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5 01:06:27夷希微

常用景觀植栽解說手冊

 
雖然種樹已經成為現階段抗暖化最高訴求,但是我總覺得,亂種不如不種。充斥在校園裡面,有關視覺景觀的物件,已經多到不能再多了,如果植栽沒有好好計畫,不如一片草地就好。畢竟「樹形」是視覺景觀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不懂樹,所以這個學校要種什麼樹?都是我跟校長根據經驗討論出來的。
這個學校除了原來就長在這裡面的43棵芒果樹(漆樹科,常綠喬木)之外,
將來林務局還會幫我們再加種:
1.台灣山櫻花(20棵)薔薇科,落葉喬木。
2.台灣欒樹(20棵)無患子科,落葉喬木。
3.台灣光臘樹(20棵)木犀科,半落葉喬木。
4.鳳凰木(10棵)蘇木科,落葉喬木。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島。
5.春不老(600株)紫金牛科,常綠灌木。← 這是取代校園圍牆的綠籬。

校長說這個鳳凰木不太好整理,要改成「燕子經」......蛤?
那是啥東西?(汗)

喔幸好台灣省建築師公會發行的這本「常見景觀植栽解說手冊」裡面有收錄,原來是叫作豔紫荊(蘇木科,落葉喬木,原產香港,又名香港櫻花)!

上一篇:第一次工作簡報

下一篇:同床異夢

二呆 2008-01-27 15:26:39

&quot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quot

二呆讀了這麼多年的書 其實是 很多是不懂的
真正的成因是什麼呢?
主要的還是二呆是個工程師 而想要解決的事是物理的事 所以 大半時間是在摸索之中

一般的工程師是將可行的物理規則應用在事物上 會了之後就是會了 也就是知道了
可是 延伸出去的和新發生的 還不知道如何去解呢 那麼 這些就是不知道的事 對於不知道的事 只能說是不知道 和知扯不上關係的

二呆一直是覺得 一件事 知道了道理之後 就沒有須要再去學習了 要去學習的是那些不懂沒解的事物

當然 學生時期是吸收現成的知識 還談不到沒有解的事物 這些沒解 未解的事 在現實生活裡很多的

這種看法 有可能是東西方對知的看法有差別
例如 東方對知是實是求是 所以 產品的品質提升
西方是對知的需求很高 所以 新的產品一直被發明出來

東方是在知之內去努力 而西方是對知之外去努力

二呆 2008-01-27 11:28:13

造房子 若是只有錢造硬體的 完成後也不能用的

二呆是相信 景觀是要做的 室內裝璜也要做的 這些都要用錢的 也要有預算去做的 若是講到窮 那就免說了

學校要種多少樹呢? 應該是和上學的人數有關吧 若是無法種樹 那麼 學校人數是不是要減少呢?
這問題只有時間會解達的 因為 人口減少了 學生也少了 問題就解決了 那麼 就等著看吧 日本是不是也這樣呢?

Pedro Hsieh 2008-01-27 08:35:12

哈!二呆前輩以&quot知&quot這個字點出了東西哲學最基本的差異,這個差異導致今日文明:科技、經濟的規格制定者的源頭在西方國家。
計算尺;嗯.....,小時候在我舅舅的抽屜裡面挖出來過一支,上面標著Boeing,當然那時還沒有學英文,一直到國中會拼音而尺也壞掉準備丟了時候才知道來頭:CCK的工程師送我舅舅。當家長們強調送小孩學珠算以增加數學能力時,可曾想過數學到底是什麼?(我女兒有學珠算,因為她喜歡彩色的兒童算盤)計算尺和珠算應該也算是東西文明對&quot認知&quot最大的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