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28 19:05:43夷希微

設計好以外

這是第二次我從「使用者」身上閱讀到的「認同感」,第一次是在九二一震災校園重建工程—南投縣埔里鎮「水尾國小」。

跟系學會一起去參觀「養慧學苑」,算是一場緣分吧!從雜誌上看到姚仁喜的作品「養慧學苑」的報導至少有三次,這幾年從「養慧學苑」門口經過也不下三次,但居然沒注意到它的存在。

「養慧學苑」的美,比雜誌報導的內容,有過之而無不及,最令我們感動的是養慧學苑的志工們發自內心的喜悅以及對養慧學苑整體空間的「認同感」。

建築雜誌報導的作品多如牛毛,個個都是大師的作品,但報導中鮮少有深度揭露「使用者」的感受。Peter Eisenmman曾經承認自己無法生活在自己早期的住宅作品「House Ⅹ」裡面,那些住宅算是好的設計作品,但不是好的居住空間。Zaha Hadid 在德國Vitra設計的消防站,也是一個好的設計作品,但不是一個好的防災空間。

完全「建築」的生成過程包括:設計-施工-使用。
純設計,我們稱之為「紙上建築」。
施工不良,我們怪營造廠「偷工減料」。
使用者Complain,我們會嘆息:「唉!曲高和寡」。

建築不像雕塑,設計好就好,建築是要給人用的,不是要給人吐曹的。施工品質好壞有時候是「建築師設計」的問題,不是「營造廠施工」的問題。「盡信書,不如無書」用在建築雜誌報導的作品最恰當,雜誌報導的作品翻一翻瞭解一下就好,沒到過現場,不必先感動。

有機會到南投縣埔里鎮「水尾國小」走一走,再繞到水里鄉「民和國中、國小」看一看,你就能體會:設計好以外,還要施工落實以及使用者認同。
夷希微 2007-12-29 00:54:44

養慧學苑的美,是被這些義工們襯托出來的,如果沒有這群使用者的認同,姚仁喜不算成功。

Angel小天使 2007-12-28 23:30:15

請問大師您對台中養慧學苑建築參訪後有何建議給我們分享?老師的心得可以與我們分享嗎?很期待能聽到您的指導?

Angel小天使 2007-12-28 23:25:25

請問台長對養慧學苑參訪後的心得是否可以分享呢?很期待大師與我分享?或者大師有些建議可以讓我看見不同的角度請台長給點意見謝謝啦?