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一一》
最近金馬影展找了許多影評人,電影相關從業者與藝文工作者評選出他們覺得從以往到現在最優的華語電影(30部以內),最後大會總結大家意見歸納出最多人選的前二十名電影。本人才疏學淺,前二十名有好多沒看過,因此無法置評,但看過的電影中,唯獨對楊德昌導演的《一一》有疑慮,畢竟上個月才向朋友借了這部電影一探究竟,失望與過譽是我看完後的感想,到底是不是我誤讀了這部電影?
我先聲明,這篇文章可能會得罪很多人,甚至是已故的台灣電影大師楊德昌先生,但我完全不是針對楊導演,只是單就我看影片本身的想法與淺見,甚至渴望懂這電影的人,給我一些討論與解答,畢竟我可能真的沒看懂這電影。
1.劇本問題。
又導又編的楊導演,這部戲應該是他長年觀察台北所編寫出來的劇本,以一場喜宴開頭到一場葬禮結束,讓劇中主要的角色(基本上一個家庭中四個人)經歷了一場有得有失的旅程。劇本看來精算巧妙,似乎想藉此逼視空洞寂寞又病態的台北人內心,但我卻感覺浮光掠影,沒錯,劇本中似乎都講到,不管是不知道生命意義需要遁世找解答的太太,中年危機的先生,愛情萌芽的女兒,有著特別想法而不被了解的兒子,但這些人的描寫對我來說都是事件事件,缺乏人物心理的描寫或是轉折,也就難以有著共鳴。
而大家輪流對臥病在床阿嬤的獨白,似乎是我們最接近角色內心的時刻,但不知為何,既做作又流水帳,也許是這邊的失敗讓我更難理解每個角色。而且場景那麼寫實,我想導演也期望拍出台北當代圖像,但是台詞怎麼會那麼文藝腔,那麼不寫實,也許導演試著藉由每個人發聲,但就是沒有人味,也進一步阻絕我的共鳴。
2.除了主角外,其他環繞在主角旁邊的人都是瘋子。
編導賦予主角們很多的同情,因為其他人都非常極端瘋狂,比方女兒那塊,鄰居的女孩相對於保守乖巧的女兒來說,一定是比較開放而且單親,學習大提琴且感情濃烈,媽媽的私生活比較複雜,相對女兒也有樣學樣,於是不只媽媽和家教老師有一腿讓女孩無法接受(大吼大叫那段我以為我在看夜市人生),原來她自己也和老師有一腿,並迫使喜歡他的男孩做了犯罪的事情。
或是兒子那塊,除了兒子外,學校其他同學都是庸碌之人,不懂也不理解兒子的不同凡響,尤其是學校老師,不僅不理解兒子特殊舉動的意義,(比方他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去照相館買底片等等),還壓抑並責罵詆毀嘲笑兒子。(老師的演法讓我也以為我在看夜市人生)。或是丈夫那段,除了丈夫外,公司其他人一定昏庸,沒有遠見與膽識,會被女色誘惑等等,用以襯托丈夫的感嘆世事。這些種種的描繪對我來說都只為對比主角們的與眾不同,因為主角們總帶著一絲超脫,一絲不同,於是困頓與挫折都是因為別人,是因為別人瘋了,所以我也只能跟著調整了,而調整的同時還感嘆人心不古。
3.鏡頭刻意疏離所以我也疏離了
幾乎都用中遠景鏡頭來拍,很多時候還刻意隔著一層東西,或是焦點模糊,看似客觀來觀看這群人,但是刻意疏離的鏡頭加上許多素人演員,加上文藝腔,我真的也疏離了一百倍,因此當角色有著比較濃烈的情緒時(那些大吼大叫的表演),又特別覺得格格不入,還真讓人無所適從。
從小生長在台北的我應該對這部描寫台北很有感覺,但我真的覺得我看這部電影像是翻開了楊導演幫我整理的社會事件與人物的觀察,如同浮光掠影的新聞報導,卻無法真實深入新聞本身的內容,於是常常,對,我有看過這樣的人,有看過類似的事情,有曾經因為這樣而有產生某種小小看法,但是真的擴大到深思反省甚至感嘆,似乎還有好大的一步要跨,但這樣鋪天蓋地的讚譽,老實說,我還真的有點不知為何,雖然本來大家各有所好,詮釋各有不同(比方我超討厭有些人把《白色緞帶》這電影詮釋成納粹的崛起),也許真的真的,我沒看懂這部電影吧?
上一篇:木村與赫本
我幾年前看的時候,也沒有很喜歡。這部電影把台北拍的好有距離,裡面的人一點都不覺得是住在台北的人。
幾天前,我遇到鴻鴻。我說我好愛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不過我好討厭一一。
他跟我說,等到我中年再看也許會覺得好看。我想我們還不覺得好看,是不是因為我們還沒有中年危機?
好吧,也許到了中年,再給這部電影一個機會,看是不是如此。 2011-04-12 00:26:59
我非常同意你。
這是一部楊德昌非常地敞開地白描他做作而毫無信仰的人生觀的電影。不談導演,單從電影的角度來看,這是一部斧鑿刻意而難看。
我不太管導演的人生觀怎樣,但電影就是很刻意而讓人不舒服。
其實相較於其他很糟的台灣電影這部其實算及格的,我在意的是他的過譽,這麼好的地位和評價,到底是哪裡到那個地位的,我需要喜歡的人給我一個說法。 2011-04-12 00:32:47
鴻鴻當導演拍了一部科幻片叫穿牆人,拿房子抵押好不容易拍完也好不容易上院線但~~~上片一天就下線了!因為票房很慘~~~
要說中年危機每個人狀況不同吧???我中年了可我看王家衛的片子可是睡一大半!!!
而且,電影如果限定你要到怎樣的人才能看?這是好電影嗎?
我高中時看講老年人的柏格曼[野草梅]感動到不行是為何?
我真的不覺得是年齡的問題,而是到底有沒有拍出真的東西。
其實我不是反這部電影,因為更爛的電影大有人在,而是我再質疑影史地位這麼名列前茅,到底那些評選的人是怎樣的心態選擇,只因楊導演以這部獲得坎城導演嗎?還是?我是真的很想有人給個交代而已。 2011-07-07 19: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