種真的可以為對方犧牲的好友嗎?因為即使安生遠走他鄉,不離身的男方信物,以及寫給七月每張明信片最後都要問聲男方好(卻不問候對安生很好的七月父母),安生是在暗示七月甚麼?因而成長後再相遇,因為性格與背景的隔閡,兩人更變得無話可說,也讓餐館中的衝突一發不可收拾。
另外一個劇中最激烈的爭吵是在男方浴室那場,七月一直聯繫不上未婚夫,因此直接到住處找他,卻發現安生借住在那邊,七月馬上把男方關在外頭,直接與安生談判,用了最激烈的動作與語言爭吵。我其實一直不懂安生的想法,表面上一直說她可以為七月把男生讓給她,但實際卻一直背地搞七捻三,是她自卑感作祟,還是她真的性格扭曲,因當她有機會真的把安生的一切變成自己的時候(女兒以及家明的愛),她卻選擇了最道德正確的路,是懺悔,愧疚,還是真的純粹變態。
撇開對這個安生角色的厭惡,平心而論,飾演安生的周冬雨的確把這個角色處理得很好,看似清純的外表,任性時狂放,偽裝時小清新,她完全駕馭這個充滿心機的角色,因生活或是現實磨難而產生的歷練感,也可以反應在她不同階段的表現。而馬思純的七月,除了吃虧在角色是屬於乖順內斂的那位,但最可憐的是,整個故事就是從安生的視角出發,七月只是個配襯的角色,也使得馬思純角色複雜度相對較少,也因此當最後七月說,她的溫順都是裝出來的,因為她知道她身邊的人需要她以甚麼面貌出現,就讓人覺得突兀,所以七月比安生更加心機?而且還把安生流浪的生活都活過了一遍,是她也羨慕起這樣的流浪生活嗎?
但可疑的是,這到底是真正七月面貌,還是安生寫出來的,也因為這層關係,後半段的七月與前半段的七月斷裂的非常嚴重,她的真心與感情,到底是真是假,而且明明是安生做錯事,但大發飆的七月卻讓人感到歇斯底里,難怪安生這角在本片佔盡便宜。
雖然周冬雨在片中光芒四射,但沒有馬思純的襯托應該會失色許多,當年金馬的評審團主席許鞍華給了一個非常大方而且驚喜的決定,決定一起把影后獎項頒給了兩位演員,也是金馬史上首度影后雙黃蛋的一屆,真心覺得這是個聰明又體貼的決定,雖然影片難以跳脫此類片型的框架,多層的結局也沒有更提升格局,但純粹以表演來看,兩位女角還是成功的,只是真心期望有類似的女性友誼成長片,可以走出不一樣的道路,而不會總是陳腔濫調地,兩女搶一男的侷限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